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罗马尼亚之殇

罗马尼亚之殇

小编:

罗马尼亚著名影片《七日》记录了曾不可一世的独裁者齐奥塞斯库被民众推翻的全过程。这个曾经是“伟大英明、永远长寿”的领袖,最终被愤怒的群众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时隔25年,罗马尼亚已是欧盟成员国,各方面都看似欣欣向荣。但根据罗马尼亚《国家通讯报》2014年年底的调查显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纪念齐奥塞斯库,并称那个时代是一个光辉时代。甚至有超过45%的青年选民认为“如果齐奥塞斯库现在还活着,我会选举他作为罗马尼亚总统”。

为何,曾经被革命青年们视为敝屣的独裁者,如今又重获尊敬,这件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罗马尼亚的“大国情怀”

现在齐奥塞斯库重获罗马尼亚人的爱戴虽然不一定是完全由衷,但也并非彻底虚假。因为在其超过20年的执政史上,至少在前一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其中最令当年罗马尼亚人自豪的,就是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简而言之,就是罗马尼亚的“大国情怀”。

罗马尼亚,长期以来一直被外族势力统治着。无论是罗马人、蒙古人、俄罗斯人,还是匈牙利人,罗马尼亚人一直是二等公民,享受不到正常的政治权利,有时甚至连居住地点也遭到限制。

19世纪中叶,欧洲各地爆发民族主义革命,罗马尼亚获得独立。但在此后一百余年,这里依旧战乱不断。面对列强霸权,新生的罗马尼亚也只能卑躬屈膝。甚至齐奥塞斯库的前任,共产党人乔治乌・德治,也曾对斯大林言听计从。

与“扬眉吐气”的罗马尼亚人一样在欢呼的,还有西方的观察家们。因为他们立刻意识到,这个落后的东欧小国极有可能是制衡苏联的一个支点。于是,不请自来的英、法、美等国纷纷开始与罗马尼亚建立外交关系。

获得了巨大政治利益的齐奥塞斯库,也为罗马尼亚赢得了大量的西方贷款以建设本国。整个70年代,罗马尼亚GDP年均增速达到7%,如此速度,让整个苏东集团感到艳羡。到达人生顶峰的齐奥塞斯库在海内外如明星般受到人们的疯狂追捧,也在此时,有着深刻东方集权传统的罗马尼亚人开始尊奉齐奥塞斯库为“伟大的领袖”“人民的父亲”了。 西方的阴谋

毫无疑问,造成罗马尼亚共产主义大厦最终崩塌的,是齐奥塞斯库的独断专行和丧失人性的种种措施。提起这段历史,几乎每个罗马尼亚人都会联想到80年代那艰苦的十年。然而,造成罗马尼亚艰苦时代的最主要的推手,是美欧的银行家。

根据2014年美国五角大楼解密的冷战时代文件,早在1978年,一批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就曾撰文提出:失去西方贷款支持的罗马尼亚等苏东国家将在80年代爆发经济危机。尽管美国议会深知这对未来的东欧意味着什么,但还是责成美联储提前收回贷款。

在美国银行团的高压下,1981年,齐奥塞斯库政府被迫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签订协议,同意减少进口、增加出口的偿债方案。

此方案的签订直接导致了罗马尼亚国内基本生活资料供应不足。加之齐奥塞斯库急于摆脱外国债务,进一步加快偿债速度,在国内掀起了艰苦的“节衣缩食”运动。

整个80年代,罗马尼亚陷入了人为的经济危机:食品供应难以果腹;冬季供暖只有10摄氏度;为省电国家电视台只播放三小时;削减公共卫生支出,导致大批新生儿死亡。1989年,罗马尼亚终于还清了外债,但民怨也在同一时间爆发。

在分析齐奥塞斯库政权倒台时,很多学者将其完全归咎于齐氏的暴政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却无视西方金融家在苏东剧变中所起的作用。 大厦已倾,废墟遍地

与许多剧变后的前共产主义国家一样,罗马尼亚也于九十年代实行了国有资产私有化的“休克疗法”,结果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新权贵以压低产能牟取利益,这导致罗马尼亚一度物资供应紧张。人均GDP在一年之内从超过4000美元陡降至不足3000美元,并在此后10年停滞不前。

进入2000年后,市场经济化的罗马尼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欧美的严重依赖使该国经济变得不稳定,2008年开始的西方金融危机使罗马尼亚GDP在2009年下降了6.6%,从那时至今,该国经济增速再也没有回到2008年之前的水平。人均GDP只有欧盟平均数的40%。

经过25年,如今的罗马尼亚依旧在阵痛中缓慢转型着。如同一只受伤的雄鹰,隐藏在世界的一隅,慢慢等待伤口愈合。

热点推荐

上一篇:《娱乐营销3.0》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追求真理演讲稿(精选16篇) 最新股东注销公司协议书范文(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