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强化就业导向理念打造就业指导平台

关于强化就业导向理念打造就业指导平台

小编: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文中在分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应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工作,逐步实现“就业指导理念人本化,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就业指导责任全员化”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猛发展,招生数量逐年增长。有关“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如伺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高职学生如何就业的话题备受关注。毕业生就业是学生关心的热点,也是家长们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搞好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

高职院校办得成功与否,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是否有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目前。高职院校在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一是院系分级管理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刚刚建立而尚未实现有效运转,还没有探索出相适应的全程化、全员化的工作模式,更无法开展个性化服务,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停留在举办讲座、现场招聘、提供信息等方面,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二是就业指导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缺乏专业的、高素质的职业指导师;对就业指导研究还停留在初浅阶段,缺乏高质量的适合就业指导的教材。

三是社会对高职学生在认同上存在偏差。当前社会上存在“人才高消费”现象,在许多地区的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将高职毕业生拒之门外,人为地加大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用工制度、毕业生待遇等因素也对高职学生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许多行业(基层)急需大量的具有实际技能的新生劳动者,而大批高职毕业生却找不到发挥自己作用的岗位的现象。

四是高职毕业生还普遍存在着不良的就业心理,如只注重自身需求,不考虑社会实际,不愿从事基层工作,眼高手低,怕苦怕累;经受不住择业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情绪失控等。许多高职学生对自身无法合理定位,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高职学生还难以接受就业岗位大众化的现实,没有做好从—个普通劳动者干起或是独立创业的准备,不适应人才需求和人才流动的市场化趋势,找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结果是从“有业不就”到“无业可就”。

二、就业工作思路及对策

鉴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及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工作总体思路中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工作,把就业作为系部领导、就业干事和辅导员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全力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任务,逐步实现“就业指导理念人本化,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就业指导责任全员化”的目标。具体来说,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就业指导理念人本化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现代职业指导和生涯辅导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人本化理念要求我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树立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意识,彻底改变过去“管”就业的思维模式,变“就业安置”为“就业辅导”,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主动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应以人的发展为主旨,注重培养学生选择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应做好择业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应对社会选择。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力及职业价值观来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就业指导服务是一项服务学生成人成才的工作,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与完善,这也是深层意义上的人本理念人本服务的标志就是要体现“亲情、周到、温暖”,全体教职员工要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学生提供热情、周到、优质的服务,从而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

(二)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

1.从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切入,力求实现“产销”链接

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要从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人手。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要瞄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紊、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通过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学校专业设置的定向才是明确的,专业建设的目标才是清楚的。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应及时进行专业调整、改造,同样需要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给予专业建设以新的内涵。

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正确定位。才能办出特色。首先,高职教育要坚持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坚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在专业设置上,要突出地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第三,专业建设应坚持“就业主导型”,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就业为主导,形成有利予就业的教学链。做到教室、实验室和现场相结合。书本教育和技能操作并重,使学生在校时与社会近距离,毕业时与社会零距离。

2.面向就业岗位需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起,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努力打造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方面做出努力:

2)实施订单培养试点。高职院校可瞄准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实施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等各方面的调整,适应了企业技术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用人单位非常欢迎这类订单培养方式,这种方式也减少了企业在岗前培训所需花费的人财物方面的投入。

3)推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相结合的方法。以往的毕业设计方法正逐渐被毕业设计、岗前训练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三合一”方式取代。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放到企业中去进行,同时进行上岗前的训练,企业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的考察过程。

4)建立多证培养制度。高职教育要锁定“两强”(比普通本科生动手能力强,比中专生知识能力强)目标,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多证书”可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它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多变性需求。因此,应逐步将多证书培养制度化,即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安排,组织评估,检查实际成效。实施多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

3.学院统筹、系部负责,搞好就业指导工作的规划、管理和考核

就业工作是否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的良性运作。高职院校应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的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协调统筹全院的就业指导工作。系部应成立就业指导工作小组,由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就业干事、辅导员组成,具体承担系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形成院系两级协作运行的就业指导及服务体系,理顺关系,既保证院级统一管理和考核,便于宏观调控,又直接面向系部学生,便于微观搞活。

(三)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

拥有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是开展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人才保障。应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整个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之中,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不断加强对现有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具备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劳动人事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

(四)就业指导服务全程化

学生择业观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和积累。因此就业指导不应该局限在临近毕业阶段,应贯穿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职业生涯进行一个全面的、详细的、具体的规划,向各个年级的学生介绍就业的最新动态,而并不仅仅只局限于毕业生。通过三年的就业指导过程,逐步构建“入学初引导教育、入学后渗透教育、实习中跟踪教育、毕业前强化教育”的全程化服务体系。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提早开展就业指导教育,使每个学生明白国家的就业政策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让学生明白学生是就业的主体,使学生树立起危机感和忧患意识;

2.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使学生能够面对现实,转变择业观念,树立起“为了明天的就业,今天要努力学习”的良好心态,确立奋斗目标和今后职业理想;"

3.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在就业和人生方面得到科学规划,启发学生认识自我,从性格、能力、专长、价值观、事业兴趣、心理测试等提出人生规划;

4.通过就业指导教育,传授学生求职技巧,包括应聘信、面试、服装、社交仪态、化妆、角色体验等得到必要的培训,使学生能真正做到面向市场,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五)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

高职院校也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途径有:

1.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或职业辅导专家对学生做就业形势政策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咨询服务、求职技巧等方面的讲座,提高学生整体就业素质。

2.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还应该加大毕业生就业信息和就业状况的分析和调查,建立校友会。

3.拓宽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领域。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大学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就业单位既有国家机关、国企、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又有民营、股份、个体等企业,而后者愈来愈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在基层,在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高职院校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创业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4.了解市场需要,掌握用人动态,举办人才招聘会。

(六)就业指导责任全员化

如果说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那么它的顺利实施也一定要涉及此工作方方面面的人的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高职学生在职业社会中的竞争能力。理应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辅助开展这项工作的人员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学校就业指导专干、学生管理工作者、专业教师、心理咨询人员、行政人员及后勤服务人员、社会各界等等。所谓全员的概念,就是要调动校内外所有涉及和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和职业发展的所有人士的关心和参与。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道法考试心得体会200字(大全5篇) 2023年绘制壁画的心得体会(汇总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