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新模式探索

关于高校学风建设的新模式探索

小编:

"

论文摘要: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生存之本。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学风建设必须与教学和管理相结合。结合工作经验及院系实际提出应积极构建“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的学风建设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合作共赢;新模式

加强学风建设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何谓学风?其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它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反映了高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或院系的灵魂,好的学风是这个学校或院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创品牌、树信誉和谋求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当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调查发现,学风及学风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专业思想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对四年的大学生活和今后职业生涯缺乏科学实际的规划,大学生活无从事事,虚度光阴。

第二,个别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律性差,对自己要求不严,存在缺课、逃课现象;学习方法不当,学不会又不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求助;学习缺乏刻苦钻研精神,随意学习与生活,迷恋网络游戏和交异性朋友等。

第三,对学生的品格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学生学习浮躁,不肯花力气,急功近利;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贪玩耍、消费高;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部分学生不会说话,不会沟通,特别是在求职、考研面试时表现比较明显。

第四,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积极进取精神有待进一步养成;平时对教师、学生不尊重,不懂礼貌,不注意礼节,与教师、学生沟通意识差。

第五,学生实践技能和动手、动口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强化。上述现象,虽不是主流,但影响不好,与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不相容,与形成良好的学风是相悖的。

二、学风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学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是“扩招”后高校新生的素质对学风的客观影响。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学校、学生、家长都重视应试教育,使学生素质提高不全面,个别学生素质呈下降趋势。第一,入学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高考成绩相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同一节课中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现象。第二,并轨后学生的市场意识增强,对专业的选择强调热门、强调个性发展。这给绝大多数的非热门专业如何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第三,学生学习目的不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态度。有的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有的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学习缺乏积极性。第四,在校生中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父母、亲戚朋友的呵护与迁就,生活自理能力差,生活习惯较差。此外,随着近几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学校师资紧张,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超负荷运转;学科专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这导致教学组织和学生管理都碰到了许多新的问题。

二是教书与育人相脱离对学风的直接影响。第一,“教风”不正。“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作风。教书育人,意即教师不仅教学生知识,还教学生做人。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的好坏。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照本宣科,不管教育方法,不管课堂纪律,只追求上课数量,不追求上课质量。有的教师把精力放在搞科研做论文上,教学水平不高。第二,管理与教学相脱离。在教学与管理的结合问题上存在不足。有些教师只知道向辅导员或学院领导反映学生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而不予以管理或根本不管课堂纪律;有些课程人数众多,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有些学生不主动配合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迟到缺席司空见惯,这都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建设。第三,学生工作人员积极性发挥不够。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学生队伍思想不稳定。每个专职辅导员所带的学生太多,工作无法深入细致。学生工作队伍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责任心不强,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学风的现状思考科学的管理办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风的影响。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物质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校文化氛围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导致产生浮躁、功利、散漫、虚夸、动力不足等学风的病理现象。高校周边环境严重影响学风,社会上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涌进校园,大学已不再是“一方净土”。当然,信息时代对学生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辐射和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对学风建设也存在不良的影响。"

三、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的学风建设新模式

学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学风建设必须与教学和管理相结合,必须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去,通过学风建设实现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结合工作经验及院系实际提出应积极构建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的学风建设新模式。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教育

开展班级学风竞赛活动。结合学生成绩、知识技能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早操、晚自习、上课出勤、大型活动参加情况对各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学风状况进行量化考核,指导班级和学生及时做好学风建设的总结,每学年评选学风建设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同时进行事迹宣传。

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帮带工作。对那些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进取心不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实行跟踪教育,建立特殊学生群体档案。把思想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坚持开展谈心活动,经常与家长沟通情况,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

将学风建设与考研、就业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积极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明确目标,为将来的考研、就业做准备,并结合专业特点,逐步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进而促进学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目前学生中存在的考试作弊、上课迟到、旷课、责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缺失、恋爱行为不检点等现象,对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当前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标准,在学生中开展宣传、讨论,召开主题班团会。

2.严格管理,建立和完善学风教育制度

从学生上课、自习等常规管理入手,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由系党总支书记牵头,以各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进行教学秩序检查(不定期)。重点检查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实行周通报、月总结制度,按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籍管理条例严格管理。

寝室由辅导员带队进行晚归、不归等现象检查,重点检查上网、玩游戏等现象,帮助学生杜绝网络成瘾;学生会宿管部晚上检查学生宿舍,督促学生的就寝秩序和检查宿舍卫生,并检查学生夜不归宿情况。党员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所承包学生宿舍检查就寝情况,并做好记录;体育部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出早操,早操后做好晨练(晨读);学习部组织检查学生上晚自习的情况;生卫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教师进行卫生检查,以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习惯,从而在时间上、体质上、环境上为创建良好学风提供坚强的保障。

建立和完善学风教育制度、考勤制度、考风考纪制度、评优评先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建立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辅导员与学生谈话制度”、“辅导员与家长沟通制度”,保证教育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除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规章制度教育以外,为严肃考风,每学期末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考风、考纪教育,提高学生诚信意识和自身道德素质,层层签订责任状。对于在考试中违规作弊的学生将严肃处理。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履行监考义务,并加大督查力度,健全监督机制,使学生在考试中没有机会去作弊。

3.加强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以教风促进学风建设

每年召开一次学风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当年学风建设工作,学风建设列入当年党政工作计划。强化教师教风建设,实施全员育人的方案。由于大学的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科研任务,这使得教师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身上,导致师生之间沟通少,学生对某些教师的讲授方法和理念表示不理解、不接受。为改变这种现状,各年级学生实行班主任帮扶制,

三、四年级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在学生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做到以高尚的品质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以精湛的技能带动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励学生。

教师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在不断加深自己的理论修养的同时,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主动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学科前沿阵地,以使自己的课堂内容有声有色,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要提高自身挖掘学生潜能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要避免单调乏味的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

积极开展教学能手比赛活动,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认真统计和研究教学问卷、学风问卷调查结果,广泛听取教学督导组成员和广大学生对教师师风建设、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地开展工作,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德建设。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抓好学风建设的责任感。在学风建设中,辅导员为班级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必须把学风建设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工作投入,认真细致地抓好学风建设工作。把强化管理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主题班团会、咨询等形式具体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成才、择业、考研、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把思想工作落实到个体学生身上,切实解决好学生的学习动力、目的、态度、方法等问题;注重自身业务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作文漫画的启示你干等着乘凉 2023年村级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