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叶天士对脾胃学说的发挥与创新

叶天士对脾胃学说的发挥与创新

小编:游客

摘要:“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脾胃功能、特性不同,两者之病,治疗迥异,治脾可宗东垣甘温升发,治胃则宜甘润通降。脾胃分治,确是叶氏灼见。

关键词:叶天士;脾胃学说;中医学术发掘

叶天士(1 6 6 7—1 7 4 6年),名桂,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创立的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纲领,为温病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杂病的生理、病理、治疗亦多有发挥与创见。值得一提的是叶天士创立胃阴学说,提出温通胃阳,以升降为契机,燮理阴阳,阐述脾胃分治之理,对脾胃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就叶天士对脾胃学说的发挥与创新作如下阐述。

1、阐述脾胃,分治之理

叶天士在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继承前人的学术观点,认为一部《内经》的基本理论无非是说明以胃气为本的道理。他对李东垣《脾胃论》推崇备至,提出“内伤必取法乎东垣”,“脾胃为病,最详东垣”,临证治病也十分重视脾胃,对东垣方如补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加减化载,运用娴熟。天士高明之处在于对前人经验推崇而不盲从,在继承基础上大胆创新。指出东垣甘温补益脾胃之法,“诚补前人之未备”,然“不过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重脾阳的升发,而轻胃阴的滋养;喜升阳温燥,而恶甘寒益胃之剂。结合自己的临床体悟提出了“脾胃当分析而论”,认为“盖胃腑为阳土,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之类,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盖胃属戊土,脾属己土,戊阳己阴,阴阳之性有别也;脏宜藏,腑宜通,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脾胃功能、特性不同,两者之病,治疗迥异,治脾可宗东垣甘温升发,治胃则宜甘润通降。脾胃分治,确是叶氏灼见。

2、通降治胃,创立胃阴学说

叶天士根据“胃喜润,以通为用,得降则和”的特点,明确指出:“胃宜降则和”。胃属六腑之一,传化精气而不藏,以通降为用。“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其学生华岫云在总结先生经验时云:“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煸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然叶氏治胃之通降法,既不是用辛开苦降之药,也不是用苦寒下达之品,而是另辟蹊径,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养胃阴,从而创立了胃阴学说。叶氏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导致胃阴不足的几种因素:素体阴虚或老年津亏,复加外邪,温燥耗劫胃阴;禀赋肝火偏胜,烦劳郁怒,五志过极,化火伤及胃津;五味偏胜,过食辛辣之品,伤耗胃津;药物温燥,伤津劫液。胃阴不足临床常可见虚痞不食,知饥少纳,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煸热,便不通爽,脉小数等症。治疗上叶氏创立了以下养胃阴诸法:①甘凉濡润法:此为叶氏养胃阴主法,用于热伤肺胃津液,用麦冬、大沙参,玉竹、生扁豆、桑叶、甘草等,此方被吴鞠通命名为叶氏养胃汤。②甘缓益胃法:用于脾胃两亏,阴津不足,用扁豆、山药、薏苡仁、茯苓、石斛、莲子肉、粳米等。③酸甘敛阴法:主要用于肝火伤胃,阴津耗散,用乌梅、五味子、木瓜、白芍、甘草等。④芳化醒胃法:主要用于余热未清,胃阴已亏,用鲜佩兰、香豉、荷叶、生麦芽等。叶氏在运用上述诸法同时,其养胃阴用药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临床加减注意药味轻灵;喜用鲜药取汁,如麦冬汁、梨汁、甘蔗汁、生地汁、杏仁汁等;还善用食物之药,如粳米、元米、莲子肉、蜂蜜等,借谷气开胃醒脾,益胃养阴。叶氏创立的胃阴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治胃病阴虚者多宗其法。

3、胃分阴阳,通补胃阳

后人对天士胃阴学说推崇备至,而不知天士对胃气、胃阳的通补亦精到纯熟。叶天士在创立胃阴学说同时,认为胃亦有阴阳,当分而论治,是以对胃气虚,胃阳不足之证,并立“通补胃阳”之法。盖胃为阳腑,司纳食之职,胃气亏虚,消磨无权,每见纳少、脘痞,呕涌清涎,食入则胀,形瘦神疲,脉缓弱等证。临床上叶氏每用大半夏汤以治之,本方出自仲景《金匮要略》,原方以半夏辛燥消痰开结为主,合人参补气生津,甘平而润,佐白蜜甘润而滑,滋燥增液,益胃通肠。本方辛润甘柔,补而不滞。叶氏变通用之,调换主药,以人参为主,半夏为辅,且去白蜜之缓润,加茯苓之淡渗。全方只一味之易,大寓深意,变辛润甘柔为甘淡辛通,使治“胃反呕吐”之方,成为通补阳明之剂。叶氏在此基础上,常参合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吴茱萸汤、麦门冬汤等,出入有序,运用娴熟,皆寓巧思。胃阳之伤,每见口淡乏味,不饥少纳,食入则胀,嗳哕呕吐,便溏,形寒怯冷,脉小濡缓等证。叶氏便用温通胃阳之法,指出:“温补宜佐宣通,守中非法。”常用药物如:人参、半夏、益智仁、茯苓、姜汁等。胃阳大伤者,少少酌用淡附子,或加粳米同煎,以阳土不耐辛热也;兼脾阳虚者,加益智仁、高良姜;胃寒停饮者,加丁香、吴茱萸、荜澄茄、桂枝;喉梗、呕恶者,加蔻仁、杏仁、枇杷叶;脘闷胀者,加枳实、乌药;呕逆心痛着,加大建中汤;若浊阴上于,呕吐食物不化,大便坚闭者,用“半硫丸温剂中之最润滑者,不但泄浊通阳,抑且下行降逆”。胃之阴阳齐损,益气通阳或甘凉益胃均非所宜,叶氏师承仲景之法,以建中汤通补阴阳,化生气血,并且扩充用之,加参芪名参芪建中汤,则益气之力倍增,是益中宫阳气以生阴也,加归芪日归芪建中汤,则养营补气之力尤胜。从上可见,叶氏对胃虚证论治理法兼备,可谓前无古人。

4、疾病辨治,重视脾胃

《黄帝内经》云:“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仲景日:“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脾胃论》强调:“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叶氏深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在学术上重视脾胃的生理作用,擅于脾胃病证的辨治,同时,他认为脾胃与其他脏腑关系密切,对一切杂病亦多从脾胃立论。如治肺系病证之阴虚久嗽,出现形肉日瘁、食减、自利、腹痛、寒热等症,他认为总由脾胃受伤,气不摄而阴不化所致,不必治嗽清金,只需戊己汤加五味子摄阴足矣;若痰多咳频而食减少气,是土衰不能生金,可用小建中汤或四君子汤加减以培土生金。对不寐辨治,叶氏认为“夜寐不适,脉涩,不能充肌肉。脾营消索,无以灌溉耳”,证属脾胃虚弱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滋养全身,叶氏用归脾汤补脾气、养营阴治之。对遗精、淋浊、阳痿等肾系病证,叶氏也重视脾胃后天的培护,提出“固下必佐健中”的理念。

此外,叶氏临床非常重视肝胃关系,认为“肝木宜疏,胃府宜降;肝木横逆,胃土必伤,胃土久伤,肝木愈横;治胃必佐泄肝,泄肝必兼安胃,治肝不应当取阳明。”治疗上极力主张治胃佐泄肝,治肝可安胃,创立了苦辛酸甘、泄肝安胃法;通阳泄浊、制肝和胃法;辛开苦泄、清肝和胃法;成苦甘润、柔肝养胃法;清热解郁、益肝扶脾法;潜阳熄风、化痰安胃法等肝胃同治之法,主张脾宜补、胃宜通、肝宜疏,脾药甘温、胃药凉润、肝药辛柔。

5、师法先辈,继承创新

叶天士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医家,在发挥与完善脾胃学说中作出贡献,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5.1继承性:叶氏聪慧过人,天资高妙,幼承庭训,除熟读经典外,对汉唐宋诸名家所著书籍,无不旁搜博览,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笔者翻阅《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引录历代医家著作就有六七十家之多,可见叶氏读书之广,及博闻强识。他虚心好学,曾师事1 7师,能融会贯通。对于脾胃学说,叶天士汲取《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的精华,对李东垣《脾胃论》中的治法方药能够心领神会,这为他对学说的发展和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2创新性:叶天士在继承先辈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他创立胃阴学说,提出温通胃阳,以升降为契机,燮理阴阳,阐述脾胃分治之理,可以说是对脾胃学说贡献最大的医学大师。

5.3实用性:叶天士对脾胃疾病精于辨证论治,重临床,重疗效,对前人经验毫无门户之见,能在实践中不断去粗取精。阅读叶案,能清晰地体会到叶氏诊疗技术高超之处,诚如沈德潜所说:“桂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如见五脏症结”,“于疑难症,或就平日嗜好而得救法,或他医之方略与变通,或毫不与药而使饮食居处消息之”。可谓:心裁独出常人外,胸有成竹效如神。对脾胃论治,他指出东垣甘温补益脾胃之法,“诚补前人之未备”,然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重脾阳的升发,而轻胃阴的滋养;喜升阳温燥,而恶甘寒益胃之剂,从而提出了“脾胃当分析而论”的精辟见解。近贤程门雪云:“天士用方,遍采诸家之长,不偏不倚,而于仲师圣法,用之尤熟”。综上所述,叶天士提出的脾胃分治之理、胃阴学说、温通胃阳等观点为当时脾胃学说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趋于完善。这些学术观点对当今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现代医学中如代谢性疾病、虚损性疾病、老年病、慢性病、肿瘤等疾病,患者表现全身脏腑功能衰弱,尤其是脾胃功能减退,出现胃纳差、消化弱,机体抵抗力低等症状,叶氏针对脾胃阴阳盛衰调治的理念大有用武之地。

以上是叶天士对脾胃学说的发挥与创新的相关论文,希望你能喜欢。

热点推荐

上一篇:郑州市祥营村城中村改造中村民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