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创设语文学习氛围的策略

创设语文学习氛围的策略

小编:游客

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放声朗诵,学生便会把刚刚享受到的各种美感抒发出来、宣泄出来,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在情感的愉悦中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

  一、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披文而知“道”,披文以人“情”的工作。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而“辞”易发,情动而“理”易明。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情景交融、情理兼备的好作品,展示了人世间的美好感情。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调动自己的激情,并运用巧妙的教学艺术,恰到好处地将这些情感传输给学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与作者同喜同悲,进而迸发出激情的火花。 
  去年“五一”期间,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项活动一起去附近的水库一带观光赏景,但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天气和时间:一组去时选在阴雨绵绵的下午,另一组要在天放晴后的上午去。每组成员观景后,要立即记下各自的见闻与感受,节后在班上交流。听说有活动,同学们兴趣大增,乐得鼓起掌来。假期一结束,笔者一一翻阅学生的记录。课上,两组成员中的代表分别发表了那天的观景感受,同学们情绪不一,两组反差强烈,对比鲜明,相映成趣。与此同时,笔者拉开了教学《岳阳楼记》的序幕,请学生带着体验去朗读和感知课文。 
  二、创设情境,入境体验 
  “入境始觉亲”。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特点,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性,或运用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把他们带入优化的情境中。伴随着情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使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境界。常用的方法如下。 
  1音乐激情法 
  节奏与音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能渗入心灵最深处。运用音乐创设情景,可帮助学生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体验课文表现的情感。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放一段刘欢的《好汉歌》,激发学生心中的浩然正气。又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时,一开始直接播放电视剧《中国命运的决战》篇头曲,如放录像效果更佳。在视听中,让学生从总体上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以及毛泽东所具有的博大豪迈的胸襟、胆识和气魄,均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画面展示法 
  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展示的画面,包括挂图、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它能生动直观地再现某一生活情境。如教学《飞红滴翠寄黄山》时,先播放纪录片《大黄山》,让学生感受黄山的形成,领略到黄山的奇险。但要注意画面的展示要掌握时机,千万不能因此禁锢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不能因此降低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上《苏州园林》时,利用双休日笔者组织学生游览拙政园,感受叶老笔下每一处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如此,学生学起课文来,显得那么亲切、清晰。 
  3语言描绘法 
  在教学中,教师满腔热情、绘声绘色的描绘,对学生的感知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它能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词句的理解,并产生丰富情感。如教学《画山绣水》,笔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游览桂林的经历感受,使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产生向往之情,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4环境布置法 
  如教学《本命年的回想》前,教师若能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学生们收集或撰写的春联,门上挂些灯笼之类的,再放一段带喜庆色彩的音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课文,定能兴致盎然。 
  5小品演示法 
  语文教学中的小品演示主要作用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巩固反馈语言文字训练的成果。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引导学生在赏析课文的基础上,演演当时游行的场面,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还有游戏、猜谜、唱歌等教学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运用,都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效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创设情境进行情感熏陶的方法将会越来越多。 
  三、情感朗诵,品读悟情 
  朗读是诱发学生情感的一种手段。它要求教师在运用朗读手段时,要把握好语调、节奏,以声传情。叶圣陶先生说:“吟咏的时侯,,对研讨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性成为读者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教师融情的范读,景随声出,便可以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 
  例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教师用傲慢、盛气凌人的语气读出了一个装腔作势的皇帝;又用苍老嘶哑、颤抖惊慌的语气读出了一个战战兢兢的老大臣。学生在开心的笑声中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马上又争先恐后地进行摹仿。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书中的人物顿时鲜活起来。在教朱自清的《绿》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每一个巧妙的比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再现一个个形象画面,从而体验梅雨潭那青翠欲滴、有着茸茸的质感、有着春的清新、有着生命韵律的绿,美的感受油然而生,心中便会涌起愉悦和激动。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放声朗诵,学生便会把刚刚享受到的各种美感抒发出来、宣泄出来,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在情感的愉悦中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这样,美感教育便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这些是需要通过教师加以渲染描绘才能艺术般再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在诵读中融入情感,引领学生步入美境之中,全身心去领会,达到文情融会,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美的升华。 
  四、讲解融情,激发共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做教师。”因此,教师讲解课文时语言要符合情感教育的要求,即要鲜明生动、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又不失幽默和诙谐。同时,要善于运用“体态语”,即通过动作表情与学生交流,使讲课格外生动形象,这样有利于情感交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内容。 
  例如,教《变色龙》时,教师用形象化的语言、变化的面部表情和逼真的动作把奥楚蔑洛夫的两副面孔、两种腔调摹仿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此,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专横跋扈的丑恶形象,就会在学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精神的乐园,应让他们在课堂上体验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获得激动人心的个性体验,应让他的情感如涓涓细流自由流淌,变得可闻、可视、可感、可触。

热点推荐

上一篇: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式设计美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最新政治素质和能力提升心得大全(16篇) 最新酒店总经理工作总结简短 酒店总经理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汇总(29篇) 大学生游泳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