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五篇)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五篇)

小编:zd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篇一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冷藏药品收货验收、储存保管、发货运输整个经营过程。

职责:1.采购中心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冷藏药品包括具体冷链运输方式、途中温控记录、到达公司仓库时间等在内的质量保证协议;具体通知供应商冷链发货时间及公司仓库接货、收货 时间;

2.)配送中心负责冷藏药品接货、储存保管、配送;负责冷链设施设备的保养、维修、及正常运行;负责药品冷链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3.)质管中心对冷藏药品冷链收货、贮藏保管养护配送整个经营过程进行监控,督促各经营流程严格按相关规定操作;验收组具体负责购进冷藏药品的到货常规验收、测温和查看途中温控记录。

3.内容

3.1 冷藏药品的采购

采购中心必须从能够确保药品质量具有冷链配送运输保证能力的合格供应商采购合法、合格的冷藏药品。3.1.1 采购人员根据公司经营需要联系供货单位实施采购:冷藏药品应签订包括冷链运输方式等在内的质量保证协议;

3.1.2通知供应商冷链发货并预先联系到货日期,及早通知仓库主管安排人员冷链方式接货;

3.1.3仓库对冷藏药品的接货,不管对方以何种冷链方式运输,一概用冷藏车接货。到接货地点冷藏车厢内温度应达到2-8度。

3.2.冷藏药品的验收、贮藏保管养护、出库复核配送 3.2.1:验收

冷藏药品到达仓库所在地,第一时间卸货到阴凉场所,去除运输包装,迅速把药品搬运至冷藏待验区(没有运输包装的直接搬到冷藏待验区)。验收员应首先检查药品运输方式及途中温控情况,对药品去除运输包装后应立即开3-5箱对冷藏药品内部进行测温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领导联系处理。经查资料齐全的可一次性搬进相应库房并在一小时内验收完毕。3.2.2贮藏保管养护

仓库主管对在库冷藏药品对保证按该药品的贮藏温度贮藏负责,并督促仓库人员遵守冷链管理各项规定。

冷藏药品在库房内贮存期间,库内环境温度始终应符合该药品的[贮运]项温度要求。库房保管员、药品养护员应随时检查库房温度是否符合。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仓库主管,由仓库主管联系冷链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如在短时间内(2小时)无法修好,应及时安排冷藏药品移库。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养护员应把该库房的异常情况、处理情况及时记录以备查。

3.2.3.药品销售出库复核配送

仓库主管对冷藏药品保证按冷链温度运输到客户目的地负责。

3.2.3.1 药品未发货前,仓库主管应对每票销售单的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书面做明确指令安排交待复核员。复核员具体落实冷藏药品的发货运输指令。3.2.3.2 取货、复核发货、冷链运输

a、药品每次入库取货应尽量考虑多单品种集中取货,复核员应同时入库复核,复核无误的产品经药品电子监管扫码器扫码后,由复核员直接按仓库主管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指令,在阴凉发货区安排冷链打包或搬上事先温度已经达到2-8度的冷链配送车上。

b、冷藏药品发运方式:以冷藏车运输为主,冷藏箱+冰袋为辅

浙江省内或省外量大的客户冷藏药品配送必须采用冷藏车2-8℃度全程运 输,并对途中温控自动记录。

对订单批量零散、距离偏远的客户,可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冷藏运输(泡沫)箱加适量冰袋(使箱内药品处于2-8℃范围),选择最快捷物流方式,确保冷藏药品24小时内到达客户单位。3.2.冷藏药品的验收、贮藏保管养护、出库复核配送 3.2.1:验收

冷藏药品到达仓库所在地,第一时间卸货到阴凉场所,去除运输包装,迅速把药品搬运至冷藏待验区(没有运输包装的直接搬到冷藏待验区)。验收员应首先检查药品运输方式及途中温控情况,对药品去除运输包装后应立即开3-5箱对冷藏药品内部进行测温并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与质量管理部门领导联系处理。经查资料齐全的可一次性搬进相应库房并在一小时内验收完毕。3.2.2贮藏保管养护

仓库主管对在库冷藏药品对保证按该药品的贮藏温度贮藏负责,并督促仓库人员遵守冷链管理各项规定。

冷藏药品在库房内贮存期间,库内环境温度始终应符合该药品的[贮运]项温度要求。库房保管员、药品养护员应随时检查库房温度是否符合。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仓库主管,由仓库主管联系冷链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进行处理。如在短时间内(2小时)无法修好,应及时安排冷藏药品移库。设施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员、养护员应把该库房的异常情况、处理情况及时记录以备查。

3.2.3.药品销售出库复核配送

仓库主管对冷藏药品保证按冷链温度运输到客户目的地负责。

3.2.3.1 药品未发货前,仓库主管应对每票销售单的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书面做明确指令安排交待复核员。复核员具体落实冷藏药品的发货运输指令。3.2.3.2 取货、复核发货、冷链运输

a、药品每次入库取货应尽量考虑多单品种集中取货,复核员应同时入库复核,复核无误的产品经药品电子监管扫码器扫码后,由复核员直接按仓库主管冷藏药品的发运方式指令,在阴凉发货区安排冷链打包或搬上事先温度已经达到2-8度的冷链配送车上。

b、冷藏药品发运方式:以冷藏车运输为主,冷藏箱+冰袋为辅

浙江省内或省外量大的客户冷藏药品配送必须采用冷藏车2-8℃度全程运 输,并对途中温控自动记录。

对订单批量零散、距离偏远的客户,可采用密封性良好的冷藏运输(泡沫)箱加适量冰袋(使箱内药品处于2-8℃范围),选择最快捷物流方式,确保冷藏药品

24小时内到达客户单位。

3.3.冷链设施设备日常使用、维修保养及相关记录管理

冷藏药品冷链系统设施设备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箱及冰袋冷冻用冷冻柜及温控检测设备和报警设备等。

仓库主管应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维修定岗定员,并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做好冷链设施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维修等相关记录。冷库、冷藏车应配备有自动检测、调控并即时显示、记录温度状况和报警的设施设备,自动温度记录数据每月拉成纸质资料统一归档到仓库主管并妥善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及药品质量跟踪。

计量人员对冷链系统温湿度检测设备准确性负责,并按规定每年对强制性鉴定的计量器具送检。3.3.1冷库及阴凉库管理

a、仓库应设具一定冷链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冷链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并做记录,确保冷链设施设备处于完好、随时可使用状态。b、冷库内冷藏药品应按不同品规、批次放置,遵循同品种、同性能尽量同库放置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冷库内有限的库容又要符合gsp规定。不同品种间留隙15cm、不同批号间留隙10cm,以防出库发货差错。c、仓库管理人员应随时观测冷库及阴凉库温湿度控制状况。冷库报警温度界限应设为3.5-7.5℃,湿度报警界限应为50-70%。每个冷库及阴凉库报警系统24小时不得关闭。冷库报警铃响若超过10分钟,仓库主管、养护员、冷库维修员应无条件赶到现场,了解异常情况并解决问题,同时养护员、设备维修管理员应做好相应记录。d、每个进出冷库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冷库温湿度符合规定要求,不得人为造成冷库温湿度超高。为保证冷库内温湿度相对稳定,进出冷库必须随手关门;货物进出应充分利用有关货运工具一次性尽可能多搬运。无关人员不得进出冷库。冷库和阴凉库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应24小时开机,不得随意关闭。3.3.2冷藏车管理

a、仓库主管负责公司冷藏车的定员定岗、冷藏药品接货及配送调度,并督促冷藏车驾驶员按冷藏药品规定的运输温度运输和做好冷链配送记录。

b、冷藏车驾驶员应相对固定并对车辆正常运行、制冷温控完好状态负责:

1.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冷藏车的动力系统及制冷系统,并做好相应记录(一年至少4次);

2经常保持车厢内整洁,不得有杂物;

3.冷藏车装运冷藏药品前应事先发动制冷系统使车厢内温度达8℃左右,装货结束,立即关闭车厢门。

4.冷藏车配送药品整个运输途中车载温度实时自动记录仪不得关闭,记录间隔应设为5~15分钟记录一次;记录数据按每票(或当天数票)送货单打印纸质并保存(至少三年)。

5.驾驶员应随路注意冷藏箱体内温度状况,如发现制冷意外,不得打开冷藏车箱门,应就近寻找修理,如估计短时间内(1小时内)不能修好,应立即向车辆调度主管(仓库配送主管)联系并商讨其他方式或车辆冷链配送冷藏药品。同时把意外情况记录在冷藏药品运输记录以备查及质量跟踪。3.3.3冷冻柜冰袋放置管理:

a.仓库主管应安排专人负责冷冻柜设备的管理和冰袋的放置,并督促该员工冰袋放置规范和冷冻时间的充分。

b.冰袋必须干净、无破损,应平整放入冷冻柜。冰袋层与层之间应有塑料泡垫间隔以免冰袋间霜结,方便取用及保留一定空隙以利柜内冷空气循环。冰袋放入冷冻柜应在正常制冷状态下48小时后方可取用。冰袋的冷冻状况应有明确的标志:可使用或冷冻中。

c.冷冻柜的制冷状况应用温度自动记录仪记录,冷冻柜设备负责人应每天上下午查看两次是否温控正常并记录温度。冷冻柜内应保持清洁、有序并经常除霜。3.3.4发货运输包装管理(冰袋+泡沫箱)

a、药品运输包装必须按客户单位分别打包,冷藏药品与常温药品一起运输时,温控就低不就高。在运输包装外面应有明显的收货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送货信息。泡沫箱外不得留有上家供应商的任何运输痕迹,箱体必须清洁、密封。泡沫箱有破损、不干净及不能密封的,不得用于冷藏药品的运输。

b、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待发冷藏药品的数量、体积及发货目的地的远近不同,应选择不同大小的保温箱和冰袋。要求以最快的物流方式,使冷藏药品从发货打包到客户手中运输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c、冷藏药品一经托运,仓库应及时告知收货方货运信息提醒对方注意提取(可采用短信或电话或传真方式)。同时应关注药品流向及到目的地时间。

d、仓库应建立真实、完整的冷藏药品运输记录,并与冷藏车的使用配送运输记录、托运记录相对应,做到每单、每票可查,可追溯。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篇二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供应链融资业务是一项高风险的业务,此业务涉及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运营环节多,本着安全第一、效益第二,防范风险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在规范中发展。为了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分类、分析并且确定具体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点,以提出控制措施,确保该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防控管理。

3、职责

事业部各中心依据本制度履行相关职能

4、供应链金融的制度及业务流程

4.1、营销中心负责对符合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标准的客户进行收集。客户须满足以下条件

4.2、核心企业上游的供应商:须满足已经支付货款(与本次融资资金使用计划)的30% 4.3、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选择的行业标准:国家鼓励的新兴战略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以及其他在传统行业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

5、融资申请表初审

5.1、营销中心部对融资方提交的融资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加盖公司公章)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备性进行初步审核,并签署明确的审查意见。

5.2、风控中心根据营销中心提交的融资申请表、审查意见及客户各项资料进行审查,严格审查融资客户的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融资项目的合法合规性,明确提出审查意见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5.3、事业部负总裁对风控中心审核通过的客户相关资料及审核意见或意见进行审批是否同意进行进行尽职调查。同时,由事业部秘书向董事长报备经过事业部总裁审批的客户融资申请事项(无论审批是否通过均报备)。

5.4、工作时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6、尽职调查

6.1、尽职调查以营销中心为主导,营销中心对事业部总裁审批同意通过尽职调查的客户进行尽职调查,尽职调查的范围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资格、资产状况、经营状况、还款能力等内容,尽职调查内容详见附件1—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6.2、风控中心根据事业部总裁指示是否进行独立进行尽职调查或第二次尽职调查。

6.3、融资方与其上下游交易的真实性,并取得相关凭证和资料。6.4、品权属证明和抵押行为的合法性,取得有效的法律文件,查验抵押品价值。

6.5、尽职调查报告由营销中心进行撰写,意见明确,调查人员双人签字,不同意见分别注明。

6.6、工作时间:尽职调查原则上在1天内完成。

7、尽职调查报告的提交及汇报

7.1、营销中心向风控中心提交尽职调查报告,同时向事业部总裁进行尽职调查情况汇报;

7.2、事业部总裁依据报告及汇报情况决定是否开评审会; 7.3、评审委员会会议召开之前由事业部秘书向评审委员会成员发送有关会议资料;

8、评审委员会会议

8.1、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公司董事长、公司财务总监、事业部总裁、事业部律师、事业部风控经理、事业部秘书组成,评审会由事业部召集,会议由事业部总裁主持召开,各参会成员陈述意见,事业部秘书做会议纪要,并在会后将会议纪要发送至参会成员。

8.2、评审委员会通过会议决议形式对项目是否通过进行审批。董事长拥有一票否决权或终审权。

9、拟定交易合同

9.1营销中心负责拟定交易合同,并提交至风控中心审核。

10、合同审核

10.1、事业部风控经理对合同进行审核,提处意见或建议。10.2、律师审核。

10.3、工作时间: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11、合同审批

11.1、事业部总裁对是否同意签署合同进行审批,审批通过之后上报至公司董事长处(董事长秘书处),11.2、公司董事长对是否同意签署合同进行最终审批。

12、签署合同协议

12.1合同审批通过后由营销管理中心发起合同用印申请流程。合同文本一式保存三份,一份交由融资客户,一份交由供应链金融营销中心,一份交由供应链金融风控中心存档。

13、资金划转

13.1、合同协议正式生效后,由营销中心负责发起资金划转申请流程,将资金划转到合同协议约定的指定账户。

14、贷后监管

14.1、对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与本次融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

14.2、对融资方的质押物资进行库存管理(委托供应链事业部进行管理),对融资方进行质押物的提取情况进行跟踪。

14.3、对与本次融资有关的合同(订单)的生产及销售情况、资金回笼情况进行监管。

14.4、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行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关注行业发展动态。

14.5、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实地调查走访,并向事业部总裁汇报相关情况。

15、项目退出

15.1、营销中心主导风险空中心配合完成项目退出

15.2、项目资料交接(与本项目有关的文档治疗移交至于风控中心)15.3、风控中心对项目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16、本制度由供应链金融事业部风控中心负责制定和解释,风控中心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检视修订。

17、本指引至下发之日起执行。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篇三

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冷链设备是指为了保证疫苗质量,在疫苗的生产、贮运和使用过程中对疫苗进行冷藏的设备。疫苗冷链设备主要有电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冰排等。

二、疫苗冷链设备必须专人管理、建档建帐、帐物相符、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严禁存放疫苗以外的其它物品。

三、电冰箱应摆放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摆放平稳,电源插座专用。冷藏箱、冷藏背包和冰排(无水)应分类、集中、固定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疫苗冷链设备清洁卫生,做到无灰尘、无污迹、无异味、无积水。

四、电冰箱冷藏室中部应放置一支温度计,疫苗冷链设备管理人每天上班后、下班前各检查记录一次冷藏室内温度,温度应保持在2-8℃;冰箱蒸发器霜厚超过4毫米时要及时除霜;停机时要记录原因和持续时间。测温记录、除霜记录、停机记录保存3年。

六、电冰箱内疫苗贮存应按疫苗品名、批号、失效期分类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要留有1-2cm的空隙,箱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七、冻制冰排时,应注入冰排容积90%的清洁水,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冻制时间不少于24小时。冻制冰排数量应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

八、运送和贮存疫苗时,应在冷藏箱(包)的底层垫上纱布,以吸水和防止疫苗破碎。每次使用冷藏箱(包)后,应清洗擦干或在通风处吹干,避免阳光曝晒。

九、冷链设备管理人员发现疫苗冷链设备异常、故障、损坏或遗失等情况应及时向县卫计委报告。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坏或遗失的,县卫计委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冷链设备维修记录长期保存。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篇四

1.金融风险的内含、特征、种类

含义:金融风险是指资本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一系列不确定因素而导致价值或收益损失的可能性。

特征:1.隐蔽性;2.扩散性;3.加速性;4.可控性

种类:1.按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

险,利率风险,汇率

风险,操作风险,政

策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

2.按金融风险性质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3.按金融风险主体划分:金融机构风险,企业金融

风险,居民金融风险,国家金融风险

4.按金融风险区域划分:国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

风险

5.按金融风险层次划分: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

风险

6.按金融风险业务结构划分:资产风险,负债风险,中间业务风险和外汇业

务风险

7.按金融风险程度划分:高度风险,中度风险和低

度风险

形态:1.银行业风险;2.证券业风险;3.保险业风险;4.基金公司风险,信用联

2.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1.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2.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3.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大;4.金融创新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5.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缺陷;6.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7.经济体制性的原因;8.金融投机;

9.金融风险产生的其他原因:国际金融风险的转移;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有效监管的原因。

3.金融风险发生所产生的危害性

1.金融风险对经济主体的危害:1.直接经济损失;2.金融

风险对投资者的预期心

理有重大影响;3.金融风

险会降低资金利用率

2.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危害:1.金融风险会使经济增

长速度放慢甚至出现负

增长;2.金融风险会弱化

金融中介的信用分配职

能;3.金融风险容易造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扭曲

3.金融风险对社会政治的危害

4.金融风险管理的含义与目的含义:是管理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经营中各种风险的生成机理、计量方法、处理程序和决策措施的一门科学。

目的:1.保证各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安

全;2.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3.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4.保证国家宏观货币政策制定和贯彻执行

5.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程序和方法

程序: 1.识别金融风险;2.估测金融风险;3.选择适

当的技术或方法;4.制定金融风险管理方案与审检;5.执行;6.评价与分析。

方法:1.规避风险法;2.自担风险法;3.转移风险法;

4.转嫁风险法;5.保险技术;法

6.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识别风险的方法

1.从资产负债表的总体状况来识别金融风险

2.从信贷资产的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

3.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识别金融风险

4.从在险资产价值和资本充足程度来识别金融风险

5.从银行的盈动能力来识别金融风险

7.信用风险的内含、特征、表现形态

含义: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信用风险,即信贷

风险,也就是由于借款人主观违约或客观上还款出现困难,而导致借款本息不能按时偿还,而给放款银行带来的损失。广义的信用风险既包括银行信贷风险,也包括除信贷风险以外的其他金融性风险。

特征:1.隐蔽性或潜在性;2.主观性;3.顽固性

表现形态:工商业贷款、贸易融资信贷、房地产贷款

和个人消费贷款

8.信用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

1.借款人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利润水平的不确定性及

信用等级状况的多变性;

2.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不稳定性;

3.自然社会经济生活中可变时间的不确定性;

4.经济变量的不规则变动;

5.社会诚信水平和信用状况、心理预期、信息的充分性、道德风险

9.信用风险估测的方法有哪些

1.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和借款人5c法);2.分类和回归数分析法(cart结构分析法);(3)信用评级法

10.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

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流动

性需求的可能性。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从而

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

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

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

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1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特征:1.频繁性;2.外生性;3.充足性;4.复杂性 表现形式:1.贷款的质量问题;2.贷款的结构问题;3.负债的结构问题;4.兼业业务与主业务的结构问题

12.流动性风险估测的财富指标

(1)现金资产比例;(2)超额储备比例;(3)存贷款比例;(4)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5)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例;(6)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7)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比例;(8)存款增减变动额与存款平均余额的比例;(9)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与未履约贷款承诺的比例;(10)证券市场价格与票面价格的比例

13.利率风险的含义,表现形态,种类

含义: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种类: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等。

14.利率风险的分析方法和计量方法 分析方法:收益分析法和经济价值分析法。计量方法:敏感性分析,缺口分析与存续期分析。15.操作风险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 含义: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特点:1.具有主观性(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2.发生频率低但危害大;3.具有复杂性 表现形式:1.执行风险;2.信息风险;3.关系风险;4.法律风险;5.人员风险;6.系统事件风险16.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构架及其流程 基本构架包含四个组成部分:战略、流程、基础设施和环境。流程:1.确定操作风险;2.风险评估和量化;3.风险管理和风险缓释;4.风险监控;5.风险汇报。17.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 1.自担风险法;2.规避风险法;3.控制风险法;4.保险18.操作风险的指导性和原则19.商业银行的业务与商业银行的风险 业务:1.金融机构财务;2.交易与销售;3.零售银行业务;4.商业银行业务;5.支付与清算;6.代理业务;7.资产管理;8.零售经纪。风险:1.外部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2.内部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风险20.如何防范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的风险 1.信用风险:1.了解借款人的历史;2.了解借款人未来的发展;3.健全和完善信用评级;4.商业银行职员的职业道德。2.利率风险:1.借款人过去的经营状况及经营成果;2.借款人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3.产品的结构;4.市场竞争环境;5.借款人风险评估 3.操作风险:1.排除政府的行政干扰;2.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3.职业与行业自律的规范 4.流动性风险:1.贷款业务结构性问题;2.存款的期限结构;3.投资结构的优先;4.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21.从经营角度讲,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的异同 不同点:1.从风险来源及风险处理角度看,银行业主要是吸收风险,然后集中处理风险;保险业则是吸收风险与转嫁风险一对一的处理模式。2.从客户的角度看,银行业的客户行为主要是客户的个人行为;而保险业则是客户的集体行为。3.从融资方式看,银行业主要是以吸收存款为融资方式;保险业则是通过吸收保费为融资方式。4.从资金的返还情况看,银行业的存款是到期必还,而保险费则是发生了所保事故才返还的。相同点:保险公司于商业银行都是融资性金融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都通过防止、化解、控制等方法综合为风险管理。22.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与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有哪些差异性 1.利率风险来源不同。保险业的预定利率大于实际收益率则为亏损,预定利率小于实际利率则盈利;而银行业的预定利率小于实际收益率则为亏损,预定利率大于实际利率则盈利。2.对利率风险的防范不同。保险业主要是通过预定利率与投资资产组合结构的最优化来防范;而银行业则主要是根据银行业务的不同来区别防范的。23.保险公司有哪些风险 1.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风险:保险产品风险、承保风险和理赔风险; 2.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会计核算工作风险、费用控制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3.保险公司资金运用风险:利率风险、资本市场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委托—代理风险等。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规范管理与风险管控篇五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及其风险

系统考察金融衍生产品自诞生以来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与风险,分析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弊,无疑对我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衍生产品作用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可分为利率产品、外汇产品和股指期货产品。从这三类产品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看,其产生和壮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能满足企业规避风险的需求。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对经济和金融的促进作用,更主要地表现为风险管理。

一是规避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据统计,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投资风险中,系统性风险占50%左右,防范系统性风险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资产负债管理和证券投资组合等均无法防范系统性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却能以其特有的对冲和套期保值功能,有效规避利率、汇率或股市等基础产品市场价格发生不利变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因此,1993年以来,资产规模在50亿美元以上的大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几乎全部使用衍生工具防范利率等系统性风险。

二是增强金融体系整体抗风险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规避和转移风险功能,可将风险由承受能力较弱的个体转移至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体,将金融风险对承受力较弱企业的强大冲击,转化为对承受力较强的企业或投机者的较小或适当冲击,有的甚至转化为投机者的盈利机会,强化了金融体系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

三是提高经济效率。这主要是指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前者体现为给企业提供更好规避金融风险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后者体现为以多达2万余种的产品种类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的合理分配,提高定价效率等。

四是拓展了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二十年里,国际活跃的金融机构大幅度提高了衍生工具利润在其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当前每天的全球交易总额近3万亿美元,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0%~60%。

(二)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

虽然金融衍生产品促进了经济和金融发展,但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投机者的过度投机,导致日本东京证券公司、巴林银行、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破产,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那么,金融衍生产品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在实践中是增加还是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呢?实证分析表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金融衍生产品并未增大金融市场的风险,更多的是降低了其风险。

从股指期货看,众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1975~1991年间美国、日本、英国、瑞士、德国、芬兰和香港等股指期货波动性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所产生的14组结果中,有4组表明股票指数期货市场的存

在减少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9组表明不增加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有1组表明增加了股票指数的波动性,总体看是减少了整个金融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自身风险变化,国际清算银行(bis)进行了大量研究,以1995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为分析区间,分别对美国10年国债和标准普尔500的期货与期权市场的波动性与交易量月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基本呈现不相关或负相关,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说明,在剔除季节性因素影响后,该市场波动性急剧上升时,投机者会因风险过大难以把握而主动减少交易,交易量降低会在一定程度上不支持波动性持续走高,反过来有助于降低该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国际上出现重大金融事件或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表现看,在金融动荡加剧时期,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剧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较好地发挥了其规避风险功能,极大缓冲和弱化了全球金融风险。如表2所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1997年6月至12月期间,各个季度末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本金余额和交易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上升,前者从危机前的9.9%增至危机期间的14.3%、21.5%和14.8%。在其后爆发的俄罗斯危机、“9·11”事件、世通案件期间,全球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量均一致地出现大幅上升。

二、我国金融衍生产品需求分析

金融风险按金融产品划分,可分为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笔者认为,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在我国已经存在较强烈的需求。

(一)外汇衍生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美元的币值与人民币币值保持相对稳定,而美元是自由浮动货币,美元对他国货币汇率的变动会间接影响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汇率,使持有外汇或以外币结算的企业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而我国1996年实现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实行限额管理,其限额原则上为上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的20%,境外机构可以保留外汇,不用结售汇。这样,持有外汇的境内机构、外资机构以及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均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需要通过外汇衍生产品交易,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从我国外汇金融资产总量看,2002年末银行外币存款达12159.08亿元人民币,占同期银行总资产的7%左右,银行持有的国外净资产为31746.34亿元人民币;外汇储备2003年3月末已达到3160.1亿美元;银行间外汇市场2002年交易量达971.9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资产总量增大,交易规模快速增加,面临汇率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对外汇衍生产品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外资外贸角度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51384.23亿元,外贸依存度达到50.18%,外商直接投资达527.43亿美元,若按照留存20%的比例计算,外资外贸企业每年约10000亿人民币的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加之近年来进出口总额和外贸依存度分别以年均10%和2%~3%的速度增长,未来汇率风险将随之增加。尽管结售汇管理规定已允许有远期支付合同或者偿债协议的用汇单位可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远期买卖及其他保值业务,但受风险意识、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国内企业未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另外,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相对贬值,对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产生了不同影响,特别是加大了进口为主的外贸企业从美国以外的国家进口材料的成本,从而使其经营利润下降。因此,这类企业会对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套期保值或对冲等方式锁定进口成本,规避汇率不利变动带来的风险。

总体看,较大规模的外汇金融资产和外贸依存度表明,我国金融机构和实体外资外贸部门面临着较大的外汇风险,客观上对外汇衍生产品等避险工具提出了需求。今后,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这一需求将会在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种类和交易规模上呈现更快的增长。

(二)利率衍生产品需求逐步加大

我国自1995年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思路以来,利率波动性逐步增加,变动频率加快,利率风险不断加大。1996年至2002年,我国连续8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8.96%下调至1.98%,波动性较大。在市场利率方面,已形成了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回购市场、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基础的二级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已放开;国债和金融债券发行采取市场化招标方式;在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改革范围不断放宽,利率风险逐步增大,如放宽县以下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在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可以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等。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环境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升高,迫切需要通过利率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降低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从与利率变动密切相关的金融资产规模看,截止2002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82295.33亿元,各项贷款总额为139436.56亿元,各类有价证券余额为34267.11,面临利率风险的资产总量很大,对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规模较高。

从金融资产品种特点看,由于同业拆借和回购品种交易期限品种较少,且期限较短,二级市场短期利率波动性相对较低。而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固息债占比较高,期限以中长期为主,在目前利率低谷时期,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提高短期无风险收益,大量投资中长期债券,若未来利率上升,该种投资结构将引致很大风险,使这些金融机构对利率类衍生产品存在较强的需求。

总体看,尽管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但债券市场利率风险较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诗歌鉴赏议论文(5篇)

下一篇:最新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征文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