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鸡毛信的故事原文 读鸡毛信的故事心得体会(大全11篇)

最新鸡毛信的故事原文 读鸡毛信的故事心得体会(大全11篇)

小编:雅蕊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近日,笔者阅读到一则关于读鸡毛信的故事,此事发生在湖北农村,一名老人因为学识有限,只能通过鸡毛信与儿子交流。这个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即便是简单的文字,也蕴含着深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被故事所感动,更是从中体悟到了许多人生哲理。

第二段:文字的力量(250字)。

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鸡毛信是老人跟儿子沟通的唯一方式,尽管只是几句话,却满含深情和思念。在物质匮乏的农村,书信成了老人向儿子表达感情的渠道。这种简单朴素的文字,毫不夸张地说,更能打动人心。读到这些鸡毛信,我仿佛感受到了老人对儿子的无尽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文字的力量不容小觑,无论多么简单,它都能传递情感,抵达心灵深处。

第三段:沟通的触动(300字)。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简单了,但似乎也失去了一些东西。电子邮件或是短信虽然方便快捷,却很难传递出真正的情感。相比之下,读鸡毛信给人的触动更加深远。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老人对儿子的牵挂、对家人的关怀。这让我想起自己和家人之间的沟通,太多时候只是草草了事,缺乏真正的交心与分享。或许我们可以从鸡毛信的故事中汲取启示,用心用文字去与家人表达感受,不要让忙碌和繁杂的生活阻碍我们与亲人的交流。

第四段:生活的深意(300字)。

读鸡毛信的故事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老人为了给儿子送行,跋山涉水捡拾鸡毛制作信纸,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无疑给了我巨大的启示。无论我们面对的困难有多大,只要用心努力,追求心中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值得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总会发现生活给予我们的那份意义。

第五段:情感的传承(250字)。

读鸡毛信的故事让我明白,家庭的情感传承在生活中是如此的珍贵和重要。老人虽然只是通过鸡毛信与儿子交流,却能够真实地传递出深沉的家庭情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与亲人的交流。然而,正是家庭的关爱和温暖,给予了我们向上的动力。鸡毛信的故事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家庭的力量,传承家庭情感,与家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只有在家庭的温暖中,我们才能坚持追求梦想,找到人生的意义。

总结(100字)。

读鸡毛信的故事给了我许多启示:文字的力量、沟通的触动、生活的深意和情感的传承。它让我明白,即便是简单的文字,也能令人感动和思考。当我们忙碌而疲惫时,不妨从鸡毛信的故事中寻找灵感,用文字去表达感情,与家人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传递爱与关怀。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二

8月15日,晴天,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鸡毛信,我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生受感动,电影讲得是抗日时期的故事,有个放养娃叫海娃,他要去送一封信,海娃把信绑在羊尾巴上,海娃翻山越岭,不怕困难,最后把信送到队长手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不怕困难,要好好的学习,多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长大以后做国家的栋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外公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了廿三里的拨浪鼓广场。

刚来到广场,弟弟就直奔着一尊雕塑跑过去,还不停地东瞧瞧,西摸摸。我也不禁跟着好奇,只见这雕塑是一个叔叔头顶着大草帽,肩扛着货郎担,手摇着拨浪鼓,形像十分逼真。外公看到我们这么好奇,走过来亲切地问道:“孩子,你们想听听外公当年鸡毛换糖的故事吗?”我和弟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想!”

外公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由于当时经济匮乏,义乌这边人多地少,所以大家连基本的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现实生活所迫,勤劳智慧的义乌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鸡毛换糖。当时义乌人把甘蔗炸成红糖,再把红糖加工成姜糖,然后再带上些小百货,比如,针、线、纽扣、发夹等,这些就是用来换鸡毛的,最后把换来的鸡毛卖钱,从中赚取差价。

起初,他们只是在附近的城市,慢慢有些经验了,就越走越远,比如江西。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哪个地方可以换的多一点,就只能挑着沉重的担子徒步行走,边走边看。一路上风餐露宿,严寒酷暑,一趟出门少则半个月,有时候则半年或者一年才能回一趟家。每次回家时鞋子都磨跛了,这路途可谓是多么的艰辛。在外的日子难免会遇到各种困境,记得有一次,外公走在一条偏僻的小山路上,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可附近望去却看不到村庄。一天的行走,加上随身带的干粮也吃完了,这时外公已经筋疲力尽了,外公想,难道今天晚上就要在这荒郊野岭过夜吗?正当外公一筹莫展时,远处看到一个老伯推着一辆农用土车走了过来,这时外公就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忙向那们大伯打听附近的村庄应该怎么走。这位大伯心地很善良,他体会到了外公的难处和出门在外的不易,就主动带外公去他家借宿,还帮着外公一起挑货郎担。当天晚上,大伯还让家人煮了一大碗红薯糯米饭给外公吃,外公吃得可香了,所以他经常感叹: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还有一次,因为是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会杀鸡来庆祝过大年,换来的鸡毛特别多,而且都是湿的,所以担子会特别沉重。于是,外公想了一个办法,他决定把鸡毛藏在一个地方,等晚上没人的时候再回来取。可是要找到一个不被人发现的地方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藏在一片稻田的田埂上。但是,到了晚上去取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鸡毛。这下外公可急慌了,要知道这可是好几天的心血和成本啊。叹气过后,外公还是不放弃,继续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鸡毛都找到了,外公可开心了。原来是白天藏的时候太过于慌张,记错了地点。这件事情给了外公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他经常教导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处理,不要慌。

听了外公的讲述,让我对“鸡毛换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勇于创新,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四

我最近读到了一篇名叫“红色故事鸡毛信”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革命时期许多青年人前赴后继地参加革命,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牺牲,赢得了祖国的解放。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让我意识到了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的信念和决定的重要性。在面对困难时,一个人的坚强决心和信仰可以支撑他走过每一个艰难的阶段,前行向成功。同时,这篇文章也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第二段:勇往直前,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在《鸡毛信》的故事里,当人们面临困境和挑战时,他们并没有被沮丧和惊恐制服,而是凭着强烈的信念和勇气迈向前方。在他们的思想里,只要坚信自己是为了祖国和更好的明天而奋斗,他们就不会退缩。这种信念的坚定不仅帮助他们战胜了人生中的困难,还让他们成为了时代的英雄。

第三段:付出和牺牲。

文章中的许多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为国家做出贡献,为了毫不动摇地坚守信仰,许多人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无怨无悔的付出,虽然遗憾和悲伤随之而来,但是他们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变得不愧为一个有用之人。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死后也只是成为殉道者。”在为伟大的事业献身时,人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第四段:传承红色文化。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认识到红色的历史文化有多么深刻的意义。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民族自豪等。这部分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在领土上自治和文化上独立的基础,更是中华民族为维护自由和和平建立起来的伟大文化遗产。我感到我们今天需要更加好好地学习、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

第五段:结论。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们应该看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并努力延续这种精神,为今后的事业铺平道路。我们应该求学先辈的科学文化和先进技术,在实践中发挥我们年轻人的主力军和拼搏精神,为民族繁荣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促进作出更大的贡献。红色文化告诉我们,刻苦奋斗,坚信信仰,才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同时,也让我们感恩祖国,爱与承载我们的土地。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五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一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明白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留意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最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海娃的原型。

他是电影《鸡毛信》中小主角海娃的原型,也是电影《沙漠追匪记》的主角原型之一,在他参加的历时两年半的解放战争中,他单人捕捉俘虏100多名。前不久,这位传奇英雄因病去世,留给人们不尽的思念和追忆。他就是以前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秦玉根。

秦玉根,1928年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县,1947年成为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侦察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新疆剿匪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先后荣立7次战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英雄勋章,是闻名全军的侦察捕俘英雄。今年4月,76岁的秦玉根在广东中山市因病去世,他在遗言中表示要将遗体留做医学科学研究。

消息传来,秦玉根当年的老领导、原西安警备区副司令员李文彭心潮起伏,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李文彭老人情不自已,他眼含泪水,挥笔书写回忆文章,以表示对战友、对当年难忘岁月的缅怀之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77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对李文彭老人进行了采访,并以此文对秦玉根以及所有革命先烈表示深深的景仰和怀念。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抗日战争的时候,在华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叫海娃的孩子。

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鸡毛信送给三王村的八路军。爸爸说:“海娃,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听了,一挺胸膛,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匆匆地跑去。

海娃走到了一个山沟里,没想到迎面就碰上了鬼子。他急得满头大汗,心想:怎么办?把鸡毛信藏在哪儿呢?突然,海娃看见领头羊粗大的尾巴,心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样鬼子肯定不容易发现。

海娃飞快地把鸡毛信拴在领头羊的大尾巴里。鬼子来到了跟前,大声问:“你的,干什么的?”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放羊的。”

鬼子上前搜查海娃的身。鬼子东摸摸,西摸摸,只摸到了一个大地瓜。

鬼子又问:“你的,认不认识三王村?”海娃本来想说不认识,又一想:不如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于是,他就又装着害怕的样子,小声说:“认识”。

鬼子一听,高兴极了,说:“带路!”通往三王村路有两条,一条是小路,一条是羊道。羊道那头就是八路军的包围圈。

海娃赶着领头羊在羊道上飞奔,鬼子让他走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的奔跑,把鬼子落在了后面,眼看就要进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鬼子知道上了当,向海娃射出了一排排子弹。

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跌倒了。幸好,八路军人多,把鬼子打得死的死,逃的逃。

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了起来,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

说完便昏了过去。八路军取出羊尾巴下的鸡毛信,得到了重要情报。

他们都夸海娃是个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七

“原来以前的义乌并不是现在这样,现在的义乌是由以前的老前辈一点一点打拼出来的,不知道外公那里有没有一点故事可以讲给我听?’我一边关掉放映有关义乌记录片的电视,一边在心里嘀咕道。

我跑到外公的书房,问起有关鸡毛换糖这件事,。外公见我这么好奇,就关掉正在看的电脑,推了推老花镜,跟我讲了起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那时没有改革开放,由于当时经济匮乏,义乌人多地小,所以大家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解决。被现实生活所迫,勤劳智慧的义乌人想到一个好办法——鸡毛换糖。那时他们把甘蔗榨成红糖,再加工成姜糖。然后,带上些百货。如:针、线、纽扣等。用这些小百货来换鸡毛,最后把鸡毛卖掉换成钱。起初,他们只是在附近的城市走动。慢慢地有了经验,就越走越远。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哪个地方能换得多一点,就只能挑着担子徒步行走,越走越远,风餐露宿。每次出门一趟少则半个月,多则半年或一年才回一趟家。每次回家鞋子都已经磨破了,可见他们每天要走多少路啊!

听着外公给我讲的鸡毛换糖的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日夜为生活奔波的爸爸,他总是当个夜猫子没日没夜地赚钱。早上我起床,爸爸已经不知道何时离开了家;夜里,直到我休息,爸爸也还没有回家。偶尔有空能回家和我们团聚,也会因为一个电话急匆匆地出门。以前我总是觉得爸爸只想赚钱,现在才知道爸爸不只想赚钱,还想给我们更好的生活。更想证明自己为义乌出份力,这是义乌人传承的一种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开拓。

外公的故事和爸爸的奔波让我明白:今天的义乌打下坚实基础的鸡毛换糖,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种百折不挠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这种拼搏精神,不仅是义乌人的,更是中华民族的不畏艰难,勇于开拓,艰苦卓绝的民族精神。

我们这一代人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代人,我们现在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好本领,长大了为义乌做贡献!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八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封鸡毛信》。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可了不起了,他是村里儿童侦查团的团长。有一天,他正在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突然,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急急忙忙地走上山来,拿出一封信,要海娃马上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爸爸一再叮嘱他,这封信千万不能丢,一定要送到目的地。爸爸让他赶着羊去,要是碰到日本鬼子,就说是放羊的。

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连忙跑过去,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实话的不说,就死拉死拉的有!”一个挂洋刀的鬼子哇啦哇啦地叫,还抽出刀来吓唬海娃。“呜……我是放羊的嘛!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哭起来。鬼子官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命令把羊都扣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想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子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抱。海娃眼看自己心爱的羊被拖去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呀!

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么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么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几个山头,只听“嘭”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原来他们踩到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在前面开路!”鬼子官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多坏呀!海娃心里却想:“好哇,让我带路,我把你们都带到八路军那去,把你们都消灭了”。这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己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小孩,你的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趴!趴!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跌倒在草丛里。他知道,这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吱呀砰,吱呀砰。”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可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哎呀,这不是海娃吗?”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

“叔叔,羊……老绵羊……尾巴……鸡毛信……”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打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海娃光荣地完成了任务,成了人民的小英雄。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九

在海娃面前出现两条路,一条小路和一条羊道。羊道就是羊走的路,更窄更陡,比那小路还难走。

海娃回头看了看,鬼子已经落在后面被石岩挡住,看不见了。

海娃把羊赶到了羊道上,他想,这羊道上不会有地雷的。这时,几个黑狗嚷道:“怎么走到这儿了,走正道!”

海娃大声喊道:“这条道我走过,比那边近!”说着,甩了几鞭子,羊群继续往前跑。

鬼子和黑狗们赶着牲口吃力地往上走,又喊道:“牲口上不去啦!”海娃也喊道:“上了这个坎就好走了!”说着,又甩了几鞭子。

小胡子军官好像觉察出什么,也大声喊:“慢慢的开路!”

海娃不听小胡子军官的,头也不回地朝前走,一边走一边甩着羊鞭子。他想,马上就能见到张连长他们了。

小胡子军官见海娃不停步,知道是上了当,就“啪、啪”地开了枪,而海娃跑得更快了。海娃攀上石岩,拨开草丛,一边跑一边大声喊道:“鬼子来了!快开枪呀!”

鬼子和黑狗朝海娃不停地放枪,海娃拼命地朝前跑。海娃一下子跌倒了,他累得实在爬不起来了,这时,只听山上响起了一阵排子枪。海娃一听,高兴了。这是八路军的枪。他拼着命爬起来朝山上跑去。可没跑多远,又栽倒在地。一个八路军战士迅速跑过来,把海娃抱了起来。八路军一边跑一边喊着:“是个放羊娃,挂彩了!”

张连长过来一看,惊奇地说道:“这不是海娃吗?龙门村的儿童团长,常给咱们送信的。”

海娃睁开眼睛看到张连长蹲在他身边,眼里流出了眼泪。海娃心想,真丢人,见了张连长为啥要哭呀!他想擦掉眼泪,可是,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只轻声说道:“羊,……老绵羊……鸡毛信……”

张连长一边给海娃包扎伤口,一边问道:“什么羊呀?”“信在哪里呀!”

海娃断断续续地说:“老绵羊……头羊……信在尾巴下……不,尾巴在信下……”说着说着又昏迷过去了。

等海娃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海娃发现自己睡在暖炕上,铺着红艳艳的大花绒毯,盖着的也是软绵的毯子,热得混身都有些难受。再一看炕沿上堆满了方合合、圆罐罐,都是些好吃的。这是怎么回事呀!

张连长坐在炕沿上,见海娃醒来,笑着问道:“好些吗?还疼吗?”

海娃问道:“这是哪儿啊?这么多东西是谁的?”

张连长笑着说:“是你的呀!”

海娃说:“不是我的。”他没见过这些好东西。

张连长告诉海娃,他送来的那封鸡毛信可重要了,就是根据那信上的情报,八路军趁着鬼子到山里去扫荡,和川里的民兵一起端掉了鬼子的老窝。

张边长摸着海娃的头说:“你真是咱们的小英雄,这些东西就是指挥部送给你的。”

海娃脸红了,说:“我不要这些东西,我要一支枪!”

张连长指着墙角说:“那不是枪吗!”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十

抗日战争的时候,在华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个叫海娃的孩子。

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鸡毛信送给三王村的八路军。爸爸说:“海娃,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里!”海娃听了,一挺胸膛,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向三王村急匆匆地跑去。

海娃走到了一个山沟里,没想到迎面就碰上了鬼子。他急得满头大汗,心想:怎么办?把鸡毛信藏在哪儿呢?突然,海娃看见领头羊粗大的尾巴,心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信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样鬼子肯定不容易发现。

海娃飞快地把鸡毛信拴在领头羊的大尾巴里。鬼子来到了跟前,大声问:“你的,干什么的?”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放羊的。”

鬼子上前搜查海娃的身。鬼子东摸摸,西摸摸,只摸到了一个大地瓜。

鬼子又问:“你的,认不认识三王村?”海娃本来想说不认识,又一想:不如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于是,他就又装着害怕的样子,小声说:“认识”。

鬼子一听,高兴极了,说:“带路!”通往三王村路有两条,一条是小路,一条是羊道。羊道那头就是八路军的包围圈。

海娃赶着领头羊在羊道上飞奔,鬼子让他走慢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的奔跑,把鬼子落在了后面,眼看就要进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鬼子知道上了当,向海娃射出了一排排子弹。

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跌倒了。幸好,八路军人多,把鬼子打得死的死,逃的逃。

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了起来,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

说完便昏了过去。八路军取出羊尾巴下的鸡毛信,得到了重要情报。

他们都夸海娃是个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鸡毛信的故事原文篇十一

海娃那年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长。他从8岁就给地主老财放羊,风里雨里,辛辛苦苦放了6年了。他特别痛恨地主,更恨日本鬼子。

儿童团长海娃每天到龙门山上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山顶上立着一棵树,一棵假树,海娃就在这棵树旁边放羊。原来,这棵树是“消息树”,如果鬼子来了,就把这树放倒,村里人看到“消息树”倒下了,就知道是鬼子来了。

这一天,海娃又赶着羊群来到“消息树”下,几十只羊都散开吃草去了。

龙门山西边是平川,站在“消息树”下,可以看见平川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还能看到那平川上撒着不少芝麻粒大的黑点点,那是日本鬼子的炮楼。

羊群乖乖地去吃草了,海娃一个人没有伴――后周庄的和平川里的放羊娃今天都没来,海娃想,如果跟谁摔个跤、玩个“鹞子翻身”或者来个“倒竖蜻蜓”,该多有意思啊!

想着想着,海娃扔下红缨枪,两只手一抢,两条腿已经竖起来了。他用两只手撑着地走起来了,真叫好玩,忽然,一颗手榴弹从海娃怀里掉在了地上。这可了不得,这是海娃临出村时,村长给他的,村长说:“鬼子又要来扫荡了,你在山上就是咱村的眼睛,给你颗手榴弹,别让汉奸把你逮住!”

海娃拿起红缨枪,两眼望着平川。太阳照着,四处静静的。

海娃望啊,望啊,忽然他看到,平川上那个疙瘩里爬出一长溜黑点子。海娃揉了揉眼睛,清清楚楚看到,那黑点子像无数蚂蚁,朝龙门山爬来了。不好,鬼子又出动了。

海娃赶紧把“消息树”一拉,“消息树”倒下了。只听,龙门村里响起了钟声,钟声越来越紧,人们背着粮食、包袱,赶着牛羊,都急忙往山沟里跑,民兵们也集合了,都拿着武器上了山。

海娃站在龙门山上,只听有人爬上山来。这条路很少有人走的,莫非是汉奸?

海娃使劲甩了一下羊鞭,几十只羊很快都钻进了草丛,海娃也急忙藏到了一块大石头后面,钻到了酸枣树丛里。他拧开了手榴弹的盖子,从树叶的缝隙里看着那来人到底是干啥的!

那人爬到山顶就喊起来:“海娃!海娃!”

海娃一听,这不是爸爸吗?赶紧从大石头后面跑了出来。

爸爸有点着急地说:“鬼子快来了,你在干什么哪?”

看样子爸爸有急事,顾不上多说。只见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海娃看见这是一封鸡毛信,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海娃知道,这封信非常重要,一定有紧急的事。

爸爸严肃地对海娃说:“你马上把这封信送到三王村,交给张村长,一定要小心!”

海娃接过信,说:“知道了,我马上就去!”说着,海娃把手含到嘴里,吹了一声口哨,只见几十只羊从草丛里向海娃奔跑过来。

海娃把羊鞭交给爸爸要走,可是,爸爸没有接过羊鞭,说:“你赶着羊走吧!要是碰见鬼子,就说你是平川的放羊娃!”

海娃不只一次送过鸡毛信,可是赶着羊去是第一次,他说:“赶着羊送得什么时候送到啊!”

爸爸说:“明天送到就行,一定要小心,信可不能丢。赶快走,鬼子就要上山了。”

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只红薯递给海娃,说:“路上吃吧,一定小心啊!”

海娃赶着羊群走在山上的小路,想快点把鸡毛信送到。从龙门村到三王村走大路有30里,从小路走只有20里。

转过崖畔就是西山了。海娃远远看到西山顶上树着一棵“消息树”,知道没有什么情况,海娃甩着羊鞭放心地赶着羊,这时候,太阳快落山了。正在放心走的时候,海娃抬头一看,西山顶上那棵“消息树”倒下了。坏了,鬼子来了。

海娃心想,不能让鬼子发现,鸡毛信一定要送到。小路不能走,就走大路吧。

日本鬼子越来越近了,海娃也越来越着急。几十只羊只管往前跑,这只羊的头抵住那只羊的屁股,那只羊的角磨着另一只的肚皮,一点也不着急,忽然,海娃看到头羊儿的大尾巴,又肥又大,在屁股后面,一晃一晃的,海娃有了办法了。

海娃跑到羊群里,把那只头羊――那只领头的绵羊――抓住,掀开它的大尾巴,将尾巴根那长长的绒毛搓了两根细长的毛绳,把鸡毛信绑在了羊尾巴下面。那头羊从海娃怀里挣开撒腿就跑,越跑越快,那尾巴卷得越紧,把鸡毛信严严实实地盖住了。

海娃的一颗心放下了,使劲地甩起了羊鞭。羊跑得那叫欢,差点没把鬼子撞了。

一个歪嘴“黑狗”跑过来,一把把海娃提溜到一个鬼子跟着,那鬼子挎着洋刀,鼻子像一个蒜头,还留着一撮小胡子。那鬼子呲着两颗大金牙,对海娃吼道:“你的――八路的探子?”

海娃有意歪起脑袋,张大嘴巴,好像在说:“你说什么啊?我听不懂!”

那个黑狗用枪托撞了一下海娃的屁股,凶狠地说:“太君问你是不是八路,快说!”

海娃本想骂他一声“黑狗”唾他一脸,可一想鸡毛信就忍住了,说:“不是八路,我是放羊的!”

小胡子日本军官让歪嘴黑狗搜海娃身上,搜了半天,什么也没搜出来,只搜到一块烤红薯。歪嘴黑狗拿着烤红薯刚塞到嘴里,被小胡子日本军官抢了过去,一边吃一边说:“大大的好!大大的好!”

吃完了烤红薯,小胡子日本军官又问海娃:“你的,什么的干活!”

海娃说:“放羊的干活!”

“你的,良民证的有?”

“我才14岁,哪有良民证呀!”

“你的红薯,太君的送礼,开路开路的!”

海娃赶紧赶着羊走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可是没有走多远,几个黑狗又追了上来。

歪嘴黑狗把海娃的羊鞭夺过去,要把羊赶走。原来,他们看天黑了,没地方吃晚饭,要宰了羊吃肉。

海娃抱住歪嘴黑狗哭着喊道:“这可不行啊,没了羊我就活不成了!”黑狗们不管海娃多伤心,把鞭子一甩,把羊赶着就走。

海娃心想,这怎么成呢?鸡毛信怎么办呢?海娃想到鸡毛信不哭了,远远地跟在鬼子后面――不能让毛信落在鬼子手里。

海娃忽然吹了一声口哨,只见几十只羊四散跑开,黑狗们抓了这只跑了那只,累得他们满头大汗,歪嘴黑狗跑了过来,打了海娃几巴掌,吼道:“快!给老子赶羊去!”

海娃假装不愿意去,歪嘴黑狗又打了海娃几下,海娃才赶上羊群跟着鬼子进山了。他想,这正好,瞅机会把鸡毛信想法拿到手,一定要送到。

到了一个小山村,天要黑下来了。小胡子日本军官嚷道:“米西米西!”――要吃饭了。可是,村里的百姓早跑光了,粮食都藏起来了,吃什么?只见黑狗们跑进羊群,你逮一只,他捉一只,要宰羊吃,海娃心里多难过啊!这几十只羊是海娃亲手养大的啊!

有的黑狗一刀把羊腿割下来,有的把羊肚子开了膛,歪嘴黑狗把那只头羊抓住要杀,可是,他拽着头羊的猗角,怎么拽也拽不动,老绵羊的四条腿像钉在地上一样,歪嘴黑狗累得满头汗,别的黑狗看了哈哈大笑。歪嘴黑狗生气地说:“笑什么?这只羊能有30斤肉,比你们3只还沉!”别的黑狗听了,说:“那么老的羊,谁吃啊,给你做妈妈吧!”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小学暑假日记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暑假日记(实用15篇)

下一篇:纪录片《王阳明》观后感范文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