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究

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探究

小编:刘川来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设置突出行业性、试点“双元制”培养模式、改革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应用型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工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改造,这种改造需要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自主创新,植入高新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因此,对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渴求日益迫切。面对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和“打破高教同质困局”,为缓解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现状,2014年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指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而如何提高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转型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地方高校无法满足经济转型和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月薪八千也难求一名合适的技工”、“大学生技校回炉”等相关报道曾成为社会焦点,目前我国毕业生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失衡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企业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要求高等教育提供大量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又能在现代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发展定位不准,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使本科生理论一般、实践能力低。出现就业结构性矛盾,造成劳动力市场有事没人干和大学毕业生有人没事干的尴尬局面。

2.校企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育软化。

主要体现在部分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只停留在表面,停留在互相挂牌上,没有实际合作项目,使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机会减少。另外,多数企业更关注企业的短期经济收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对校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1]。

3.教师队伍达不到“双师型”的要求。

谭天伟院士在师资问题上指出:“现在中国工程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很多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自己都没有进过企业工厂,怎么能培养学生具有工程能力呢?”谭天伟院士指出的问题反映了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不能适应新时期应用型教育的需要,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双师型”教师指不仅要深入了解理论与学科基础及教育教学方法,还要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用型高校迫切需要既懂理论又懂实践还懂教学的教师。

二、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广泛运用“双元制”的培养方式,学生拥有高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完成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两项学习内容,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式人才”。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成为各国应用型高校效仿的对象。

1.专业设置突出行业性,构建对接地方产业的专业体系。

地方高校要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办学指导思想,因此专业设置要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构建对接地方产业的专业体系,地方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改造传统产业专业,做强优势产业专业,创办新兴产业专业。如常熟理工学院依托常熟汽车产业成立汽车工程学院。仁怀市委、市政府与茅台集团筹建茅台学院,打造一所以酒类酿造为特色的应用技术型企业办全日制本科大学。

2.校企合作育人,试点“双元制”培养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应用型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一种双重职业训练制度,学生既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又在高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知识教育。地方高校可以在开学前与企业签订带有资助协定的劳动合同,学生在高校和企业交替进行大学学习和企业专业技能实践,试点“双元制”培养模式。教师既是理论教师又是工程师,学生既是高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实习生,通过这种双主体结构确保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密切合作。

行业企业应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主动说明用人需求并提供给学校应有的帮助,高校针对工作所需技术技能,及时开设课程组织教学,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机构[1]。

3.改革教师准入制度。

根据德国高等教育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聘任条件除了需要具有从事科学工作能力证明的博士文凭外,还要求教师至少有五年实践经验,并且其中至少三年在高校以外的领域工作。

科学设置岗位,建立岗位聘任机制,教师聘任着眼于高起点,地方高校可以尝试新的教师招聘标准,除强调教师学历职称外,优先选拔具备行业企业工作经验和担任过技术骨干的应聘人员,最大限度寻求适合学校应用型发展的教师人才[2]。

4.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地方高校要逐步实现专业理论课教师都有两年以上在企业顶岗实践经历,招聘于企业的实践型教师和实训指导师受到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培训。形成一支具有“专业实践、专业理论、教育理论”三种知识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种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理论型人才到实践岗位去。结合教师专业特点和企业岗位特征,派其到企业相关岗位顶岗实践。使其理论知识得到实践验证,形成实践创新能力,了解岗位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形成对专业的全面理解和科学教育理念。

(2)实践型人才到研究团队去。来自各个非教师岗位的实践型教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这些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却存在理论提炼不够的现象,有针对性地让这些人加入科研团队,促其专业理论提升。

5.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和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尺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从而形成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

(1)院校自我评估与校外专家评估相结合。院校自我评估主要是教育系统的内部评价,论证办学理念、专业定位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课程体系是否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一致。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等。院校自我评估的常规检查内容与形式:开学、期中、期末教学三大检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开展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督查指导和各类考试巡查;年度教学检查;ISO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校外专家评估指校外专家组进入院校,参加教学检查,结合院校自我评价情况进行全面检验和鉴定。采用查阅文档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和全面考察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做出真实性结论。专家组认真考察学校的自评报告及有关材料,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论。

(2)企业评价与第三方机构评估相结合。行业、企业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使用者,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修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工作能力等方面。因此学校要重视企业的评价结果,积极争取相关企业的支持和参与,认真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如麦可思公司开展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与有ISO9001资质的公司合作开展ISO9001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外部监督审核。

6.政府加大和调整经费投入。

(1)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应对转型发展高校予以倾斜,重点用于支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2)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质量高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奖励或者投入,增加招生计划。减少应用型人才质量低的学校的经费投入,减少招生计划,促进地方高校重视和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在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7):31-33.

[2]张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28-30.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优学校睡眠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8篇) 测试技术员年终总结(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