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析我国女子高校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

试析我国女子高校百年发展历程的回顾

小编:

"

[论文摘要]女子高校在我国的百年历程,可分为兴起、发展、中断、新生四个阶段,各阶段都有自身的特点,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文章系统梳理了女子高校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其办学经验和教训,继承与发扬其优良传统,对于今天女子高校发展有所借鉴。

[论文关键词]女子高校 发展 历程 回顾

一、兴起——清朝末年到“五四”运动(1905~1919年)

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最早出现的女子高校是教会女子大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女子教育在我国迅猛发展,为满足教会女子中学对教师的需求,并为其毕业生提供升学场所,在华西方教会开始筹划设立女子大学。1905年5月,中华基督教教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决定在华北、华南、华中和华西分别筹建一所女子大学,以推动教会女子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当年,在原有北京贝满女子中学的基础上,创办了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这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大学,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所女子高校,开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先河。随后,1907年广州夏葛女子医学院成立,1908年美以美会在福州创办华南女子大学,1915年美国差会在南京创办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一开始即是作为大学创办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具有完全大学水准的女子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教会女子大学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相伴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文化侵略特征,但在当时的中国却为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开辟了一条蹊径,成为我国女子高校的历史源头。

二、发展——“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年)

第一类是教会女子大学,除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于1920年并入燕京大学、广州夏葛女子医学院于1936年并入孙逸仙医学院外,1924年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了上海女子医学院,这是当时上海唯一的女子医学院,在女子医学高等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1942年因抗战原因而停办。1937年天主教会在上海创办了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这是天主教会在我国创办的唯一一所女子高校,始终坚守女性高等教育的阵地,在动荡和曲折之中保持基业长青,成为当时教会女子大学的典范。 在这一阶段,先后有两个历史事件对女子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爆发的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这是教会女子大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25~1928年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收回教会学校教育管理权的法令,使教会女子大学得到了根本性改造,从而开启了女子高等教育走向中国化、本土化的新程,如金陵女子大学,1928年春开始交给国人办理,同年11月由吴贻芳接任校长,1930年经教育部注册立案,并按要求更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通过注册,金陵女子大学被纳入中国政府的高等教育体系,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中。正如专家所言,这场危机虽然使得金陵女子大学被迫在宗教等方面做出了痛苦的改变,但在吴贻芳及其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这种改变成了一次发展的机遇。二是1937~1945年的全面抗战,使女子大学经受了考验和锤炼。大部分女子大学被迫迁移到后方,如金陵女子大学和华南女子大学分别在四川成都和福建南平继续坚持独立办学,1940年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在战时陪都重庆创办,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内迁到西安后并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和上海女子医学院在上海沦陷后惨淡经营,1942年上海女子医学院因为拒绝到日伪政府注册登记而自动解散。战争的影响使女子大学不得不面对种种困难,但也正是因为战争,女子大学才得以有机会展现共赴国难、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和巾帼不让须眉的独特风采,从而更加为国人所认可、为社会所接受,并融入中国的主流教育中。 "

回顾这一段历史,女子大学在动荡和曲折之中保持了不断发展的势头,虽然办学规模相对较小,但专业与课程设置有新的拓展,主要开设四年制本科课程,其中上海女子医学院还开设了医学博士学位课程;在师资方面,在一些特色和优势的专业领域,聚集了当时国内一流的师资力量,其中不乏颇有声望的名教授、国外毕业的博士以及英美大学的兼职教授;人才培养保持了较高水平,女子大学大多按照英美大学的标准开展教学,有些课程用英语进行教学,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一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认可。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例,当时办学水平在国内小型规模的学院中居于前列,其毕业生出国深造有资格进入美国任何大学的研究院。

三、中断——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4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存四所女子高校,即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金陵女子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华南女子大学。当时中国处于全面改造、百废待兴之际,中央人民政府收回教育主权,对私立高等学校以及接受国外津贴的教会大学进行接管和改造,并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为废除各种男女不平等的制度,使女性真正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政府撤消女子高校,一律实行男女合校同班制,由此使得女子高校纷纷与其他大学合并,其中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和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华南女子大学于1951年4 月与福建协和大学合并成立福州大学,后改名为福建师范学院;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于1951年8月并入震旦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和法学院,后随震旦大学并入复旦大学与交通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于1951年10月和金陵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师范学院。自此,女子高校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在随后的三十多年间,女子高校一直销声匿迹,形成了历史的断裂现象。

四、新生——改革开放初期至今(1984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女性受教育逐渐成为新时期妇女运动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和社会地位、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发展女性高等教育,创办了一批独立设置的女子高等院校,其中1984年全国妇联将所属的妇女干部学校升格改建为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这是建国后第一所女子成人高校,同年陕西省政协倡导一部分民主党派人士、社会名流创办了西安培华女子大学,这是建国后第一所民办公助的全日制女子职业大学;1985年湖南省妇联创办了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这是建国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同年一部分旅居海内外的原华南女子大学的老校友创办了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这是全国第一所具有国家承认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女子普通高校。由于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资源缺乏,女子高校在建校伊始办学层次较低,主要是专科层次,而且大多属于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序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施,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为女子高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女子高校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较大突破,先后诞生了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院校,即中华女子学院、湖南女子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同时在综合型大学中兴起了一批以女性教育为特色的二级学院,如同济大学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在职业院校和民办院校中迅速崛起一批女子高校,如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女子职业学院、长沙竞男女子专修学院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女子高校坚持以发展女性教育为己任,在各自的领域办出了一定的特色,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国高教园地增添了一道独特风景。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发展价值观下的中高职衔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教师节班主任演讲稿三分钟(实用8篇) 最新招商的心得体会和感悟(模板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