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如何解决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如何解决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小编:

摘要:关联方交易指的是关联方之间产生转移资源或任务的项目,而不管是不是收取了价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让关联方交易也不停地发生新的交易形式,使得现存的法律法规对关联方交易影响不大,使其得不到约束性。除此之外,增加了非公允关联方的交易量,使其泛滥成灾。因此,解决好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关键,应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其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如何解决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关联方交易 会计处理问题

现存的会计处理方式,可在一定条件下防止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虚增利润,一定程度上使利润所得表中的数据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关联方交易中的这个环节中的非公允价值也需要在利润表进行核实以及反映。所以,在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环节之前设立“捐赠收益”环节,除此之外增加“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这个科目。期末,正常的经营净收益应转到未分配利润当中,捐赠收益则转到“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

一、关联方交易中出售资产的会计处理

(一)正常的商品销售

企业对关联方进行正常商品销售的,应根据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B公司2808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209600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800万

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30400万

借: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30400万

贷: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30400万

(二)非正常商品销售及其他销售

1.非正常商品销售

企业的关联方进行非正常商品销售的,倘若无法呈现证据显示成交价格为公允的,作为收入认定环节的基础下,需要依据出售商品的账面价格确认为收入,现实成交价格大于出售商品账面价格的余额纳入“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这个科目,期末再结转变成“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这一科目。

2. 其他销售

企业把应收债权转变为关联方的,应按现实成交价格大于应收债权账面价格的价值,纳入“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期末再结转变成“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

解析:依据《企业会计制度》法律制定,企业把应收债权转变成关联方的,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不能转回,而应按实际转移价格超过应收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捐赠,纳入“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科目,期末再结转成为“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

a公司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600万

坏账准备500万

贷:应收账款―A单位600万

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500万

借: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500万

贷: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500万

二、关联方之间承担债务或费用(除了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如果关联方由企业承担债务或费用的,将其看作是关联方给予的捐赠。如果关联方一边为另一边承当债务的,承担方应按所承当的债务,纳入营业外支出;被承担方需依据承担方实际承担的债务,作为关联方的捐赠纳入“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科目,月末再结转纳入“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这个科目当中。

实例探讨3:2013年11月11日,A公司的总公司帮它还款已超期的长期银行借款400000元。则A公司的总公司应作的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承担关联方债务40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0

A公司的会计分录应为:

借:长期借款400000

贷: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400000

借: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400000

贷: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400000

如果债权人对债务人进行债务豁免,依据会计制度的债务重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处置。

三、关联方之间委托及受托经营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接受关联方委托,受托经营管理关联方提供的资产或企业,企业按照托管协议可获得相应的必得报酬

1.受托经营资产

许多企业中接受关联方委托时,受经营关联方委托的资产,上市公司将获得的受托经营收益,认定为其他业务收入,产生的受托经营费用需要企业自己承担的,成为其他业务成本进行处理。 2.受托经营企业

2013年度A公司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0万

贷:其他业务收入20万

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20万

借:捐赠收益―关联方捐赠20万

贷:资本公积―关联方交易差价20万

(二)企业委托关联方经营管理资产或者运营企业或把自身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交由关联方经营

企业支付的委托经营管理费用,直接纳入当期“管理费用(托管费用)”。倘若依据托管规定,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运营其部分资产或企业的,可以获得定额的利润,或按其实现利润的定额比例等收取委托经营收益。

四、总结

经过上述正文中的一些关键的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问题和措施,提高了会计处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其存在会计处理的缺陷尽力补全了。尤为关键的是,关联方交易中的非公允价值环节通过所计算的利润表进行了核实反映,让其不再成为企业管理层虚增利润中的手段,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使广泛的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大大提高了,有利于投资者真实的了解公司财务情况,保障投资者的投资利益,为债权人以及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合法的权益,推动了企业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线损四分管理在提高售电价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