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论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

小编: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精神 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风、学习方法,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把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来,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在理论研究上和实际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把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来,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要求,在理论研究上和实际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精神的含义及其养成教育的意义

科学精神简单的说就是求实、求真、求索精神的执着探索精神;就是创新、改革、实践的理性发展精神;就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的明辨是非精神。我们要求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这就体现了科学精神;我们主张办事情、想问题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想当然办事,这也遵循了科学精神;我们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的正确性,更是具有科学精神的体现。科学精神作为科学和文化的共同体,影响和引导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是接受社会高层次教育的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将来会成为社会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各个领域的业务骨干,他们的素质和精神状态将影响社会未来的发展。科学精神的养成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学风、学习方法,分清是非、辨别真伪的能力。大学生有了科学精神,可以按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思想保守、僵化或缺少求索精神以及人才必备的能力、智力,减少囿于传统的经验或缺少新思路的情况,从而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乏科学精神的各种现象,其主要表现如下:

1.忽视科学精神建设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某些科学知识,但不一定具有科学精神。江泽民同志曾经再三强调:“有了一些科学知识,不等于就有了坚定的科学精神”。具有科学精神远比掌握科学知识更难,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远比传授某种技能更难。

现今,随着竞争机制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及专业化社会的到来,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在肯定文凭、证书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大学生对文凭与证书的执着多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盲目,而少了对科学文化本身的追求与热忱。在科技发展的背面,科学精神的缺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2.缺乏客观求实精神

在当前高校中,很多大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缺乏探索、求真、试验取证、客观求实的精神J。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靠抄袭作弊过关,存在侥幸过关的心理。同时,在大学生中弄虚作假、篡改数据、伪造事实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抄袭剽窃,掠人之美占为己有;有的投机取巧,自我吹嘘肆意夸张;有的则表现出过分注重科研的功利性,难耐寂寞,急于出文章、出成果,浮于表面,懒于深入,热衷于短平快、低水平的重复和简单的模仿,热衷于哗众取宠。这些都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浮躁心理,是与科学精神的求真务实相背离的。

3.开拓创新精神欠缺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身学校实际情况与现实条件采取各种形式的举措,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是效果还是不容乐观。首先,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学生们大都循规蹈矩,老师没有说过的话不敢说,没有布置的事不敢做,缺乏明显的创新意识。其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多数学生是师云亦云,没有积极的独立思考,更不会标新立异。最后,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创新是天才才能创造的奇迹,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敢相信自己也能创新。由于创新的自信心不足,因而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欲望。大学生缺乏创新欲望是阻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J。

4.敬业献身精神缺失

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爱国热情,但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薄弱,人生价值取向不够健康向上。他们对追求完善的人生和高尚的人格认识不足,怀有自我成材的愿望,但忽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对为社会作贡献思考不足,不太注重社会群体长远利益,过分强调个人得失,缺少与人合作的能力。同时,高校学生很少把生活目标与敬业献身联系起来许多学生的“人生哲学”选择名、利和平静的生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愿意献身科学。作为未来科学的主体高校学生对待科学精神的这种态度实在不能不令人忧虑。

三、大学生科学精神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1.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的状况尤其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对科学精神教育的重视是培育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关键。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接触和模仿的对象,他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思想意识和科学作风等方面都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乃至终生的影响,他在教学过程和日常生活中的示范引导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用优秀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和教育大学生,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积极地提高学生的自身免疫力,使他们具备分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在一些科学问题上能辨别是非,正确对待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

2.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科学精神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也蕴含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之中。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怀疑批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对于改变目前学生科学精神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它要求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要遵照客观规律,尽力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内容选择、结构安排到语言选择都比较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挖掘教材内涵,引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使学生在掌握政治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体味其科学合理的内容、逻辑严密的知识结构、精到准确的教材语言,从而使学生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需要正确的认识、思维的方法,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品格,把科学的真实与人品的真实统一起来。否则,缺乏健康的素质,品德低下,必然背离科学精神的境界,乃至走向科学精神的反面。

3.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为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强调开拓、崇尚创新、主张怀疑,它体现为独立思考而不武断,尊重先贤而不盲从,敢于创新而不妄加臆断的理性行为J。学生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机能是一种最能丰富和超越成就的机能,教师应保护、挖掘和解放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的创造动机,并且有策略的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惊奇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活动的热情向往和浓厚兴趣。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要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和发现活动,弓l导学生主动验证自己的想法,能够面对研究中的困难并且勇于克服困难,在结果不明朗肘能够对自己有信心、深入思考而不随声附和。

4.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

校园内外舆论的正面导向对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培育起着强化作用J。社会舆论机构通过宣传科学工作者队伍中的先进人物,将崇高的道德理想和完美的人格目标具体化为一个个可以效仿的楷模,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学习榜样,讴歌他们勤业敬业、认真执着、刻苦耐劳、不计名利的优秀事迹,颂扬他们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科学道德、恪守科学工作作风的高尚品格,对当代大学学子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及道德品质的培育起到强大的推进作用。

因此,在高校校园中,应选取知识渊博、作风严谨、执着追求、成果卓著的大学者、大科学家作为楷模、典范,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学术气氛,着力体现重理性、重实证、重客观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理念,宣传科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使大学生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由崇敬到学习,从效仿到内化,培育成为求知、求真、求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同时,还应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和公共教育场所向学生宣传反科学及各种迷信思想。要净化文化市场和社会风气,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在家庭、学校等学生可能接触的各个方面,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心灵支撑系统。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目标的相似之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专业教学评一致性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幼儿园中班秋天教案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