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汇总11篇)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汇总11篇)

小编:温柔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一

苏维埃红旗,是数十万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仅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只有240万,参加红军的就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10.8万余人。其中:。

兴国县:苏区总人口23万人,参加红军5.5万人,革命烈士2.32万人;。

宁都县:苏区总人口27.3万人,参加红军5.6万人,革命烈士1.67万人;。

于都县:苏区总人口34.3万人,参加红军6.77万人;革命烈士1.63万人;。

赣县:苏区总人口15.9万人,参加红军1.11万人,革命烈士0.88万人;。

会昌县:苏区总人口24万人,参加红军3.86万人,革命烈士0.77万人;。

石城县:苏区总人口13.6万人,参加红军1.63万人,革命烈士0.41万人;。

安远县:苏区总人口10万人,参加红军1.26万人,革命烈士0.21万人;。

寻乌县:苏区总人口7.3万人,参加红军0.61万人,革命烈士0.32万人;。

上犹县:苏区总人口10万人,参加红军约0.2万人,革命烈士0.21万人;。

信丰县:苏区总人口20万人,参加红军约1万人,革命烈士0.23万人;。

崇义县:苏区总人口8万人,参加红军约0.2万人,革命烈士0.18万人;。

南康市(原为南康县):苏区总人口23万人,参加红军0.36万人,革命烈士0.13万人。

瑞金沙洲坝的杨荣显老人,有8个儿子,先后都当了红军,而且全部牺牲在战场上。像这样一家数位烈士的家庭,还有许许多多。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二

政治红色故事是近年来在中国文化界、教育界备受瞩目的热门话题。这些故事以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英勇事迹为背景,以揭示中国革命的历史性和伟大性为宗旨。近期我阅读了一些政治红色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这些故事的一些心得体会。

政治红色故事的魅力在于它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向读者展示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这些故事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以及他们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而做出的巨大牺牲。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了解。

政治红色故事中的主人公们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惜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信念。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敢于与非正常力量作斗争,深得人民的拥护。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使我们更加坚定在困难面前不退缩的信心。同时,政治红色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牢记初心,始终保持对人民的忠诚,才能够在困难时刻和外敌入侵面前取得胜利。

政治红色故事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读本,对于培养青年人的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出来的,激发了青年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政治红色故事中的生动描写也可以增强青年人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政治红色故事,让我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这些故事告诉我,只有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只有心怀赤诚和使命感,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政治红色故事也给我带来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深思。我意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实现我们国家的真正复兴与崛起。

政治红色故事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共和国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故事,学习和传承它们中所积累的智慧和精神力量。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政治红色故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同时,我们个人也要积极主动地去阅读、研究、传播这些故事,使他们在我们心中永葆鲜活。

总而言之,政治红色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记载,也是培养青年人正确思想意识的重要读本。通过阅读政治红色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伟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故事,将其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三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李家湾人。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到达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异常支部书记,组织煤矿工人进行反日运动。在组织运动中,杨靖宇被日本警察署抓捕入狱两次,受到日本军警的严刑拷打,但其始终不承认自我是共-产-党员和从事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被营救出狱,并出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随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杨靖宇在东北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根据地从事抗日运动,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

第1。

军独立第1师师长兼政委、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组建抗联的同时,杨靖宇按照“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的不打”的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的斗争,很快建立了蒙江(今吉林省靖宇县)、那尔轰、金川(今吉林省辉南县)、河里、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老岭山区和辽宁老秃顶子山等抗日游击根据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抗日运动的发展。

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能够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在斗争进入异常艰难状况下,杨靖宇决定将抗联编成几股小部队,分散活动,保存实力。杨靖宇率400多名抗联战士准备在蒙江方向突围,因叛徒的告密,日军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行踪,为使部队安全转移,杨靖宇决定再一次分散突围,自我率一部分抗联战士牵制日军。1940年2月23日,经过几次战斗后,杨靖宇负了伤并且身边只剩下几名抗联战士。日伪军追踪杨靖宇的血迹,很快将杨靖宇与几名抗联战士包围,此时的杨靖宇已经数日粒米未进,以皮带、棉絮充饥,身体虚弱到了极点。敌人的“讨伐队”围了上来,呼喊着要他投降,杨靖宇沉着地掏出双枪向日伪军射击,击毙数名敌人。敌人想抓活的,停止射击高声劝降。他没有应声,乘机烧毁文件,又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活捉杨靖宇的期望落空后,向他进行了疯狂的扫射,杨靖宇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割下其头颅,又剖开遗体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除了没消化的树皮、草根和棉絮外,竟没有一粒粮食,残暴的敌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为纪念杨靖宇英勇抗日的光荣一生,1946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杨靖宇牺牲的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并合葬在吉林省通化靖宇陵园。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金日成、崔庸健等国际友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四

沂蒙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区域,也是曾经红色政权最稳定的地区之一。沂蒙红色故事以浓烈的热血和激情,塑造了一批批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通过观看沂蒙红色故事,我深深被这些英雄们的精神所打动,思想也有了极大的触动。

首先,沂蒙红色故事让我领略到了中国革命精神的伟大。沂蒙地区曾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备受压迫。红军开展游击战争,改变了该地区的政治格局,赢得了民心。在战斗中,红军不仅要与敌人周旋,还要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他们没有退缩,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他们奋勇杀敌,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展现了追求真理、崇高理想和革命奋斗的精神。

其次,沂蒙红色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英雄般的红军战士。影片中,有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英雄形象,他们身体力行地表达了爱国主义。比如,王国柱,在火并中,他不畏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纪连海,则临危不惧,将亲人置于国家之上。他们用生命与忠诚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种英雄主义精神使我深感敬佩,也意识到了个人权益与国家利益的紧密联系。

再次,沂蒙红色故事让我明白了革命需要集体的力量。革命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奉献。红军官兵同舟共济,同甘共苦,打破了地域和人际之间的隔阂,真正形成了团结一致的战斗队伍。正是因为大家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够勇往直前,战胜困难。沂蒙红色故事让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

此外,沂蒙红色故事对我个人也有了深远的影响。我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付出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应该肩负起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不断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为家乡、为祖国做出贡献。同时,我也要时刻维护着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并将这种爱国情感传递给身边的人。

最后,沂蒙红色故事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红军战士们的追求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正义事业的无私追求,在他们面对困境时的坚定与勇敢,以及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真理的追求。通过观看这些红色故事,我认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心怀信念和目标,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总之,沂蒙红色故事激荡着我们心中的爱国情怀,让我们铭记历史、感悟人生。这些红军战士们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值得学习和传承的重要财富。沂蒙红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够引领着我们前进。我将永远铭记这些英雄事迹,将他们的精神永远保存在心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五

1929年3月15日,长汀县南寨广场人山人海,红四军在那里召开万人大会,他号召受苦工农团结起来,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消灭地主阶级,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当家作主的红色政权;他号召工农群众踊跃参军参战,建立革命武装,壮大工农红军。会后,就在南寨广场设立参军报名台。

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中,一位中年男子拉着一位约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寸步不离,生怕立刻就会丢失的样貌。小男孩必须要到报名台看看,中年男子也只好拉着他转了一转。只见报名台前人来人往,穷苦子弟纷纷报名要求参军,看了一阵后,男子便拉着小孩的手回去了。

这位被拉着手的男孩小名“松树孜”,当时刚好12岁,原是连城县庙前村一名父母双亡的乞丐,10岁那年流落到长汀县城,天天脸黑头污,衣衫褴褛。一位好心的中年男子将他收留,带他到一个建筑工地做了小工,成了他的师傅。师傅时时处处关心着他,还想认他为“义子”,以后好增加个劳力,帮自我干活。

“松树孜”到长汀以后,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新鲜事:红四军入闽,消灭土著军阀郭凤鸣,解放了长汀城。又听了_在大会上的讲话,便暗暗下定决心,必须要投奔革命,参加工农红军。第二天傍晚他偷偷溜出了工地,左拐右拐,进进退退,生怕师傅跟上来。他直接找到红军在城里的一处驻地,要求立刻参军。几位红军战士见他年纪小,人又长得矮小,都劝他回去。可他就是死纠慢缠,战士们不得不带他去找部队领导,一位领导听他讲完经历后,最终同意接收。他主动要求到炊事班洗碗、洗菜、打扫卫生。只因怕被“师傅”认出,被拽回去。没几天,部队开拔了。由于父母生前送他念过两年私塾,文字楚楚可观,在炊事班经常为战友写写家信。领导明白后,调他到团部任宣传队队员。他每到一地,随同队员们提着石灰、朱砂桶,到处刷写红军标语。

之后,这名“红小鬼”在部队经历了出生入死、千锤百炼,成为我军医疗战线上一名技术精湛、屡建功劳的高级领导,他就是解放后曾任过国家卫生部长和福建省委书记的江一真。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六

红色故事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通过教授红色故事,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名红色故事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独特魅力和教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从学生身上汲取了力量和智慧,也在心灵上得到了滋养和震撼。以下就是我个人的体会心得。

首先,红色故事教给了我一种教育的纲领和精神支撑。红色故事是我们党的宝贵教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教材。通过红色故事,我可以向学生传授久远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学生们通过接触这些鲜活的历史人物,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伟大和付出的代价,进而激发出爱国主义情感和奋进精神。这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责任,时刻提醒着我不能忘记初心,把这份红色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其次,通过红色故事教学,我也深刻了解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教育是一种引导和启迪,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通过红色故事的讲授,我可以看到学生们内心的波澜和感动。他们能够在故事中看到自己,从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追求的意义。有一次,我教授了一位英烈的故事,讲到他在残酷的战争中坚守信念,最终牺牲的事迹。教完之后,班上有个同学告诉我,她从悲伤中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一种坚定和勇敢,决定好好学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力量,传播着正能量,引导着学生的方向。

再次,红色故事教给了我一种历史的思考和宽容。在红色故事的教育过程中,我让学生看到了革命历史中的伟大和英勇,也让他们看到了侵略者的残暴和无情。通过这种比较,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轨迹和未来的方向。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加宽容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毕竟,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从中吸取教训,互相尊重和包容。

最后,红色故事教给了我一种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红色故事教师,我时刻提醒着自己,我肩上担负着培养国家未来接班人的重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红色故事的讲授,我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鼓励他们敢于担当、勇往直前。同时,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与时俱进,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要不断学习和进取。

红色故事教除了让我接触到纯净的教育精神和思想内涵,更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作为一名红色故事教师,我将继续坚守初心,以红色故事为纽带,为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努力奋斗。希望通过红色故事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者和奋斗者,让红色的火焰永远燃烧在青年的心中。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七

第一段:引言(100字)。

潇湘红色故事是湖南独特的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红色故事,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程,体会到潇湘大地上的红色精神。在接触这些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潇湘红色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迪。

第二段:英勇奋斗的红色精神(200字)。

红色故事中的英勇奋斗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以雷锋为代表的英雄人物,他的崇高精神和奉献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让我深信真正的英雄是从平凡人中诞生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潇湘的红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地体验到英勇奋斗的意义,只有热爱民族和人民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这种红色精神激励着我在生活中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第三段:永不言弃的坚韧品质(300字)。

红色故事中的坚韧品质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长征中,曾有人放弃过,但红军不屈不挠,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他们秉持着一个信念,即“人民是我们的,我们是人民的”。这种坚韧精神让我深感自身在单纯面对困难时的不足,我要学会向红军那样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困难时失去勇气和信心。红色故事中的坚韧品质鞭策着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加顽强地去追求,永不言弃。

第四段:团结一心的力量(300字)。

红色故事中的团结精神让我深感震撼。在红军中,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大家始终保持着团结一心的力量。他们知道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红军全体战士以一个个团结如一,勇往直前的行为形成了强大的力量,使敌人在战绩战斗中溃不成军。红色故事中的团结精神让我深感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团结一心才是成功背后的秘诀,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走向胜利的彼岸。

潇湘红色故事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承载着红色革命的历史使命,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潇湘红色故事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传承潇湘红色故事的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弘扬潇湘红色故事中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总结(100字)。

潇湘红色故事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它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英勇奋斗的精神、坚韧品质、团结力量,潇湘红色故事更有着历史使命,责任重大。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以潇湘红色故事为指引,传承红色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八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革命故事的书。这本书讲了许多英雄人物有:王二小、海娃、刘胡兰、潘冬子、雨来、张嘎、李爱民、黄继光、李大钊……其中我最喜欢革命小英雄雨来。

这个故事讲的是:小雨来的父亲是民兵队长,小雨来从小就有爱国精神。每次他打鬼子的时候,总是冲的最猛、打的最狠的一个。秋天到了,村子里开了夜校,小雨来也参加了,每次上课他都热血沸腾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撒下了让国家更加强大的信念。一天小雨来在家读书,家里没人。突然他看见李大叔跑进了自己家,他搬开墙边的缸对雨来说:“一会你把刚搬到原来的位置你就出去玩吧,记住什吗事情也不要管。”雨来刚把缸搬回原来的地就碰见几个带刀的鬼子闯进了自己的家,小雨来软硬不吃什么问题也不回答,鬼子十分生气就把他到河边准备用枪杀了他,在鬼子开枪的一瞬间雨来跳进了河里。大家都以为雨来死了,在河边哭泣,过了一会儿雨来将头钻出了水面,大家看见雨来没死都喜出望外。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有感受,小雨来面对敌人的诱惑没有动摇毫无畏惧。在的敌人的枪口下依然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果断让最后让自己脱离了危险。而我呢?作为21世纪的少年的我,整天过着美好安康、无忧无虑的生活,吃着有营养的食品,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上课时,总是不爱动脑筋不爱积极举手发言;做作业时,碰见不会的问题一点也不思考就问家长。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多动脑,自行解决自己不会的东西,尽量不依靠家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我要学习小雨来在任何情况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果断不受别人威胁利用和爱国的精神。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九

大家早上好!我是初1810班的xxx,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重温红色经典,秉承革命精神——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1936年6月,一位外国记者踏入红色中国这片土地,当时世界各国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的认知犹如一张白纸,这位外国记者亲访革命红区,真实客观地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报道,他便是埃德加·斯诺。

斯诺执笔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从第三者的视角向我们介绍了他历时四个月的“红色之旅”,书中不仅记录了为革命事业做出不懈努力的具有平凡而又伟大的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将领,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将士们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长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征服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两万五千里,他们将革命的火种遍洒祖国大地,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

对于红军战士斯诺是这么形容的: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读完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为了千千万万的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侵略,他们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是这一群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战士用他们钢铁一般的意志铸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魂。他们用矢志不渝的决心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

激人奋进、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令人深受鼓舞!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重走长征路,重游革命根据地,为的就是不忘先辈们的艰辛付出,同时也教导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往日峥嵘岁月虽去甚远,重温红色经典,可以让我们铭记厚重的历史,感受伟人的脉搏,展望新时代的未来。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时时翻阅红色经典书籍,将不屈的革命精神传承与发扬!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十

近年来,红色故事教育逐渐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引起了重视。红色故事教育以红色故事为依托,通过向学生传递红色基因,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与了红色故事教育的实践,并获得了一些体会和收获。下面我将从培养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引发学生思考三方面,谈一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红色故事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家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故事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学生讲述了那些不朽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瑰宝。在课堂上,我经常为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讲述英雄的事迹,讲述共产党员革命精神的力量,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红色情节的激荡中,懂得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使命。他们也跟随那些英雄们的足迹,立志成为祖国的花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次,红色故事教育有助于传承红色精神。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我深知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性。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精神的统称,是广大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结晶。红色故事教育通过讲述那些英勇的革命事迹,向学生们传递了红色精神的力量。在红色故事中,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艰难地奋斗在革命前线上,是如何用热血和鲜活的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课堂上,我通过讲叙红色故事,向学生们展示了红色英雄们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精神。

最后,红色故事教育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在红色故事中,英雄们往往身经百战,屡战屡胜。他们的胜利并不是偶然的,背后藏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通过学习这些红色故事,学生们能够从中领悟到许多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的故事中,学生们看到了团结互助的力量;在学习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学生们看到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性。这些红色故事不仅是历史的故事,更是智慧的源泉。通过了解这些红色故事,学生们能够通过思考将这些智慧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参与红色故事教育,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红色故事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红色故事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在教学中推行红色故事教育,传递红色基因,培养更多有良好精神品质的优秀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红色的故事手抄报篇十一

江姐是中国共产党女性党员的代表之一,她是一个勇敢、坚定、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长达七年的抗日战争中,她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为保家卫国、解放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了解她的故事,我们可以深刻领悟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江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在她参加革命斗争之前,她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是她经历了种种苦难和挫折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她相信通过武装斗争,可以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这种坚定的信念让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的历程中,她没有背叛自己的党和人民,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正是因为她的坚定信念,江姐变得无所畏惧,不怕困难和敌人的追捕,以自己的生命为革命事业做出了最大的牺牲。

其次,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精神是永不磨灭的力量。江姐从小眼见民族受到侵略和压迫,同时也看到了贫富差距的悬殊,这一切让她萌生了要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想法。她深知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的疾苦。因此,在幸存的时间里,她将最大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奋斗的事业中,忍受着痛苦与折磨,始终不改初心。江姐的坚持和信仰激励着她的战友们,也给同伴们带来了极大的勇气,共产主义精神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再次,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学习知识是共产主义者应有的品质。江姐参加抗日战争期间,她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从战争期间她还拿起书本,不断学习军事战略和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素质。她认为只有通过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她的学习之后,得到了身边同志的一致认可,也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最后,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胜利。江姐在斗争的过程中,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并肩作战,他们通力合作,相互支持,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斗胜利。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和配合,江姐等共产主义者才能够成功地执行任务,保卫家园。江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团结和协作,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总之,江姐的红色故事是一次深刻的启示和警醒。她的坚定信念、共产主义精神、追求真理和团结合作的品质,都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无论是在革命事业中,还是在我们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都可以从江姐的故事中学到很多。同时,我们也应该从江姐的故事中明白,只有坚定信仰和信念,才能战胜任何困难和挑战。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施工安全工作计划(实用12篇)

下一篇:最新提高教学质量研讨会发言稿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