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门卫心得体会(优质8篇)

最新门卫心得体会(优质8篇)

小编:纸韵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门卫心得体会篇一

尊敬的单位领导:

此时此刻,我满怀自责与难过的心情递交这份检讨书,以深刻反省自身工作监控失职导致的学校图书馆财物失窃的严重错误。

这次错误发生以后,领导对我的批评教育让我深刻意识到了错误所在,也让我对于错误印象更深,教训领受得更多。

我作为学校图书馆监控保安,日常工作就是负责监控查看工作。学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财物布置区,这里集中了全校最重要最顶级的教学设施资源,也是偷盗犯罪分子垂涎欲滴的场所。学校为了维护图书馆的财物安全,特地在各重要财物安放出入口设置监控。并且要求我保安值班人员24小时全天候守护。可是此番图书馆财物丢失案件的依然发生就充分得暴露出了我在保安工作当中的失职不尽责的责任错误,对此我必须清醒认识,坚决纠正。

经过事后排查,此处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两台笔记本电脑的失窃时间在晚上六点左右,正是出于我的值班时间。这一时间点也正是处于保安布防工作会议期间领导一再强调的高危时间段。我在此段时间内出现这样的工作失职,也是没有充分领悟布防工作会议精神的缘故,实在是非常得不应该。而在财物失窃的时间点,我也确实存在思想注意力不到位、心思意念不集中的问题。

总而言之,由于我在监控端没有及时得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得通报预警导致的财物失窃,很大程度上就是我的责任。面对老师的质询,面对领导的批评,我无言以对、愧疚万分。我知道错误已经造成,再多的言语悔说也是无济于事。我必须深挖深究自身错误问题,彻底反省反思自身工作不足,才能真正改正错误,弥补缺点,提升自身工作素养水平,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再犯错。

在此我严肃郑重得向领导保证:我一定会认真吸取这次错误的深刻经验教训,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提高足够的工作警觉,认认真真、保质保量、优秀达标得完成今后工作。我必须要以今后良好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领导的栽培与厚待,也请同事们监督我、鼓励我,我一定不让大家失望。

检讨人:

门卫心得体会篇二

门卫岗,作为一个重要的岗位,是保障社区或单位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在我担任门卫岗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门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与各种人的交流和观察,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门卫要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态度;其次,门卫要善于与人沟通和处理突发事件;再次,门卫要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技能;最后,门卫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岗位工作能力。只有将这些心得体会融入到门卫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社区或单位的安全保驾护航。

首先,门卫工作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作为门卫,我们需要负责接待来访者、查验身份证件等工作,这需要我们细致入微地工作。有时候,来访者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或疑问,我们需要有耐心地解答,并提供帮助。同时,我们还需要仔细辨认身份证等证件,确保来访者的身份真实可靠。只有耐心和细心,才能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其次,门卫需要善于与人沟通和处理突发事件。门卫岗位是一个与人接触频繁的工作,对于来访者的需求和问题,我们需要积极与他们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同时,门卫还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如火灾、突发疾病等,我们需要冷静应对、果断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善于与人沟通和处理突发事件,是门卫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再次,门卫需要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技能。门卫是保障单位或社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如消防常识、防盗常识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安全技能,如急救、消防器材使用等。只有具备这些安全常识和技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社区或单位的安全。

最后,门卫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岗位工作能力。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门卫工作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作为门卫,我们需要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安全技术和设备。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培训班或学习交流活动,与其他门卫进行经验交流,相互提高。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

总之,门卫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门卫具备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态度,善于与人沟通和处理突发事件,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岗位工作能力。只有将这些心得体会融入到门卫工作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社区或单位的安全保驾护航。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更加明白了门卫岗位的重要性和意义,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或单位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门卫心得体会篇三

孙超,男,汉族,河北省高碑店人,12月入伍,7月入党,现任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民警。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孙超克服高原艰苦环境影响,默默坚守24年。他攻克高原蔬菜种植技术难题,向塔吉克族群众传授种养殖技术,助力脱贫攻坚。原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后,他放弃高额退役费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继续戍守边疆。

一名普通民警。

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

事情还要从24年前说起。

1次抉择。

24年坚守。

19,17岁的孙超从河北高碑店入伍来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帕米尔高原,开始了长达24年的坚守。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对于高原戍边人来说,供给保障是最大的困难,尤其在漫长冬季,能看到一抹绿色成了最大的奢望。

孙超初到红其拉甫时,戍边条件简陋,许多战友因为吃不上新鲜蔬菜,头发脱落、口腔溃烂、指甲凹陷、手脚蜕皮,有的还患上严重的败血症。面对这样的情景,孙超心里也曾打过退堂鼓,半夜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但军人的使命感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擦干眼泪,决心在高原“干出点事”。

19,红其拉甫边检站建起第一座简易大棚,出身农家的孙超主动请缨,决心要“让高原见到绿色,让战友吃上蔬菜”。但在高原极端环境下,连生命力最强的野草都难生长,好不容易长出几棵菜苗,一阵大风,就全都冻死了。

孙超没有放弃,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开始自学农业知识,白天趴在地里测地温、量土壤酸碱度,晚上钻研农业书籍,经常裹着铺盖睡在大棚里,半夜起来烧炭烧柴给大棚保温。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摸索试验和上千次失败,孙超终于攻克了高原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让荒芜的帕米尔有了一丝绿色生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随后他还摸索高原特种家禽养殖,不断丰富战友的餐桌。

时至今日,孙超已在高原成功种植39种蔬菜、养殖11种家禽,发展8座大棚,战友们说他在“万仞冰峰”开辟出“十亩江南”,为其取名“雪域江南苑”,把这里当成高原戍边最温暖的依靠。

既守国门。

又守民心。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世代游牧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牧民逐渐摆脱贫困,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期间,孙超主动发挥自身所长,手把手向塔吉克族牧民传授种养殖技术,让他们奔小康的步伐更加有力。

时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达布达尔乡干部的胡志忠闻名而来希望孙超帮助乡里种植蔬菜大棚改善生活水平。孙超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经过反复摸索实验终于在海拔3600米的达布达尔乡建起第一座温室大棚。

7月,通往塔县的唯一通道314国道被泥石流冲毁,补给中断半个多月,确保蔬菜常态供应和应急保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关注。塔县四套班子成员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参观学习,开始大力推动高原蔬菜种植产业。塔县电视台邀请孙超讲授种养殖知识、开展农副业培训,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菜博士”,绿色希望也在雪域高原播撒开来。

孙超还和战友们争取“中国梦想秀”栏目帮助在塔县建立起首个现代化温室大棚通过示范带动一座座蔬菜大棚在高原建立起来形成50多座温室大棚种植规模。

为了让更多的塔吉克族乡亲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孙超在当地党委政府为牧民建造的安居房推广庭院拱棚种植,让高原蔬菜种植走进更多家庭,先后帮助建起100多座大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原群众的饮食结构。

为进一步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孙超还帮助大家发展高原特种养殖,提孜拉甫乡牧民艾米尔夏在孙超的帮助下,建立起高原牦牛养殖合作社,年收入近20万元,惠及全乡10多户牧民。,红其拉甫边检站对口扶贫塔县红其拉甫村,孙超与村里牧民艾力那扎尔结成了帮扶对子,为他传授养殖技术,如今艾力那扎尔家一年收入超过8万元。

在孙超的努力帮助下,更多的塔吉克族乡亲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大家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孙超,恰尔吉(好样的)”。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图个啥?他说,兴边富边和守边固边一样重要,守住了民心,边境就能更加稳固。

24年3次。

“拒绝”下高原。

多年来,孙超与远在河北老家的父母妻儿长期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上1次面。期间,他曾有过三次离开高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孙超的先进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孙超河北老家一家生态园提出高薪聘请他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新疆农科院邀请他到乌鲁木齐工作同样被他婉拒。

原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孙超作为坚守高原时间最长的老兵原本可以拿着高达300余万元的复员费回河北老家与家人团聚。可他说再多的钱都有花完的时候如果离开了红其拉甫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在征得家人的支持后孙超选择继续坚守。在他的感召下更多的人选择随队转改留下来扎根边疆、戍守边疆。

留下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风险。高原环境对人身体伤害很大,孙超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风湿病,体检时,他的胸骨已经变形,可他始终不舍离开这片热土。

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已经40岁的孙超开始了新的挑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开始努力钻研边检业务知识,向老检查员请教查缉要点,迈上了新的奋斗征程。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孙超说,只要组织需要,自己会永远坚守下去!

延展。

阅读。

24年来,孙超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多次获评“优秀士官”,荣获原公安边防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20,被中组部、人社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7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授予“戍边卫士”称号。

门卫心得体会篇四

孙超,男,汉族,河北省高碑店人,1996年12月入伍,1998年7月入党,现任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四队民警。

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孙超克服高原艰苦环境影响,默默坚守24年。他攻克高原蔬菜种植技术难题,向塔吉克族群众传授种养殖技术,助力脱贫攻坚。原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后,他放弃高额退役费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继续戍守边疆。

一名普通民警。

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

事情还要从24年前说起。

1次抉择。

24年坚守。

1996年,17岁的孙超从河北高碑店入伍来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帕米尔高原,开始了长达24年的坚守。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被称为“生命禁区”。对于高原戍边人来说,供给保障是最大的困难,尤其在漫长冬季,能看到一抹绿色成了最大的奢望。

孙超初到红其拉甫时,戍边条件简陋,许多战友因为吃不上新鲜蔬菜,头发脱落、口腔溃烂、指甲凹陷、手脚蜕皮,有的还患上严重的败血症。面对这样的情景,孙超心里也曾打过退堂鼓,半夜躲在被窝里偷偷抹眼泪,但军人的使命感让他重新振作起来,擦干眼泪,决心在高原“干出点事”。

1998年,红其拉甫边检站建起第一座简易大棚,出身农家的孙超主动请缨,决心要“让高原见到绿色,让战友吃上蔬菜”。但在高原极端环境下,连生命力最强的野草都难生长,好不容易长出几棵菜苗,一阵大风,就全都冻死了。

孙超没有放弃,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开始自学农业知识,白天趴在地里测地温、量土壤酸碱度,晚上钻研农业书籍,经常裹着铺盖睡在大棚里,半夜起来烧炭烧柴给大棚保温。

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反复摸索试验和上千次失败,孙超终于攻克了高原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让荒芜的帕米尔有了一丝绿色生机,看到了生命的希望。随后他还摸索高原特种家禽养殖,不断丰富战友的餐桌。

时至今日,孙超已在高原成功种植39种蔬菜、养殖11种家禽,发展8座大棚,战友们说他在“万仞冰峰”开辟出“十亩江南”,为其取名“雪域江南苑”,把这里当成高原戍边最温暖的依靠。

既守国门。

又守民心。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世代游牧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牧民逐渐摆脱贫困,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期间,孙超主动发挥自身所长,手把手向塔吉克族牧民传授种养殖技术,让他们奔小康的步伐更加有力。

2003年,时任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达布达尔乡干部的胡志忠闻名而来,希望孙超帮助乡里种植蔬菜大棚,改善生活水平。孙超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经过反复摸索实验,终于在海拔3600米的达布达尔乡建起第一座温室大棚。

2004年7月,通往塔县的唯一通道314国道被泥石流冲毁,补给中断半个多月,确保蔬菜常态供应和应急保障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关注。塔县四套班子成员到红其拉甫边检站参观学习,开始大力推动高原蔬菜种植产业。塔县电视台邀请孙超讲授种养殖知识、开展农副业培训,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菜博士”,绿色希望也在雪域高原播撒开来。

2015年,孙超还和战友们争取“中国梦想秀”栏目帮助,在塔县建立起首个现代化温室大棚,通过示范带动,一座座蔬菜大棚在高原建立起来,形成50多座温室大棚种植规模。

为了让更多的塔吉克族乡亲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孙超在当地党委政府为牧民建造的安居房推广庭院拱棚种植,让高原蔬菜种植走进更多家庭,先后帮助建起100多座大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原群众的饮食结构。

为进一步帮助牧民脱贫致富,孙超还帮助大家发展高原特种养殖,提孜拉甫乡牧民艾米尔夏在孙超的帮助下,建立起高原牦牛养殖合作社,年收入近20万元,惠及全乡10多户牧民。2016年,红其拉甫边检站对口扶贫塔县红其拉甫村,孙超与村里牧民艾力那扎尔结成了帮扶对子,为他传授养殖技术,如今艾力那扎尔家一年收入超过8万元。

在孙超的努力帮助下,更多的塔吉克族乡亲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大家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孙超,恰尔吉(好样的)”。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图个啥?他说,兴边富边和守边固边一样重要,守住了民心,边境就能更加稳固。

24年3次。

“拒绝”下高原。

多年来,孙超与远在河北老家的父母妻儿长期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上1次面。期间,他曾有过三次离开高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2010年,孙超的先进事迹被广泛报道后,孙超河北老家一家生态园提出高薪聘请他,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2012年,新疆农科院邀请他到乌鲁木齐工作,同样被他婉拒。

2018年,原公安边防部队集体转隶国家移民管理局,孙超作为坚守高原时间最长的老兵,原本可以拿着高达300余万元的复员费回河北老家与家人团聚。可他说,再多的钱都有花完的时候,如果离开了红其拉甫,就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在征得家人的支持后,孙超选择继续坚守。在他的感召下,更多的人选择随队转改,留下来扎根边疆、戍守边疆。

留下意味着奉献,也意味着风险。高原环境对人身体伤害很大,孙超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风湿病,2019年体检时,他的胸骨已经变形,可他始终不舍离开这片热土。

作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已经40岁的孙超开始了新的挑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开始努力钻研边检业务知识,向老检查员请教查缉要点,迈上了新的奋斗征程。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孙超说,只要组织需要,自己会永远坚守下去!

延展。

阅读。

24年来,孙超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多次获评“优秀士官”,荣获原公安边防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2019年,被中组部、人社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2020年7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授予“戍边卫士”称号。

门卫心得体会篇五

人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本无错误,但是如果你到大城市中任职门卫,你就会意识到,有时仅凭一寸金也难以换回人们两三步的时间。而当我真正担任门卫这份工作的时候,我才深刻体会到门卫的角色与价值。在大楼门口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感悟。

首先,门卫岗位教会了我如何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作为一个门卫,我与来往人员的接触也是极为频繁的。有一部分人会以礼待我,微笑着与我搭话,而另一部分人对我冷漠甚至嫌弃。刚开始的时候,面对这种反差,我会觉得心里委屈,但是慢慢地,我开始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压力,他们的负面情绪并不一定是指向我,可能只是因为工作中的疲惫或者是生活中的不顺心。掌握了这一点,我学会了在工作中保持冷静和耐心,不因为遇到困难或者得不到应有的礼貌而生气。

其次,门卫工作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每天我需要对来访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他们进入大楼的安全。这让我必须保持警觉,仔细观察来访者的样貌和行为。同时,我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判断是否应该允许某人进入。通过门卫工作,我收获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对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再者,门卫也为我提供了锻炼沟通能力的机会。门卫要与各种人群进行沟通,有时候需要解答一些工作相关的问题,有时候需要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人沟通的艺术。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善意的言语和谐的语气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合作。这种沟通技巧也帮助我处理了公寓内部的事务,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人际关系。

最后,门卫工作教会了我珍惜时间和感恩。每天,我都会目送着大家有条有理地进出大楼,感叹自己只能站在这里,无法和他们共享同样的自由。但逐渐的,我明白了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自己的价值,而我的付出也能给他人带来便利与安全感,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耀。此外,通过观察大楼内外的繁忙和急促,我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时间,用好每一分钟。我感恩自己立足于这个大都市,感恩门卫这个角色,感恩为他人提供便利的机会。

通过门卫的工作,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这段经历教会了我宽容待人,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并且让我懂得珍惜时间和感恩。虽然门卫这份工作并非轻松,但它也教会了我如何在这个喧嚣的都市中保持平静与耐心。我会将门卫工作所带来的体验和收获放在心底,持之以恒地将其应用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并为更好地展现门卫的价值而不断努力。

门卫心得体会篇六

查中永,男,汉族,2002年7月入伍,2003年8月入党,现任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边境管理处副处长。

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查中永和战友们设巧局、当卧底、出奇兵、断通道、毁毒巢,让无数毒贩魂断边关,至今已在缉毒战线战斗了12年,共参与和指挥侦破毒品案件9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46名,缴获各类毒品2.676吨、易制毒化学品219吨、毒资1100余万元,被战友们誉为“雨林猎毒人”。

16年军旅人生。

12年缉毒生涯。

他把禁毒当成了终身事业。

你们怎么随便抓人,赶紧把人放了!”

在西南边陲某村,百余名村民将8名缉毒民警团团围住,冲突一触即发。

“我们是警察,正在办案!请乡亲们克制、往后退……”

一位身材消瘦、皮肤黝黑的男子站在最前方,边喊边一只手掏出证件,另一只手持枪警戒。

最终,他和战友们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押解着犯罪嫌疑人,成功劝退不明真相的群众,顺利完成任务。

在12年缉毒生涯中,这只是查中永参与缉毒战斗的冰山一角。

禁毒。

要斗志斗勇斗智。

“砰!砰!”接连两枪击中毒贩车辆的后轮,成功将毒贩车辆逼停,3名毒贩躲在车辆一侧拒捕,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峙……回想起第一次侦破“枪毒同流”案件,查中永记忆犹新。

2015年7月1日,查中永带领两名侦查员执行抓捕任务,他们分别从三个方向包抄接近停在路边的目标车辆。当查中永拉开车门一刹那,他敏锐地看到车上嫌疑人有掏枪动作,随即把门关上,使了个眼色,另外两人心领神会,巧妙绕开,并及时请求增援。而犯罪嫌疑人却以为遇到了黑吃黑,立即启动车辆从大路转进了小路。

“逼停地点旁边是一个寨子,当时最怕的就是毒贩劫持村民当人质。”查中永说。

为吸引毒贩注意力,查中永采用低姿匍匐靠近毒贩,利用地形近距离开展心理攻势,历经3个小时周旋,毒贩终于放弃抵抗,缴枪投降。这一仗当场缴获毒品4公斤、手枪1支、子弹6发。

收缴手枪,退掉弹匣,拉开枪栓,看着一发已上膛的子弹跳了出来,查中永一身冷汗袭来,一屁股坐在地上,十几分钟后才缓过来。

“缉毒工作,要斗智斗勇斗志。”查中永说,这个工作没有敬业精神的人干不了,社会关系复杂的人干不了,爱钱爱权的人干不了,要克服这几点可不简单。

一条毒情线索、一张嫌疑人侧身照。2019年11月23日,查中永带队历经192小时的蹲守,终于在昆磨高速某路段将运送毒品前往昆明的毒贩截获,当场缴获_53.509公斤。

情急之下,毒贩说道:“你放了我,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是你的。”

查中永回答:“我看你是电影看多了!”

无数次与武装毒贩正面交锋、无数个昼夜蹲伏、无数次生死追捕……查中永在边境地区与毒贩进行生死较量,演绎着缉毒战场的查毒传奇。仅2019年,查中永亲自带队并指挥各执法调查队查获毒品案件8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缴获各类毒品828.98公斤。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2016年8月,查中永被任命为原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分管情报侦查工作,开启了禁毒战场的另一番较量。

2018年8月一天清晨,查中永接到一个神秘电话:“领导,出来坐坐。”仔细听声音,他回忆起了什么。

“米线、米干、面条……”嘈杂的早点铺里老板娘吆喝着招揽生意。“这几天货车入境,可能有‘大鱼’去景洪。”一男子坐到查中永旁边,悄悄说。

查中永随即带领专案组立即赶往边境一线进行侦查,可三天侦查却毫无战果。查中永决定通过视频系统,分析近期入境可疑车辆,经过与交警、技侦等部门合作,一辆轿车、一辆货车进入查中永的视线。

“一共两辆车,已经出发。”8月22日下午,查中永获悉:两辆嫌疑车从勐阿乡向景洪驶去。侦查人员一路跟踪,当行驶到老路岔口时,两辆车突然前后变换位置,开始频繁绕道小路往返。

“这是毒贩惯用的伎俩,防止有人跟踪。我们按路线走,他们跑不掉。”查中永说道。

原来,为熟悉辖区地形地貌,查中永经常对辖区进行实地勘察,哪能走货车、哪能走摩托车、哪里只能徒步……经年累月的积累,被战友们称为“活地图”。

“有些他知道的路,毒贩都不一定知晓。”执法调查队侦查员小马坦言。

果不其然,一个多小时后,迎面驶来一辆东风货车。“快,堵住他。”查中永果断下令,侦查员及时调整方向,将嫌疑车辆迎头堵住,查中永冲下车,一个箭步上前拉开货车车门,一把将司机揪了下来,其余侦查人员迅速将其他嫌疑人控制,当场缴获_20.19公斤。

“毒情风云变幻,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查中永说,要想把毒品堵截在国门之外,得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智能化要战斗力。

2019年11月,查中永带队历经4多个月侦查研判、延伸侦办,实施两次精准打击,共缴获毒品114.686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查扣涉案车辆1辆,受到了部、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这是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依托支队建立的‘情报信息主导,堵截打控联防’立体禁毒网络,‘多警种合成作战中心’‘情报研判中心’等作战平台协同作战、共同打击毒品犯罪的一大战果。”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政委杨新党说。

2005年,查中永与妻子相识相恋到结婚,妻子主动放弃了家乡的工作来到西双版纳生活,可见面却是他们最奢侈的礼物。

为此,每当查中永破获大案凯旋时,他的妻子总是给侦查队的兄弟姐妹们准备上一桌丰盛的庆功宴;每逢侦查队办一个通宵案子时,她总是不辞辛劳地给他们送去夜宵和早点,只为能趁着和大家一起吃饭时和查中永见上一面。

“这是他喜欢的工作,我得支持他。”查中永的妻子笑了笑说,“2016年8月,他母亲患病住院。当时他正在外地办案回不来,我便一个人带孩子,赶往800公里外的贵州老家照顾老人,让他无后顾之忧。”

事实上,缉毒警察很容易遭落网毒贩及其家人的痛恨和报复。查中永愧疚地说:“结婚14年,我们一家人几乎没有一起逛过街、买过菜。接送小孩上学都是妻子一个人在干。”

有一次,查中永办案到凌晨3点回家,发现妻儿不在家,他便打电话给妻子,结果才得知儿子发高烧已住院一周了。当他到医院时,妻子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关心地问道:“饿了吧,我去给你泡碗面。”刚到医院没多久电话却又响了,他只能对憔悴的妻子说:“对不起,单位有案子,我要去处理……”

门卫心得体会篇七

作为一个门卫,我工作了五年多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了门卫工作的独特性和重要性。通过每天的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作为门卫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门卫工作的责任和重要性。

门卫是一个单位的第一道防线,是保护单位安全的重要环节。我们要确保没有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单位,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单位的财产,更是保障员工的安全。门卫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单位的形象和氛围,我们的服务态度和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单位的印象。门卫工作的责任和重要性使我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责任感。

第二段:门卫需要的技能和素质。

作为一名门卫,我们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既包括上班的员工,也包括外来的访客、快递人员等。我们需要用亲切的语言和微笑的态度与人交流,同时要保持冷静和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另外,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比如应急处理、消防知识等。这些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应用能力是门卫工作的关键和基础。

第三段:门卫工作的挑战和困难。

门卫工作虽然有它的重要性和光荣,却也不乏挑战和困难。天气不好时,我们需要在户外坚守,风吹雨淋。有时候工作强度过大,需要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有的人对门卫工作不了解,常常会以目无尊重的态度对待我们。但是,我一直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岗位,继续努力,最终会得到认可和尊重。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更要坚守初心,不忘使命。

第四段:门卫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虽然门卫工作有它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它也带给了我很多乐趣和成就感。每当我看到员工安全进入单位,访客礼貌有序进出,我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有时候,员工会主动夸奖我们的工作,这种赞扬使我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工作中的一点小细节、一次成功的解决问题,都会让我感到满足和快乐。门卫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是我坚守在这个岗位上的动力来源。

第五段:门卫工作的未来发展。

门卫工作虽然有它的限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门卫工作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现在的门卫不仅具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职责,还需要熟悉电脑操作、视频监控等技能。门卫行业也逐渐从传统化向科技化转型,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门卫工作会变得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给我们更多的发展和提升机会。

作为一名门卫,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我热爱这份与人接触、保护单位安全的职业。通过工作,我学会了沟通与理解,学会了耐心与坚持。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门卫这个职业将会变得更加优秀和受人尊敬。门卫的心得体会,是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敬意的表达。

门卫心得体会篇八

2.对外来来访人员要认真查询登记,同意进场的应发临时出入证和安全帽并收取押金,离场时收回证件、安全帽,退回押金,其进入现场时应及时通知楼层值班队员密切注意其行为,遇到是推销或有不良行为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让其离场。

3.对施工队进入现场的大型机具设备必须填写工具物品进场申请表,实行详细的登记记录将做为机具设备退场时的依据。

4.严格控制大门、对材料、物品、工具,携带出门的必须要有出门证,值班员要认真查验出门证审批领导签字的真伪,出门内容、名称、数量是否相符合,大型机具需核对进场记录,发现问题时应使用对讲机汇报领班,出门证应当妥善保存以便查验。

5.负责材料进出场车辆的登记,及现场垃圾装车数量的监督工作,作好登记记录。时刻提高警惕、密切注意进出车辆、人员及周边情况,特别夜间值班员,作好场地封闭工作。

6.认真作好交接班登记工作,严禁擅自离开岗位,特殊情况必须汇报当班领班。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聘任协议书和劳动合同 岗位聘任协议书(优质13篇)

下一篇:2024畅通生命通道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