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研究

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研究

小编:

"

论文摘要:2008年山东德州学院社科部落实“思修”课教学改革,从上课机制创新为:循环上课,专题讲座的样式。这使得笔者负责的第8章法律部分的教学,获得了将案例分析打深的机制便利;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现实需要、思想实际,在遴选实例中做到和教学目的无缝对接,体现应对性,使案例教学成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模式性熟化,诉求人才培养的创新型应用性;由案例切入,以兴趣带动学生思考、讨论,潜移默化中提升理性认知,学习维权法律技术的同时不放松人文素养的点滴培植,叠加案例教学的教书和育人综合效应。

论文关键词:机制创新 模式性熟化 理术结合

大学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前沿,在大学生价值观序列的良性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修”课教学中欲打破单纯说教的干涩且尴尬或场面热闹的得势但不得分,必须以现实实例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令其有所感,以扎实的实务技术操作模拟,使其有所得,更要于润物细无声处耀亮人文的火种,使其境界有所提高。

一、机制创新:循环上课、专题讲座,为案例打深提供了纵向的课堂空间

(一)机制创新

德州学院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领域进行教学创新,旨在培养更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作为社科部具体的动作就是:教学体制的创新:循环上课、专题讲座。将思修课8章的内容分为8个专题分别由几位老师设相关专题讲解,这一机制的变化直接激活了每位授课老师研究专长,专题的设置也尽显其研究深度,例如,笔者负责第8章法律章节,根据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笔者最终厘定了两个专题:

一.劳动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维权实务热点。

二.婚姻、家庭和继承法律制度中的理财法律技术、道德自持问题。授课机制的创新,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在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并结合学生、社会的实际,以自己的学养为依托做到“有的放矢”,使得“授业、解惑”更能为学生多接受,因为这些精选厘定的专题,往往就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必答题,因为是“量身定制”而有现实的需要、易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本身就是为“传道”打开一个心里窗口,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案例打深

体制的这一转变,为每位专题授课教师带来较大自由度的同时,也对相关案例的遴选提出相对更高的要求,除却负载教育性还必须典型、具有实务上的可参照性,一言以蔽之,必须将案例精选、打深,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专题化的层次匹配,“案例”是指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景的客观描述;所谓“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相关问题情景的语言重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绝对和先前一本书、一个人通讲一学期的要求不一样,更要体现出专题教师在该专题上的用心程度、研究状态,而非普法宣传、发传单式的教学预期,要做到这一点,则更多仰仗教师对相关问题的专业敏锐,以及对社会、学生实际的洞悉、把握,也就是过去常说的“欲给学生一杯水,需先储备一桶油”。为获得这种法律实践的第一手经验,笔者经常到当地律师所去见习,长期的耳闻目染使得笔者对法的实际运行获得了切身的体悟,经过对与教学相关的门类进行耙梳归类,比如:“劳动法律关系”“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关系”这几各方面,整理了大量典型、鲜活的案例,并真正将其与相关法理丝丝相扣,从而将其中深蕴的法律精神通过课堂辐射到学生的理性意识之中。

二、实例遴选:凸显应对、配接操作,使案例教学成为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模式性熟化

(一)凸显应对

政治课没有“市场”的原因之一就是,宣讲的例子和学生实际结合的不紧,没有体现其应对性,因此笔者在枚举案例前,仔细考量对每一个拟用案例,学生能否有心里触点,对学生今后的生存实际是否具有应对性,例如在解析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合同”时,笔者引入的案例涉及“不签书面合同”、“收取押金&扣押证件”、“加班费”、“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和“工伤认定及计赔标准”等,总体设计思路完全是按照一个大学生将来在职场中,极有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所预设的,实际应对性被凸显出来,学生听得就比较仔细,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也很高,在趁热打铁的当口将法理导入,便有一种水到渠成般的轻松,尤其是在保证实用性上,笔者力保计算标准是最新的、计算公式是精准的,学生跟随老师计算的结果就是现实诉讼中的标的,这样就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语言直观,虽然“足不出户”,但也能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体会到实践的喜悦和成就感,实际也为今后他们维权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即相关应对的法律思路、依据、标准以及策略都以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体验过了,这样,学生一旦面临实际问题情境,便能心里不发怵、大脑不短路。

(二)模式性熟化

涉法专题的创新点之一就是行为的可复制性,教授学生相关法理的同时,还要进行一种模式化的训练,遭遇类似情形应如何应对、救济的途径有几个,例如:工伤鉴定申请的途径(两个)、时限(30日&1年)以及和侵权竞合时的路径选择等,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剖析、模式化记忆,帮助学生建立一种相对熟练的应对程式,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首先需要建立一种良性的反应模式,这首先依赖于能否在授课时强化操作性,将相关知识点和现实的操作、演化紧密结合,使看似文科的平板文字立体化、行为化和技术化。法律的价值在于实施,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利益纠葛多种多样,学生通过学习“思修课”,应当获得一种颇具法律理性的利益平衡模式,这也是对教学大纲要求的一种积极落实,笔者在教授“劳动合同签订中的法律风险、维权实务热点”时,自始至终都刻意每一个热点法条的实际运用,按照由“案例-法条-法理-操作-模式”的认识逻辑展开,力求在学生的理性体系中塑入一种法律成分,在其行为模式化的过程中介入一种理性的处断方式。"

三、术理结合:兴趣引导、理性提升,叠加案例教学的教书和育人综合效应

(一)术理结合

由鲜活而实用的实例导入,固然重要但这仅仅是个引子,起到初步提振学生对专题的兴趣,嗣后要接续对事件本身法律机理的解析,例如,笔者在讲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笔者枚举了一起失败的诉讼做例子,笔者解析其原因就在于主体选择的失误,将“用工单位”当做被告,正确的选择应该劳务派遣公司做被告,因为它才是适格的“用人单位”;进一步,笔者又分析案中当事人在用工单位受伤,存在一个请求权竞合的特殊情形,即当事人既可以工伤索赔又可以侵权索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弱势方的合法权利;更进一步的是,笔者把具体的赔偿额度带领学生们计算出来,诉讼中成败间的成本差距使之清晰到个位数,使学生对懂法、用法的价值有了量化的感觉,“术理结合”使得学生能通过法律现象理解法律对社会利益的调节价值取向,“知其所以然”,进而根据维权的现实考量和预期,教授给学生如何处理,解决如何做的实际问题,将理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在案例的解析里,使学生“感兴趣”、“受启发”、“得方法”。

(二)叠加效应

教育始终被负载了既向受众传授知识、技术又要提高其思想境界的双重社会功能,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思修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精神塑造方面无疑又是扮演着尖兵的先遣角色,教改专题化循环授课后,这一指导思想便具体渗透到每一个老师设计的专题中,根据这一总的指导思想,笔者在笔者负责的两个专题中,即“劳动法”和“婚姻法”,设计了不同的侧重面,“劳动法”专题侧重学生的就业需要,为其装备规避职场陷阱、风险的法律技术,相对比较单纯;而“婚姻和继承”专题,则具有复合性的目的需求,既要教授学生婚姻、继承中的“理财技巧”,(例如婚姻法解释

(三)的讲析),又要将传统道德价值观渗透到案例的解析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渐次提高其道德境界,例如,笔者在讲授“婚姻制度”中,刻意强化了“责任”意识的灌输:在强调婚姻自由包括结婚和离婚自由两个维度时,突出地解析了离婚后对孩子的妥善安排,借机宣扬了人本思想和保护弱势的价值取向,从而逐渐培养其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除了解析反面案例,更重要的是讲述阳光的道德故事,晓以利害之后是正面积极引导,法、德交融,将合法与合道德的双重要求推销给学生,使学生受震动、受感动,激发、强化其向善的倾向。

无论是法律规则意识的培养,还是道德素养的提升,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来说都是“必需品”,思政课教育处在“桥头堡”的战略位置,每位身处这一战略制高点的教师都应有一种使命感,为国家要培养何种规格的接班人,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有大局意识,努力地提高每位受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较为具像、生动地把原理及规则为学生解析明白,进而去影响其精神的塑造。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论民族地区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国企股权激励失败案例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2023年达丰离职证明书 开除证明书和离职证明书(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