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范文(24篇)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范文(24篇)

小编:BW笔侠

不断总结的人,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写总结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语言和词汇,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总结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一

天同证券尹萃李建华张莉。

随着我国加入wto,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日益迫近,我国券商将面临装备着先进组织管理模式、携带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与对冲技术、拥有数十倍于我资本实力与混业经营优势的全球超级投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按照《中美关于签署双边协议的市场准入的承诺和条款》,中国将允许外资占少数的证券合资公司参与基金管理,条件与国内证券公司相同。入世初期,外资可在证券合资公司中持股达33%,并在3年内逐步达到49%,但控股权必须由中方掌握。外资占少数的证券合资公司将获得包销国内证券以及承销和买卖以外币计算的证券(债券和普通股)的权利,并可享有与中国国内公司同等的业务扩张权利。

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挑战,在国际证券市场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证券公司未来发展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证。

第一部分透视了我国券商面临的竞争新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将使中国的券商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上同国外的证券经营机构展开直接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为国内的证券经营机构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空间。特别是最近《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证券公司的设立和组织结构、筹建与开业、变更与终止、日常监管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这是《公司法》在证券业中的具体运用,与前阶段颁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财务制度》、《证券公司高级管理员谈话提醒制度实施办法》等规定相配套,将成为管理证券公司的一个纲领性文件。《管理办法》的出台,不仅将从体系上完备对证券公司的管理制度,还将从组织机构的设立和投资领域上给证券公司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国内券商面临着新的竞争格局。本部分主要从以下六种趋势进行了论证。(一)资本集中加速,向规模化转变。(二)进行内部改革,完善管理模式。(三)业务部门上升为子公司。四)混业化集团公司将出现。(五)业务范围向多元化转变。(六)国际化进程将加快。

第二部分通过对中外券商竞争力比较分析,找出了国内券商与国外券商的差距所在。决定券商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公司规模、公司产品或服务差别化程度及公司资产及业务市场占有率等。从中外证券公司的比较看,我国证券公司的整体竞争力还比较弱,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资产规模偏小,竞争实力较弱。(二)经营品种单一,业务结构高度趋同。(三)资本运作效率差,无特色业务。(四)专业人员缺乏,品牌意识不强。

第三部分就国内券商发展的战略选择,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加入wto在即,发展仅十年的证券市场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雨绸缪,及早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每一家券商的明智选择。

主要包括:(一)实现规模经济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1.证券研究由目前的市场研究为主提升到以拓展传统业务和开展新业务研究为主。2.以开拓业务为基础,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业网络,并坚定的步入海外市场。(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纵深发展,券商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是大势所趋。考虑当前国内金融管制较为严格,以及国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个过程,最近几年国内券商可以在以下三项业务上有所作为:一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融资业务。三是财务顾问和某些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三)打造自己的业务品牌。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拥有核心业务,即品牌优势,而且要不断对其品牌赋予新的内容。证券公司的发展壮大,亦要走品牌之路。世界著名的券商,尽管经营广泛,但都有一项或几项独具特色的业务,在业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靠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四)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除少量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基本上是采取有限责任的形式,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置了三权分立的模式,而且通过增资扩股也使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分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产权明晰、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任重道远。因为,我国证券公司国有性质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即便增资扩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也多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由此导致的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1.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2.在证券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引入独立董事过程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独立董事的来源问题。二是独立董事的职责和独立性问题。(五)迈向金融控股公司之路。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证券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可选之路。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globalization)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日益临近,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1.通过上市筹资籍以扩大规模是上策。2.通过优势互补进行强强联合。3.积极拓展与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国外投资银行的多种合作途径。4.并购依然是我国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的必然之途。最后,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试点先行的特点,少数管理规范、成长迅速并有志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券商可在一定范围内追求成为金融业内的特许经营(franchise)试点企业。在这方面,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是可资借鉴的案例。但由于它们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应当慎行。(六)重视国际型人才开发,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人才是企业之本,也是竞争资本,对于智力密集性的证券行业更是如此。加入wto后,国外的证券经营机构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优厚的待遇,大量吸引国内的金融证券人才。国内券商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人才问题的紧迫性,着眼于国际竞争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企业的中长期人才培养和储备计划。

来源:中国证券业协会。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二

17世纪,美国刚移民时,5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随着移民后的大规模垦荒,1.33亿hm2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占国土面积46%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带,由于毁林垦荒、战争及工业化的择优采伐,森林覆盖率从90%下降到40%。

19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通过允许私人拥有森林的法律,采取优惠政策,使土地转化到私人手中。当时美国西部的森林大部分为联邦政府所有,其余的属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他们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将联邦所属的土地转为私有;然后对联邦所属的森林进行控制保护。联邦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森林防火及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并对森林经营、天然林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提高木材利用率等进行深入研究。由于实施了这些法律、政策,使美国70%的森林变为个人所有,同时政府鼓励个人经营森林受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石油代替了薪材;金属、水泥取代了建筑用木材;石油化工原料的提取,也减少了很多林产品的消耗。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恢复与扩大。

20世纪代以后,美国开始重视造林绿化,出现了大规模的苗圃,在许多丘陵地和弃耕地上造林。由于着手研究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和木材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处理的原木,其使用寿命由未经处理的5~10a,延长到25~30a。此外,先从木材中提取某些药用物质,然后再加工成建筑用材。1925年复合木材诞生并用于房屋建筑,也使木材用量大为减少。而加强森林防火巡逻和使用飞机灭火,则大大提高了森林防火能力。1930年以后,美国森林火灾发生率下降很快,而且过火后立即进行森林更新,以减少损失。1960年美国对退耕还林实施优惠政策,进一步刺激了私有林的`发展。1987年美国政府又推出保护森林的政策,鼓励种树,提供种植草皮的优惠条件。由于有关法律的制定和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美国从1925年以后,人口虽然不断增长,但是耕地面积却没有增加。高效农业的发展,使现在的农业产值比1935年增长了好几倍。1930年美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而现在却不足2%。人均消耗木材的数量,从1900年到1980年几乎下降了一半。造林速度的加快,使工业林与私有林大量增加,但是联邦林增加不多,森林种植已超过森林采伐的速度,现有的成林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增加了1倍。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全球保护环境的浪潮,美国提出了“新林业”理论。它强调森林经营在突出环境保护价值的同时,发展多功能、集约化林业,重视森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挥,强调林业多功能兼顾,建立合理的森林形态和森林结构。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国有森林已全面禁伐,转变为以环境保护和娱乐游憩为主的生态、森林旅游和长期研究用林。在近100年的发展中,美国的森林面积仅减少了13%左右,从1992年至今,其森林覆盖率一直维持在33%左右。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森林资源丰富。据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63亿hm2,森林面积1.59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88亿m3;森林蓄积量为112.67亿m3。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1位。从总体上讲,在我国林业几十年发展的风雨历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林业在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定位经历了由“产业型”向“公益型”的转变,相应地,国家对林业所采取的政策也由“重取轻予”最终转向了“重予轻取”。我国林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各具特色的时期。

(1)木材大生产时期(1949―1978年)。解放初期,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贫林国家。刚刚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业待兴。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国内大干快上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木材主要依靠自己生产。由于这一历史时期赋予林业的主要使命就是多生产木材以支援国家建设,因而相比较而言,当时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力度是有限的。对森林资源长时期的过量采伐为后来林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1][2][3][4]。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三

摘要:当前,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制约问题,已经成为加强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主要工作。为了分析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状况,结合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现状,运用实地调查法对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出符合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历时四年多,企业规模和业务经营都得到了快速成长。截至2011年9月末,黑龙江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250家,覆盖全省13个市(地)和75%的县,共吸收各类资本67.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3万笔、274.3亿元,为3.9万个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提供了小额信贷服务;截至2012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86家;2013年1―3月末,黑龙江省共批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3家。2013年7月,黑龙江省首家开展对俄经贸小额贷款业务的龙投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主要从事小额信贷、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和代理等业务。

(一)身份定位模糊。

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定位模糊,究竟是定性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或民间金融机构,或一般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尚未明确。按照《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由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的独立企业法人,并不需要获得从事金融业务的许可,因此不属于金融机构。但它不仅可以提供贷款业务存款的金融行为,是有别于商业银行。

(二)资金来源不足。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不办理存款业务,只可以开展贷款业务,从而导致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资本不足。由于不开展存款业务,可以避免发生经营风险,小额贷款公司只有将前期贷款收回大部分和有充足的准备金,才可以进行后续放贷。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股东入股时缴纳的注册资金;第二,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但不能从超过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且融入资金应低于资本净额的50%。银行业金融机构认为,小额贷款公司以信贷业务为主营业务,信用风险较大,从规避信贷风险的角度考虑,不愿意对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贷款业务。

(三)产品单一。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小额信贷,虽然小额贷款公司一直强调贷款流程、信贷产品和担保模式三方面创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始终沿用银行的一整套贷款业务流程。目前,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唯一的授权业务是发放经营性贷款,业务单一的贷款品,这些无法满足各类资金需求者。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成立了龙投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是黑龙江省首家开展对俄经贸小额贷款业务,该公司主要从事小额信贷、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和代理等业务,而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性贷款业务。

(四)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定位模糊,使其被划分为非金融机构类,从而享受不到国家给予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率待遇。存贷款时,只能按照一般企业存贷款利率进行计算。二是税负重。征收所得税、流转税、营业税和印花税时按照一般企业税率征收,同时不享受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税率优惠政策。三是无政策补贴。不享受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获得的支农补贴待遇。

(一)明确身份定位。

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模糊不定,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受多头监管,盈利水平低,导致农村金融系统不完善。要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受多头监管问题,应明确其身份地位。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法律方式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属性和监管机构。二是明确监管主体。三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业务和经营规范进行动态监管,防止其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二)扩宽资金来源。

扩宽资金来源是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建立多头融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应遵循以下两点:一是提高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对服务“三农”和微小企业、风险管理突出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适当提高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二是开放金融市场。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局考核合格的优秀小额贷款公司,开放银行拆借、票据承兑和资产转让等业务。

(三)创新产品服务。

创新产品服务是小额贷款公司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满足不同层次金融需求者的信贷需求。一是建立“小额贷款+保险”的银保互动机制;二是引入“贷物不贷款”的贷款指向性原则;三是培养“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户”的四位一体化模式。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小额贷款公司主要开展的是面向弱势群体的信贷业务,对微小企业和农民提供资金帮助,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政府应提供各项优惠政策,给予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放松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管制。因为利息是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经济收入,所以要根据市场均衡条件来调节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水平。存款和融资时,采取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利率待遇。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首先,在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之初,应该实施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补助激励政策。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苏浩宇,等.新形势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再思考[j].西南金融,2012(01).

[4]谭妮.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金融经济,2013(04).

[5]崔明明.小额贷款公司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07).

作者简介:田京艳(1988-),女,山东济南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四

奖。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鼓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镇、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了东亚碳素厂、江东铸造厂、光华锅炉厂、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规模私个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严格管理,注重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黎明村、韦岗村、四圩村等5个年纯收入超8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和10个年纯收入超30万元的“五好村”。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五

【内容提要】本文简述了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正文】。

1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咨询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官办咨询企业到信息咨询业再到今天开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咨询业几个历程。

1.1发展历程。

在80年代,为了解决投资、科技以及财务等领域的科学决策问题,国家各部委创办了一批附属于政府的咨询企业,例如国家计委系统的“投资咨询”和“工程咨询”公司,科委和科协系统的“科技咨询”企业,财政系统的“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踏进90年代,一批外资和国内私营的“信息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涌现出来,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以“零点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华南国际市场研究”等为代表的一批运作、服务较为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站稳了脚跟。

在信息咨询业进入发展阶段之时,管理咨询业也开始起步。最初是所谓的“点子公司”,接着是形形色色的“策划公司”,主要是由一些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创办。尽管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大多因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和理论的支撑,很快就被市场淘汰出局。直到近几年,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真正意义的管理咨询为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一些受过管理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训练的人引进了国际咨询业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批管理咨询公司,以“企业医生”的面貌出现。

综观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很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咨询公司大体经历了从不学习即事咨询到边学习边咨询,再到先学习后咨询,最后再到先研发后咨询的这样一种发育过程。

1.2行业现状。

虽然中国咨询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历程的仓促必然导致其诸多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显君曾概括出国内咨询业的几大缺点:“点”,靠不成熟的小灵感包打天下;“片”,偏信几个理念或ci就想壮大企业;“差”,咨询质量和效果差;“低”,缺乏职业道德;“浅”,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和咨询知识;“炒”,以策划为名炒作市场而不是制造市场;“吹”,将自己说成可治百病的“大师”;“玄”,以策划代替咨询,加入什么“场”、“感应”、“周易”等东西。[1]新派的咨询管理公司虽然较为规范,但仍然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积淀,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能力薄弱,在技术、经验、网络、数据库、案例等方面与国外的咨询巨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1][2][3][4]。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六

”人口素质“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从中西比较来看,对人口素质或者说对人口质量问题的关注可以说是中国人口学和人口问题研究的一大特色。在西方人口学说史上,对人口素质问题的关注向来较少,如著名人口学家豪塞和邓肯于1959年为”人口学“下定义时,”经过审慎考虑“,还是删去了有关人口”质量“的内容。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学者阿。朗德里(),他在发表于1949年的《人口概论》中曾区分过”量的人口学“和”质的人口学“,并认为后者以人类生理、智能、伦理、优生学的资质为研究对象。法国著名人口学家阿。索维()在初版于1952年的名作《人口通论》中也曾以一章的篇幅讨论了西方人口学家向来不予关注的人口素质问题。他在第21章中分析了有关质量人口学的几个问题,如优生问题、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的关系问题、智力遗传问题、各民族差别问题及安乐死问题等。索维还区分了优生学和环境学,在他看来,两者的研究目的都在于改进人类的质量,不过前者是通过遗传,后者则是通过改变环境。现代西方学者对人口素质的讨论最著名当首推从经济学角度对人口质量进行探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口质量就是人力资本,舒尔茨的"人口质量经济学”早已成为人口经济学中的一门显学。但与其说这是人口学的研究,不如说是经济学的探讨。

首先要指出的是,“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通常被认为是两个并无本质区别而只是表述不同的概念,在使用频率上后者高些而已。1987年中旬,受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口素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关于“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不是同一概念,存在着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二者完全相同,不必区别使用;另一种认为,从逻辑分层的角度看,二者是有差别的,因而需要区别使用。因为人口质量涵义较人口素质更广泛,它是与人口数量相对称的概念。人口素质则是人口某一特征或标志的概括,如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它们的总和构成人口质量,单独的某一素质概念没有对称的概念”(邵昱1998)。1991年12月,受国家教委委托,“中国人口素质(生活质量)问题科学研讨会”在京举办,但在这次会议上,似乎更多的学者认为“人口质量和人口素质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

朱国宏认为:人口质量、人口素质和人口品质均相当于英文中的populationquality一词,其所指是同一的,至于使用哪一术语,一来与时代背景有关,二来与研究者的偏好有关。人口素质一词的普遍作用,可能与人们对质量与素质的不同理解有关,质量可通用于任何事物的质的一面,而素质似乎只能用于人类方面(朱国宏1994)。穆光宗则认为:从严格的意义来讲,两者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人口质量是相对于人口数量和就人口的总体而言的,而人口素质则是指人口质量的某一个方面,比如健康方面、文化教育方面(穆光宗1996)。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人口素质”的说法,这可能是90年代显著区别于80年代的一大特色。回溯国内近20年来对人口素质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大致可以分出几个方面来回顾和评述:

一、对“人口素质”涵义的探讨。

中国人口学者认为,“人口素质”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界定(朱国宏1998)。也就是说,“人口素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学科视野里可能有着不同的规定。“人口素质”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理论问题是70年代初中国人口学复兴以来众多学者关注的一大热点,至今依然见仁见智,未有定论。

过去,虽然像社会学家陈达、经济学家马寅初等学者也十分重视人口质量问题,但似乎一直没有尝试对人口质量的内涵作出界定。对人口质量内涵和外延的讨论曾经是70~80年代中国人口学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人口质量较早给出定义的可能是北京大学的张纯元教授,他在著名的《人口理论教程》一书中定义如下:“人口质量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集中反映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科学研究成果的《人口学词典》也持相同看法,并进一步将“人口质量”的含义概括为“反映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亦称人口素质”。张纯元的定义虽然很有影响、并广被引用,但也并非没有争议。几乎与此同时,梁中堂教授等在《人口素质论》一书中就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他们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所具有的各种构成的总和。这一定义与前苏联学者的定义相同,如巴兹德勒夫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构成体系的总和。他所说的人口构成包括年龄性别构成、人口健康状况构成、业务技术熟练程度构成、教育水平构成和社会阶级构成等。

到了90年代,一些学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阎海琴(1992)曾经指出:在人口学中,人与人口两个概念的混淆是导致人口质量难以确定的原因之一。目前人口理论界所讨论的”三要素“或”两要素“’论,其实几乎没有脱离开从人的素质出发研究人口质量的模式,研究的出发点大多是从人的素质延展开来的。谭琳则主张拓展”人口质量“概念,她认为应该从系统的观点思考人口质量。广义的人口质量应不仅仅涵盖一定时空中人口系统中个体素质的总和,而且包含个体素质的整合和互动。因此,从广义上认识人口质量,首先要区分个体的人的素质和总体的人口质量的差别。人口质量不是个人素质的简单加总或任何形式的加权和,而是个人素质的有机组合,具有系统性即整体性、组织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

这两位学者的思考都是很有价值的,但当时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关注。其实早在80年代中期,郑祯诚对”人口“与”人“的关系就有了清晰、深刻的阐述。首先,他区分了”一般人口“与”具体人口“。作为一般、抽象的人口,只应该有”一些最简单的规定“,而不应该加上种种只适用于具体的、特殊的人口的一些历史规定性。其次,他认为,人口质量是人口属性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人口属性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生命“和社会属性;:”劳动“。他在1986年曾经指出:有的同志把人的概念混为人口的概念,把人性混为人口属性,把特殊人口混为一般人口,因此他们在论述人口质量时总要加进一些只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才产生,才具有的内容来作为一般人口质量的内涵。然而,由于中国人口学界真正的学术规范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因而非常正常、也非常必要的学术评论工作以及评论中的学术承继始终不尽人意,所谓的学术研究常常处在低水平重复甚至思想倒退学术萎缩的窘境中。因为多年来国内学界对”人口“概念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已经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以致于到了20世纪末,一些有识之士还不得不旧话重提,来澄清”人口“的原意以及与”人“的区别。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郭志刚(1998)认为:人口是一个抽象,原义上是统计学的概念,代表人类群体在定量方面的属性。最一般的”人口“只是人的数量抽象,不区分阶级,没有社会属性规定性。本质上的规定性是生存着的人的集合,其实这是生物性的人的集合。据此,他反对把”人口“看作是”可持续发展“中心的观点,同时还反对”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的传统看法。不过,笔者以为:看到”抽象人口“并不够,还应当看到”具体人口“,因此,看到”人口“与”人“的区别并不够,还应当看到两者的联系;进而从统计学角度界定人口也还不够,还应当从社会学角度来观察”人口“。否则就会像马克思曾经所说的:人口就变成了一个混沌的表象、一个数字的堆积、一个没有意义的抽象。总之,人口的属性是双重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阎海琴认为:个体的人与人口之间有一个”差“的概念。这个”差“抽象地说,就是所迸发出的人口聚合力;具体地说,便是人口各种构成。显然,个人素质水平或者构成人口总体的个人素质的平均水平,决不等于或者决不代表人口质量的高低。相反亦然。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差“的概念存在。单个的个体是无所谓”聚合力“和构成的。认识了这一点,人口质量的概念和内涵也就比较容易确定了。即从总体来讲,人口质量包括各种人口结构和人口聚合力两大方面。人口结构不但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为了延续人口的.存在和发展),还应包括人口的社会结构(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地域结构(为了认识、利用、改造自然)。人口的聚合力包括人的一致性、纪律性以及改造和认识实世界的共同能力。简言之,即指一种集体的力量。这里,人口结构与人口聚合力是相辅相成的。谭琳的看法与阎海琴的观点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在学术承继上关系可能是微弱的,这也恰好说明了学术性的综述和评论是多么重要。

笔者认为,他们能够看到个人之间、人群之间”聚合力“或者说”互动力“的存在和作用,并以此来界定”人口素质“或”人口质量“,称得上是理论上的一个突破。阎海琴提出的那个”差“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直到今天仍有很多人在用”人的素质“替代着”人口素质“,混淆着这两个虽然联系密切但也有重大区别的概念,究其原因就在于根本就没有看到这个”差“的存在。总之,对于真正人口学意义上的人口素质来说,坚持系统、结构和互动的观点是绝对必要的。我们或许可以说,所谓的人口素质或者说人口质量,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口的结构和组合状态所展现的各种社会功能和影响力。较高的人口素质和人口质量,一般总是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和组合,同时也会产生较强的社会功能和较为积极的影响力。

从人口素质的外延来看,主要是”三要素“和”二要素“之争。传统的”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素质包括了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三个方面;并认为身体素质事实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以张纯元(1998)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力大小、体质强弱、耐力的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一般的常用性指标有:平均身高、体重、胸围以及平均增长速度、相对的平均体力和耐力水平、呆残低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婴儿死亡率、总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一般的常用性指标有: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重、知识分子占总人口的比例、文盲率等。”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其中包括人生观、道德观、思想品质和传统习惯。直接或间接进行衡量的指标主要有:忠诚的爱国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尊老爱幼者占总人口的比重、模范遵守公共秩序者占总人口的比重、吸毒者占总人口的比重、青少年犯罪率及刑事犯罪率等。

平;换句话讲,”文化科学素质“的说法无法测度很大一部分在文化科学教育之外的人口。至于”非智力素质“也是相对理智、客观的看法,比”思想道德素质“的说法更为中性,也更具可比性。

第三种”三要素“论认为,人口综合素质不是个单项素质相加之和,而是各单项素质在人的活动过程中有机组合构成的一个动力整体。具体来说,”人口综合素质“是人口之”动力素质“、”能力素质“和”伦理素质“的乘积。据盛少波(1992)的看法,只要影响着生命主体完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归类为”动力素质“,如需要、动机、理想、意志、兴趣、进取心等;举凡影响生命主体完成活动的可能性和效率的素质都可归类为”能力素质“,如体力、智力、精力、社交能力等;只要能在生命主体的心理结构中起行为准则的作用,控制主体倾向以某种相对稳定的方式从事活动,就可以归类为”伦理素质“,如道德、性格、世界观、态度或是国民性等等的心理特征。

”二要素“论则认为,”人口素质“只能由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组成。其理由是:如果把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进去,由于缺乏统一的衡量尺度,就难以进行人口素质的国际比较;即便是泛人类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进行指标分类和量化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陈剑1988:”中国人口生活质量比较研究“课题组1992)。

从目前的认识来看,无论是”三要素“论还是”二要素“论,在认识上似乎都没有完全摆脱将”人口素质“等同于”人的素质“的嫌疑。但退一步说,倘若考虑了结构性因素,似乎也并非不可取。毫无疑问,我们既要看到”人口素质“和”人的素质“的联系,又要看到两者的区别。所谓”人口素质“或”人口质量“也就是总量平均、系统有机和结构组合的意义上的”人的素质“。

二、人口素质的作用力和影响因素研究。

”人口素质“为什么重要?这里涉及了”人口素质“之作用力和功效问题的研究。80年代人口学界在理论上探讨”人口素质“的含义和重要性的同时,已经有一些学者转向实证性研究,开始将”人口素质“问题与”脱贫致富“问题相联系。作为80年代初期一项有影响的研究,王小强、白南风(1986)两位学者曾经提出发人深省的假说:人的素质差是所谓”落后“概念的本质规定,”人的素质“或者说”人口素质“被看作是贫困、落后的决定性因素。许多后续研究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笔者本人也对”人口素质“与”脱贫致富“的关系进行过细致的研究,结论是:人口素质低或差本身既是广义贫困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狭义贫困(经济贫困或物质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具体来看,首先,健康素质好不一定就能脱贫致富,但健康素质差到一定程度以致于影响了对劳动和生活的参与,则会明显地成为脱贫致富的阻力;换言之,健康状况对脱贫致富的负效应要大于正效应。其次,贫困的本质规定是一种恶性循环,是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的共生、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交织。作为脱贫致富的非经济障碍,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是比物质贫困更深重、更长期、也更难克服的特殊贫困问题。所谓文化贫困,是指人口的文化素质低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贫困问题,即教育的贫困,如缺乏理性、视界狭小、目光短浅等;而精神贫困则是指人口的心理素质弱所产生的一种无形贫困现象,即心态的贫困,如人穷志短、内心空虚、只求温饱等。再次,人口素质的改善程度本身应视为脱贫致富系统工程新的、重要的标准。或者说”素质脱贫“是我们的本质目标,文化脱贫和精神脱贫必须摆上议事日程(穆光宗1989)。

到了90年代,人口学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还有对我国22个省区23个贫困县的一份实证研究。张纯元等的研究结论是:人口因素从多方面制约着贫困县的脱贫致富进程,但低素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过多人口数量的制约作用更大;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是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基础工程,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根本手段。这一结论再一次在理论上证实了各界人士早已达成的一个共识,”治穷先治愚“的经验就早已被基层社区组织所认同并付诸实施。

有较多的研究者谈到了”文化素质“在控制人口和发展经济中的作用。杨耀臣(1993)的研究曾经得出一个结论:人口再生产的长势直接受人口教育水平的强烈反作用。也就是说,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生育率,事实上这也早已被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所证实,特别是育龄妇女的文化程度与生育率的高度负相关这一点尤为突出并广为人知。这是因为受过良好教育的育龄妇女一般更具备”经济人“的理性,更能冷静、客观地对待生育的成本和效用,因而也就更能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生育决策,她们往往更看重生育的质量,也不能不考虑生育的机会成本,更乐意在生养孩子和个人发展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在杨耀臣(1994)的另一项研究中,他强调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他通过定量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今天只要拿出400多亿元投入到普及9年义务教育,15年后人口数量可望减少6000万,全民文化程度的起点为初中毕业;还清原先增设的教育经费,还可获得年利1700亿元以上。重要的或许不是这诱人的数字,而是分析所展示的道理即教育投资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行为,而且是早投资、早得益的大好事。正如笔者近年来一直坚持的观点:人的建设是最基本的建设,人的投资是最重要的投资,人的发展是最关键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要实现人力资本依托型的经济增长(康晓光1995;张朝尊,吴光炳,高玉喜1996)。鲁迅先生早年说得好:人立尔后万事举。发轫于20世纪中叶的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到了80年代,西方新兴的四要素经济增长理论更是把知识看作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来对待(穆光宗1999)。这些都是发人深省的。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七

【内容提要】本文简述了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正文】。

1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咨询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官办咨询企业到信息咨询业再到今天开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咨询业几个历程。

1.1发展历程。

在80年代,为了解决投资、科技以及财务等领域的科学决策问题,国家各部委创办了一批附属于政府的咨询企业,例如国家计委系统的“投资咨询”和“工程咨询”公司,科委和科协系统的“科技咨询”企业,财政系统的“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踏进90年代,一批外资和国内私营的“信息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涌现出来,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以“零点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华南国际市场研究”等为代表的一批运作、服务较为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站稳了脚跟。

在信息咨询业进入发展阶段之时,管理咨询业也开始起步。最初是所谓的“点子公司”,接着是形形色色的“策划公司”,主要是由一些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创办。尽管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大多因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和理论的支撑,很快就被市场淘汰出局。直到近几年,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真正意义的管理咨询为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一些受过管理学教育和训练的人引进了国际咨询业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批管理咨询公司,以“企业医生”的面貌出现。

综观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很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咨询公司大体经历了从不学习即事咨询到边学习边咨询,再到先学习后咨询,最后再到先研发后咨询的这样一种发育过程。

1.2行业现状。

虽然中国咨询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历程的仓促必然导致其诸多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显君曾概括出国内咨询业的几大缺点:“点”,靠不成熟的小灵感包打天下;“片”,偏信几个理念或ci就想壮大企业;“差”,咨询质量和效果差;“低”,缺乏职业道德;“浅”,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和咨询知识;“炒”,以策划为名炒作市场而不是制造市场;“吹”,将自己说成可治百病的“大师”;“玄”,以策划代替咨询,加入什么“场”、“感应”、“周易”等东西。[1]新派的咨询管理公司虽然较为规范,但仍然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积淀,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能力薄弱,在技术、经验、网络、数据库、案例等方面与国外的咨询巨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1.3市场现状。

“七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产值年均增长为27%左右,“八五”期间年均增长为47.6%。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机构及企业数约为1.5万家,从业人员约40万人。其中政府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科技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信息技术市场中,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数约1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电子信息服务业中,isp有200余家,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数据库行业中有一定容量、能对外服务的数据库为1038个,其中44%为工程、科技数据库,目录、文献等二次信息数据库占44%。“九五”计划是我国提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全面发展信息产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把信息服务业作为积极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来部署,2000年,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

国有企业急需转制,民营企业面临“二次创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需要当地的参谋,主导市场化改革的政府需要与市场贴近的智囊团,中国咨询业市场巨大。然而,尽管咨询业的市场容量和利润空间都很大,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咨询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受到极大的挑战。2000年,世界著名的咨询业巨头美国安达信南中国区总裁麦建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咨询业的市场总量是1亿美元,10年后将会达到100亿美元,“安达信要占其中的30%,外资的咨询公司加起来要占到整个市场的99%,国内咨询公司如果还是这种水平,差不多都得倒闭。”话虽然有种令人不愉的刺激,但却不无道理,国内咨询业状况确实堪忧。

安达信、麦肯锡、邓白氏……几乎所有知名的咨询公司都已经或即将进入中国,至于说已吃掉中国市场的99%可能有点夸张,但已吃掉了最好的部分却几乎成为定局。中国咨询业的生存发展被逼入狭小的空间,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方向。

2.1变革咨询企业管理模式与咨询模式。

纵观国外咨询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2)综合咨询阶段:咨询业作为企业的“外脑”,服务重点从企业个别领域的基础性咨询转向涵盖全部生产过程。

咨询业的阶段性发展体现了企业经营决策及管理活动不断专业化和外部化的趋势。自年始,国外咨询业出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开始关注战略开发与研究,开始引入战略咨询内容。二是注重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三是在实施项目时,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将方案实施推向完善并产生效益。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动向,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要与之竞争并取得优势必须从咨询企业本身的管理着手,提高企业素质,引入战略咨询内容。中国咨询企业应该着力关注内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企业战略,二是要研究企业管理。

2.1.1导入企业战略管理。

国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70年代率先进入了所谓“战略管理时代”。日本也宣称于80年代初进入了“战略经营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工业发达国家,不仅为众多的管理学家所推崇,而且为大多数企业家所接受,并且广泛地得到了推广、应用。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管理已由经营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阶段。然而在我国开展战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寻找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文化环境的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咨询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为其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其引入战略管理咨询做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2.1.2变革传统管理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各类型企业的共同发展趋势,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决定发展过程与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比较成熟,也曾有较成功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相比较,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尤其致命的不足——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cio(chiefinformainofficer)。现代企业管理不单单是人、财、物的'管理,更是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这是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大趋势。cio不仅仅负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对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完善的工作制度、发达的信息交流渠道,鼓励组织成员总结个人经验,进而上升为组织内部共享的知识,这是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成功的咨询企业应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只有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提供有效的咨询。

2.1.3注重战略开发与研究,引入战略咨询内容。

国外的管理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将方案实施推向完善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别无选择。

我国企业的最大“国情”是“入世”后要参与全球竞争并赢得竞争优势。“入世”为期不远,全方位的竞争迫在眉睫。而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信息化是参与竞争的基础,更是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契机。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和实施成功率很低,只有10%~20%。问题的关键不在于erp究竟是不是适合中国企业,而是企业自身的基础数据和基础管理不完备、不成熟,[6]这正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cio,没有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erp变得毫无意义。究其根源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理论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单凭几个概念来推广erp,其结果可想而知。

crm(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吸引客户以及留住客户,[7]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crm实施的难点在于营销管理思想的转变、营销体系的重组、与企业内部crp系统的集成等。

crm的导入,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理想切入点,也是战略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

2.2经营咨询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出处 faNWen.chaZiDian.cOM

任何形式的组织都需要生存依据与发展空间。对于咨询企业——这种知识型组织来说,独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与研发能力是其生存的依据,培育特定市场(企业群)与品牌经营是其发展空间。上海福卡咨询公司的成功经营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上海福卡公司的第一大类产品是纸信息,包括四个等级,最通俗化的是《经济展望》杂志,是国内唯一主打经济预测的刊物,据称发行量为数万份;二是出书;另两者都是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其一是《经济预测》的周刊,其二也是福卡的核心产品——每日传真。会议门票是福卡的第二大项收入,福卡每月组织一次专家交流会,由企业家与专家对话。[8]上海福卡公司通过提供各层次的信息服务,完成了独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同时锻炼了组织的学习与研发能力,为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这又为专家交流会创造了条件;通过专家交流会,既培育了市场、塑造了品牌,又为拓展新的咨询业务领域提供了阵地。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八

【内容提要】本文简述了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1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咨询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官办咨询企业到信息咨询业再到今天开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咨询业几个历程。

1.1发展历程。

在80年代,为了解决投资、科技以及财务等领域的科学决策问题,国家各部委创办了一批附属于政府的咨询企业,例如国家计委系统的“投资咨询”和“工程咨询”公司,科委和科协系统的“科技咨询”企业,财政系统的“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

踏进90年代,一批外资和国内私营的“信息咨询”公司和“市场调查”公司开始涌现出来,经过几年的市场考验,以“零点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华南国际市场研究”等为代表的一批运作、服务较为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站稳了脚跟。

在信息咨询业进入发展阶段之时,管理咨询业也开始起步。最初是所谓的“点子公司”,接着是形形色色的“策划公司”,主要是由一些新闻工作者、广告人创办。尽管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大多因操作不规范,缺乏系统和理论的支撑,很快就被市场淘汰出局。直到近几年,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市场,真正意义的管理咨询为企业所认识和接受,一些受过管理学教育和训练的人引进了国际咨询业的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建立了一批管理咨询公司,以“企业医生”的面貌出现。

综观中国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很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咨询公司大体经历了从不学习即事咨询到边学习边咨询,再到先学习后咨询,最后再到先研发后咨询的这样一种发育过程。

1.2行业现状。

虽然中国咨询业有了长足发展,但发展历程的仓促必然导致其诸多不足。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显君曾概括出国内咨询业的几大缺点:“点”,靠不成熟的小灵感包打天下;“片”,偏信几个理念或ci就想壮大企业;“差”,咨询质量和效果差;“低”,缺乏职业道德;“浅”,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和咨询知识;“炒”,以策划为名炒作市场而不是制造市场;“吹”,将自己说成可治百病的“大师”;“玄”,以策划代替咨询,加入什么“场”、“感应”、“周易”等东西。[1]新派的咨询管理公司虽然较为规范,但仍然缺乏必要的管理理论积淀,信息资源组织与开发能力薄弱,在技术、经验、网络、数据库、案例等方面与国外的咨询巨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1.3市场现状。

“七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产值年均增长为27%左右,“八五”期间年均增长为47.6%。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机构及企业数约为1.5万家,从业人员约40万人。其中的政府信息机构约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科技信息机构约20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信息技术市场中,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数约10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电子信息服务业中,isp有200余家,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数据库行业中有一定容量、能对外服务的数据库为1038个,其中44%为工程、科技数据库,目录、文献等二次信息数据库占44%。“九五”计划是我国提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全面发展信息产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把信息服务业作为积极发展的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来部署,20,信息服务业的增加值将达到8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左右。

国有企业急需转制,民营企业面临“二次创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需要当地的参谋,主导市场化改革的政府需要与市场贴近的智囊团,中国咨询业市场巨大。然而,尽管咨询业的市场容量和利润空间都很大,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咨询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是受到极大的挑战。2000年,世界著名的咨询业巨头美国安达信南中国区总裁麦建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现在咨询业的市场总量是1亿美元,后将会达到100亿美元,“安达信要占其中的30%,外资的咨询公司加起来要占到整个市场的99%,国内咨询公司如果还是这种水平,差不多都得倒闭。”话虽然有种令人不愉的刺激,但却不无道理,国内咨询业状况确实堪忧。

安达信、麦肯锡、邓白氏……几乎所有知名的咨询公司都已经或即将进入中国,至于说已吃掉中国市场的99%可能有点夸张,但已吃掉了最好的`部分却几乎成为定局。中国咨询业的生存发展被逼入狭小的空间,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咨询业的发展方向。

2.1变革咨询企业管理模式与咨询模式。

纵观国外咨询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2)综合咨询阶段:咨询业作为企业的“外脑”,服务重点从企业个别领域的基础性咨询转向涵盖全部生产过程。

咨询业的阶段性发展体现了企业经营决策及管理活动不断专业化和外部化的趋势。自始,国外咨询业出现了三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很多管理咨询公司都开始关注战略开发与研究,开始引入战略咨询内容。二是注重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三是在实施项目时,注重借助信息技术将方案实施推向完善并产生效益。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动向,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要与之竞争并取得优势必须从咨询企业本身的管理着手,提高企业素质,引入战略咨询内容。中国咨询企业应该着力关注内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企业战略,二是要研究企业管理。

2.1.1导入企业战略管理。

国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70年代率先进入了所谓“战略管理时代”。日本也宣称于80年代初进入了“战略经营时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工业发达国家,不仅为众多的管理学家所推崇,而且为大多数企业家所接受,并且广泛地得到了推广、应用。理论界普遍认为:企业管理已由经营管理发展到战略管理阶段。然而在我国开展战略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寻找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文化环境的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咨询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至关重要,一方面为其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其引入战略管理咨询做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

2.1.2变革传统管理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各类型企业的共同发展趋势,管理模式、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决定发展过程与结果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比较成熟,也曾有较成功的管理模式,但随着“入世”进程的加快,与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相比较,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尤其致命的不足——我们大多数企业没有cio(chiefinformainofficer)。现代企业管理不单单是人、财、物的管理,更是信息资源的规划与管理,这是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大趋势。cio不仅仅负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同时,也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对企业内部、外部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管理,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完善的工作制度、发达的信息交流渠道,鼓励组织成员总结个人经验,进而上升为组织内部共享的知识,这是探索创新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成功的咨询企业应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只有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才能提供有效的咨询。

2.1.3注重战略开发与研究,引入战略咨询内容。

国外的管理咨询业已发展到战略咨询阶段,管理咨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将方案实施推向完善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别无选择。

我国企业的最大“国情”是“入世”后要参与全球竞争并赢得竞争优势。“入世”为期不远,全方位的竞争迫在眉睫。而企业战略管理与管理信息化是参与竞争的基础,更是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契机。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但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和实施成功率很低,只有10%~20%。问题的关键不在于erp究竟是不是适合中国企业,而是企业自身的基础数据和基础管理不完备、不成熟,[6]这正是由于企业自身没有cio,没有信息资源组织与规划,erp变得毫无意义。究其根源是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是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理论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单凭几个概念来推广erp,其结果可想而知。

crm(customerrelation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吸引客户以及留住客户,[7]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crm实施的难点在于营销管理思想的转变、营销体系的重组、与企业内部crp系统的集成等。

crm的导入,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理想切入点,也是战略开发与研究的出发点。

2.2经营咨询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出处 faNWen.chaZiDian.cOM

任何形式的组织都需要生存依据与发展空间。对于咨询企业——这种知识型组织来说,独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与研发能力是其生存的依据,培育特定市场(企业群)与品牌经营是其发展空间。上海福卡咨询公司的成功经营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上海福卡公司的第一大类产品是纸信息,包括四个等级,最通俗化的是《经济展望》杂志,是国内唯一主打经济预测的刊物,据称发行量为数万份;二是出书;另两者都是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其一是《经济预测》的周刊,其二也是福卡的核心产品——每日传真。会议门票是福卡的第二大项收入,福卡每月组织一次专家交流会,由企业家与专家对话。[8]上海福卡公司通过提供各层次的信息服务,完成了独有的知识系统(数据库)的建设,同时锻炼了组织的学习与研发能力,为组织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这又为专家交流会创造了条件;通过专家交流会,既培育了市场、塑造了品牌,又为拓展新的咨询业务领域提供了阵地。

【参考文献】。

1,2张强.中国咨询业的现状与发展.中华工商时报,2000.12.25。

3高杰.中国信息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业现状及对策.情报探索,,(2)。

4滕佳车.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策略.情报学报,1999,18,(2)。

5王玉.企业战略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6邹逸安.变革管理咨询模式.中国经营报,.02.13。

:帮企业提升“回头率”.北京青年报,2000.12.18。

8张庭滨.上海福卡不让美国兰德专美.21世纪经济报道,2001.02.26。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九

[摘要]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政策、法律法规不全、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体育产业的经营策划人才缺乏、体育产业消费观念缺乏等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指出问题,为我国建设与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经营策划人才体育产业消费观念。

一、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发展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和壮大,需要一个综合配套的条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这样体育产业才能壮大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群,释放出巨大能量。建立健全体育法律体系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立法和立策,既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体育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据有关专家对欧、亚、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考察,他们共同的经验和体会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相配套的法律和政策;否则,体育产业将不能顺利、健康地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体育产业离不开法制。体育产业政策不够健全,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不甚完善,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政策已不能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国家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导致体育产业政策不健全,管理各自为政。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大量急需规范管理的问题,但我国体育立法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不仅体育产业法规的数量有限,而且立法的效力等级较低。1995年颁布的《体育法》是体育的最高层次立法,是我国开展体育工作的`最高法律依据,但是仅凭《体育法》不足以完全处理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法制化是体育产业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迫切要求。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加强体育产业法规的配套与完善,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法规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才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

我国体育投融资的发展同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建国初期,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要发展全社会的全民体育,从运动员的选拔培养,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比赛的各项投入都依靠政府支出,这是由政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决定,也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投资方式。在当时的情况下,政府集中有限的财力、国力、物力、人力,保证并迅速发展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直延续的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使我国体育丧失了社会化、经济市场化、全民所有制化的极具生命力的发展空间和生存模式,使得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同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体制的建立取得了初步的发展,随着足球俱乐部制为试点的竞技体育新体制的建立和推行,运动竞技招标和商业性比赛不断涌现,特别是竞技体育赛事同企业和商业赞助招标的引入,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启动和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项目的推进及与国际竞技体育体制的靠拢和接轨创造了良机。但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这些因素成为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障碍,所以,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加快,完善体育产业融资体系势在必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的形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体育产业应拓宽体育基金融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体育赞助融资、体育彩票融资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并加强投融资体制建设,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三、缺乏体育产业的经营策划人才把体育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通过市场化运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促进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奥运经济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速”,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在体育产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据北京奥组委副主席李炳华介绍,奥组委现有19个部门,256名工作人员。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人员将逐渐增加,到2008年奥运会召开期间,仅在奥组委任职的工作人员就要达到4000多人,而且这些都要求是中高级体育管理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高涵教授指出,目前从事体育产业的主要是两类人:一是原先就在体育系统工作的人,如体育官员、运动员、教练员等,他们对体育本身有很深刻的认识,体没有管理和经济学科上的背景;第二类是商人,他们对商业有敏锐的嗅觉,知道体育产业利润丰厚,但对体育所具有特殊性认识不清,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往往忽略了这种特殊性而导致失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薛镭教授认为,目前在国内只能说有从事体育竞技比赛训练的管理人才和体育组织的行政管理人才,而最缺乏的正是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

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少、业务素质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已成为制约我们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中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能够出色设计奥运竞标方式,对广播电视转播权进行项目开发和利用奥运无形资产进行深度市场开发的人地屈指可数;经过国际体育组织认证的体育经纪人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缺乏的经营人才主要两类:一类是高素质的通才,主要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一类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专才,主要指对某一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有实际营销经验和技能的销售人员队伍。体育经营人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缺乏明确的体育产业消费观念。

体育消费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的现状看,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我国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还比较低和不合理,体育的消费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一般家庭中,体育消费还是个新事物,至今没有被纳入日常的预算之中。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为体育消费加强了宣传力度和广度。首先,确立体育消费观念。它使人们确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树立个人健康目标,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从而形成全民健身的潮流。其次,增长了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观念的确立,使广大群众有了体育消费的冲动,各种面向群众面向家庭的社区辅导站、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形式的建立,使得群众体育消费方式、内容丰富多彩,既满足个性的需要,又丰富群众的体育消费。但是因为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体育产业发展也出现区域性不平衡,体育产业消费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和树立。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按省市看,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排在前10位的主要是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除了安徽以外没有一个进入前10,再从大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东集中了国内七成多的体育用品类企业。另外体育彩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近年来,彩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体育彩票份额逐年扩大,但各地区彩票市场发展很不平衡,销量最多与最少的省市同期相比,差距近千倍。这种体育市场经营活动的两极分化现象,对我国实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不利。因此,体育工作者抓住关键环节,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推出不同的满足不同经济水平需求的体育消费产品,树立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才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2010年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这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认清形式,了解目前我们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的体育产业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吴振绵:我国体育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第2期。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牟6月颁布。

[3]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体育科学,1999.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七一”以后,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二十多年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研究的内容及重点不尽相同.在这项研究中,理论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沿革、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等几个问题.

作者:陈晓辉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刊名:学术交流pku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exchange年,卷(期):“”(11)分类号:b038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一

国家拥有量万辆加气站国家拥有量万辆加气站(座)独联体38480加拿大3.2180俄罗斯28187日本1.5150意大利28280新西兰15450美国4.91100阿根延3.543合计122.12870。

世界主要国家液化石油气汽车情况。

国家lpg消费量万吨lpg汽车数量万辆lpg加气站数(座)意大利120.0105.11900荷兰81.047.02000俄罗斯29.245.01000美国101.21703300涣大利亚89.0。

[1][2][3][4][5][6]。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二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五)政策不公,市场无序。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在税收政策上,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个私企业存在双重纳税等。在土地政策上,国有企业可享本土地使用权出租、增值税减免政策,而非国有企业无此改革成本参与改组;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无此厚遇。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次序混乱,致使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

目前实行的一些优惠政策,虽大部分并不是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但从受益主体来看,基本上或相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中小企业虽然单个实力较弱,但就整体而言,已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

1、中小企业创造的增加值约为全省gdp的40%。20,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4279.34亿元,占全部企业增加值的68.4%,占全省gdp总量的38.4%,这表明,每1亿元gdp中,约有0.4亿为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

2、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年,中小企业共完成利税总额2718.62亿元,占全部企业利税总额的77.5%。

3、中小企业占据了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创造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更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2016年中小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609.22万个,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89%,占全省城镇就业年平均人数的53.7%,即全省1134.78万个城镇就业岗位中,有一半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实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业总产值仅占总数的14.85%、38.5%和22.8%,即85%的中小企业均是非国有企业。另据调查,目前国有小企业改制面已近80%,余下20%大都是救不活、卖不掉、破不了的极度困难企业。应当说,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样重要。但改革对象主要是国有小企业;而发展则要涵盖城乡各类所有制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中小企业的主体构成还是改革进程而言,当前,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是中小企业工作的重点。

2.劳动密集度高,两极分化突出,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重在“二次创业”。中小企业生存并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和就业投资弹性均明显高于大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大、中、型企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之比分别为1.83:1.23:1;资金就为率之比为0.48:0.66:1,即中小企业比大企业单位资金安置劳动人数要高,有的要高出一倍,正因为如此,在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所以没有出现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但是,今天的市场背景变了,“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总量需求不足与结构性供应不足共生,使中小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即由劳动密集型带来的就业优势将变为竞争劣势。企业两级分化,中小企业将首当其冲。为此,提高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和科技含量,实现“二次创业”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3.发展不平衡,优势地区集中,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推进要区别特点,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中小企业分布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有关数据,按照经济地带划分,中小企业数量东部、中部各占全国总量的42%,西部占15%;而相应的工业总产值东部占66%、中部占26%、西部仅占8%。这表明,在企业规模上,东部中小企业的平均产值规模大于中部和西部,大约是中部的2.5倍、西部的8倍。实践也表明,选择东部中小企业作业重点试区,就为试点的成功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小企业还可划分四大区,即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广东、福建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老工业城市居多,中小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很重,应主要解决国有中小企业规范改制和与大型企业专业化分工及配套问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江苏以乡镇企业为主。浙江以私营个体闻名,工作重点是规范引导、扶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中小企业欠发达,推进第三产业和科技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是重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区位优势明显,可借助“老乡”、“老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两岸三地大中华圈”。

此外,地方产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薄弱,决定了其要么成为大企业的摇蓝(即小巨人);要么成为大企业的伙伴。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要注意调整好五大关系;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吸纳劳动力与科技含量的关系;三是点与面的关系;四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五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关系。处理好上述关系,把握好重点才能在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灵”、“快”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但凡是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治理权合一,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组织结构简单,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轻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可见,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二)“小而专”和“小而精”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因而,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此外,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小批量、多样化。

一般来讲,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但从整体上看,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非凡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三

从传统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来看,建筑设计的侧重点主要倾向于建筑的功能、形式等方面,对于建筑绿色化设计、节能节材、改善室内物理环境的技术方法不够重视。随着全球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建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已经相继开展了绿色建筑教学改革的探索,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成果。因此,构建完整的绿色建筑教学体系,将绿色建筑理念能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资源和环境观念,了解并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是目前我校建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课程特征。

绿色建筑是将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在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以保持其平衡性。这需要许多与建筑相关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因此它具有多元性、交叉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1、多元性:建筑设计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它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艺术层面和社会人文层面。绿色建筑同样具有多元化的标准,要满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多重要求,从而达到人、建筑、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交叉性:绿色建筑的设计涉及到许多建筑学以外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结构、设备、管理、计算机等。因此,从教学上就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内容,要积极引入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配合设计课老师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

3、开放性:由于建筑需要各个学科的介入和融合,因此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拓展,以达到对设计更深入的阐释和理解。

4、实践性: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十分重要。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认识建筑材料的性能、体验建筑设备的运行过程、甚至亲身参与建筑的建造;也可以通过实验模型的制作及对建筑空间现场测试等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绿色技术应用效果的认识和理解。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构建完整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体系,需要对原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模式的调整,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因此,为了更好地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教学和应用中,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全程式、交叉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1、全程式模式。

为了让学生树立较牢固的绿色意识,应采用一种全程式的绿色建筑教学模式,即将绿色建筑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从现有的教学体系来看,建筑设计课作为建筑学的主干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拓展阶段和综合阶段。每个阶段都安排有相应的设计题目,全程式绿色建筑教学模式就是从一年级的建筑导论到五年级的毕业设计,不同程度地加入绿色建筑设计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在基础阶段,主要包括一、二年级,在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较容易使用的被动式技术,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绿色观念;拓展阶段主要包括三、四年级,主要侧重于在被动式基础上加入主动式技术,如空调通风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引用,让学生在定性了解绿色技术优越性能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对于综合阶段的五年级的毕业设计,需要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题目,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

2、交叉式模式。

从传统的教学体系来看,设计课通常作为主干课贯穿五年教学始终,而其它的理论课,如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等作为分枝是为建筑设计这门主干课程服务的,但实际操作起来,经常会发生理论课与设计课脱节的现象,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没有被充分地消化理解,不知如何运用到设计方案中,以至于学生的许多好想法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有时反而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甚至有的学生仍然只考虑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性。针对这一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关技术问题的指导,可以让相关理论课的教师参与到设计课程的教学之中,形成交叉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理论指导与设计实践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方法。

3、开放式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在上课模式上做适当的改变,适当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比较开放的形式。例如教师在讲授幼儿园建筑设计时,确定以“光”为设计主题,由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运用,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分阶段汇报的形式。在汇报时,每个学生利用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方案,阐述设计构思,同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经过多轮修改,最终完成设计方案。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死板、单调的课堂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积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绿色意识。其次,对于绿色建筑开放性的特征,可以建立网络教学网站,让所有对绿色建筑感兴趣的各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和交流,由于学生专业的多样性,可以激发出更多的思路和灵感。

四、结语。

本文根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针对我校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绿色建筑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尝试采用全程式、交叉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及相关技术。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四

“绿色”之于“绿色建筑”,不仅仅指如屋顶花园或立体绿化等一般意义上的具体措施,更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绿色建筑还被称为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

2、绿色建筑的三大要素。

绿色建筑的三大要素是节能、环保、适用。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节约能源与各种资源,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并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在全周期内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绿色建筑兼具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绿色建筑,基于当地的客观状况,因地制宜地运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技术,采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效地降低空调设备与照明设备的使用;普通采用保温性能较好围护材料,减少室内的热量损耗,从而能够降低采暖制冷耗能。同时,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新能源利用,建筑运行过程中减少了煤炭、电能、天然气等资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及酸雨的形成,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同时绿色建筑能够提高建筑室内的空气质量与舒适度,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的活动空间,抑制室内健康问题的发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状况,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的环境理念,从而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3、绿色建筑与气候。

现代科技造福人类生活,机械空调被用来调节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这种违背气候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会产生大量的经济和能源消耗,加重生态环境污染,使居住者与自然环境隔绝。绿色建筑设计根据气候条件和人体舒适度要求,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进行系统地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中的新兴概念,它的意义会随着技术和社会的进步逐步充实。现在,很多国家已很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都已渗入了绿色建筑的思想,建筑师们正在努力引领一种“回归自然”的建筑模式。

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世界各国评价体系。

近十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开发了各自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英国的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美国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加拿大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法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escale)、日本的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casbee)等。在这些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英国的breeam和美国的leed开发较早,影响也较为广泛。gbtool能适用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将其作为国际标准来使用。德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无论是完善程度还是影响力都不及以上几个。日本的casbee虽然开发较晚,但却是亚洲国家开发的收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2、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中国绿色建筑运动相对国际来说要晚15-。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协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个层次构成。国家级标准对全国的建设都具有约束力,影响面广,但受到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等因素的制约,标准的编制特征倾向于一种原则性的粗犷要求,相比国家标准,行业协会的标准,没有那么权威的推动力,但是行业标准是结合具体的工程总结归纳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更具有适用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推动市场和指导企业是很有利的;地方标准是贯彻国家标准的重要一环,将国家标准的原则性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具有地方针对性、建筑类型针对性的细则,从而有利于发挥国家标准的作用,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别,地方标准编制水平参差不齐。

三、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1、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1)合理布置建筑布局。

绿色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和设备节能的综合,初期的建筑设计为用能设备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减少建筑能耗负荷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确定后,建筑节能主要依赖建筑布局来减少建筑的耗能。

2)有效控制室内环境。

昼光照明通过一定方式将太阳光引入室内,通过有效地分配,提高室内的光感,给人带来舒适感,适合广泛用于绿色建筑中。

2、建筑节能设计因素。

1)体形系数。

建筑的体形系数是指建筑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与建筑包围面积的比值。体型越复杂,传热面积越大,其耗能也越大。但是并不是体型系数越小的越好,需要存在一个最佳的节能体形系数。矩形建筑的系数与建筑物的层高,体量无关,与天气和建筑平面长宽比有关。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主要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外墙起到重要作用,一般使用轻质高效的保温材料。在寒冷的地区,一般都采用实心砖岩棉夹芯复合墙体,但是通常达不到节能保温的要求。即使在相同的寒冷条件下,保温层设置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建议保温层设置在外侧,可以起到防止墙体内冷凝水的产生。

3)门窗面积比。

在建筑结构中,门窗的保温能力最差,通常门窗的渗透热量占总数的50%左右。因此,保温的薄弱环节是门窗,同时也是最需要节能的重点。

4)建筑位置及朝向。

建筑物所获得的热量与该建筑的方位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当太阳角小,房间获得的太阳光线面积就会很大。所以建筑物位置与朝向与节能息息相关。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五

(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安徽省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战略性举措,集聚区产业发展渐成规模。截至7月,安徽省已经建成52个服务业集聚区,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地市,兼顾了各地的地区均衡性、行业代表性和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因素。根据安徽省集聚发展态势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集聚区可分为以下几类:现代物流园区,信息软件园,研发创意园,文化旅游园,服务外包园,中央商务区,金融服务园。这些集聚区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大大提升了安徽服务业的发展层次。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化水平测算。

1.产业集聚测度指标选择。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等。其中区位商指数在测度产业集中度时比较客观全面,而且计算简单方便。结合数据获得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此指标进行计算。区位商可以用产值或者就业人数来计算,考虑到服务业行业特性,以及数据可得性之限,本文采用产值作为计算单位。区位商大于1表示某地区该产业存在产业集聚,区位商越大表明产业集聚倾向越突出;相反,区位商小于1,则说明某地区该产业不存在集聚。

2.测算结果。本文结合我国最新行业分类标准,将服务业细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这十四个行业。经测算得出,安徽省服务业中存在集聚的有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而其他行业都不存在产业集聚。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这几个行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它们的集聚水平较低,说明安徽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充分发挥集聚优势。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教育等行业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以前存在集聚优势的行业正在逐渐丧失这种集聚优势。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安徽服务业的结构不合理。总体来说,目前安徽省服务业产业集聚优势明显,但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明显滞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吸收就业方面表现较弱,其集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成本效益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安徽省都需要把更多目光投向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来说,服务业集聚发展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业态,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加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与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发展环境有待于改善,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改进。

1.基础薄弱。高度发达的服务业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服务业比重在全国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安徽省服务业却面临比重偏低、增速偏慢的境况。,安徽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1%,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现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更是接近70%。与之相比,安徽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程度不高。

2.行业不全,品牌效应不显著。按照世界服务贸易组织划分,服务业有143个行业,安徽在大多数行业尚处于空白,有的行业也只处在起步阶段。如商业化的税务服务、民意测验服务、信用查询与分析服务等还没涉足,网上购物、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形式还未真正建立。传统服务业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有影响的服务品牌不多。

3.结构不优,发展层次偏低。与工业企业相比,安徽省服务业企业经营效率竞争力不明显、优势不足。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传统服务业占的比重大,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行业所占比重不大,因此安徽服务业的行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4.竞争力不强。近几年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发展虽初见成效,但由于起步晚、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法处于探索阶段,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周边地区甚至安徽省的许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给安徽省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安徽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实力不强。与外省相比,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规模、实力总体较弱,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服务业集聚区只有5家,还有3家没有过亿。甚至个别集聚区盲目追求体量,由于拆迁问题而没有开工建设,造成了土地和资金的闲置浪费。

1.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领域,可向外资、社会资本开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高效的运作模式,率先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并且实行内外资、内外地企业同等待遇。二是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项目建设、兼并、重组和参股等方式进入基础性和公益性领域,使民间投资尽快成为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靠制度、政策推动产业发展,远不如靠市场、靠需求自发推动效果好,“小政府,大市场”才能更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在服务业集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在于规划和引导服务企业,为其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也应理顺市场各方关系,为服务业集聚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完备的市场。

3.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与工业集聚注重区位和成本因素不同,服务业集聚更依赖人力资本。因为服务业是终端产业,基本活动是为其他企业或组织提供知识、信息或者技能服务。服务业要实现由一般发展模式向集聚发展模式的转变,人才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应利用安徽高校资源丰富的优势,制定完善的人才吸引政策,吸纳各种专业型、创新型人才,强化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创新性。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在过去的30年间,服务业从弱小到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吸纳就业的重要主体。与此同时,我国服务业在现阶段还存在着经济总量比重不高、就业人口比重较低、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并重视科技进步,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结构市场化。

20世纪中期以来,服务业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产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服务业趋向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全球经济增加值中有60%以上是由服务业创造的,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达到了70%左右,少数国家甚至达到了80%以上,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为96328亿元,占到我国当年gdp的比重为40%,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我国经济而言,在步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加快服务业发展已成为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概况做简要分析,并探讨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服务业未来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1.服务业增长较快,占gdp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时间里,受传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服务业的发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之当时我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和构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体系,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没有获得太大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78年的改革开放将中国经济带入了高速发展的通道,在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以上。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1978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为860.5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仅为23.4%,而到2007年,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已达到96328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也达到了40%。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在这3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1.5%,高于同期我国gdp的年均增长率近2.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也迎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并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产业。

2.服务业就业人数大幅增长,占就业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农业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以1978年为例,我国当年的就业总人数为40153万,其中农业就业人数达到28318万人,占就业总数的70.5%。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也经历了快速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而过去的30年间,我国服务业也就是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也就业比重都呈现出快速增长并不断提高的状态。

1978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只有4890万人,占当年就业人口的比重仅为12.2%,而到2007年我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已达到24959万人,占当年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32.4%。30年来,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1倍,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也提高了近20各百分点,服务业在吸收我国劳动力和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方面的作用不断显现。

1.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从我国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及占gdp的比重都有了大幅的增长和提高。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和比重也增长迅速。但是,要客观的分析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位,有必要将我国的数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做对比分析。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提供的数据显示,中低等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为1686美元,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比重也达到了46%;20人均国民收入为4769的中等高收入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高达62%;人均国民收入为32112美元的高收入国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更是达到了72%。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2007年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了2042美元,而与此相应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远低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比值,这表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我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城镇化进行的推进,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和主力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远多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资料来源:《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9。

由表2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较高,占到了其总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绝对主力军。而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也接近60%,成为吸纳农业人口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相比较而言,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虽然有大幅增长,但直到2007年也只占我国就业人口总数的32.4%,而同期我国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仍然高达40.8%。因此,与世界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也明显偏低,我国服务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推进我国城市化进行方面还有教长的路要走。

我国的改革开放率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展开,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性差异比较明显的特点,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也带来了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问题。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本文将针对不同地区选取典型省份的相关数据做对比分析,如下表3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以上六省市《2007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整理。

由表3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2007年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的服务业增加值已经突破了6000亿元,其占当地gdp的比重分别高达71.4%和51.9%,远高于当年我国的平均水平。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我国中部省份如湖南和湖北,其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则在3600亿元左右,占本地gdp的比值则分别为39.7%和40.6%,与我国当年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如甘肃和青海等地,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030.56亿元和278.46亿元,甚至低于我国很多地市级城市的水平,而服务业增加值占本地gdp的比重分别为38.2%和36.6%,明显低于我国当年的平均水平。

三、我国服务业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底子薄(历史原因),经济处于转轨期,政府角色转换不到位,过多的行政垄断与市场准入限制,金融体制改革不彻底等,因此,要进行体制创新,以形成服务业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国有经济在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的垄断,严重抑制了民营经济在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放开市场准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释放民营经济在服务业领域的竞争与发展能力,势必会快速推动我国服务业各个领域的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业中除商贸餐饮、居民服务和公路运输外,多数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当较低。“条条”管理形成的政企不分、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改变服务业进入难、管理松的状况,实行公开透明和宽准入、严管理的政策,增加竞争主体,提高竞争力。要加快形成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逐步改变电信、铁道、电力、市政、金融、教育等行业的垄断局面。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控股、收购、租赁等形式进入这些服务行业。

长期以来,一些应当作为产业化经营的服务业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因此服务业的许多行业缺乏自我发展活力,“大而全”、“小而全”的自我服务仍有存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步伐还较慢。因而必须加快适宜产业化经营的社会事业的改革步伐,把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合理划分服务业中的竞争性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行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

2.加快内部结构调整,推进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一方面与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经济整体结构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体制创新,解放经济内生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实行不同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在体制上,要打破行政垄断。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层次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即在于存在行政垄断等体制性障碍。因此,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进入壁垒,通过引进竞争者和竞争机制来破除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因素是当务之急。在机制上,要构建专业化分工体系。从经济演化角度看,生产者服务的发展原本就是代表着社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因此,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和环境的引导,从机制构建起整个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体系,无疑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所必需的。在政策上,要平等与制造业的发展条件,消除歧视。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表明,没有生产者服务支撑的商品生产业既是难以持续,也是难以形成竟争力的。

3.加快科技进步,提高服务业生产效率。

一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决定了其服务业发展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我国服务业水平低,与外国服务业相比,最大的劣势就是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较大。因此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服务产业。随着社会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科学分工的合理化,科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成为上农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尤其是金融、咨询、信息等行业,没有高科技手段是难以实现的。

科技进步是服务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靠力量,这也是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业中占绝对优势的原因所在。要把那种认为服务业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观念改变过来,真正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服务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的观念。要大力提高服务业的科技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智力型服务人才,大力加强服务领域的科研工作,加强对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和了解新科学、新技术。此外,应积极推广新科技、新知识,对不同行业,分别提出科技含量的标准,从制度上确保科技的推广,加大对服务业科技的投入。

参考文献:

[2]闫坤:中国服务业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版。

[3]何旭德: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版。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七

1。引言徐州人口众多、环境优越、交通枢纽作用显要,具有良好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优厚条件。2011年,徐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0亿元,环比增长13。5%,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是1440。06亿元,环比增长14。5%,居江苏省第一,增速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徐州市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逐步发展,近年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功能格局逐步优化,竞争能力不断提升,增强了对其它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产业特色鲜明、资源整合能力强、空间相对集中、服务集成、高效连通等特点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的建设有利于较高效率地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加强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的实现,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城市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较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机理与对策研究上,而对于类似徐州这样的省域边缘城市研究少之又少。如程大中(2005)研究强调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促进作用[1];魏巍,原毅军(2006)则以珠三角、长三角、渤海经济圈和东北工业基地为对象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投资环境,将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分为了区域环境因素和产业特质环境[2];李娟(2010)提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市场化程度、产业化、城市化、优秀人才和国际化水平几个方面[3];毕秀晶(2010)以上海为例,通过绘制三维图,分析了上海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空间特征及机理[4];刘斌(2012)则在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础上,提出其“两轴三带多圈层“的空间集聚模式和集聚区发展的对策建议[5]。本文以徐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特征的分析,找出目前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主要问题,试图为徐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徐州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行业市场取向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较慢,如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由于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很好地吸引外资及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现代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不能像制造业那样迅速改善,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城市化总体水平不高带来的城市规模偏小和居民对服务需求不旺等,都是影响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土地和水、电供应的紧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因素,也成为制约现代服务业集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2。1市场化程度不足,缺乏动力。

市场程度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空间聚集。徐州的现代服务业领域,很多投资者难以进入,只因为进入壁垒比较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此外,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加上2011年徐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920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135元,较低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居民消费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的扩大与规模。

2。2城市化滞后,缺乏需求基础。

由于现代服务业产业特性决定,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才能赢利增加,多数的企业聚集才能成为产业经营,另外,很多此类产品需要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对时间与空间的要求高度统一。根据统计资料,徐州2011年城市化率为53%,相比中等国家60%的标准,还相当落后,也就是说,徐州目前的城市化率还滞后于大部分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另外,由于徐州的服务市场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与促进发展的体制与法律环境,都会制约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发展。

2。3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

着明显的劣势,尽管徐州拥有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多所大专以上院校,但是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去经济基础比较好,收入比较高的苏南城市,这些问题导致徐州人才严重缺乏,没有人才与技术的支撑,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显得举步维艰。

3。发展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原则与途径。

结合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点,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原则是:首先,坚持与布局规划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增强规划的严肃性,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层级结构分明、功能完整突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架构[6]。其次,坚持与优势资源相结合。充分挖掘和发挥徐州人文、旅游和制造业三大资源优势,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区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再次,坚持与品牌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要结合区域特点和优势,走特色之路,错位发展,力争形成相对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要以服务业重大项目为载体,特别要加快推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建设,发挥导向性作用[7]。为了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的主要途径有:

(1)增设类。对已经国家、省和市有关部门批准设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动漫、商务、设计、软件、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园区(基地、中心),增设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改造类。对中心城区改造、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建筑物保护开发,且已初步形成集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3)提升类。对通过市场整合、信息化改造、电子商务、功能完善等提升服务功能的集聚区,通过规划指导,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4)培育类。通过制定规划,培育一批产业基础好、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设立徐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根据以上原则与途径,徐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结合各个产业特色,从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的空间耦合多样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八

[摘要]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政策、法律法规不全、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体育产业的经营策划人才缺乏、体育产业消费观念缺乏等重要问题。本文旨在指出问题,为我国建设与发展体育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经营策划人才体育产业消费观念。

一、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发展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和壮大,需要一个综合配套的条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这样体育产业才能壮大成一个巨大的产业群,释放出巨大能量。建立健全体育法律体系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立法和立策,既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体育产业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据有关专家对欧、亚、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考察,他们共同的经验和体会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相适应、相配套的法律和政策;否则,体育产业将不能顺利、健康地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体育产业离不开法制。体育产业政策不够健全,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不甚完善,是目前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政策已不能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国家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对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导致体育产业政策不健全,管理各自为政。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大量急需规范管理的问题,但我国体育立法的社会基础比较薄弱,不仅体育产业法规的数量有限,而且立法的效力等级较低。1995年颁布的《体育法》是体育的最高层次立法,是我国开展体育工作的`最高法律依据,但是仅凭《体育法》不足以完全处理体育产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法制化是体育产业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迫切要求。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加强体育产业法规的配套与完善,进一步完善体育市场法规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才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体育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

我国体育投融资的发展同我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建国初期,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要发展全社会的全民体育,从运动员的选拔培养,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比赛的各项投入都依靠政府支出,这是由政府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决定,也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体育投资方式。在当时的情况下,政府集中有限的财力、国力、物力、人力,保证并迅速发展了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直延续的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体系使我国体育丧失了社会化、经济市场化、全民所有制化的极具生命力的发展空间和生存模式,使得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同世界体育强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体制的建立取得了初步的发展,随着足球俱乐部制为试点的竞技体育新体制的建立和推行,运动竞技招标和商业性比赛不断涌现,特别是竞技体育赛事同企业和商业赞助招标的引入,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启动和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项目的推进及与国际竞技体育体制的靠拢和接轨创造了良机。但我国竞技体育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这些因素成为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障碍,所以,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加快,完善体育产业融资体系势在必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的形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体育产业应拓宽体育基金融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体育赞助融资、体育彩票融资等市场化融资渠道,并加强投融资体制建设,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三、缺乏体育产业的经营策划人才把体育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通过市场化运营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促进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奥运经济促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速”,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在体育产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据北京奥组委副主席李炳华介绍,奥组委现有19个部门,256名工作人员。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人员将逐渐增加,到2008年奥运会召开期间,仅在奥组委任职的工作人员就要达到4000多人,而且这些都要求是中高级体育管理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系主任高涵教授指出,目前从事体育产业的主要是两类人:一是原先就在体育系统工作的人,如体育官员、运动员、教练员等,他们对体育本身有很深刻的认识,体没有管理和经济学科上的背景;第二类是商人,他们对商业有敏锐的嗅觉,知道体育产业利润丰厚,但对体育所具有特殊性认识不清,进行商业化运作时往往忽略了这种特殊性而导致失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薛镭教授认为,目前在国内只能说有从事体育竞技比赛训练的管理人才和体育组织的行政管理人才,而最缺乏的正是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

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少、业务素质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已成为制约我们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中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的人才仅数百人;能够出色设计奥运竞标方式,对广播电视转播权进行项目开发和利用奥运无形资产进行深度市场开发的人地屈指可数;经过国际体育组织认证的体育经纪人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缺乏的经营人才主要两类:一类是高素质的通才,主要指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素质全面的体育企业家队伍;一类是学有所长、技有专攻的专才,主要指对某一项目的商业化运作有实际营销经验和技能的销售人员队伍。体育经营人才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缺乏明确的体育产业消费观念。

体育消费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从我国的现状看,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是我国总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还比较低和不合理,体育的消费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在一般家庭中,体育消费还是个新事物,至今没有被纳入日常的预算之中。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为体育消费加强了宣传力度和广度。首先,确立体育消费观念。它使人们确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树立个人健康目标,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推行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从而形成全民健身的潮流。其次,增长了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观念的确立,使广大群众有了体育消费的冲动,各种面向群众面向家庭的社区辅导站、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组织形式的建立,使得群众体育消费方式、内容丰富多彩,既满足个性的需要,又丰富群众的体育消费。但是因为中国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体育产业发展也出现区域性不平衡,体育产业消费观念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和树立。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按省市看,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排在前10位的主要是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除了安徽以外没有一个进入前10,再从大区来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东集中了国内七成多的体育用品类企业。另外体育彩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近年来,彩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尽管体育彩票份额逐年扩大,但各地区彩票市场发展很不平衡,销量最多与最少的省市同期相比,差距近千倍。这种体育市场经营活动的两极分化现象,对我国实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不利。因此,体育工作者抓住关键环节,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水平,推出不同的满足不同经济水平需求的体育消费产品,树立良好的体育消费观念,才能促进体育产业的全面发展。

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这给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认清形式,了解目前我们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的体育产业做强做大。

参考文献:。

[1]吴振绵:我国体育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体育文化导刊,第2期。

[2]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牟6月颁布。

[3]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体育科学,.4。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十九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是联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粘合剂,它对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和整合产业链,形成规模竞争优势,并在更深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在中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问题成因,并针对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有利于整个产业乃至我国经济的增长。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fdi;经济增长第一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发展现状1.1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服务业的主体与低级的消费性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属于高级的服务业。我国对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并且在发展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型服务业fdi由最初大约22%的比重,上升到接近50%的比重,可以说,生产性服务业fdi是我国服务业fdi中的重要部分。1.2生产性服务业各个部门利用外资趋势不同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来看,其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首先,第一部分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批发零售业,其在产业增加值上占居了大部分的比重;第二部分包括金融业,目前发展迅猛;第三部分则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它们在行业增加值上所占比重过低,对gdp的贡献也很小。第二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发展问题及其原因本章节将对中美两国生产性服务业进行对比,在中美比较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处于低级阶段,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应抓住国际生产性服务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和引导外商投资,来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2.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fdi能够提高东道国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产生极大的溢出效应。美国作为一个具有完善体制机制的国家,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溢出效应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这就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的数额远小于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fdi数额,而且我国fdi值上升的斜率偏小,美国的fdi值上升斜率偏大,即上升趋势更明显。可以说,美国的fdi数额巨大,并且发展迅速。这就说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还处于低级阶段,我们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2.2我国服务业fdi地区分布不均衡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投资区域东西差异大。据统计,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所占比重一直高于80%,中西部比重却过小,fdi地区分布严重不平衡。2.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水平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就其本质而言是建立在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的产业,其中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尤其重要。而缺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军人物已成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就是人才问题。2.4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问题产生原因通过以上分析,归结起来就是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处于初级阶段,是与我国工业化后期经济结构转型的经济发展阶段严重不适应的。可以说,正是由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各种问题才会层出不穷,因此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总结起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fdi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1)由于我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不重视,使得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够。垄断企业的存在也使行业竞争力度太小。行业无竞争就无发展,各种问题才会层出不穷。并且,由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不重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只能停留在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发展则十分缓慢。(2)由于服务业特有的性质,即服务业依附制造业存在,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域选择方面,更注重当地的制造业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区位特征和产业配套能力等因素。而我国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服务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先进。中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与服务业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落后。所以东部地区是吸引外资的集中区域。(3)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总量多,但与生产型服务业配套的高级人才较少,针对生产型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力度也不足。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力资源极为匮乏。人才教育的不足,使得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够,因此教育水平和对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视急需提高。第三章针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提出的建议3.1刺激其它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粘合剂,在行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联动性,制造型企业将内部非核心的`服务环节承包给外部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服务提供商,从而为本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机会将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另外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对争先购买服务的企业给予奖励。总体说,即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使其与工业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放松政府对服务业的管制,从而提高我国fdi总量。3.2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以吸引外资一个国家的综合水平决定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当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提高公民文化水平,实行教育普及,增强国家总体魅力,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政府更应当努力开放外资市场,减少贸易保护政策,欢迎外商加入,从而防止行业垄断的存在,增强企业竞争。通过对我国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改变生产性服务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增大对外商企业fdi的吸引力。这样,我国的fdi总量就会大幅度上升。3.3加大高级生产性服务业fdi力度加大信息服务、电信业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对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开放程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要逐步放宽对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加大对我国金融、网络、银行、保险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垄断性的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开放,提高透明度,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国家对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注意对一些基础薄弱的生产性服务产业给予政策扶持和保护。从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参考文献:[1]唐晓华、桂士腾.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实证分析[d].辽宁大学,.[2]周海蓉.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预测,(5):1-7.[3]对中国服务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4):34-36;[4]王海峰、方军.区域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献综述[j].装备制造业技术,2010.6.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二十

2012-6-2910:28:34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期。

摘要:针对中国农业和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以及现状,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于农业受到风险影响程度调查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加上中国农保现状的剖析,查证保险企业内部对于农业保险的问题和企业外部环境关于消费者和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对于农保的法制建设等问题,通过对中国农业保险现状的认识,为未来农业保险发展提出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业保险,农保政策。

引言。

古往今来,中国一直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促使了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中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频率以及带来的损害对于中国农业方面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的道路频频受阻,前景亦不容乐观,但是农业保险对于农业的发展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的支柱,和实现国家富强和保证民生之根本。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现状的农业保险是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中国农业风险现状。

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之大是其他行业不可比的[1]。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变化莫测,人类在自然的面前给予现在的科学实力来讲还是很渺小的。我们对自然缺乏了解,无法提前预知和勘测自然气候的动向,也无法控制灾害。特别是中国地缘辽阔,且各地区间气候千差万别,使得农业风险更加复杂。中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中国的自然灾害不仅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而且还具有时空分布广,地域组合明显,受损面广,损害严重等特征。据国家部门统计,尤其最近三年,中国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发生明显性的变化,农业的自然风险有日趋增强的趋势。

2.市场风险。除了自然性的危害之外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就是经济风险,既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2]。一般发生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供求失衡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资本市场态势变化等方面的影响,或者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信息不对称、市场前景预测偏差等导致农户经济上遭受损失的风险。其中,价格波动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既可能是农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可能是农产品价格的下跌,也可能是农业所需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导致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农产品的价格易发生较大的变动。

二、中国农业保险现状。

1.中国保险企业经营现况。中国农业生产地域广阔,农业风险有较强的分散。

特点:农业经营多以家庭经营为主,不可能制定统一的衡量风险的标准和操作规范[3]。而且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风险管理措施需要有效协调。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主要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风险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这就加大了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茫然和不确定,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灾害高发提高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同时高赔付率使得保险公司的农险业务经常面临亏损,这使得保险公司对其设计较高的保险费率,而农民的收入有限,高费率使得大部分农民无法承担,所以企业又无法制定高费率。高风险,低费率是的农保的发展步伐举步维艰。

2.中国农民投保现状。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大,中国又是水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加上农民是一家一户从事生产,抗风险能力差,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保险来分散风险,对农业保险的自然需求是相当大的。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风险意识落后,保险经营主体少,对农业保险的宣传也不到位,现实的保险需求非常低,现实的保险需求是不足的[4]。

1.农业保险的可保性低,效益没保障。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保险自1990年以来有些大型的保险公司逐渐向商业保险转换,成为了规范的商业保险公司,由原来的政策性,服务型的保险转变成了为追求商业利益的商业保险业务。同时,中国是自然灾难高发地段,自然灾害是一种覆盖面大,影响面广,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和测量,发生的概率又特别的大。加上原本是政策性的保险业务在商业化的趋势下,使中国的农业可保性降低了很多,导致了很多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开展此方面的业务。

2.农民支付保险乏力,政府保险方面投入力度不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但是,农业保险的收费很高,因为农业的风险较大。所以农民对于高费率着实负担不起。一直以来,中国政府扶持农民的方式都是通过财政部直接拨款,以农业补贴和价格补贴的形式来补助农民,一旦发生农业灾害,政府也只是直接拨款赈济灾民,很少有补贴农业保险这一块。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性支持缺乏法律制度的保证。

3.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自1982年起中国的保险业回复运转,作为政策保险的农业保险一直没有相关另行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他们的业务开展起驾保航。因此,农业保险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的建设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正常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成为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着中国农保的正常运转的最大环境因素。

1.着力提高农保企业的水平。农业保险公司的自身因素,是提高农业保险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不但可以优化整个业务过程的程序,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操作的成本,控制农业保险的风险,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起到一个自身主动性的作用。除此,还应加大设备的提升,在一些发达的国家中,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的农业保险这一方面中所增加的投入和应用的高科技设备,在于农业保险的初期通过投入人力物力,在全国的范围内加强调查取证,应用访查,数据统计等各方面的技术进行科学的测量。同时加大财力投入,引进精算师等相关的技术人员,强化统计。于此排清了和划分了一些高风险的农业区进行特殊的监控和保护。降低了预期的误差,减少了支出。同时引进部分的现在高新技术设备,包括气象卫星技术、通讯卫星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建立灾害发生的观察站,在灾害实况的全程观测跟踪,以资料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和预报警装置从而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水平。在与监测和划分出的低风险,灾害的发生频率较低的地区,应当制定一些低档的保险费率来降低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在农业保险上的的保险率。拓宽公司保险的业务,促进农业保险政策的发展。

2.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特点,使得单纯靠商业性的运作很难发展。农业保险是商业化业务,它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与中国政府提出为农业保险提供的保障性援助的初衷存在着深深的矛盾。这其实就需要国家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对这方面的补贴。对于政府补贴可以根据需要和效力选择向经营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生产补贴或向投保农户提供消费补贴,或者同时提供生产补贴和消费补贴,从生产方和消费方的两方面同时对农保实行补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面对的是农业,但其带来的利益却远非农业产量、农业产值等指标所能衡量的[5]。所以,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会增加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对国家的稳定带来好处。

3.加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农业保险法规的建设是建设和发展农业保险的当务之急,建设法规,应当从各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和约束,把农业保险的发展轨道正常化。首先要确立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的地位,将他与商业性保险的业务划分开来。从而促进农业保险在与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的作用得到保障。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业保险政策性的确立。逐步完成对于农民补贴机制。构建农保的法制建设,从而巩固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梁兆基,冯子恩,叶柱均,等.农林经济管理概论[m].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309.[2]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3]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j].会计论坛,2011,(10):1.[4]何爽,王道龙,李茂松,王春艳.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j].自然灾害学报,2006,(12).[5]陈璐.中国农业保险业务萎缩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二十一

绿色环保理念在不同研究领域有着不同的阐述,在建筑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其中需要抓住建筑设计的方法与设计原则,再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该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分为两点:第一,对建筑资源有效利用。例如,在自然中的建筑周围会有很多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而绿色环保理念是要将这些资源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利用,在环保的基础上,达到资源的节约与循环使用。其中,太阳能与风能就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环节设计合理;第二,建筑设计需要与自然融合,在自然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建筑融于自然,并且回归自然,例如将自然中的美丽风光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充分营造建筑设计与自然空间整体融合的景象,促进建筑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1.2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

1.2.1以人为本。以人文本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延伸。建筑设计的发展不能离开人对环境的主观诉求,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充分尊重人的权利。而在绿色理念倡导下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筑风格,建立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1.2.2减少污染。建筑工程在建设初期对于环境的污染不能避免,那么基于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应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建筑中原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等。设计人员应该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充分考虑。

1.2.3能源节约。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因此,建筑设计节能是绿色环保理念与之融合的关键,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设计人员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规划,在发展经济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化。

2、实际设计应用。

2.1节能方面。

绿色环保建筑设计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采光、室内光照环境以及水源利用三方面。建筑设计需要对气候条件进行考虑,气候条件影响着建筑设计的采光、采暖以及自然风向等诸多环境因素。建筑的主体朝向对采光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光照等条件,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设计。好的建筑设计可以减少夏季的空调能耗,增加冬季的取暖,避免寒冷气流冲击;而建筑设计的采光效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合理设计光线入射面,减少电能消耗比例,从而改善室内环境;建筑设计中应该注重水源利用设计,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建筑设计绿色环保的体现。例如,水龙头的设计采用节水型过滤器具,与卫生间以及花园浇水建立循环水利用方式。人们生活中的热水供尽量采用太阳能热水器。

2.2材料方面。

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首先在建筑选材上应该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并且要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环保材料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生产出众多类型的建筑环保材料。建筑材料市场上的环保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砂石、石膏、原木材等,这些材料的特征就是基本无毒无害,成本较低;第二,纤维板、大芯板等,这些材料都是排放比较低,无毒材料,这些材料经过一定的工业加工,在生产中对有害物质进行化工堆积以及释放,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建筑选材中的重要材料。

2.3自然用地以及自然资源。

绿色环保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融合,对于建筑工程用地来说较为复杂,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节地设计是新时期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建筑中的设备、帐篷以及建筑用料都会占据一部分土地面积,这些都需要被考虑其中,对于施工人员来说,需要不断减少土地的死角,并提高土地使用率。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应该兼顾周围环境,并尽最大可能减少建筑垃圾的扩散。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绿色环保理念运用到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太阳能是最佳利用对象,在建筑中引入光热转换装置,实现太阳能小区,例如,太阳能光伏板的使用,利用硅电池光照释放电子的物理现象,从而实现光电转换。除了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外,还应该对风能进行合理利用,在小区内安放小型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紧急情况为住户提供用电。

2.4电气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增加电气设计是节能环保的具体体现,设计者应该明确建筑物是核心的供电系统,因此,在设计时减少对无用的线路铺设,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使用,在建筑灯具的选择方面,需要注重节能、光通感率高其反射系数高的灯具,并附带节能控制开关等。在实际设计中,工作人员应对新型节能设备的引用,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规范,对实际应用做好详细规划,在细节上将节能环保理念落实。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发展,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环保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充分体现,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将人的需求与自然相结合,并充分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分别是建筑节能、建筑材料选择、建筑用地以及电气方面。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二十二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的绿色建筑规模越来越大,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在此基础上,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深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建筑的设计程度仍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绿色设计仍在起步阶段,绿色建筑的总量仍较小。其实,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是可以同为一体的,但现实是,由于保障性住房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障性住房与绿色建筑之间的交叉部分比例较小,在保障性住房中,只有约3%-5%的部分为绿色建筑,其余保障性住房仍属于传统建筑。鉴于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越来越不平衡,建筑行业成为经济领域中能耗最大的行业的背景下,保障性住房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但扩大其中绿色建筑的比例,甚至保障性住房规模能够全面实现绿色建筑。

二、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

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种双重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既要体现保障性住房的特点,同时也应该体现绿色建筑的特点,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升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平。本文将以北京某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案例为基准来探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项目介绍及项目技术运用:该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项目为北京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住房项目,主要受用群体为入京务工的外来人员及北京高校毕业留京的大学生。该项目是北京第二个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整体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楼层设计高度为15层,主要房型为80-100平方米的小户型。在该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充分利用好太阳光等自然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这些设计原则同时也是所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首先,利用好太阳能的被动节能技术的运用。在房屋朝向的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太阳光,确保每户两到三间居住空间朝南,尤以卧室、客厅为主。在餐厅的设计中,要将餐厅与客厅连接在一起,并利用好南北通风的便利,建筑体形的凹凸变化及高低错落可保证充足的日照通风,同时形成建筑自遮阳。在外墙结构的设计中要采用保温隔热的材料,同时做好门窗等封闭式处理,确保屋内热量流失度较小。其次,照明、水管等采用绿色环保技术。在屋内相关设备,照明灯具、屋内器具、排水管道等设计中,要采用质量较好的环保材料。在楼道灯的设计中,要采用感应灯,以有效节省电源的消耗。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通过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设计来充分实现集约化利用。最后,通过采用循环性施工材料来实现节约设计。在该保障性住房项目的设计中,特别是外墙材料的选用上,要选择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材料,这种施工材料既能够提升施工的效率和速度,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保障建筑设计的安全,确保一定的抗震等级。

三、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

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能够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节能环保性能,同时还可以确保项目施工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和谐。

1、保护项目施工区域的生态平衡。

在保障性绿色建筑设计中,首先应该对项目施工区域进行科学详细的考察,以确保设计人员熟知施工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而能够在设计过程中,本着环保低碳的原则来进行建筑设计。在绿色建筑的场地设计中,应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场地设计和景观设计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土建施工不会造成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会破坏当地的水文地理。在土建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雨水防护处理,及时开挖导水槽,便于降水或积水能够顺畅地流入附近河流,或者地下水中,有效避免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同时,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还应该着重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周边的绿地面积,为人们居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及休闲环境,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热岛效应。

2、保障建筑物合理的朝向及间距。

在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设计中,为了充分地利用好太阳能资源,在建筑物的朝向及间距设计上要保障科学合理。首先是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物的朝向要保障南北通透,尤其要保障建筑物能够在冬季时间,保障屋内较长的阳光直射。其次是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要同太阳的直射角相符合,确保建筑物中最低一层同样能够享受到阳光。最后,在建筑物内部功能设计时,要合理分析建筑物不同内部结构的功能,如果该结构无需阳光,那么可以将该居室设计到建筑物内部的北面。

3、在建筑设计中要全面采用节能技术。

在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设计中,为尽可能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建筑节能设计就变得十分的重要。在建筑物电源设计中,要尽可能的采用太阳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等。通过合理开发地热能来减少建筑物热能的消耗,减少建筑物空调的使用。此外,在建筑物内墙、外墙及门窗等设计中,要采用科学环保的节能材料,墙体材料要选择阻热效果较好的材料,门窗设计要尽可能地封闭,避免室内温度的流失。总结保障性住房是政策性住房,是未来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走向,在保障性住房融入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能够不断提升保障性住房的节能环保性,能够实现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二十三

绿色生产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从本质上讲“绿色生产”是一个不断完善和不断更新的概念,为了促进绿色生产,保持实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生产的内涵将不断得到更新。因此,笔者认为“绿色生产”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变化的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将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国关于绿色生产的立法起步较晚,1995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都与绿色生产有直接的联系,这些法律的产生和实施,为绿色生产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缺少基本的法律规范,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颁布,才将绿色生产纳入了统一的法治轨道。

为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障人体健康,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20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于1月正式实施。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以污染预防和发展绿色生产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绿色生产开始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该法自实施以来,对我国的绿色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于2月29日已通过修改,于207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保护环境,从源头预防污染,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及其它9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与此同时,还发布了《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另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还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环发[]60号)。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并施行。该法对规范清洁生产审核的行为提出了明确规定。《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在清洁生产审核范围、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和管理、奖励和惩罚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规定。为规范有序地开展全国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的规定的通知》(环发[]151号)。

通过对绿色生产法律法规的梳理,可知近年来我国在绿色生产的立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国家法律到地方法规,从原则性规定到具体办法,绿色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在实践中,由于受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绿色生产法律制度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企业绿色生产理念意识不强,法律约束力不足。企业作为绿色生产的主体,在实施绿色生产过程中,绿色生产理念意识不强,仅仅是由于受到各种政策动力和责任压力的影响而进行绿色生产,没有完成整个企业的“绿化”观念,同时企业采取绿色营销策略的意识薄弱。加之《清洁生产促进法》的部分条款强制性不明确,约束性力难以执行,比如虽然规定了企业的责任,但法律责任较轻,或者执法主体不明确(如该法第38条),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的罚款等强制措施没有真正实施。

(二)相关的法律制度中缺失绿色营销和绿色消费在现阶段,企业的营利性决定了任何企业不会主动进行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由于政府引导不足和法律的激励机制不强,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就缺失了绿色产品,消费者在市场上更是难以购买到绿色产品,因而阻碍了绿色消费的发展。而在我国现行企业法律制度中,没有规定对企业必须实行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法定义务,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中也缺乏对企业生产营销的强制性规定。现有法律中虽然有对绿色生产的表彰奖励和税收优惠,以及财政扶持等规定,但相互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又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监督机制,很难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

(三)政府对绿色生产关注不足,社会难以形成合力从我国国情来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推进绿色生产的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企业绿色生产的责任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引导绿色生产实施的政策机制有待健全等,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清洁生产促进法》的一些条款的规定过于抽象、笼统,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到目前为止,政府没有专门的绿色管理部门,认证部门的检测手段不规范,绿色生产缺乏一个规范健全的管理体制,加上我国公民环保意识不强,监督参与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社会合力。

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完善法律责任的操作性规定。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性能、服务质量、营销手段等方面的竞争,也是环境保护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必须紧扣“绿色”这一主题,加大企业技术开发、生产操作、产品营销等各部门人员的环保意识,从全过程控制出发,紧密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运用清洁技术进行企业生产。因此,绿色生产的理念应当渗透到企业的发展意识和谋略中,积极引导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把不利于周围环境的因素或目标结合起来,发展绿色产业;在生产工艺上,不断优化,推进改革,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最大程度上减少“三废”排放。

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促进绿色营销与绿色消费。伴随着绿色生产的发展,企业已进入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阶段,在企业法律制度中,应当将绿色营销确定为企业的基本义务。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三者统一起来,对其产品和产品服务进行统一构思和设计、销售和制造。绿色原料采购要求企业尽量采购可再利用、再循环的原料。绿色生产则要求企业生产过程减少排污量,及时治理生产排污,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买单。迫使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清洁生产,在产品使用及以后,不存在危害人身健康和生态资源。

加强政府的引导,发挥社会公众作用。为理顺绿色生产工作的管理关系,建议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清洁生产推行与实施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有效减少政府部门职责交叉,建立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绿色生产推进协同机制。同时尽快制定推动绿色生产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政策。加大清洁生产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开发利用清洁生产的信息服务平台等。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对绿色生产行为的监督功能,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树立合理消费,崇尚节约的绿色消费理念,抵制不可持续的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从根本制度上建立企业绿色生产的长效机制。

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篇二十四

根据国家《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和《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等相关文件,笔者查阅科技服务业相关文献,结合贵州省开展科技服务业部门财务报表统计调查相关资料,在对科技服务业定义剖析基础上,剖析贵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针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近年来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趋好,呈现出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小、技术市场发展较好、产业链条未形成等特征。

一、科技服务业剖析。

“科技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科委1992年8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中,意见中将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简称科技服务业。年10月2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并将科技服务业归为10类,随后国家统计局于206月发布《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将科技服务业从国民经济行业中划分7大类、24个中类、69个小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刘开云指出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程梅青、杨冬梅、李春成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一个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蒋永康、梅强、李文远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一定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学技术产生、传播和应用提供智力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吴泗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服务广泛性。服务对象涉及工业、农业、建筑、地质勘探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服务主题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业务范围涵盖科学研究、科技信息交流、技术推广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市场、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等活动。赵晓伟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智力密集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主要通过从业人员的智力劳动获得收益,因而具有明显的知识、智力密集性特征。刘树林认为科技服务业特征:正外部性。科技服务业以知识和技术向社会提供服务,这种知识和技术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可以为服务对象创造收益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以上《意见》、统计分类以及学者们对科技服务业概念、内涵、外延等阐述,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应该将三者观点有机结合才能全面性、指导性地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因此,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正外部性)等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有效衔接科技和经济,助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并独立核算的符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范畴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

二、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剖析。

(一)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小。贵州省2014年科技服务业(注:国民经济行业73类和75类,下文出现科技服务业相关数据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其余数据均是科技服务73类和75类)增加值约80亿元(根据科技服务业部门财务统计调查初步估算),仅占全省生产总值9,251.01亿元的0.9%,仅为北京市2014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1,662.6亿元的4.8%。

(二)技术市场贡献率逐渐增加,技术市场体系逐渐建立。一是技术市场增速较快。2015年完成技术市场成交额177.2亿元,同比增长38.3%。“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51.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3%的31.6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市场贡献率年均增速较快。对全国贡献率仅0.67%,这说明贵州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全国贡献较小,到2015年贡献率增加到1.8%,“十二五”期间预计贡献率年均增速达56.8%;三是已形成省级技术市场与市(州)技术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有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活跃技术交易氛围。

(三)信息传输平台未完善,共享程度不足。一是信息传输平台逐渐建立,但尚未形成平台联盟。截至目前贵州省建立“贵州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产业创新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贵州省技术市场平台”、“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平台,但平台相互之间未形成有效衔接,尚未形成平台联盟,造成信息不对称,不能形成信息互联互通,相对减弱信息传输能力;二是由于受体制约束,体制内科技服务机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造成设备闲置,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体制内科研人员仅仅完成分内工作,导致设备和人力资源闲置,致使信息资源不够公开,信息共享程度不足,造成资源浪费;三是产业技术联盟较少,覆盖企业较少,企业信息共享不足。目前,贵州省仅有17家产业技术联盟,成员单位299家,其中省内企业占66.4%,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22个。

(四)科技服务业与市场结合力度不够,尚未形成产业链条。一是科技服务业比较零散,未形成完整科技服务链条。科技服务机构处于比较零散、各自为战的状态,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科技服务链,难以为客户提供全面、全程、高端的科技服务。贵州科技资源服务网中科技商城仅有112家机构入住,其中尚有46家机构未完善相关资料,占入住机构41.1%,这表明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对自身业务宣传力度不够,与市场衔接不够;二是体制内研究机构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科研机构缺乏挖掘企业科研需求信息,多数是企业为申报相关部门项目时,由于自身科研人员不足而主动与研究机构联系并组织团队共同申报项目,有的项目获取后并未实质性开展研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合作模式。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时期,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是“十三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基于目前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项目招商力度,做大科技服务产业基数。一是加强科技服务业项目引进力度,以气候、生态、自然资源丰富为吸引力,重点吸引研发设计服务机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有知名度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选择投资并建立机构;二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将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升格为研究院所或者联合组建研究院所,强化基础条件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地区后发赶超创造原动力;三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发挥民间资本“招商能力”,吸引更多有识之士到贵州省创新创业。

(二)强化政策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一是加强项目整合,提升支持力度。应加强科技、发改、工信等政府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有针对性重点支持有助于守住生态底线、有助于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是针对已有科技服务业政策进行梳理,收集和整理政策落实具体情况,对政策执行情况的事中、事后进行定性和定量监测并有效评估,对后期相关政策修订提供依据;三是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在制订相关政策之前,应广泛征求各阶层意见,制订有利于民生、有助于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效应较好的科技服务业政策,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

(三)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培育科技服务业产业链条。一是积极引导和鼓励体制内科研机构挖掘市场需求,充分激活体制内人力和设备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丰富市场科技资源供给,促进科技服务业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业投融资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技服务业机构到主板、中小板等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以债券形式进行直接融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间接融资方式支持有“潜力”的科技服务业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导担保机构对该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三是培育技术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研发机构以及社会资本投资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善于挖掘市场信息、研发设计能力强、能及时衔接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知名品牌科技服务企业,深入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做好技术交易信息分析、评估、经纪服务,衔接研发设计服务和企业需求,降低社会资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推动成果转移并产业化,稳定技术市场增长态势,避免周期性波动。同时,争取国家支持贵州省将贵州科学城列为科技服务业聚集示范区试点,有效整合研发设计、科技中介、科技金融、专业技术服务等机构,形成研发设计(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挖掘—成果或专业技术服务评估—技术转移或专业技术服务—成效反馈的产业链条。

(四)建立信息平台联盟,充分发挥平台效应。一是以贵州大力发展大数据为契机,力推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信息传输功能,有效整合平台功能,适时成立平台联盟,纳入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提升信息传输效率,激活闲置资源,充分发挥需求和供给桥梁;二是强化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信息内容,储备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文献、仪器设备等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分析人才队伍,充分挖掘资源信息,有效整合资源,既达到激活闲置资源,又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桥梁”效应;三是继续以人才博览会、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5个100工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等为平台,引进贵州省急需的创业导师、专利分析师、技术经纪人、项目管理师、信息分析师等科技服务业专业人才。

热点推荐

上一篇:学前教育的周工作计划要点范文(20篇)

下一篇:2024年幼儿园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