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究

小编:

摘 要 从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理念出发,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由注重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转移到注重师德提升上来。对于教师来讲,要引领学生道德成长和为他们适应时代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师德素养,更须要具有尊重生命、创新和宽容等品质,并在充满尊重生命、创新和宽容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帮助学生生成这些品质。把师德素养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在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中加强师德教育,以及教师自觉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自我修养是提升师德素养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师专业发展 师德

中共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理念,确立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位置。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层级的文件中都曾反复强调德育,如“德育是灵魂”、“德育是统帅”、“德育首位”、“育人为先”等。但是德育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众所周知,教师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是引导学生道德成长和发展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师德素养决定着学校德育的效果。因此,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提升师德:“立德树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显学”,然而,教师专业发展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1],其中,技术化倾向最为显著。在技术理性驱动下,教师专业发展注重的是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而对教师的师德发展重视不够,导致教育实践中教师虐待学生、男教师性侵女生等事件频发,不仅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更严重丑化了教师整体的社会形象。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意味着德育在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终极目的。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肩负着学校德育的使命与责任,而师德是提升学校德育效果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走出技术化误区,不仅要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更要把提升师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首先,道德成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来讲,学生是一个整体,学生的成长不仅包括体质增强、知识增长、审美素养提升,还包括道德品质的生成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道德成长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当前的教育实践却呈现出“重智轻德”倾向,过分看重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正如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所指出的:“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无论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门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2] ,“教育的目的并非制造学者、专家、寻找工作的人,而是培养完整的男男女女”[3]。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全面发展他们各个方面的素质,特别是要关注他们的道德成长,以培养出完整的人。

其次,教师在学生道德成长中发挥着示范作用。社会学家米德提出了“重要他人”概念,认为凡是在个体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影响的人物就是其“重要他人”。实际上,在学校生活中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教师本身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学生道德成长中发挥着示范作用。从学生角度来讲,他们普遍具有“向师性”,尤其中小学生更是普遍喜欢以教师为榜样,学习和模仿教师的做法。而且,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的方式也是独特的,有学者指出:“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学生从教师所作所为中习得的东西,甚于从教师所教中学到的东西”[4],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影响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和安排给学生开展各种道德学习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要加强修养,从行为举止等方面严格自我要求,为学生做好道德学习的榜样。

再次,师德是教师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的保障。康德指出,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也就是说,教师要教育学生,他们本身必须是受过教育的人。同样,教师首先应该是接受过道德教育并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具有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的资格和条件。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一位真正的科学课教师是一位反思着科学,探索着科学的自然属性和自然界的科学的人――一个真正的科学课教师是一个体现了科学、身体力行的人,从一个强烈意义上说他就是科学。”[5]因此,对于教师来讲,提升师德是他们引领学生道德成长的基础和保障。

总之,教师要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其专业发展就必须由注重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转移到注重师德提升上来,只有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师德素养,才能够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二、 “立德树人”需要教师具备的师德素养

从以上探讨和分析中我们已经清楚,师德是教师“立德树人”的保障。事实上,关于师德的研究已经很多,对教师应具有的道德素养也有很多论述。但是,在这里我们不是从一般意义上谈师德,而是要从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角度来分析教师理应具有的道德素养。众所周知,人从来不是抽象的人,都是处于某种时代的人,个体所应具有的道德也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刻变革时代,“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要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既需要拥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还须要具有宽容意识来与他人和谐共处。因此,对于教师来讲,要引领学生道德成长和为他们适应时代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师德素养,更需要具有尊重生命、创新和宽容等品质,并在充满尊重生命、创新和宽容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帮助学生生成这些品质。

尊重生命。在当代中国社会里“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学校生活中“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尊重这些生命个体是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根本要求,而认识生命是教师尊重生命的前提。一是学生由生物生命和精神生命构成的双重性存在。生物生命为个体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生命才是个体存在的灵魂,二者是一体的和统一的。这需要教师既要关怀学生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成长。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些要求都旨在保护和尊重学生生命。二是学生生命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不同于其他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兴趣和爱好等。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摒弃整齐划一和一刀切的做法,做到因材施教,能够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学生都具有主体性。学生是人,不是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意志、愿望、感受,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和想法等,这就要求教育过程中不能使用灌输和命令的方式,而是要多采用对话和协商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生命伦理学家施韦泽认为:“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6]对于教师来讲,需要一切从善出发来尊重和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创新。伴随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和变革,个体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就需要不断创新。在学校生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充满创新的教育氛围和环境,这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品质。教师的创新品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烈的创新意识。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受观念和思想支配的。创新意识是促使个体投身创新实践的内在动力。具体地来讲,教师的创新意识表现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积极的求异性等方面。二是扎实的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在于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离开雄厚的知识基础,创新必然会成为一句空话。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一定要学会选择书籍,一方面要阅读经典名著,另一方面要掌握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成果。三是坚强的创新意志。创新本身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充满了各种困难和阻力,甚至会失败。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能够战胜困难和失败,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样,创新才可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只要教师具备创新品质,他们的课堂就会是“常教常新”的课堂,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创新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生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

宽容。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体要跟他人共处共生就需要具有宽容品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对“宽容”的定义是,“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宽容有政治宽容、宗教宽容和道德宽容等。道德宽容主要指道德主体如何处理异己行为、异己价值和异己观念的问题,要求个体要尊重他人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承认和尊重价值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容许他人有价值判断、选择和行动的自由,对他人的价值观念持以理解、尊重、容许的态度。道德宽容的目的在于促进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的和谐共存,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建立。虽然道德宽容强调对他人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一切观念和行动的无条件的容许,道德宽容必须要有一定限度,“宽容仅仅在一定的限度内是好事”[7]。道德宽容的限度有多大?库茨拉底指出,对宽容来讲,最不可容忍的是“它们以这样或那样方式妨碍了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或者损害了我们所说的人的尊严”[8]。这就是说,道德宽容的限度是不能造成伤害,包括不能伤害自己和不能伤害别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宽容品质主要体现在对待同事和学生的态度选择之中。在同事关系中,具有宽容品质的教师会尊重其他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设计,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选择,绝不会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对方;在师生关系中,具有宽容品质的教师会看到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宽容会让学生感受到宽容的积极力量,并从内心深处认同宽容和生成宽容品质。

三、提升教师师德素养的可能路径

一般来讲,教师师德素养提升的可能路径可以分为外部路径和内部路径两种渠道,前者主要指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师资培训活动,后者主要指教师的自我修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在提升教师师德过程中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只发挥条件性作用,教师的自我修养才发挥决定性作用。具体地讲,提升教师师德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师资格认定中把师德素养作为必备条件。

事实上,师德素养是教师胜任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戴认为,保持激情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对于师范教育者而言,师范生的敬业精神、对于教学的热爱是职前教育选拔的主要标准”[10]。因为当前我国教师资格认定中缺乏对师德素养的考核,致使一部分师德不合格的人员混进教师队伍,给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说过:“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11]。因此,国家在教师资格认证中需尽快把师德素养作为申请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提上议事日程。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师德素养属于教师的内在性向,对其考核不能停留在知识层面以及使用量化方式,而是要更多地借助质化的方式,用案例分析、故事讲述等方法来对教师的师德素养状况做出评定。只有把师德素养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师范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才会真正重视教师师德教育,也才能够把那些真正喜欢教育工作和愿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人员吸收到教师队伍中来。 第二,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中要注重师德教育。

当前,我国教师培养主要在师范院校,师范生学习的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一般来讲,师范院校所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法等。在这些课程中只有教育学涉及师德方面的内容,但是,师德在课程整体中所占分量非常小,因此,职前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基本上是缺失的。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三大课程目标,具体是通过教师教育课程要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其中,教育信念与责任是对师范生要具有的师德素养的要求和规定。然而,师范院校针对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课程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另外,职后的师资培训所开设的课程也主要是学科教学方面的课程,缺乏师德教育方面的课程。因此,一方面,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中要开设师德教育课程,比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师德修养等课程;另一方面,不论是在教师教育中还是在师资培训中都可以把师德教育渗透和贯穿到所开设的课程中去,让教师在学习学科课程的同时也提升师德素养。总之,教师教育和师资培训中要重视师德教育。

第三,教师自觉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提升师德素养。

教师的师德素养是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逐步提升的。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必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以及跟学生的交往和沟通中不断体察和体悟、反省和反思、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深化自己对师德的体验,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并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发展。师德素养属于教师的内在性向,与教师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密切相关,当教师个体的职业认同感较高时,他们会把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与教育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教师的师德修养也会成为他们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的自觉行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是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的有效方式。

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并不仅仅涉及教育系统本身。社会宏观环境的改善对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学历主义、物质主义等弥漫和浸透,而且缺乏人文关怀的社会里,要提升教师师德谈何容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要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还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精神环境的改善。对于教师来讲,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环境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只能从自身一点一滴做起,并且,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促进社会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2]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张春城,唐超权,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3] 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0.

[4]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 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7] 莫尼克・坎托斯佩伯.我们能宽容到什么程度[J].第欧根尼,1999

(1).

热点推荐

上一篇: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反思文化的建构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周一升国旗老师发言稿(精选9篇) 最新去吃烤肉作文字实用(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