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 名家议论性散文(优质16篇)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 名家议论性散文(优质16篇)

小编:JQ文豪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一

斯坦因终于取得了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打包装箱就整整花了七天时间。最后打成了二十九个大木箱,原先带来的那些骆驼和马匹不够用了,又雇来了五辆大车,每辆都栓上三匹马来拉。

那是一个黄昏,车队启动了,王圆箓站在路边,恭敬相送。斯坦因“购买”这二十九个大木箱移世文物,所支付给王圆篆的全部价钱,我一直不忍心写出来,此刻却不能不说一说了。那就是,折合成了银子的一百三十英镑!但是,这点钱,对王圆篆来说,毕竟比他平时到荒村野郊去化缘的所得,多得多了。

斯坦因向他招过手,抬起头来看看天色。

一位年轻诗人写道,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我又想到了另一位年轻诗人的诗,他叫李晓桦,是写给下令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

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我可以不带剑,甚至也不骑马,只是伸出双手做出阻拦的动作,站在沙漠中间,站在他们车队的正对面。

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来的,一定是蒋孝琬。我扭头不理他,只是直视着斯坦因,要与他辩论。

我相信,也会有一种可能,尽管机率微乎其微,我的激情和逻辑终于压倒了斯坦因,于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了下来。

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当然应该送缴京城。但当时,藏经洞文物不是也有一批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有木箱,只用席子捆扎,沿途官员缙绅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有些官员还把大车赶进自己的院子里细挑精选,择优盗取,怕到京后点数不符,便把长卷撕成几个短卷来凑数搪塞。

那么,不如叫住斯坦因,还是让他拉到伦敦的博物馆里去吧。但我当然不会这么做。我知道斯坦因看出了我的难处,一次次回头看我。

我假装没有看见,只用眼角默送他和蒋孝琬慢慢远去,终于消失在黛褐色的山丘后面。然后,我再回过身来。

长长一排车队,全都停在苍茫夜色里,由我掌管。但是,明天该去何方?

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

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嚎叫。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二

人生就像一次旅程,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

--题记。

生命是一个奇迹,而创造生命的大自然更是奇妙无比.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阳光透过白云洒向大地,滋润着万物;无数的花朵含苞待放,小草在这里发出嫩芽,它们迎着阳光茁壮成长;在大海之上,火红的太阳正冉冉升起,准备向我们展示它那飒爽的英姿!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其实最美丽的风景只在最美丽的心中.

这时,我的耳旁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我说:最美丽的风景只在最美丽的心中!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三

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

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笔者认为,欲显长厚,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以产生的客观效果,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

“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按图索骥,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或问,难道只要“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美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

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吗?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鞭挞这样的人物,也不是在表现“缺陷”。

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

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何止文学作品如此,人亦然。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四

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放眼良田万顷,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当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五

【典范例段】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而看风景时,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

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简要评析】作文中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体现作者的深厚的文学积淀和良好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文章平添一抹亮色,提升文章档次。而化用古诗文除了以上的作用外,更具有一种朦胧美与含蓄美,更能引发人的遐思联想。

在例段中,作者运用“化用法”把曹操的《短歌行》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自己的论述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哪一句都没有直接引用,但每一句都可引起我们对某一句诗词和某个诗人的联想,眼前浮现出某种诗情的意境,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接下来,作者又运用排比的手法直接引用诗句,进一步论证“看风景就是看自己”。引用和化用的灵活运用起到了开拓与深化、突出与升华、锦上添花的妙用。

【参考阅读】。

1、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化用)。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六

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这让我深思。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提出观点,鲜明有力)。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

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平。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用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舜也不负众望,用心之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车道有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车与车相见,也会互相谦让,秩序井然。韩国的交通为什么可以这么和谐与安定呢?答案就是谦让。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人认为一个人或国家必须锐意进取,谦让已经不合时宜,但我不以为然。谦让之所以能成为美好的道德,当前营造和谐社会,谦让更有它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会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异,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美德就是“美德”,不会被时代所弃,只会散发出更新的魅力。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七

那是一个夏天长的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八

很多人活着,但并不知自己为什么而活。他们在来往的人群里变得平庸;在忙碌的生活中被浮华吞噬。没有自我,让他们成了一根断了线的风筝,在高空浮动,却无所归依。在这大千世界中,唯有找到那最真实的自我,才能如大树参天,却扎根深土;能够穿过漫天的阴霾,找到自己的方向。

自我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最宝贵的证明,是我们与内心世界最紧密的纽带。

尼采曾说:“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连你都不懂你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在纷杂的人流中随波逐流,失去自己的特色。而是应当明确自我的定位,找到前行的方向,不负初心。在内心对航模的的共鸣中,大疆无人机的创始人汪滔找到了自我,于是他始终坚持着这份热爱,潜心研究,让中国在无人机这一新的科技潮流中领先于世界。在这不公平的世界中,生命的悲悯使莫言体悟到了自我,所以,一个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学者,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用文字倾诉者自己的内心之语。

找寻自我是一场人生的修行,这个过程既是上帝的考验,也是命运的回馈。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找寻自我往往并不那么容易,因为太多的干扰将真假混淆,反倒常常让人迷失。不过,请不要放弃找寻自我,正如大卫·米切尔所言:“走的足够远,你就会遇上你自己”。过程的漫长与曲折,会让你更真切地明白什么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本心。正如陶渊明曾发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感叹,却依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官场中三次入仕又三次出仕的经历,终究使他终于看清自己内心所求,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桃花乐土。又如杜甫早年抱有了“致君尧舜上,在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中年却不得不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懑感慨。最后看清了动乱的时代中百姓的无力,写下三吏三别,成为诗史。

永恒就像一幅无涯的壁画,我们都只是其中的一抹颜色。生命虽为一只画笔,却不是每只画笔都有颜色;是自我将灵动的色彩赋予生命,在永恒的壁画里留下与众不同的光华。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九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其实这一点,我们知道得比谁还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工业城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荫。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度给予我们。

当夜来的时候,整个城市里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把牙龈咬得酸疼,直等到朝霞的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过来,贪婪地呼吸着鲜洁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落雨的时分也许是我们最快乐的,雨水为我们带来故人的消息,在想象中又将我们带回那无忧的故林。我们就在雨里哭泣着,我们一直深爱着那里的生活——虽然我们放弃了它。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

余暇,几个女人聚在一起,说另一个不在场女人的坏话。

我在一边静默玩手机。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叫“宣泄笔记”的用户,发了这样一段话:“其实各种在背后说你坏话的人,都不如你。真正比你优秀、比你漂亮、比你帅、比你多金、比你牛逼的人,根本不认识你,也不屑认识你,更懒得搭理你。也不会天天关注你的各种动态,所以更谈不上议论你。议论你的,说你坏话的,都是现实原因导致的羡慕嫉妒恨。只能说是很低级的人罢了。”

知道,她们能在我面前议论别人,也有可能在别人面前,议论我。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这都是习惯的生活现象了。

或许,这也是国人对熟人的一种关注吧。

就象过去平房居住的人们,互相之间很熟悉,可能还会议论一下邻居。而现在的楼房,对门之间也只是在楼道中遇到,打一个招呼。其它楼层的,还没认全。谈上不往来,更谈不上议论。

从坏的角度来说,那些议论是八卦。从好的角度来看,也算是她们对周围人的“热情”。

我的这种“热情”就很少。很多注意力,都放在了其它方面。

昨天在另一个单位,都是些新面孔,没有几个熟人。相识的红告诉我:“我们这的人说你像仙女,不食人间烟火。”

前一句是明显的恭维,至于后一句……。

刚刚被死党说了不食人间烟火。

就是指,在这热闹的`大厅,我一个人独自很安静吗?

就是指,我不想过深沉溺于周围,不在狭窄的小圈子里争名夺利?

还是指,我的志向与她们不同?

然而还是有很多事情吸引我的注意力,很多俗事需要我去我处理。关系到家人利益。

二姐说,上学时的班主任一点没有老。因为她与世无争。

我其实很难做到真的与世无争。因为你不争,别人会和你争。

只见过一次的洪波姐说,你像从古代画像上走下来的人物。我都怕大声说话,会惊扰到你了。

不知为什么会给人这种印象。

而有的人不这么认为。还想拖我进入他的喧嚣红尘。

他当你是可以亲近的生活中的女人。

可以洗衣煮饭,生儿育女的那一种。

想起一个人,多年里很少交流,九年前对我讲过一次,他途中见过的雪景。今年,对我讲过一次途中见到的晚霞满天。

是他喜欢自然,还是觉很我会明了,会热爱那些情景?

他没有对我说孰是孰非,没有对我讲他的烦恼。或许是因为,还不够熟悉。

其实,我也是在乎别人对我的印象的。

也会在听了一些背后的议论后,有所反应。

后来,就告诉好友,谁背后说我什么了,你不用告诉我。

我没有听到,就当不存在。

有句俗话叫,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当然,好友是为了让我心中有数。

但我听了那些是是非非,难免在看到飞短流长者时,有某种情绪。不会象从前那样对她们了。

还不如不知道。简单得多,也不会对某些人产生负面想法。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而那些议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你的一部分生活。

我还是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于世。

很难做到不去议论别人。就象写文字,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对事,对人,发表着一些议论。

尽量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吧。而别人爱议论自己,就让他们自由自在的议论去好了。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一

佛道儒三教中,道教儒教是国货,佛教是舶来品。孔子曾学礼于老子,道教比儒教历史更悠久。在封建社会中,佛道儒三教各有用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道教创世最早,但在民间百姓中影响很小,因为“修身”是贵族的事,平民百姓以“温饱”为目标,即使是富豪也与“修身”无缘。最后,道教在民间仅剩天师画符、巫婆跳神。现在各地所剩道观寥寥无几。

儒教历史悠久,那只是文人的事。“贫民子弟十年寒窗,一朝考中状元,招为驸马”,历来只是宣传而已。除了山东曲阜,全国文庙还剩多少?儒家本身并没有成“教”,是历代皇帝逐渐升级大捧孔子为圣,再为神。真正提出“孔子创教”的是清末的康有为,结果爆发了“五四运动”。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改国号为贞观元年。他因姓李,采取了“兴道抑佛”的政策,唐太宗说:“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就在这一年,唐僧西行取经被朝廷拒绝。玄奘法师偷出凉州,被朝廷通缉。但他偷出玉一门关,闯过烽火台,孤身坚持西行。当他在印度得到佛教界巨大成功后,唐朝廷改变了看法。唐代帝王开始更理智地看待儒佛道三教,虽然骨子里都以儒学为立国之本,但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他们乃利用佛、道,甚至把佛教、道教排在儒教之前。

佛教主张,不管是谁,只要自我修心,死后都可升天,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此佛教在平民百姓中有广阔的市场。《西游记》说唐僧奉唐太宗旨意西行取经,是对唐太宗初始“兴道抑佛”的掩盖。《西游记》中没有一点儒教文圣孔子、武圣关羽的.影子,还把道教放在陪衬地位。太上老君(老子李聃)仅在天宫炼仙丹,五庄观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而佛祖的体系乃是“天仙”。

唐僧西行取经不但是普及佛教,也为佛教中国化打下基础。观世音菩萨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的菩萨”,为避唐皇李世民讳,改成观音菩萨;中国宋朝以前,观音菩萨是男性,法号“慈航大士”,后来变为女性;观音菩萨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为己任,专管人间百姓皈依正果,因此在民间的影响极其深远。《西游记》中曾经吃人无数的猴妖也能皈依正果成佛,对民间百姓信奉佛教有极大的影响。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二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今生,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10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三

树的身上有不少疤痕,不知人人是不是想过,一样是创伤的遗址,为何深浅不一呢?有的浮浅的要命,有的深彻的恶心。或许由于伤得越深,痛的烙印持续的时候越长。人也同样,人的`平生,痛苦悲伤在所难免。当自己置于麻烦当中,万万别急着企求他人的匡助,没有人会怜悯你,你也不值得怜悯。没有人生来就是弱者,以是大家都可以成为强者。落难时,期望救星涌现,这是人之常情,只是偶...

树的身上有不少疤痕,不知人人是不是想过,一样是创伤的遗址,为何深浅不一呢?

有的浮浅的要命,有的深彻的恶心。

或许由于伤得越深,痛的烙印持续的时候越长。

人也同样,人的平生,痛苦悲伤在所难免。

当自己置于麻烦当中,万万别急着企求他人的匡助,没有人会怜悯你,你也不值得怜悯。没有人生来就是弱者,以是大家都可以成为强者。

落难时,期望救星涌现,这是人之常情,只是偶然别人并不能匡助自己。有些事变,必需自己亲身经历,一起的艰苦会让自己更为成熟。

人生的路徘徊弯曲,有的人不停在寻觅捷径,效果错得愈来愈离谱。天主是平正的,它不会恩赐太多的幸福给你,一样,也不会让你承当更多的痛楚。

倘使人生没有一次挫折,那并不是完善,相反,只会让自己觉得魂灵空虚的泛白。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四

江心洲是一座孤岛,位于长江之中,故名江心洲。我三叔便在江心洲,儿时常去玩耍。若是去江心洲,要么乘着夜色泊着小舟悠悠荡去,要么白天先是乘车去镇江的高桥,尔后坐那去江心洲的轮渡。我记得泊小舟去,借着淡淡的月色,听着轻轻的涛声,颇有一番荒江野渡的乐趣,若是初秋夜晚泊舟,那更有些诗情画意了。坐轮渡却少了这番诗意,轮渡上人多口杂,一片乱轰轰的声音,不过白天因为轮船贴着江面而行,江涛翻滚波浪起伏,自然是一番开阔雄伟的景象,这跟夜晚泊小舟的心境是不一样的。

江心洲虽是小岛,却有它的趣味。下了船,上了洲岸,站在石砌的高高码头,向南遥望,可以望到南面脉脉的青山,绵绵起伏的青山隐在薄薄地江雾里,给人一种柔媚之感,半隐半掩影影绰绰,正如过去人家闺房里的一位娇女,在梳窗前悄悄地把那秀颜一照。江水还浩荡着,终年不休地拍打着乱石嶙峋的堤岸,似乎这般浩荡的安抚给它述说古老的传说。这洲上,大概有上千户人家,好多年前,江心洲还是座荒岛,杳无人烟,处处是杂树与荒草与乱石,是北雁南归的歇息处。后来对岸的人家,渡船觅得此岛,或者一些长年行舟的渔民,或者一些江湖逃亡的难民,都愿意留守此岛以度余生,便渐渐地添了人气,生儿育女开荒拓野,终于让荒岛从此不荒了。到了乾隆年间,此岛来了一位远游的隐士,他发现此岛远避世上尘烟,岛上民风淳朴,易于隐居,此岛又因四面环水位置江心,他便给此岛定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江心洲。

去我三叔家,要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路边要么依着碧清的小河,要么靠着碧绿的麦田,宽阔的田野也是一块一块的,纵横交错,错落有致。到了春季,烟花三月时,天空着一些微雨后,田野处最为惹人眼目,各种的小花,各式的小草,绿油油的,湿漉漉的,还笼着一缕湿烟;小花藏在草丛里,偶尔探出一支花头来,过去一看,极细的花瓣,淡粉的颜色,漠漠的清香,都是极为诱人的。小时候,不懂情趣,踏着绿草,到处采花寻蝶,采了花也到处乱扔。长大后,懂了情趣,我想那花儿也是知通人性的,这般瞎糟蹋,会不会惹得花儿蝶儿的粉泪盈盈呢。这么微弱的生命,却开着极艳的姿色,给天地涂了一抹动人的色彩,真是舍不得去碰它一下,花儿是田野的天使,没有了花儿的点缀,再多的茵茵绿草也会失了迷人之态,也许会怅然若失吧。

这洲上空气湿润,水气饱厚,因此盛产水果,果园遍布洲上各个角落,例如汁水丰富的水蜜桃,酸甜可口的紫葡萄,清脆沁心的青花梨,另外,西瓜苹果桔子石榴也是不错的。若是到了盛夏或者晚秋,走在洲上的小土路,便能嗅到空气中处处洋溢着水果的香味,有时浓得化不开,有时淡得溢不远,浓淡适宜的更令人心目神往了。我三叔家栽种的紫葡萄极多,到了收获季节,美美的饱尝一番,若不行,相约几人探身直入葡萄园,提一根棍子,步入幽径,拨开路上茂盛青草,把自己埋在葡萄园里,坐着或躺着或斜着身子,一只手随意地采摘一串串又大又圆的紫葡萄,如果紫葡萄闪着晶亮的光泽,那味道更是绝妙,但这终究不易采摘到。紫葡萄采摘下来,轻轻剥了上面的一层紫皮,露出里面亮晶晶的鲜仁,就像晶莹剔透的珍珠,汁水在上面流动着,顺着指头凝成一撮,再滴入绿草丛中,所以久不入嘴,似乎仁肉片刻要化成汁水,赶紧送入嘴中,嘴巴蠕动几下,吐掉里面的子,汁水浸入喉咙,味道真够可口的,现在想来嘴巴也要咂出口水了。

洲上的鱼塘也是数不胜数,我也不知道鱼塘为何是如此之多,或许是处于江中缘故。鱼虾是极易养得肥的,而且个个呆头呆脑,不像岸上的鱼塘,里面的鱼虾极为精明,个个老谋深算精于世故,一次钓滑掉,下一次鬼也钓不到它了,它们就这般厉害。而江心洲的鱼虾却不同,它们似乎争先恐后的,不被你钓到好像绝不罢休,鱼饵刚下塘子,那一群鱼儿哗啦啦地便来抢食,嘴张得老大一个,即便你不会钓鱼,你只要来到江心洲,便一定是个不错的钓鱼高手,一个下午,蹲在细如柳下的荫处,找一块安静的塘口,最好把鱼杆伸到水草浮动鱼泡多泛的水中,就能钓到好多的鱼,鱼儿个头肥大而壮实,不像岸上的鱼儿那般瘦小可怜。因此要钓这般的肥鱼,就得准备带劲的鱼杆与鱼线,普通的杆子容易折断,就要到集市上挑选上好的碧绿毛竹,即便弯老大的弧线,也不易折断,鱼线也需韧性足的,至少也要承受一斤向上的重量。我有这样的钓具,可惜这些年忙于四处奔波,很少怡然垂钓了,钓具弃在墙脚都覆了一层青灰。人在扬州时,偶尔路过荷花池公园,常见数人在池中垂钓,可这般钓趣委实让我好笑,数人拥挤于一起,钓杆横七竖八地垂于池上,那池中本就鱼少,即便有鱼,也是个头很小的鲫鱼与狡猾的毛刺花鲢,他们钓得极为辛苦,半天也不见一只鱼影,倒是夕照映得池中残荷一片彤红,此刻想起我小时在江心洲那般神钓,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或许他们钓得本不是鱼,钓得是一种乐趣,俗话说,怡然垂钓可以修性养心,可能他们也是这样想的吧,也未可知。

这些年是极少去江心洲了,不知洲上田野的小花开得还是如此艳丽么,不知洲上鱼塘的肥鱼还是那般呆傻么,不知江水还是浩荡述说着古老的传说呢。我想过些日子,等江水枯了些,再去重游一番江心洲,体味一下洲上的趣味,那一定是不错的。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五

关于姥爷的前半生,我了解的很有限,姥爷家是南京江宁一个村庄的,是长子,下面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其中一个妹妹早年夭亡。从他晚年的胡话中,我大体知道,那一年日本人在南京杀人的时候,他躲在芦苇荡里逃过一劫。十五六岁左右就去了上海,曾经有学开车的机会,后来把上海的岗位留给了弟弟,只身去了东北的煤矿。

姥爷事业心很重,结婚后的头几年几乎没回过家。姥姥一个人抱着大舅,到东北找他,转了很多次车,吃了很多苦头,终于找到了他。他见到姥姥,很是吃惊,也只平淡地问了句:“你怎么来了?”

后来在鹤岗,有了我大姨。平顶山建矿,家从东北搬过来;陆陆续续有了二姨,妈妈,四姨,老舅,老姨。姥爷仍然忙于事业,据说我妈出生的时候,他还在党校学习。后来还去六盘水支援过三线建设,再回来的时候,妈妈说她都不认识姥爷了。家里照顾孩子的任务都交给了姥姥。他话不多,也很少有精力关心孩子,休息日喜欢拿上猎枪去山上打兔子,或者带着渔网去打渔。偶尔打来的兔子和老鳖,竟成了那个食物匮乏年代难得的美味。

*时期,姥爷认识了爷爷。爷爷那时候受迫害,半年之内被换了多个罪名受批判。没人可收留的时候,到姥爷家,姥爷拿来一瓶好酒,让姥姥煎了豆腐,炒了鸡蛋,对爷爷说:“别人都说你是,我不信。在我这儿,该喝酒喝酒,该吃菜吃菜,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后来爷爷每次喝酒提到这一段都特别感慨。

爸爸上中学时从南京回来,放学后奶奶没下班,就到姥姥家扒馍篮子。那时有了四叔,奶奶工作忙,就把四叔放在姥姥家,由太姥姥照顾。四叔太小,不会吃甘蔗,太姥姥就把甘蔗切成糖块大小,放在兜里面。

我渐渐大一些该上学了,住在市区的舅舅家,由姥姥照顾。姥爷便和姥姥分开了。据说是某天受到留言的惊吓,一个人在家又无人排遣,于是着急上火,竟生了病,整夜整夜睡不着觉,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见谁跟谁唠嗑,甚至闹着要跳楼。儿女们谁也拿不准病情,以为他是精神疾病,进行了错误的诊治后,他竟大小便失禁了。后来,爸爸请来中医号脉,中医开了几服药,嘱咐家里人让姥爷服下,睡上三天三夜,病情自然就缓解了。姥爷那三天三夜是没睡够的,但病果然好了不少。

经此一次,大家知道,姥爷患的是老年痴呆症的一种。这病哪怕受不经意的刺激也会发作。没病的时候,姥爷人挺好,话不多,偶尔还能喝二两。搬把椅子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彩色电视机。姥爷最喜欢看的是新闻,乒乓球赛和拳击,有一次跟我说到中国乒乓球队,说王皓也要慢慢退了,现在新上来那个许昕挺不错的。我听了挺惊讶,暗叹姥爷紧跟潮流并不落伍。渐渐的,姥爷精神没那么好了,看新闻看比赛的时候经常打盹犯困。

终于有一天,姥爷出门的时候摔了一跤,在床上养了不久,旧伤刚好,又趁儿女不备执拗地去卫生间高处拿东西,摔下来,腿骨摔断了。大夫说,如果手术要受很大罪,鉴于老人家年龄大了,还是保守治疗。自此,姥爷彻底瘫在了床上。

没有电视,姥爷的生活就愈发无聊了。后来渐渐变得神志不清,说起胡话了。我只能从他说过的胡话里遍寻他曾经的生活场景。他时常说的胡话描述的情景是打鬼子、开大会给领导反映问题。他经常在床上用手比划着打枪,跟臆想中的鬼子作战;他也时而想着自己在开大会,提议一个更公平的分配制度。

姥爷的身体后来就每况愈下了,妈妈他们姊妹六个一人一天,轮流照顾。喂饭喂水,清理他在床上的大小便。他大半夜兴奋了,还会不停地说胡话,完全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规律。

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天要来,可是这一天真的来了,都有些接受不了。下午我给家打电话,有个好消息要告诉爸妈。家里没人接,再打爸爸手机,正在通话中;打妈妈手机,关机。我就觉察出了不对。过了一会儿再打爸爸手机,竟得到噩耗,姥爷去世了。

我先是惊讶,然后非常平静地跟妈妈说,让她保重身体,我听到电话那头妈妈沙哑的嗓音,跟我说,没事儿没事儿,你好好工作,不要担心这边。

一个人背着包,走到餐厅,周围的一切仿佛凝固了一般。终于相信,这世界除了生和死,什么都是小事。在餐厅吃饭的时候,看到木须肉里面的鸡蛋,不知怎么,忽然想起,患难之时,姥爷端给爷爷一碗鸡蛋,一碗煎豆腐,对爷爷说:“在我这儿,你放心,即便别人都相信你是,我相信你不是…”

情不能自已,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议论性散文名家名篇篇十六

我时常独自思考: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曾经违背自己的心智?最熟悉的物——太阳,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变化,是否曾经在阴天忽视它的光芒?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经误解了生活的蕴涵?(阅读提示:自由自在的表达,而自由的表达更容易创造个性)。

再如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分别是2—6段的分论点,文章的几个段落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但这些论点就与一般议论文的论点有所不同。

(2)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失去诚信,我们将一无所有)。

(3)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句没有明显的区别,说的是我们应如何讲诚信)。

(4)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如何)。

(5)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怎么样)。

(6)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舍弃诚信的严重后果)。

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就是这句话在传统议论文中作为论点一般会如何陈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文体在内容的展开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议论文的内容展开,从整篇着眼,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从局部看,主体部分的一个单元内容也要分为“说理—举例—再说理”三个层次,开头的说理提出观点,接着进行举例论证,其后再进行议论,深化主旨。

一般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首先是带着感情寻找相应的对象,在叙写对象时重视画面感、情境感,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议论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重目的而不拘泥于形式。它首先有说理的内在目的,然后或在叙事中寄托这种目的,或在抒情中点化这种目的。有时候,还可以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打比方说,如果把写议论文比作火车沿论证的轨道前行,把写散文比作水流沿情感的河床跳跃,那么,写议论性散文则像天马于空中只管方向而不拘形式地飞翔。

热点推荐

上一篇:志愿者心得体会大学生 年志愿者心得体会(通用13篇)

下一篇:最新刘秀祥事迹观后感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