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心得体会 研究性课题感想(三篇)

最新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心得体会 研究性课题感想(三篇)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心得体会 研究性课题感想篇一

为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使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知识的探索性、直观性和实践性。

学校与科研单位联合搞课题试验,不断深化研究性学习,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创造性和实践性。

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结构革新的精神,我校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学科课程教学教研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它既是一门暂新的课程,又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进行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为了使研究性学习有序有效地进行和可持续地发展,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如下:

提高思想认识主要有三个方面:

1、提高干部教师的课程认识。研究性学习课是必修课,不是可有可无的随意课,保证课时,每周三节,排在课表中,按时实施课程计划。

2、提高干部教师的职责认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是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学校先后两次派出领导干部到上海参加研究性学习培训班,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上海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经验。学校制定了研究性课程指导教师工作职责10条,要求教师认真执行工作职责条例,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指导能力。学校付给教师一定课时费。

3、提高学生的主体认识。师生必须明确在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主要的研究人员,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当放手叫学生去研究,真正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保证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加强三级组织管理:校级领导小组负责对研究性学习宏观规划和全面领导;班级领导小组由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对班级各课题组的组织和指导;课题组的组长负责组织本课题组同学的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实施三全管理:全面、全员、全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多是分散的、开放的、变化的,所以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学管理,既是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由统一管理到分散管理,由整体管理到局部管理,也是由教师管理为主到学生自己管理。

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各有各的价值,它们根本不可能相互替代。学科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研究性学习是学科教学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反映。当前研究性学习方式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为此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是:

1、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交替使用,教材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定理、法则、原理),教师必须给学生讲解清楚,有些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叫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调查、讨论与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识。数学教师刘世烈老师,在所任的两个差班教学中,面对学生基础知识较差的实际,调整教学方式,降低教学起点,通过五步教学方法,即读、议、讲、练、结,进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教与学:边读边议,鼓励学生提问题;讨论交流问题,教师精讲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争议的问题;讲议结合、讲练结合,一题多解;学生争议非常热烈,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做出小结。在实践中刘老师感悟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重,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数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高一、四班李鹏同学,初升高的成绩是299.5分,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今年高考获得395分成绩,考入三本沈阳建工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在语文学科作文课堂教学上,教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激发作文的兴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前提。王瑞祥老师在作文指导课中,运用各种方法创设多种诱发兴趣的情境。通过参观访问、组织实物观察、展示图表图片、放映幻灯等方式,增加大量感性材料,诱发学生的情感变化,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学生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富有创意的好文章。同学们会在生活中想题材,在指导中选题材,在联想中写题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校园文化节、科技艺术节、中秋赏月、节日游园、学科知识竞赛、军训生活等活动都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为了使同学们写出有创意的文章,王老师适时介绍了主要文体的好文

章。在《绿叶》校刊“创意写作”和“文学广场”专栏中发表了132篇文章,其中有16篇先后在《作文报》等刊物上发表。今年五月份校刊编辑部收集整理了学生作文、习作共400多篇,从中精选了160多篇优秀习作,编辑出版了一本近20多万字的习作《一枝一叶总关情》,此书被中语会创新写作研讨会评为一等奖,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创新写作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创新写作实验开展的全局工作。我校在最近被“第二届全国创新写作教学观摩研讨会”评为“创新写作实验学校”的先进学校,并有四名教师的创新写作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杯大赛,我校学生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8名。

2、专项课题研究和学科内容相结合。结合地理教材内容,师生共同精选的专题是“大连的广场”。在此专题里研究了大连广场的类型和特点,同时也研究了大连广场的历史和发展的状况。解放前大连有6个广场;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又建设4个;1978年改革开放后,由于大连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广场建设协同房地产开发迅速增建到60个广场。广场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不同场景照片是指导教师姜忠智参与同学们自己拍摄的,课题组长是高中一年级于治洲同学。此项研究成果荣获第十八届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大连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结合大连城市交通的特点,研究了大连港的区位优势,使更多的人了解大连港的地位,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是全国对外贸易第二大港。大连港与世界六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业务,因此说大连港是一座综合性国际化的大港,以港口交通的现代化、国际化,说明大连是美丽的国际化城市。此项课题研究荣获第十八届大连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结合语文学科教材内容筛选了下列课题:“关于创新写作的探讨”、“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话题作文赏析”、“诗词曲的鉴赏”、“研究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广告语言的研究”、“关于古文译讲的探索”等内容。结合数学教材内容选取的课题有:“探索不等式证明的几种方法”、“研究数学常用的解题方法”、“通过顺向逆向变形运用公式进行求值、化简和证明”、“应用诱导公式化简的研究”、“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研究”、“关于和差公式解题中技巧探讨”等诸多问题。结合生物教材内容精选的课题有:“谈饮食和肥胖的关系”、“睡眠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校园的绿化美化设计与实施方案”;结合教材生物代谢的类型研究有:“灵芝草的生活条件和简易栽培方法探索”、“北冬虫夏草的生态和简易栽培的方法研究”。总之,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选择研究课题的重要依据。当然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社会和自然现象筛选研究课题。

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发展,研究性课程的内容已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科技创新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等内容。而科技活动又是研究性课程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活动中能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性、主体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沙兴峰等三名同学,在刘晓雯老师的指导下,对“平抛实验架”进行了改革。原实验教师一点一点地描,得到的抛物线不精确,为此对这个实验进行多次的改进,终于获得成功。这是一台可以直接演示平抛物体运动,能直接获得平抛运动轨迹,而且能获得数值的教具,即直观又精确,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师生又做了“浓硫酸脱水新法实验”,浓硫酸的脱水性是用蔗糖与浓硫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此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既污染环境又影响同学身体健康,通过新法吸收了二氧化硫,加强了环境保护,提高了同学们的环境质量。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已荣获辽宁省第十八届青少年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计算机网页课题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之下,积极主动探索。包斯科同学精心设计制作的“打造美观的个人网页”,达到了理想要求。胡继恒同学研制的“电脑绘画”精品画面的绘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上述两项作品均荣获大连市计算机作品大赛一等奖。航模小组同学研制的滑翔机和线操纵飞机模型的制作和飞行的表演训练,都是同学们亲自一刀一刀刻制而成的。通过飞机模型的制作和飞行的表演训练,手脑并用,积极探索,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使物理力学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扩展了知识范围。

为了深化研究性学习,建立定点的科学实验基地,提高科技活动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培养综合型人才,我校和国营企业大连秋丰食用菌开发中心联合进行药用真菌(灵芝草和蛹虫草)栽培技术的研究,正式挂牌,并确立该中心为我校的科学实验基地,组织师生进行科学试验研究。技术合作的共同目标:菌种的提纯和复壮,共同选育高产的菌种,通过控制生活条件综合因素和对照组的试验,探索出最佳适宜的生长环境和生活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简易培植和应用药用真菌,探出新路子。目前灵芝草的简易培养方法已经获得成功,双方研究的成果共享。这项研究活动已使一般的科技活动转化为正规的科研活动,不仅有教师的辅导,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范指导。通过参观实践,同学们在看到药用菌大批量规范化程序性的生产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设计简易栽培的技术方案,使栽培技术逐渐简化,使每个办公室和家庭都能进行培植,把神秘化的栽培变成群众化、简易化的技术。

我校研究型课已经开设了四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和家长对研究型课程认识不高,认为可有可无,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怕影响学习,不准叫学生参加研究性活动。

2、有些教师对研究型课程重视不够,对边缘相关学科知识准备不充分,对课题研究指导不利。

3、研究型课活动时间有时保证不了。由于思想教育活动较多,有时使研究性课暂停,所以需要加强教学计划调整。

最后,要说一点是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题选择是关键,不能随便确立课题,必须先论证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及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心得体会 研究性课题感想篇二

我所指导的两个研究性课题分别为:《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现状》和《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两个的研究成果都是课件形式,我觉得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更应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在研究性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表现和辅导策略也相应不同。对于《公路交通的发展与现状》这一课题,我主要是在课件制作上进行指导,而《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这一课题,在知识上和课件制作上给予学生指导。

虽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要花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又要耗费教师一定的精力,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是领导和教师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坚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拓展了视野,学会了自我教育、主动学习,更增强了自信心;通过研究性学习,是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教改,探索新的教法和学法,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因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它真正激发了我们内心的求知欲;而且它最大的魅力就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模式不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出击;不再被成天禁锢在教室里,而是亲身走入社会,走入现实生活;不是以封闭的考试卷来论学生的成败,而是以全新的学习、探索和研究过程来综合评价。在这里理论与实践的亲合度大大增加,还满足了学生渴望走入社会生活的愿望。

由于我们教师和学生长期处在传统课程的教与学方式之中,对研究性学习既无感性认识,又无理性认同,要启动这一全新的课程,知识背景的准备和铺垫非常必要。在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教师和学生一样,都需要提前学习、参考和借鉴其他资料和信息,为实施课程指导做了理论的准备和铺垫,使教师在一个相对较高层次上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不断深入运用,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特点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不是外在于人思想活动的单纯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达”。学生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动个人去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只能够让学生死板的接受知识,无法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并且还会使学生感到知识灌输的乏味,产生厌学情绪,更不可能推动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动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若能紧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化学问题,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索研究动机,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题研究与探索。

在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性的创造与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要认为学生的方案设计与教师所想象的不同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不要把学生在尝试中的失败看得一无是处而全盘否定。相反,如果要求学生完全照搬教师,一味的模仿教师,结果只能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因此,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的超越创新。教师要留给学生广泛的思维空间,不要强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资料或教师预定的方案进行研究和学习,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自行设计、自主研究、自由创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独立设计的研究探索中尝试失败,使他们感受科学道路的艰辛,并从失败中总结教训、调整方法,最终取得成功。在《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也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或错误的想法和设计,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正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失败,才使学生能够及时的调整方法、改进方案,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中学生在研究性课题中所要达到的目的,不是象科学研究工作者那样去做出巨大的发明和发现。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在研究性课题中的活动仅仅属于一种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一种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而科学家发现和解决的却常常是人类从来没有发现或未曾解决的新问题、新事物。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仅仅是要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来进行学习,其本质是对科学研究的模仿或模拟,是“像”而不是“就是”科学研究活动。真正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求发展,在自主探索中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还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实、发展个性、培养能力。重视“过程”的亲历和体会,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无论课题研究的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已经使学生受益颇丰!有这个参与的过程和没有这个过程,绝对是不一样的。

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书、查找资料、搜集数据信息,获取新知识,甚至废寝忘食地在实验室度过节假日,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通过活动还能够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研究过程的表述与展示过程,获得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使学生更具有现代综合型人才的特质。

在研究性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很好地渗透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神秘,让学生试着做些研究,在研究中体会科学探索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手段。学生会明白:其实,好多事情只要自己动手做一做,都不是所想象的那么困难,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学生通过课题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学会了归纳总结、类比推理、数据搜集与整理、最佳方法或最佳途径的选择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到科学研究既会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必须做到不骄不躁、沉着冷静,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研究。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通常说的、在实践中实施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差的现状,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良方。近年来,基础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效益不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改变这一现象最根本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使学生学会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这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言,它将在教育领域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涉及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涉及校长办学思想的转变、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正如专家所言,这种学习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总之,课题研究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与活动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在探索研究的锻炼中,逐步形成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理解的立足于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研究性学习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心得体会 研究性课题感想篇三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新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时这也被广大的学校所重视。为了推进我区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扎实有效的实施,受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委托,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举办“全区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培训会”,经过短时间的学习,我有很多感悟,深有体会。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开放式学习态势作为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综合探究活动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首先,研究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要求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要注重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自己生活的现实世界。指导学生实施要注意积极利用各种社会生活资源。这样可以开放学生的思维,这种开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首先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其次,重要的是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学习功能目标定位来看: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指社会学和心理学两方面的人格含义)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今天倡导"研究性学习"则指向于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它把"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视为人的本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构成部分,而非与个性割裂的存在,所以,个性健全发展是倡导"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学习的意义所在。

中国当前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历史上的"研究性学习"大多局限于某一方面,比如,像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其内容是"学科结构",而且主要是理科的学科结构,这未免狭隘而且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的是学生到活动当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成功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种新东西、一种新现象、证明一个新事实,找到一个新方法,足以支撑起一个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生命。正如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国家科学金奖得主布立顿·强斯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是很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必须是非常密切、非常开放的。开放探究性实验就像让学生亲赴一次次知识的盛宴,可以自由地吸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应该让小学生不断地去做东西,教育必须激发他们的兴趣。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就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其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所以,应该指出,教师指导的含义:即指导的原则应该是到位不越位,启发不代谋,引导不指令,点拨不强加,解惑不灌输。××曾指出一点也很有启示:老师不能总是告诉答案。老师要有勇气说,不知道!老师不能给学生一种错误的印象——老师知道所有的事情,这样,孩子就会认为,在学校里就能知道整个世界,就不会去探索了。这对学生个性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更好促进个性健全发展应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

总的来说,在新的教育体制中,研究性学习课程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波。这一冲击波首先指向的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课程组织和实施形式,然后将引起传统的"教的文化"和"学的文化"的震荡和变革,进而改变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好研究性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育能否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真正构建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关键。

研究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这样的课程具有其独特的学习意义。开设研究性课程,就是根据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要求,为了弥补学科教学在满足社会这种新要求方面的局限和不足,给学生一块真正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医院营销方案 医院营销方案案例(4篇)

下一篇:助理医师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报告(模板18篇)

最新机房维保方案(模板18篇) 精选中央党组会议制度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