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试论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

小编:

"

[论文摘要]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成败。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其教学模式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文章针对我国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就更新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重点探讨,最后提出了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 计算机专业 校办股份制企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撑起了半壁江山。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为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尽管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多,但毕业生人才的质量却远不尽如人意,高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日渐凸显。

调查发现,中国市场每年至少存在50万软件人才的巨大缺口,并且整个缺口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递增。同时,大量的计算机毕业生在找对口工作中四处碰壁,最终从事了其他的行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一方面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是大批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正说明我们当代的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企业存在大量岗位需求而大量毕业生闲置的尴尬,各高职院校需要全面反思:社会需要什么?我们的毕业生欠缺的是什么?我们的教学模式应该怎样改革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软件行业有活干没人才的现象如何才能避免?

二、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尽管如此,我国的高职毕业生和发达国家相比,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社会生存能力的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许多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在面对完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选择时却显现不出优等生的优势,有的甚至很难适合这种转变。笔者从事多年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发现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看似什么单位都可以去,但是却什么地方都去不了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在用人单位看来,多数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相比,计算机水平上的优势并不明显。这正说明我国当代的高职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太泛化,没有明确的定位,学生在校期间学了一大堆课程,但毕业时却无一技之长。那么,我们的高职计算机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如何让我们的毕业生满怀信心地走向职场?

国外各先进国家一直致力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型”实训模式、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实训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实训模式等都是国际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借鉴国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开始走和社会上一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培训机构合作办学的道路。由培训机构提供教材和教学大纲,并且负责对学校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最后学生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终途径。想法虽好,然而这样的合作办学往往是无果而终,或空有其名无有其实。究其原因,首先,虽然学校努力建立立足市场、合作办学的办学机制,但是还是没有跳出传统的封闭的教育发展方式,这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渗透经营理念,更需要负责人具备企业家精神。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充满勃勃生机。其次,培训机构往往为了追求利润而虎头蛇尾,后期工作跟不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把关不严,降低了证书的含金量,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双方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无法考核,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无法保障。

三、关于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面对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考虑: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何更新我们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技能考核模式。近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在探寻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也不乏双赢的案例,但总的来说,我国的校企合作办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往往是大张旗鼓的开始而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要搞好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多方协作。在我国,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高职教育,也不愿意接收我们的在校生上岗实习,根源在于它们得不到想要的利润。为此,国家应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公共的实训基地,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规范整个行业的运作方式,还可以通过减免税费等方式调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 "

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在积极推行一种“双证书”的制度,高职学生毕业后既可以拿到毕业证,还可以拿到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由于利益驱使等各种原因,很多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已是日渐缩减,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考取这类证书的兴趣。实际上,我们的学生需要这样的证书,他们太需要国家、学校、教师给他们提供这样的一种途径,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否达到上岗要求的衡量标准。因此,应建立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技能考核模式,来推动高职教育能有一个良好的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必须明确企业的需求是什么。企业追求的是低投入高产出,因此很多企业呼吁要实现快上手、零过度,没有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等你成熟等你提高,无法快速上手面临的就是被淘汰的结果,无论你在学校时成绩单上是多么的光华夺目,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关注能力教育。学校和企业应有密切的互动,学校要时刻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学校往往是仍然传授着一些已经升级甚至被淘汰的知识,这也是导致我们许多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在面对完全市场化和职业化的选择时显现不出优等生的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需要开设相应的专业,并按市场的变化进行专业的调整,同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的超前设置,以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完善教学大纲,加强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的接轨,首先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学计划要突出实践性教学。面对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高职教育应该确立多元课程整合观,以能力为中心对高职教育课程进行多元整合。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教材的建设。在进行专业教材的选择和修订上,应专注于某一领域,深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不断整合行业资源,明确企业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教材的内容并能实时更新。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教师越来越发现市场上的教材大多数已远远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往往是转遍了书店却找不到适合学生用的教材。很多人认为高职与本科的差别只是层次上的差别,认为高职学生水平低,采取的办法是降低教学要求,反映在教材上,往往将本科教材拿来,略加修改,删繁就简,就成为所谓的高职教材。再有,目前流行的所谓“出书热”,市场上教材数量让人应接不暇,但仔细一翻发现大同小异,完全是各类书上的一个简单拼凑,并且作者多是纯理论工作者,缺少有实战经验的人员的参与,必然导致书的内容与实际行业岗位脱节。因此,我们呼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出台,来规范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

<>

4.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高职教育的成功,与是否具有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密切相关。尤其是对计算机专业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需要我们的教师有较强的动手实战能力。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加强,诸多高职院校以此为契机,扩大招生范围,拓展办学规模。但是实训师资力量并没有同步提升,多数计算机专业教师没有接触过实际项目,虽然理论功底深,但动手能力太差。这就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更无法与企业接轨。软件的更新日新月异,稍不留神,计算机专业教师就有可能被先进的技术所淘汰。因此,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证双师型”人才,使教师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战经验的干将。高职院校可以把教师送到企业接受实际锻炼,也可以聘请企业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才来院校授课,进而保持校企之间的沟通。

5.关于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岗位针对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既然企业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那么,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办股份制企业或者软件工作室,自己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校办股份制企业可以采用由国家扶持、学校出资、教师参股的方式,利用专业教师作为现有资源,创办计算机高职人才培养基地。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也加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消除教师一贯形成的为了完成课时量而工作的惰性。学校给教师提供可以培养实践经验的机会,从而对教师的技能知识进行实时更新。教师从社会承揽项目,把整个项目的分析到实现引入课堂,对整个项目按模块进行分组,从学生中选拔优秀者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带领组员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通过真实项目培养学生“学中干”和“干中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对学生的以项目为引导的教学实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能极大地促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另外,根据学生对项目的贡献大小可以获取回报,而校方还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从而可以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赢。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计算机主宰的世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创新型人才,这对高职计算机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时也对我国的高职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开拓思维,积极学习先进知识与教育模式,与时俱进,为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不断探索。各高职院校应继续积极探索并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之路,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任务还任重道远。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实践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议事会换届工作总结 换届工作总结(模板6篇) 幽默主持词结束语(汇总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