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基于激励理论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基于激励理论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策研究

小编:曹乐

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态良好,逐步提高了其在农民心中的影响力和信誉度。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高了有力的信贷支持,提供了大量的发展资金,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虽然政府、农民和农村金融机构三者在互相磨合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者在不断地磨合中研究出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新对策。

一、采用激励理论分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激励理论应用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运营之中,体现在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政策之中,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的激励工作,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实行的激励策略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互相配合,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共同助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行。

(一)激励理论下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政策,比如帮助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融资渠道,允许社会其他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体系,允许资金雄厚且具有良好前景的大银行在农村设立子公司,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村金融资本实力。当前,在政府的激励政策的扶持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增长,弥补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空白,大量闲置资本融入农村金融体系,实现民间资本的合法化以及农村金融资本扩大化的目的,全力推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但是,我国农村数量众多,不能由中央直接管辖,中央政府只能提供相应的政策进行侧面支持,实际上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建设的影响更大。地方政府处在中央政府和农村金融之间,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承上启下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某些地方政府认识的不足,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担心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会减少其业绩,因此,常常采取消极的政策发展农村金融,控制当地民间资本的投入量,单单依靠中央的资金扶持。这种情况下,农村金融的发展前景十分堪忧。

(二)农民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任度增加

自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后,下发了一系列帮扶对策,帮助农村金融扩大运营规模,扩大在农村信贷行业中的影响力。农村金融机构面向的重要群体是农民,因此要求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要满足农民的需要,贴近农民的贷款习惯。改变原有复杂的工作流程,建立良好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担保机制,实行灵活简洁的工作流程,方便广大农民进行贷款业务。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结合农民贷款特点,不断降低农民的担保底线和贷款抵押,不断鼓励农民进行小额贷款,促进农业生产。另外,在政府的政策的保障下,民间资本能够以合法的身份助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民间金融组织能够比一般的农村金融组织更贴近于农民大众的需求,方便农民大众的生产生活,增加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民大众中的信任度,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影响力。

(三)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实施激励策略现状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日常管理中,也融入了激励理论,在内部实行激励策略,主要体现在薪酬和工作两个方面。一是薪酬方面,农业金融机构采取工资+ 奖金+ 福利的形式。工资根据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和金融市场,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岗位和业绩等因素制定出基本标准。因为影响因素众多,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等级的工资机制,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奖金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奖金机制是为了进一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增加员工的业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因此在奖金方面,农村金融机构采取浮动机制,根据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决定其奖金的额度。而福利方面,是农村金融机构对员工的一种保护。福利机制也是采取差别对待的形式实行,因而导致其员工工作产生不同的效果。即福利待遇差别不大,可能会导致其员工消极怠工,工作积极性降低;相反,实行差别较大的福利待遇,会起到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二是工作方面的激励策略,农村金融机构常常采取目标式和奖惩式的激励方式,促进员工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联系。目标式的激励方式是通过设定工作目标来实行的。但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很难设定好工作目标。一般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实行该激励方式。而奖惩式激励方式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就应用的十分广泛了,各个农村金融机构根据其机构文化、运营特点制定出了因地制宜的奖惩制度。很好的将员工和农村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员工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认同感,促进员工努力工作。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发展的大机遇。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农村金融机构受政府过渡监管导致防范风险的意识变低,不能有效发挥其市场力量等;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大众的服务意识较低,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完善的内部机制,导致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

(一)政府过渡监管限制了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在我国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进行大力扶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优待政策。但是受到我国旧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政府部门在管理手法和政策上较为严格,长此以往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出现许多问题。一是因政府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管理过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过分依靠政府部门,一方面使其降低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注重防范风险,加大了风险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降低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活力,信贷活动不能正常有序的进行。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发挥其市场力量。市场力量来自于所有市场参与者,不光来自于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内部机制还不健全,过渡依靠政府监管,降低了其防范风险的能力,还增加了其运营的道德风险。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保护,使其受到的约束力大大减少,因而道德风险性增大。农村金融机构一旦破产,国家和农民将受到严重的损失,国家将承担农村金融机构的所有债务,三农问题将不断恶化。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力度不足。当前,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没有明确对农村金融机构制定出专门的法律法规。针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法律有些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比如《贷款通则》制定多年,但是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来说并不适合;而有一些法律法规就某事的规定不一,甚至自相矛盾。因此,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及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也不够专业,对于金融知识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能熟练掌握,造成监管不力等现象。

(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数量众多,加强新农村建设也成为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民是组成农村的基本单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向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已获得充足的生产资金。但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的需要,进而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农民向农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需要大量抵押品,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对农民进行全面的信息审核,造成农民在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成本过高,难以满足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比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业企业还处于发展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我国农业企业等规模较小的企业受到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政策较少,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农业企业的重视程度也不高,致使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三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已经跟不上三者发展的脚步。或者所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三者发展的特点,激励效果不佳,没办法满足三者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三)农村金融机构制定的激励策略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其内部制订了一系列激励员工工作的策略,短期内实现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但是长期下去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内部实行的激励策略形式过于贫乏单一。这写激励策略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但是并不能有效持续下去。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不能完好的结合在一起,最终会有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回到原先状态的可能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制定的激励策略缺乏公平性,基本上是根据员工岗位级别制定的,造成员工内部的不满情绪,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流失优秀的工作人员,对其造成严重的打击。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策略不完善,导致大量优秀员工离岗,剩下的员工工作素质等方面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这些员工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无法为客户提供高层次的服务。长期发展下去,将严重阻碍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更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阻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激励理论视角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对策

农村金融机构应用激励理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在实际运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通过适时的调整,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本文从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民三个方面出发,多角度的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实际运营中的问题。政府方面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明确农村金融机构工作重点。农民方面主要是要求农村金融机构为广大农民提供适合的金融服务,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至于农村金融企业内部人员和工作的调整应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准,实施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

一是在保证农村金融机构能够独立运营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对其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坚持服务于三农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明确分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运营活动。并且创新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方式,使其管理手段符合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促进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民能够从农村金融机构中获取充足的资金帮助促进农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是农村金融机构与中央政府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中央不断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也应积极相应中央政府对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和方针,加强地方财政的扶持力度,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三是不断推动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从整体上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完善其监管手段和方式,创建一个规范的竞争市场环境,保证农村金融在金融行业中直步向前,不断的发展壮大,实现政府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根本目标。

(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发展保障体系。农村金融机构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扶持政策有待加强和完善,采取激励政策,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即高风险和低收益,进行保险保护。使农民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避免因为自然灾害造成减产,而无法偿还高额的贷款的后果。在这一点上,政府相关部门、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商业保险业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发展情况,建立并完善农村保险体系,给农民生产活动最大限度的保障。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加强服务农村,为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村建设水平,制定出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金融服务项目,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最全面的服务体系。此外,因为在政府过渡监管下,使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所降低。因此,在不断完善对农村和农业的服务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其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实施有效的金融机构激励策略

实施有效的金融机构内部激励政策,提高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一是制定完善的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对于在工作中滥竽充数的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严格规范员工工作态度。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制定需要匹配当地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以避免超出实际情况而不能兑现,降低了其可信度,造成人才外流的后果。或是支付给员工少量的薪酬也造成人才的外流。因此,明确业绩考核标准,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及其重要的。二是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同时设立奖惩制度,对通过培训后大幅提高工作业绩,且工作态度认真的员工给予奖励和表扬;而对那些不求上进的员工采取惩罚,如不悔改给予开除,以达到优化内部组织结构的目的。同时还要调整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激励政策,坚持物质和精神两手准备,保持员工高度的积极性,留住优秀的员工。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督与管理,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透明度,规范内部操作,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其在金融行业中的影响力,并逐步提高其在农民心中的信誉度。避道德风险发生造成严重的恶果,危害农村金融机构在金融行业的地位和在农民心中的印象。四是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要适用于当地农村,服务于农村建设,重视农民的真正需求,提供的金融产品和理财项目要符合当地农民、农村、农业的实际情况。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在激励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比如引入民间资产等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去渠道,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数量,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建设。而农村金融提供给农民的信贷服务和其他理财服务应该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在内部管理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状态,制定明确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同时加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方面的内容,完善内部薪酬制度,为农村金融机构挽留优秀的工作人员,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办公效率和员工工作的态度。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还在建设与完善之中,随着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辅助,在新农村建设之中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互联网银行与普惠金融发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党员思想汇报材料(精选17篇) 2022年基层党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发言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