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竹竿舞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竹竿舞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编:南轸

【摘 要】将包含有体育素质中必需的跑、跳、投、跨等基本元素的海南竹竿舞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文章就竹竿舞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能启发体育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和运用。

【关键词】竹竿舞 中学体育教学 应用

目前,我国中学的体育教学正面临着新课程改革,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将富有民族智慧和精神的民族体育融入教学内容,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竹竿舞因其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经济实用,且动作简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一、海南竹竿舞的现状

竹竿舞又叫跳竹竿、跳柴,盛行于海南地区,是海南黎、苗、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每逢新谷归仓时,男女老少都会穿上盛装在山坡上跳柴,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同时祈祷来年有更好的收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的习俗逐渐演变,祭祀的色彩渐渐淡化,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竹竿舞活动。

每年的三月三是黎寨的山恋节,现在也增加了竹竿舞的环节。青年男女通过共同参加竹竿舞活动,彼此增进了解,架设“鹊桥”,建立情谊。遇到重大节日或有贵客来临时,竹竿舞也是庆典的必选节目。

竹竿舞只需要几根竹竿和一块平坦的草地即可表演。由8人分列两边,面对面蹲坐在地上一手一根竹竿进行操纵,一鼓手有节奏地打鼓点,持竿者按鼓点节拍开合竹竿,发出“啪啪啪”的响声,跳竿者则在开合的竹竿中跳跃起舞。竹竿舞分双跳和集体跳两种。双跳以两人为一组,彼此配合,按照竹竿的开合来回跳动,这种跳法常以男女搭配的形式出现。集体跳则为多人一起同步或进行花式跳竹竿,由各人在竹竿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四个空格一步一跳,来回往复边跳边舞,这种跳法需要极强的团队意识。在不同的民族,竹竿舞的跳法也略有不同。

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竹竿舞是人们交流思想、抒发感情最好的表达方式。它能增强人体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度,改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由于竹竿舞需要音乐伴奏,因此它还可以增强人体的韵律感。

二、竹竿舞的特点与价值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竹竿舞是我国黎、苗、佤族人民在独特的生活环境中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形式,充分体现出了黎、苗、佤族人民坚强的心理素质和热情的性格特征。这些民族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劳作辛苦,生活单调,需要有一些娱乐方式对日常生活进行调节。因此,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应运而生。这些体育项目的共同特征是与当地的民族政治、经济、生活、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密切相关,符合当地人民性格、心态和精神的需求,因此极富魅力,在人们心目中影响颇深。竹竿舞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族体育项目。

(二)表演性与观赏性

民族体育项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的表演性,这也是民族体育项目长期受到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竹竿舞是民族艺术的精华,它代表了黎、苗、佤族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舞蹈语汇、生动的表演艺术,充分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虽然因为产生于生产生活,竹竿舞的动作相对简单,然而其拥有动听的音乐、鲜明的节奏、强烈的动感,再加上鲜艳的民族服饰的装点,构成了一幅别有情趣的优美民族风情画,无论从听觉还是视觉上,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美感。

(三)健身性和娱乐性

竹竿舞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它的动作简单易学,双脚的踩踏、跳跃、转体等动作带动上半身及手臂的摇摆和扭动,能有效改善肌肉、关节、韧带的运动功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肺活量,还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同时,竹竿舞还具备很强的娱乐性,不仅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极高的参与度,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让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集体性和多样性

竹竿舞是多人参与的集体舞蹈。舞蹈者要随竹竿及音乐节奏不断地变换动作,因此要求舞蹈者必须步伐整齐,节奏统一,动作协调,否则就会被竹竿“夹脚”,具有很强的集体性。

而在动作方面,打竹竿和跳竹竿两部分都有很多形式。打竹竿就姿势上来说,分坐打、蹲打、站打三种,打竿的方法也有平碰法、提敲法等,在节拍上的变化就更多了;跳竹竿也有单脚跳、单脚转体跳法、单脚连跳、单双脚交换跳法、交叉跳、合作跳等,同时跳竹竿还有跑动路线的区分,如直线型、交叉型、圆圈型等等。这些不同的打竿、跳竿形式可以自由组合成多种不同的跳法,形成了竹竿舞的多样性。

三、竹竿舞进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必然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民族体育项目被引入中学体育课堂中,以丰富教学内容。竹竿舞因集跳、跑、跨于一体,能有效反映人的运动能力与运动素质,同时又因其具有极强的娱乐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被引进中学体育教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从身体放松的角度出发,跳舞比做操效果更好。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随着打竿的节奏跳跃起舞,能让身体快速进入兴奋状态,使参与者卸下心理负担,体会运动的乐趣。同时,竹竿舞还蕴含着民族文化内涵,舞蹈具有故事性,比起一般的舞蹈,更适合在校园推广。

四、竹竿舞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都已达到与成年人接近的水平;在智力水平上,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比成年人更强;在心理素质方面,性格活泼,然而比较敏感,喜欢挑战有难度的体育项目。竹竿舞无论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是在满足中学生对趣味性体育项目的要求上,都非常适合进入中学体育课堂。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中学生喜欢竞争和挑战的个性特点,可以选择难度和复杂性较大、节奏较强和步伐较多的竹竿舞进行教学。复杂的竹竿舞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调动大脑的记忆功能记住多变的舞蹈步伐,同时通过对身体肌肉的支配,使大脑反应更灵活。另外,难度大的竹竿舞能加大学生的运动强度,改善其饮食和睡眠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方法和基本的步骤

在进行竹竿舞的教学时,可先通过完整教学法向学生完整展示竹竿舞的整个表现过程,让学生对竹竿舞有一个先期的大概了解;然后通过分解教学,将竹竿舞的动作分拆讲解,并使用模仿法让学生模仿竹竿舞的动作进行学习;最后还原竹竿舞的表演环境,通过情景法教学让学生真正融入竹竿舞的氛围中,主动运动,快乐学习。

教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让学生熟悉打竿的节奏和规律,然后从模仿简单的跳竿动作开始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这个阶段应进行无竿练习,避免学生受伤。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打竿和跳竿技巧后,进行慢节奏的上竿练习。随着学生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慢慢加快节奏,最后实现多人集体合作。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带能力弱的学生,这样不仅能让能力弱的学生跟上学习的进度,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

竹竿舞是民间体育项目,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教师将竹竿舞引进教学中,应注意搜集竹竿舞的相关资料,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进行竹竿舞教学时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分析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欢快轻松地进行运动。在课外活动中,还可以积极推广竹竿舞,比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联欢晚会等活动中,加入竹竿舞的表演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熟练地掌握竹竿舞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潘姝璎,文展,梁兰.竹竿舞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23):98-99.

[2]姚泳芬.浅议“竹竿舞”走进体育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06):24.

[3]潘红军.竹竿舞引入中学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学术版),2011(11):77.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小学形体课对学生气质的提升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精选课堂模拟心得体会(汇总17篇) 红色诗歌朗诵汇总(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