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探讨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

探讨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

小编:yxd

历史学科的归纳法,在于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正确价值取向的历史感悟。以下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探讨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目前,江苏历史高考试题题型为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题题型。所谓材料题,是在题干中提供几则材料,学生依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撰写历史小论文。在解题过程中,无论是材料题的解答还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越来越注重要求学生对材料的解读、理解,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归纳,以及对书本知识的运用等。本文拟以江苏省高考试题为例,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

一、透视典型试题,剖析设问点的能力要求———归纳综合

1.归纳材料信息

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第21题为例,“……②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③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④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此题中三个问都是考察学生归纳材料的能力。具体而言可分为两种类型。

(1)就事论事型

即根据其中一则材料,归纳材料中的信息。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和第三小问“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即属就事论事型。

(2)综述型

本题型中,先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几个问题,然后最后一问要求学生依据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归纳总结后回答问题。上题中第四问“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就属综述型。

2.归纳整合所学知识

以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本题中第二问是:“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此问中“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是归纳材料信息,而“按照材料二的思路,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就是让学生归纳整合已学历史知识,考察其历史思维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解题时的归纳能力很重要,不光用于解答材料题,这几年江苏高考都考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归纳能力。

二、重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或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归纳法或称归纳推理,有时又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历史学科的归纳法,在于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正确价值取向的历史感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呢?

1.学科同理,借鉴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

目前江苏省采用的各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模块编订的,必修一是政治模块,必修二是经济模块,必修三是思想文化模块。高一学生学习必修一时,对于某一时代的背景知识不了解,不能让他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根据小标题,让学生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具体到每一段,了解每一段的大意。

2.知识统整,引导学生打破教材知识体系,在归纳与推理中总结阶段特征

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在学习时可以多角度引导学生,如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及影响。目前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模块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专题的内容形成体系,但是学生有一个通病,即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很模糊。因此在复习阶段,不管是学业水平测试,抑或是高考,可以将三个模块整合,从编年史的角度去复习。

归纳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历史教师要善于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课本知识分析归纳,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渗透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评论历史观点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并通过真题演练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探讨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热点推荐

上一篇:如何加强农村学校留守学生教育的有效性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社区支部书记个人剖析材料(优秀17篇) 2023年老年食堂宣传标语(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