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家有“半途而废”娃

家有“半途而废”娃

小编:

〔关键词〕意志力;学习;半途而废

一、案例描述

(一)“半途而废”的小童

认识小童的妈妈F女士已经很久了,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整天笑呵呵的。这几天她的脸上却是愁云密布。

原来,暑假刚开始时,小童的朋友小迪准备报书法班,F女士觉得练习书法对孩子很有好处,于是征询了小童的意见,希望小童也能学习书法,小童很高兴地答应了。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小童坚决不同意再学书法了,任凭F女士如何劝说均无济于事。

开始时,小童学书法的兴趣很高,常常和好朋友约好一起练字,也会因为老师的表扬而眉飞色舞。可是慢慢地,小童越来越烦写字了,觉得这是一项太漫长的任务,从每天都练三张,到练两张,再到几乎不练。上一次的书法作业,小童是临去老师那儿之前才赶出来的,所以质量很差,理所当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一次,小童竟然再也不愿写了。F女士劝了半天,道理说了一大通,小童皱着眉,大声地叫着:“你当初说过,让我自己决定学还是不学的,现在我不学了,我不喜欢!你不要逼我!”说完便一头扎进了网络游戏,不再理妈妈。F女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童的朋友继续去学习书法。“唉,你怎么没人家小迪一半听话、懂事呢!”转而她又安慰自己:“小童还小,也许大了就好了。”

(二)小童的家庭

小童的爸爸是位小学老师,F女士经营一家童装店。按理,小童的学习应该由擅长教育的爸爸来负责,可是这项任务却一直由F女士承担。小童爸爸的理由是,他整天上班就和小孩子打交道,太累了,所以不想管自己的小孩,只想休息时能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F女士无奈之下除了管孩子的学习外,家里的大小事务也一并都得她操心,以致心力交瘁。

除了F女士一家三口之外,小童的爷爷奶奶也跟他们同住。F女士说,每当她责罚小童时,奶奶都要出来阻止,她因为考虑到老人的面子,便常常只吓唬小童便罢。

在生活上,F女士对小童也是无微不至地关爱,无论小童要什么,都尽可能给她买。可是现在F女士发现小童越大越不听话了,常常顶嘴,说妈妈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让F女士伤透了心。现在连奶奶都常对F女士说:“唉,你家这个小丫头以后可怎么得了,你们以后有苦吃了!”

(三)小童的学习

小童从上一年级开始,便参加课外辅导班,学习语文和数学。每次周末都是小童的爸爸开车送小童去辅导班上课。在小童上课期间,小童爸爸会约一帮朋友打牌,到时间了,再把小童送到F女士处,便不再过问。别人问小童的爸爸为何不自己辅导小童,小童爸爸说自己没有耐心,容易发火,所以索性将小童交给辅导班,自己也可以在那个时间段会会朋友。

小童目前上三年级,语文、数学考试基本都能保持在九十分以上,但自觉性很差,作业都要妈妈催着才能完成。今年的暑假作业,她一直拖到8月底快开学时才在妈妈的催促下做好。

F女士对小童这次的表现很失望,但未过多责怪,仍然像从前一样关爱着她,甚至为小童开脱:“唉,不学就不学吧,况且下周日她过生日,也没时间再去练字了。”F女士问小童不学书法能不能学美术,小童听说她的另一个朋友小丽也准备学美术,高兴地答应了,“行,我就学美术吧,因为我可想和小丽做同学了”。F女士警告道:“这次可不能再半途而废了。”小童不耐烦地摆摆手:“行了,行了。”然后便玩去了。

二、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像小童这样喜欢半途而废、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的孩子不在少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自身因素

一般来讲,做事不能有头有尾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也不太能集中长久。从整体上看,这样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差。由于孩子做事很少成功,所以造成自信心不足,甚至有严重的自卑感,或者马马虎虎,对人对事都抱一种不在乎的无所谓态度。

同时儿童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这与他们大脑的抑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有关。儿童期,正是对外界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年龄段,同时这种好奇也“来得容易去得快”,儿童的兴趣很容易发生转移。

2.家庭因素

往往一个习惯半途而废的孩子都有一个习惯半途而废的家长。家长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从而终止既定的目标,以致常不能践行承诺,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其言行及作风习惯,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甚至包办代替也是导致孩子易养成做事虎头蛇尾的重要原因之一。F女士说,小童半途而废可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我们看到F女士对小童的半途而废虽然有意见,并且进行了说教,但始终认为这些并不是原则性的问题,甚至为小童的半途而废找借口:“她还小”“也许她对这个不感兴趣”……这些无疑给小童一种错觉,半途而废是无所谓的。现在很多父母让孩子学书法、乐器、绘画等,大多数并不是想让孩子成名成家、享誉全世界,而是想让孩子多懂一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所以并不太苛求孩子在这些“副业”中的表现。当孩子不想继续的时候,父母会说:“唉,不想学就别学了吧,反正咱们孩子将来也不想当音乐家。”于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废了。

(二)教育指导

办事是否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是关系到学生学习成败,活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个人意志是否坚强,对他长大以后的学习、工作、事业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执着的人,他一定会比一个因心急而半途而废的人受人欢迎。

1.运用榜样的作用

若想自己的孩子做事不虎头蛇尾,家长首先要言必行,行必果。“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将个体在观察学习时对社会情景中某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不但能使人形成新的行为,也可使原有的潜伏的行为得以表现,或使已有的行为得以加强或改变。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榜样作用更不能小觑。 同伴的影响也很重要。研究发现,孩子四岁以后,同伴的吸引力已经赶上成人。以后随着交往活动与交往能力的发展,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到了青春期,同伴关系对交往主体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与成人交往的影响,因此儿童与同伴交往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进程、对儿童自我意识、社会技能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同伴的榜样作用更能起到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

F女士在教育过程中也注意为小童寻找优秀的同伴,意图通过同伴的作用对小童产生激励作用,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通过交流发现,F女士常常拿小童的短处和同伴的长处作比较,不经意间挫伤了小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减弱了小童的自我认同感,因此小童出现了消极抵抗的做法。

2.善于鼓励、赞美孩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需要家长们的夸奖,而不是处处否定。家长们随口的否定,很可能让孩子失去竞争的勇气,时间久了,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要看到孩子本身的长处和进步,提倡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增强孩子的成就感。

赞美也是一门艺术。首先,赞美需要及时。其次,要夸奖孩子具体的行为,忌用空洞的词语赞美孩子,不然容易导致孩子不知道究竟好在什么地方,甚至有可能盲目自大。例如:“你这个点比上一周写得更有韵味,特别是这个回旋的地方”“这个‘日’字的右边一竖如果弯曲的弧度再自然一点就完美了”等言行来激励孩子前行。第三,切忌为了赞美而赞美,甚至夸大其词地去表扬。如果家长因为一点小事就把孩子奉若天才,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因为孩子长期高估自己会妨碍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也会使孩子像上瘾一样渴求赞美,并且非常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另外夸张的表扬使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都大大降低。

3.做一个有“威信”的家长

我们提倡平等的亲子关系,但是平等不意味着完全的听之任之。孩子的心智还未成熟,很多时候都需要大人的引导。F女士虽然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小童,但是从小童明明在自己做错事的情况下仍然毫无顾忌地对着F女士大呼小叫看,F女士作为家长的“威信”显然是不足的。

从本案例看,F女士在教育小童的过程中遇到了奶奶的阻挠,F女士因为碍于老人的情面选择了妥协,最终却导致了教育孩子上的威信危机。上一辈人的思想方法、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生活习惯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等,与父母都存在很大差距,在教育晚辈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见、态度和方法是正常的。因此,家长要理解老人溺爱孩子的“天性”。作为父母应在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劳动成果的前提下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及溺爱孩子的危害性。采用讲道理的方法解决矛盾,老人一般会通情达理,来共同承担教育孩于的重担。 切不可因为祖辈隔代亲式的溺爱便选择了妥协,父母对“威信”的一次次失守,其实也是一种对承担责任的逃避。

“威信”并不等同于“打骂”,很多时候“威信”是一种以爱为基石的坚持、智慧,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4.做一个“坚持”的家长

当孩子开始学一样有意义的东西时,很多时候需要我们 “逼迫”孩子坚持下去。

孩子进行某项活动时,可能因困难或厌倦不愿再进行下去,这时要鼓励他们坚持把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到一个阶段再罢手,不要不想干了撒手就走。当孩子耐着性子做完他应该做的事之后,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强化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行为习惯。

5.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对意志力的培养必须从坚持不懈的注意开始。注意力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大信息通道对客观事物的关注能力,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

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一会削只苹果送过去,一会送一杯水或饮料,一会关照要保持距离、注意保护眼睛,一会提醒多穿一件衣服,一会批评孩子什么不对,一会又表扬孩子表现不错。如此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又弄得孩子心烦意乱,哪里还能专心学习呢?

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需要有一个孩子可以达到的目标以及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孩子学习时就会有必要的动力,从而保持紧张状态,提高注意力。不过,要求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6.别让孩子太忙

如今成年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也知道劳逸结合才是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小孩子也需要这样。 在不上学的时间,孩子首先需要的就是调整身心,好好休息,这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所应当遵循的规律。假期里,学生们难得有一些不同于平时紧张学习的生活,利用好假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个兴趣班还是可以的,这也可以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但兴趣班过多显然是不科学的。在平时上学期间,更不宜上太多兴趣班,这样会极大地加重孩子的负担。如果假期里排满了课程,让假期成为另一个“学期”,这样的过度教育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厌学情绪,进而发展成为“厌学症”。家长切忌盲目从众、盲目从多,否则孩子会焦虑,压力会增大,难以静下心来专心地做好一件事。

在本案例中,我们看到小童的爸爸以工作辛苦为由不管小童,送小童去参加辅导班的另一目的是可以借机会友。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小童的爸爸是一位老师,他更不应该将孩子扔给辅导班、扔给F女士便不管不问,自己独自去享受生活。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缺位带来的教育隐患将很难弥补。

热点推荐

上一篇:老游戏新玩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期权模拟报告(通用10篇) 烟叶收购工作方案(汇总16篇) 实用机井维修合同书(通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