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江华盘王殿导游解说词

江华盘王殿导游解说词

小编:

欢迎光临天下瑶族第一殿——盘王殿。盘王殿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瓠圣门、主殿、灵位亭、盘王侧殿、瑶风园。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第一部分“瓠圣门”。瑶族始祖盘王名叫盘瓠,瑶族人民为了纪念他,所以将此门称之为“瓠圣门”。“瓠圣门”三个字是由云南省瑶族同胞、全国著名的书法家、云南政协副主席赵廷光题写的。

盘王是瑶族人民的始祖,也是耕山文化的创始人,他在农耕文化上具有很大贡献,他心怀苍生关照后人,所以瑶族人民每到一地都要建立盘王殿以纪念先祖。现在参观的盘王殿是1995年我们江华瑶族自治县40周年县庆时,从原建地姑婆山迁建于县城沱江风景秀丽的平头岩公园内,占地21亩,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是海内外瑶族同胞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

现在我们来到这个半圆形的平台前,平台的两边有两块汉白玉石碑,左边这块石碑是撰刻盘王功德的祭文,右边这块石碑是记录盘王殿从姑婆山的搬迁经过。我们再抬头往上看,在主殿的正上方,有“盘王殿”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三个大字是全国著名社会学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题写的。踏上青石条阶,大家可以看到这青石条阶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有十二级阶梯,它有二层涵义:第一代表了瑶族的十二姓;第二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这瑶族的十二姓分别是:盘、沈、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现在我们来到盘王殿的第二个部分:祭祀台,是烧香祭祖的地方,所谓心诚则灵有求必应。

绕过“祭祀台”就是盘王殿的第三部分主殿了。主殿是盘王殿最高大的建筑,长26.2米,宽17.8米,高20.23米,总建筑面积是466.36平方米。梁上绘制的古香古色彩绘主要取材于瑶族各种民间故事传说。主殿也是盘王塑像所在地,塑像高4.5米。先祖端坐在圣坛上,慈眉善目。身旁放有弩箭和长鼓。这也正是盘王首创耕山狩猎文化功绩的体现。盘王塑像正上方悬挂着一幅楹联:“盘王始祖随身带,木本水源不可忘。”这也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87岁时题写的。盘王的身旁是花音娘娘,即盘王之妻三公主。旁边的十二个小塑像是花音娘娘和盘王所生的子女,即六男六女,每个子女一个姓。

主殿还有四幅反映瑶族历史的大型壁画。

东边这幅是《盘王狩猎图》。这是瑶族原始社会时期采猎经济的一个缩影。画中盘王带着他的子孙们上山打猎,在密林中发现了一群羚羊,盘王带头一路追赶,从密林中追到了山崖边。这时,羚羊从这边山崖跳过了那边山崖,盘王在这边山崖迅速地放了一箭,射中了羚羊。谁知盘王只顾着放箭,完全没留意自己脚下的石块,一不小心连同这块被踩松的大石块滚下了山崖,不幸被山崖下的梓桐树叉刺死。盘王的子孙们悲痛万分,把梓桐树砍下挖空,剥下羚羊的皮蒙在两头,制成长鼓敲打,以表示为盘王报仇。这样也就产生了瑶族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长鼓舞。现在,江华瑶族长鼓舞已成功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面的《长鼓舞》和《羊角短鼓舞》,体现了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长鼓舞所表现的主要是瑶族人民开荒种地、砍树建房、制作长鼓三大生活内容,也有模仿自己形态和祭祀礼仪的。舞时,左手持鼓,右手扣击,唢呐、锣鼓伴奏。舞者通常为二男二女,每个动作东南西北各做一次,叫做一套,一般有72套。每项内容前后衔接,又各自独立成章,朴实真切,情趣盎然,可以说是瑶族人民生活的叙事诗。技艺高的长鼓舞就站在方桌上表演。长鼓舞在风格上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比较稳重,有微小的颤动,温和而柔韧,节奏较慢,这种打法以居住在丘陵地区的瑶族为多。“武打”比较活跃,动作跳跃,节奏明快,有不少花样变化,这种打法以居住在高山地区的瑶族为多。如今,长鼓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艺术舞台上,激励人们奋进。

西面是《飘洋过海图》,再现了瑶族先民迁徙不定的生活场面。相传古代,瑶人出走千家峒,乘船飘游过海,遇上大风大浪。船在海中三百六十五天不能靠岸,并且有覆没的危险。为了生存瑶民们跪在船上许盘王大愿:“请盘王保佑儿孙能平安过海,靠岸后定感谢盘王。”霎时风平浪静,船便靠岸了。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六,又正好是盘王的生日。所以人们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祭祀盘王,庆贺新生。1984年,经瑶族研究学会研究决定,将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正式定为全体瑶族的共同节日。

相传盘王是评王的一个臣子,评王与高王打仗,评王出赏:谁取得高王首级,给予重赏,并赐予三公主为妻。当下,臣中瑶族始祖“盘瓠”应召出征,取回高王首级。盘瓠因此得配三公主为妻,并受封在“南京会稽山十宝殿”为王。盘王与三公主相亲相爱,生下六男六女,传下了瑶族十二姓。

穿过主殿就是第四部分——灵位亭。灵位放置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盘王之灵位”五个大字。这里就是瑶族子孙后代敬献香火,祭祀盘王,祈保平安,求得幸福的地方了。

第五部分盘王侧殿——瑶家吊脚楼去感受一下瑶家人古朴的民俗风情。这东西两座吊脚楼是瑶族历史的陈列室,陈列着各级领导的题词,瑶族生产生活用具,典祀、婚俗、文化活动以及军事方面的实物和照片,用直观的手法再现了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来到东厢房,可能最吸引你们注意的就是这顶瑶家花桥了吧,有没有谁想做一回瑶家新娘?做瑶家新娘的第一关是会唱山歌、瑶歌。男女双方通过对歌,自由选择对象,自由恋爱,父母从不干涉。唱歌的形式有“坐歌堂”,有“隔山对唱”,有面对面的“男女对唱”等。男女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丘陵地区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一种方式。每逢赶圩过节,成群的姑娘手提精致的小竹篮,上面盖着一条机织手绢,在圩场四周徘徊。青年小伙子们也刻意打扮一番,赶往圩场。当看中了某一个姑娘时,就趁其“不备”,将她的篮子拿走,买上点心放入篮中,再转到姑娘身边,于是她们就双双走出圩场到野外对歌去了。歌毕,姑娘要回篮子,约好日子再会面。到了约会的日子,姑娘仍旧手拿竹篮,唱着歌儿来与小伙子相会。此时,小伙子又一次从姑娘的手中拿过篮子。若姑娘看中小伙子,竹篮内便有一双或几双她亲手为情人做的布鞋。竹篮这样一“拿”一“送”,直到爱情成熟为止。双方在接触中,互相认识、了解、定情之后,再通过双方父母的同意,正式订亲。通过这种方式而自由结合的,则永不离婚,体现了瑶族人民对爱情的忠贞。瑶乡的婚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招郎(入赘)。“招郎”是高山地区最普通的婚姻形式,一直流传至今。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比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因此,没有女儿的人家,也往往要“接”一个女孩子,长大后“招郎上门”,延续家族。在招郎婚姻中,又有“两不辟宗”和“男从女姓”之分。“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女双方家庭的生产和生活都要照顾,双方在女家生产、生活半个月或一个月,又到男方家里生产、生活半个月或一个月,如此循环。一年四季,夫妻双双照顾两个家庭,真正做到了男女平等,互相关心。生下来的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名换姓,随从女家姓。结婚时,男方只出少许聘礼,有的男方还要女方购置衣裳等物,生下的子女全随女方姓。也有少数夫妻互相换姓的。

盘王首创耕山文化,已成为中华农耕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盘王在创造耕山文化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

最后,我们来到的是第六个部分——瑶风园,瑶风返朴归真的真实缩影。

在瑶风园里,“瑶寨茅廊”、“清泉飞瀑”,展现了江华秀美山川的自然生态;“寮棚猎趣”、“游耕剪影”再现了瑶民游耕文化的遗风古韵;“古城烽火”把我们带进了瑶民们反封、反帝的辉煌历史;“山溪古车”、“荷池垂钓”、“深山木屋”让我们领略到瑶族人民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民族风情;“篝火瑶韵”中的长鼓、瑶歌是多姿多彩的瑶族文艺中的一朵奇葩;瑶岭风采将给您留下难忘的一幕和美好的回忆。

朋友们,开放的江华欢迎您,美丽的瑶山拥抱您,愿您这次盘王殿一游,留下您人生的美好回忆。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热点推荐

上一篇:福建泰宁大金湖景区上清溪导游解说词

下一篇:学生的工作职责(优秀15篇)

最美医生事迹心得体会500字实用(五篇) 环境生态工程实践报告 环境生态学总结八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