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忌体罚,更忌“心罚”

忌体罚,更忌“心罚”

小编:

" 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是众人皆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然而,不能对学生施行“心罚”也许有部分教师就没有注意到了。

首先谈谈“心罚”指什么。“心罚”通常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文或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的心灵惩罚。通常有四种表现:

一、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

表现为挖苦学生在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的不尽如人意。比如对好动的学生说:“简直是长了猴子屁股,一刻也坐不住。”

二、置之不理,视若无物。

表现为把有过错的学生当作“透明人”,视若无物,用冷漠的态度告诉他:“我已经放弃你了。再也不管你了。随你怎么样。与此类“心罚”相伴的常常是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些成绩、进步,不闻不问,或者轻视这些成绩、进步。

三、隔离学生,不让其它同学与之交往。

对有不良习性的学生,有的教师断然采取“隔离”的方法。在班级中制造舆论,不让其它同学与之交往。若有发现与之交往较密的,则找和他交往的同学作思想工作:“不要受他影响,不要被他带坏了、不要和那种人混在一起。“和他玩在一起,你还想学好吗?”想办法孤立有不良习性的学生。

四、粗暴威吓。

表现为用“严重后果”来威吓学生。比如对不够努力用功的学生说。“再这样下去,你就完蛋了。”“以后准备干什么?在家给父母养着吗?

“心罚”还有其它的表现,在这里不—一赘述。不管哪一个心罚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影响产生一定危害。

“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在嘲笑、挖苦下逐渐失去自信,成为一个自卑的弱者,在外界的负面心理暗示下,承认自己是“笨的”、“无能的”。另一种是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极大反感。这种反感成形固定下来以后,学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刺头儿”了。时时处处和学校、教师对着干。

“置之不理,视若无物”看似没有什么危害性、其实不然。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践的基础上曾提出这一个公式:

“交流效果=7%言语+38%音调+55%情感”

可见情感交流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语言交流。教师摆出“看不见”的态度也就是断绝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最主要的交流渠道被中断了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作为学生,潜意识都想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是人通过外界反应来肯定自我存在的需要。一旦教师不理个别学生,他们很可能会不知所措,进而想通过有意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他们的举动是好的:比如为班级做好事,学习更加努力。老师对此若还是装作“没看见”,那么这类学生的“努力”很可能就转向,变性为出格的、带破坏性的了。

“心罚”的第三种做法亦不可取。人,是社会的动物,某要朋友,需要交往。被“孤立”的“坏学生”的交往需求无法在班级内得到满足,就可能转向外部寻找朋友,或者到其他班级,其他年段找“气味相投”的朋友到社会上找流氓地痞、不良少年作朋友。“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这些学生找到他们的“鲍鱼之肆”以后,就变成真正的“坏学生”了。“病入膏盲”再挽救就更难了。

“粗暴威吓”对未成年人是极有害的。学生还未完全成熟,并不完全具备分辨哪些是夸张的威吓,哪些是预言性的结论的能力。幼小的心灵可能被伤害,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变得自暴自弃,这多么可悲。

总而言之,不论哪一种“心罚”都可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把学生推向更糟的地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言一行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没想到有时也会适得其反。有些教师可能会说“嘲笑、指责是为刺一刺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让他清醒;“冷处理”是给那些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反省一下自己。至于隔离有不良习性的学生,是为了不要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担心他们像传染病一样传染其他同学。至于威吓,也有理由;破锣必须用重锤,不用重锤敲不响。出发点似乎都是好的,可是造成的后果都不一定好。

从教师本身来说:施行“心罚”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一、潜意识觉得自已身为教师的尊严受到挑战,于是对有个性的学生挖苦、嘲笑、威吓或是“冷处理”、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报复。

二、急于求成、对接受能力差、反应慢的学生挖苦、讽刺。这样做实质是违反了”有教无类”的原则。没有充分地承认学生差别的存在,用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标准来衡量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做对那些“差学生”是很不公平的。

三、忽视学生需要关注、需要朋友、需要交往等心理需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还是‘小孩子’呢,‘小孩子’要什么社交,让他一个人呆着,就会老实。

总的说来,教师施行“心罚”的根源还在自身,或是修养有待进一步加强,或是教书育人过程中忽视教育心理学。一旦有外因——“问题学生”出现,自身的弱点就暴露出来,无意中对学生进行了“心罚”

可见,要避免对学生“心罚”,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也是一个更高次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而培养教师自身心理方面的素质也是高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加强自身修养,对学生的错误更有耐心。

遇事不要急躁,告诉自己,学生完全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学生的过失是属于少年天性的自然流露,并不涉及人格。教师可不必理会。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坚决避免使用挖苦讽刺、威吓等负面心理暗示的语言。

苏联教育家布卢姆斯基说过:“允许错误,但不存在嘲笑与责骂。”就是因为学生幼小的心灵一旦遭受触及自尊的伤害,往往会留下很深的烙印、为人师者,在此点上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

三、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用良性心理暗示能使不起眼的学生、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用自身的爱、班集体的爱,感化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用自己的态度、语言、行动明确地告诉他:“我一直期待着你改过,你一定能改过,你本来是很不错的孩子,只要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良性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已经在罗森塔尔的许多实践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把它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收获教育的硕果。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金钱无偿赠与合同模板 2023年广西考察的心得体会(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