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小编:陈云亮

听、说、读、写能力是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基本培养要求。而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一种通过语音将文本的内容、思想情感等艺术地表达出来的阅读方式。朗读教学通过读、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语文素养,并为更深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初中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朗读课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师生在思想上明确朗读的重要性

初一是初中的起始阶段,是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学生在小学受过一定的朗读训练,但并不明白朗读的意义。因而在新生入学后有必要让学生明白朗读是什么以及朗读对语文学习有什么作用。诵读,《辞源》解释为“念,熟读”,应是从会念文章到熟读文章再到领悟文章内涵的过程。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调动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与默读相比,朗读虽然速度较慢,但更能加强对口、耳的锻炼,从而培养语感。在朗读过程中,课文语言的逻辑性会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思想,课文语言的声调、语气以及词汇表达的丰富性也会影响学生,使他们说话生动而有表情,从而形成和发展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而不能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的成绩。更应该让学生明白,朗读对语文学习和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学生才能在以后的朗读教学中不至于受考试机制的影响而失去朗读兴趣。

二、注重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朗读积累

朗读既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创造,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让人领悟和体验美感。好的朗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朗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对朗读要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朗读教学,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当务之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情感,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带动其他同学的主动参与。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朗读教学才能初见成效。兴越是逐渐养成的,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积淀是学生朗读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少到多地朗读古代诗词、浅易文言文、经典名篇和短小精悍的时文美文,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文化积淀,提高文化品位,唯有如此,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例:陶渊明的小诗《饮酒》第五首,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事,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的喜爱,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老师可由对这首小诗的学习,延伸到《饮酒》的其他小诗及相关内容的诗文的阅读,学生会在阅读中渐渐培养朗读的兴趣。学生有了朗读兴趣,便会乐于朗读积累,便会“孜孜以求之”,从而逐渐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三、明确朗读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并不是毫无目的的读,前提是为学生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和目标,针对不同体裁的语文课文,教师应制定不同的朗读目标,增强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以此提升朗读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有不少适合朗读训练的美文,教师应明确朗读目标,比如,在学习《春》时,教师应让学生采用温润淡雅的语调去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美;在进行古诗《秋词》教学时,教师则需要指导学生朗读出诗中的韵味,感受诗人心中不同的秋天。同时,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要求他们读顺课文,读准字音,也可以设计部分问题,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而美声朗读则要求学生不仅需要注重语调和字音,还应让他们在朗读中表现情感,对朗读速度准确把握。

四、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课内朗读教学中的形式变化和角色变换尝试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新鲜感、亲切感和融入感;示范朗读、领读、合读、跟读??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的快感;组织学生收听电视散文朗诵、广播中的诗朗诵,并要求他们进行模仿训练,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炼、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行动;有比喻,有夸张,形象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老师可采取领读、范读、听录音读、个别读、小组读等手法,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五、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与评价指导

在朗读过程中,朗读技巧的指导是不能忽略的,而理解则是朗读技巧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初读,通过初读对课文有初步的认知并发现材料中难以理解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课文讲解,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在理解的前提下的再朗读则加强了学生与文章的交流,使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悟。在朗读时,教师还应对朗读的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与停顿都有所指导。当然,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示范朗读不仅可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同时,朗读评价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朗读后,适当的评价有助于激励学生朗读。评价应当以鼓励为主,渗入适当的指导。评价还可以发展其多样性,如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间互评等方式。

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缺失,教师需要着重分析和解决,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所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朗读时间,明确朗读目标,掌握朗读技巧,提升他们的朗读水平。

热点推荐

上一篇:如何解决农村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现象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中央党校秋季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20篇) 最新青协心得体会及收获 收获心得体会(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