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心理及应对机制

浅析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心理及应对机制

小编:

"

论文摘要:第二语言相对于其他教学活动更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调动、组织、引导作用。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从对方的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生活方式,这样对一些外语表达方式理解起来便会容易很多。

论文关键词:学习途径 学习动力 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了学习效果,有一句英语:Education is not an end but a means to an end.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帮助中职学生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中职学生容易出现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一部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比较差,对英语学习比较排斥,加之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过程,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解决方式为:

1.从学校的角度,扩大交流,增进了解,无疑是有好处的,尤其是交换学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学习;从老师的角度,最常见的就是学生结成对子,一帮一互助,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比较内向容易自卑的学生,这种方式可能不太适合。

2.从家长的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可以自己教,如果家长有这个时间和精力。第二,送孩子到外面补习。我特别想说一下第二种。学生的成长和家长的耐心教育密不可分;对于中学生的各种培训,主要是针对考试,比如升学考试、竞赛等,都是需要技巧加上大量的练习。中职的英语教学就是复习和巩固。曾经在网上看到有老师讲:为什么有很多老师针对不同学生都喜欢从新概念二讲呢?以它为中心,就很容易掌握学生对课本的掌握程度了。它可以作为承前启后的教材,在课堂上我也经常选用上面的文章作为泛读内容给学生使用,可以把它当故事讲,顺带复习语法和词汇。

问题二,学习缺乏动力,不愿多读、多写。万事开头难,有不少学生,am,is,are都分不清楚,难怪不想学了。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强化知识点很重要,无论学生的情绪有多么抵触,该讲的语法还是要讲。耐心是老师必须具有的品格,针对中职学生尤其需要耐心。

问题三,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万能”教学法。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万能”教学法,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教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发展蓝图,这样才能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二、第二语言课堂教学

第二语言相对于其他教学活动更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调动、组织、引导作用。提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运用教学技巧使教学效果最优,是一名英语教师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句型训练西式化:领唱,合唱,点唱,独唱,针对初级阶段的学生很有效,在这里不得不提下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大部分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放在应试上面,听和说的能力要求不高,在学校也很少开设针对性的听说课,所以听说练习对中职学生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课堂提问原则:简单清楚,让学生知道怎么回答;难易适度,不超出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活泼有趣,不单调,不枯燥,有生气。从不少大型英语考试可以看出,中国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要把学生难倒,学高为师嘛,但是针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是让他们活学活用,能用是目标。如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就是不错的开端。从头开始学,每节课加入适当的语音练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三、学英语从发音开始

首先介绍发音基础:发音器官,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每一个音发出来,往往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起作用,而是两种或更多种方法综合起来作用。决定一个音的基本性质的方法,可以称为基本方法,决定一个音的附属性质的方法可以称为伴随方法。基本方法是一个音发成的必要条件,伴随方法是其充足条件,两个方法不可或缺。

四、运用肢体语言

第一,让学生跟着指双唇、唇齿、齿间、舌尖、舌面、舌根等等。第二,示范摩擦音(f和v)、双唇音(清音p和着音b)、鼻音(mn和η)。根据这些示范就可以开始分别教读元音和辅音,中间穿插少量的比较和提问。有了元音和辅音的基础,就可以让学生翻到课本单词,我做示范,请学生一起来读。虽然不少学生不喜欢读,但是喜欢拼读,边拼边读,不懂还会问老师,这样就可以互动了。先把课本中的单词读准,听懂。要提醒学生注意语调(最重要的是声带的松紧度)和声调(对词义产生影响的音高变化)等,如:You are a student.You are a student?这两句话有不同的意义,不仅是因为句末标点符号不同,主要是句末的音调不同。这样的句子可以多示范给学生,他们会觉得学起来比较简单。

五、在Schumann的文化适应模块(Acculturation Model)

Schumann认为文化适应有两种模式:

1.学习者不但在社会活动方面与新的文化多接触,在心理上也是对新的语言充分开放的。

2.学习者接受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语言的适应性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日本人很少握手,一般鞠躬。在日语中有敬语、谦语之类的,对长辈、晚辈、下属、上司都有不同的语言表示。所以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如果不能接受那种语言的文化,就会使得你的语言习得产生僵化。学习一门语言就是要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适应社会需要,从对方的社会生活入手,让学生们学习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生活方式的不同,这样对一些外语表达方式理解起来便会容易很多。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中职数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建议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扶贫工作班会教案(大全7篇) 最新大学生就业自荐信800字大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