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小编:舒广

[提要] 网络问政是社会公众参与公众政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问政是公众参与政策决策的重要形式,但这种新形式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研究网络问政对公众政策的影响,是促进网络舆论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消除不利影响。网络问政能够保障公众监督公共政策的实行,还能为国家政府单位提供详细的民情,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

关键词:网络问政;公共政策;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模式及渠道的影响

(一)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模式带来的影响

1、个人。公众向政府诉求或请求,政府为公众的诉求做出决策,最后政府向公众反馈决策结果,这种个人层次的模式,其实质上是由决策来促进网络问政。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微博互动交流、电子邮箱以及论坛等渠道,与社会民众进行交流,通过考察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人们服务,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这类个人层次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决策层面可以高度关注到网络上的公共问题,那么就很容易改善民众问题,解决民众的需求,做到“线上搜集民众意见,线下解决民众所需”。这种公共政策模式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模式,只有政府决策充分认识到网络问政的重要性,才能顺利开展网络问政工作。否则无法继续网络问政,由于这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网络问政方式,因此其作用的发挥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2、政府。民众向政府部门倾诉,由政策输出的这么一种模式,主要关键点是从政府层面为立场而言的。特别是与社会接触比较广泛的相关单位或者相关政府机构等等,为解决民众需求积极主动地创建网络线上的交流沟通平台,增强与社会民众之间的联系,加强与社会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并且安排专门的人来管理这个交流沟通平台,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便于实现集中问政。这种网络问政模式趋向于规范化,但是由于维护以及管理方面需要强大的后台技术支撑,否则会无法顺利开展这种规范化的网络问政模式,而且大部分公众在此平台上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网站也并不一定能够解决,所以会因为后台技术要求高的原因,而制约着网络问政对公共决策的作用,达不到理想化的效果。

3、环境。民众向行政环境部门的诉求所需,进而通过政策输出,这种模式主要倾向于行政环境立场。通过新媒体、网站等一些其他相关网络平台,动态跟踪当下最热门、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或问题,这些热点事件及问题大部分都集中在公共领域,高度关注政府决策行为,监督政府单位能够做出准确的反应,认真履行职责。这种模式容易爆炸网络信息,进而让更多的人来围观这一信息,容易被背后人操纵、迷惑,因此这类网络问政模式对政府的处理决断有着较高的要求。

(二)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渠道的影响解析

1、政策议程。政策议程,即是指成为议程的某些议题,将这些议题政策输出给社会公众,或者摆在政策决定者的面前,形成一些具体的意见来解决这一议题。主要有政府议程、社会系统议程两方面。社会系统议程的讨论点比较广泛,而且关注社会系统议程的大部分人都是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但是议程的议题却比较笼统模糊。政府议程,即是指引发政府官员的一些热议话题,或者是关注度比较高的热门事件,是决策者按照相应的规定程序,来解决这一议程议题的实际流程。社会系统议程当中,社会话题的形成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这一问题能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关注,社会公众能够在网络上察觉这一问题;第二,大部分网络民众认为这一问题有解决的必要;第三,社会公众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由某一特定部门来进行解决,而且关注度比较高。网络公众所反映的问题表现出个人的偏好,由于特性使然,高度关注所希望得到解决的需求,进而成为社会话题,使得这一议程议题可以更加快速地步入政府议程当中。

以上三个条件表明社会话题的形成,公民需求的提出,解决了信息失真以及失衡等问题,为政府议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是因为这种形式可以直接被决策者知道,会更加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并及时给出决策以及应对策略;第二,是因为给各级政府一些压力,在既有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官员政绩评估体系之下,面对社会公众的所需以及诉求信息,政府以及官员会害怕担心其行为以及反映会被上级察觉,也会害怕被其他相关机构单位所察觉。而这两方面又会影响到官员的职位晋升以及政绩评价,因此官员以及相关政府在面对社会公众所需以及诉求信息方面,会及时给出反映和行动策略。由于个人行为或者相关部门对某一时期的某一热点话题进行抨击和评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形成广泛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吸引更多的人来展开探讨和参与,以此来树立行政道德、政治责任伦理,对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带来更多的影响。

2、确定政策问题。政府议程之后,需要政府来界定问题。当决策者察觉到某一新闻热点时,并有广泛的讨论,这个问题本身也必须要给予行动解决时,而且在决策者自己的范围之内,决策者就会提升该问题成为政策问题。网络民众诉求是影响政策的必要条件,而问题进入政策层面,才是影响政策的充分条件。网络公众诉求问题选择,必然会出现忽略情况,因为这些问题在现有的情况下会冲击到官员的预期利益,或者是现有的技术水平不可行,在选择以及界定政策问题时,网络民众诉求的权利和信息传输体制成为问题确定的背景,使得网络民意成为政策制定的一项重要因素。

3、行动。确定公共决策之后,最终要给予实践证明,付诸行动。在整个流程当中,网络舆论要实时监督公共的决策,在实践流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要通过网络平台反馈给网络民众,便于更好地完善政府机构政策方针。

二、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正面。首先,网络民众表达自己的诉求有利于为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意见。在当下环境中,国家要实施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来规范管理市场,而评价市场的管理以及效用就由公共领域来完成。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了评价的一种重要路径,通过对热点事物进行广泛关注,积极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进而影响着公共决策的制定;其次,网络民众的诉求为公共决策的制定提出了更多有效的参考意见。在公共决策当中,民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络平台的交流互动有效弥补了媒体民意诉求不足的缺点,虚拟的网络民意生存空间,使得民众更加敢于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和需求,使得网络民众的诉求影响到公共决策。然后,网络民众的参与促进了民主性公共政策的制定。一个国家有多个不同的利益结构,在同一政策之下的不同利益结构,会表达出不同的感受。在公共政策制定的流程中,本质上就是将社会各阶层关系进行融合,如果由政府单方面的来进行制定,会边缘化弱势群体,大部分网络诉求代表着民众的呼声,由于网络民意成本比较低,使得基层群众的诉求可以更加简单和直接。

  (二)负面。第一,网络群众所诉求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察,对于某些热点的议论,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假想,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大张旗鼓,实际上是少数人通过多个账号来故意造谣。网络信息的传播是可复制的,在无声无息当中复制他人的想法和思想,因此网络群体舆论导向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公众参与决策的基础就是要拥有客观信息,但是因为网络环境原因,且可操作性以及无限容量会难以确保真实客观的信息,面对不断轰炸的网络信息,大部分民众缺乏驾驭能力,表面上信息容量庞大,但是实际上或许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束手无策,缺乏真正的思考。

三、应对策略

(一)依法保障民众参与的权利。通过网络载体,实现网络问政,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互联网是国家发展不可获取的力量,不能低估但是也不可高估互联网的作用,也绝不可以过分依赖互联网。据有关实践表明,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民众诉求,更加有利于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倾听公民意见的同时还要给予及时的行动。公众舆论影响着政府决策,因此对待公众舆论政府要有积极的态度,及时给出正确的应对策略。依法切实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的权利,是政府一项重要的职责。

(二)营造良好的政治和网络环境。这样,有利于避免不利影响的出现。让公众成为网络问政的主体,而不是由党政机关来限制公民的话语权,因此建立责任制的表达制度,创造宽松的舆论话语空间,让公众在网络平台上敢于诉求。随着社会不断深化改革,利用网络来实现自我利益诉求是公众参与决策的一项有效途径,通过网络实现民主化的价值观念的反映以及个人意见和建议的交流,与传统民主的实质是相同的。群众借助网络平台,参与政治发言,而这也是公众参与决策最合理合法的渠道,进而对公共决策产生正面的影响。

(三)强化有关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运行“网络问政”,并逐渐成为革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方式。但是在此基础之上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信息公开法律责任制度,明确规定网络信息公开的相关条例,依法实施信息的公开。网络问政这种形式是监督公共决策实践的一项重要举措,如果政府机关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将会面临法律的惩罚。因此,强化公众参与决策的网络问政制度建设,完善相关体系机制,确保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积极参与决策活动。

(四)法制化网络政治参与。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法制化建设,网络立法应提上日程。我国目前网络立法还处于商讨阶段,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条例还不够成熟,虽然行政管理有几项明确规定,但是也只是一个初步探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日益增多的网络用户,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网络民众政治参与,势在必行。

(五)建设较强信息化政策网络系统。了解全面信息,是各级政策决策避免失误的一项重要前提。信息范畴大小以及信息容量大小将会对决策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政府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选择,就必须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情报容量以及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所以,现代化政策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专门化的信息队伍以及信息机构,促进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提升,将其充分发挥,进一步为政策制定带来积极的影响。将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化的通讯技术设备相联系,形成完善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进而形成一个多方面、多渠道、多路径的交流互动信息网络。

(六)建设网络问政预警制度。将网络上一些民众的诉求进行筛选,仔细甄别,披沙拣金。否则将会被网络信息所影响,进而可能会人为操纵政府决策。创建网络问政危机预警体制,可提前辨别网络问政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分析研究网络环境、心理和风险因素,积极探讨网络信息放大之后所带来的后果,分级别处理网络民众诉求信息,创建多个部门多个系统相结合的平台,从而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体系。

四、总结

综上,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网络问政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只有不断完善相关理论指导以及实践体系,才能创造良好的网络问政环境。发展完善的网络应用,从长远角度而言,必将会对我国构建特色社会主体带来积极的影响,进而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豫博.网络民意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

[2]王超水.我国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3.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困境及建议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国企中层竞聘报告(优质16篇) 关于供货保障方案及措施范文如何写(4篇) 生活艺术心得体会及感悟(专业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