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 河中石兽教案(实用13篇)

2023年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 河中石兽教案(实用13篇)

小编:笔砚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一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多媒体演示】。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1、概括文章的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

1、完成课后训练题。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吴德锋。

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二

学习要点:

1、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过程。

你还知道哪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三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课时。

第一课时。

从前,有一条河边有座寺庙。一天,庙前两座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几年后,寺庙里的和尚到哪里能找到这两座石兽呢?(同学们如果预习了文章,就知道是上游)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朗读课文。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4)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请学生翻译课文。

1、通假字。

曳铁钯“钯”同“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2、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是非木柿。.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4)盖石性坚重。.

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5)但知其一。.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6)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7)河干.

古义:岸,水边今义:水分不足,干燥。

3、一词多义。

去:岂有为暴涨携之去离开。

相去甚远已距离。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介词。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成为,动词。

众服为确论认为,动词。

如:如是再啮像。

如其言按照。

之:

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

其反激之力结构助词,的。

至石之半结构助词,的。

求之下流代词,代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

4、词类活用。

棹:名词用作动词船桨,划(船)。

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复述故事。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四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1.本课涉及石头运动的原理图。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是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3.就课文不理解处提出质疑。

4.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

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

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应该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应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6.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不可主观臆断。邓小平同志也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对“寺僧”和“讲学家”那样的人说“不”,对“刻舟求剑”的人说“不”,对“掩耳盗铃”的人说“不”。学习古人穷理不臆断的品质,用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头脑,用科学精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断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人物寻找的位置理由结果。

寺僧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老河兵当求之。

这篇课文我分两个课时来完成,并且把重点放在理解字词、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后应该懂得的道理上。学生在朗读和理解字词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提问环节对于用几种方法找石兽时,很多学生都忘记了第一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以后要在如何引导启发上多下功夫,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五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实践出真知”的含义,懂得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难点: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1、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十九年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戌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亲自撰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题目是编者加的。《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至嘉庆三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成。在内容上,主要搜集当时流传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或亲耳听闻的奇闻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遍及全中国,北至乌鲁木齐、伊宁,南至滇、黔等地。

3、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笔记”使其在记叙上获得了一种散文化的记叙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作者可以叙述,也可以表达别人及自己的思考以及观点;而“小说”则是一种带有故事性的叙述和创作,由于“笔记”本身获得的自由空间,可以使“小说”创作与散文化的“笔记”叙述相互交叉,优势十分明显。

给下列字词注音。

河干()门圮()船棹()曳()湮没()。

啮沙()坎穴()溯流()臆断()。

1、翻译全文。

2、完成《学辅》p86第2、3、4题。

3、理解重点词。《学辅》p86第5题。

4、重点理解的句子: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概括各层大意。

3、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试归纳总结。

经过。

人物。

寻找地点。

原因。

结果。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5、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为什么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这说明了什么?(《学辅》第12题)。

6、结合全文,分析寺僧、讲学家、老河兵的性格特征。

8、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辅》第11题)。

1.层层铺垫。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1、课后第五题。

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

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

c、求之下流,固颠;d、石必倒掷坎穴中。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4、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5、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颠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6、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事例?

7、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六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朗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方法:教师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1、本课涉及石头运动的原理图。

2、多媒体课件。

3、总课时:2课时。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作者简介: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是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3、就课文不理解处提出质疑。

4、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

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

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3、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应该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应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6、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不可主观臆断。邓小平同志也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对“寺僧”和“讲学家”那样的人说“不”,对“刻舟求剑”的人说“不”,对“掩耳盗铃”的人说“不”。学习古人穷理不臆断的品质,用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头脑,用科学精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作出判断。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断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如讲学家的“笑”(包含了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一种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和老河兵的“笑”(流露出了老河兵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一种否定,也表现出老河兵的自信和沾沾自喜)。

人物寻找的位置理由结果。

寺僧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求之地中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众服为确论(实则找不到)。

老河兵当求之。

这篇课文我分两个课时来完成,并且把重点放在理解字词、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后应该懂得的道理上。学生在朗读和理解字词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在提问环节对于用几种方法找石兽时,很多学生都忘记了第一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以后要在如何引导启发上多下功夫,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七

学习目标。

1.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课前预习案。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圮()于河募()金重修棹()数小舟曳铁钯()。

木柿()湮()没啮()沙溯()欤()。

2.本文作者,字,是朝的、家,也是《》的总篡官。

3.本文选自《》一书,这是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其中也有不少。

4.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5、解释下列加点字。

棹数小舟曳铁把。

是非木柿湮于沙上。

不亦颠乎啮沙为坎穴。

反溯流逆上可据理臆断。

6.翻译下列句子。

山门圮于河译:

尔辈不能究物理。译: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

遂反溯流逆上矣译:

课堂学习案。

一、检查预习。

二、导入新课。

三、熟读课文(抽读、齐读等方式)。

四、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结合课下注解弄懂课文意思。

2.小组内互相释疑。

3.小组内串译课文。

五、课堂探究。

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了哪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河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讲学家的“笑”:

老河兵的“笑”:

4、文中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各自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更多。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八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九

三、理解课文。

四、评价赏析。

五、谋篇立意。

六、写作特色。

导入:这篇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庙靠近河,庙门倒塌之后,门旁的两只石狮也掉到了河里。后来要修庙,决定要把石狮打捞上来。有人说,到下游去找,因为石狮被水冲走了,结果在下游没找到。一个读书人说,石狮肯定沉到沙泥里去了,因为石头重,沙泥轻,结果在庙前的沙泥里也没找到。一个老水手最后说,这两个石狮在上游,结果果然在上游打捞到了。怎么会到上游去呢?阅读完课文后我们便知道了。

作者简介: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本文选自他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十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学习要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十一

1.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2.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2.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3.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预习任务。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虚词和自己理解上有意思的实词。

搜集作者生平资料和故事,了解《阅微草堂笔记》。

小资料: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预习检测:

一、填空。

1.本文选自一书,这是所作的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其中也有不少。

2.本文作者是朝的,字,学者,是的总篡官。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阅十余岁5.僧募金重修。

6.棹数小舟7.曳铁把。

8.是非木柿9.湮于沙上。

10.不亦颠乎11.啮沙为坎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虚词的用法。

1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1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6.……闻之笑曰。

17.沿河求之。

18.一老兵闻之,又笑曰。

19.然则天下之事。

课中实施。

(1)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狮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2)试分析三人寻找石狮的方法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

(3)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提示:寺僧:“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文章中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拓展延伸。

1.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2.课外阅读蒲松龄《地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大意。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十二

师:朗读推开记忆的门,在朗读中回忆重要字词。

ppt展示。

圮并阅棹设帐物理是携耳确论湮颠。

二、字句落实。

1、落实第三段重要字词。

ppt展示。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如是再啮:像;冲刷,侵蚀。

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

固颠:本来。

如其言:依照。

然则天下之事:既然这样,那么。

但知其一:只。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2、结合字词挑战自己。

ppt展示。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3)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3、再次朗读,整理内容(了解故事大意)。

ppt展示。

文章记叙了(概括),得出了的道理(原文)。

提示: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明确:短文前面记叙,后面议论,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三、研读赏析,讨论人物。

ppt展示。

三类人:

僧——出家人,居于寺庙,四大皆空;

讲学家——居于书塾,研究经史,讲学教书;

老河兵——长年驻扎河边,巡河,镇守河防。

思考:

1、讲学家和老河兵分别为了什么而“笑”?

明确:(1)讲学家嘲笑僧的错误做法;老河兵嘲笑僧的错误做法,以及对众人的盲目追寻的世风而无奈。

(2)僧只考虑水流性质,考虑问题不全面;讲学家只根据书本知识,考虑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老河兵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水流性质、石性和沙性出发,全面考虑。

ppt展示。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有矣,不可据理臆断。

明确:多指空谈多,实践少。反问句,加强作者情感。

四、走向生活。

学了《河中石兽》,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懂得)了。

板书:

借事说理。

僧:考虑问题不全面。

讲学人:空谈理论。

老河兵:阅历深广,实践经验。

批判“空谈理论,盲目追从”的世风(遗憾)。

强调“实践出真知”。

教学反思:

《河中石兽》设计的特点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围绕“译——议——悟”的结构模式,

从知识能力到情感体验,从文本走向生活。具体有如下收获。

1、突出了重点:在诵读中体味、感悟。

2、突破了难点:巧用“换字法”,体会“多”和反问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3、体现了特点:抓住了学科与文体的特点,上出了一定的“文学味”。

这是《河中石兽》的第二课时,所以文言字词的重点稍有偏颇,但课后有学生问我:老河兵的方法是不对的?突然意识到,我犯了文言文的忌讳,本末倒置,没有扎实“言”,而高屋建瓴地探究了“文”的蕴含。以下是我几点不足。

1、过度预设:第一板块“点译、句译、全文理解”,随着ppt的呈现,看似学生回答得流畅,但是流畅的背后是教师过度预设,这抛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果让学生借助注释口头翻译,把盲点疑问等标注出来,也许课堂生成地更有效果。“全文理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也只是用“一段话概括”故事来检测落实,其实这没有真正的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于文言文,我们该落实到字词,还是粗略地了解大意?这也是个疑问,也许是家常课和公开课的问题。

2、资料更近不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是整篇短文的句眼,一个“多”,一个反问句,包含了作者纪昀的情感,对当时社会的想法,然而由于我浅薄的知识,无法理清《阅微草堂笔记》撰写的时代、宋代理学家的特点、乾隆年间的故事,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环境,适当的资料更近,有利于学生了解纪昀的情感,“论事”方能全面“知人”。

3、忽视知识序列衔接:初一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仍处于低层状态,接受识记文言字词也许比较合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等,这些也许是他们知识大门敞开所需要的,当然也需注意随文而教的问题;然而,这篇文章,我把后半部分的设计重点放在了体悟上,两次“笑”的不同,论“三类人”的做法,还强行灌输了“表达方式”的内容,初一学生的知识需要和我所教的知识,有一定的落差。

河中石兽的教案设计篇十三

1.熟悉并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及其包含的道理。

2.学习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1.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2.寻找石狮的不同方式及其理由、结果。

3.对讲学家和老河兵的认识、评价。

预习任务。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画出文中的虚词和自己理解上有意思的实词。

搜集作者生平资料和故事,了解《阅微草堂笔记》。

小资料: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预习检测:

一、填空。

1.本文选自一书,这是所作的一部小说,全书主要记述,其中也有不少。

2.本文作者是朝的,字,学者,是的总篡官。

3.用文中的句子写出本文的主旨。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阅十余岁5.僧募金重修。

6.棹数小舟7.曳铁把。

8.是非木柿9.湮于沙上。

10.不亦颠乎11.啮沙为坎穴。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虚词的用法。

12.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1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1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16.……闻之笑曰。

热点推荐

上一篇:2023年值班脱岗检讨书(精选10篇)

下一篇:最新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征文范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