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精选15篇)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历史知识点(精选15篇)

小编:ZS文王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一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6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邦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而这些倾向是与天主教的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天主教文化的反抗。当时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一方面极度厌恶天主教的神权地位极其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天主教文化,于是他们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因此,文艺复兴着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为师的一面,而并非单纯的古典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二.内涵

文艺复兴(英文:renaissance意大利文: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法文:larenaissance)是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在近代早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的知识生活。一般认为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但存在异议。意大利其他重要的中心有威尼斯、热那亚、米兰、那不勒斯、博洛尼亚、最后是教宗的罗马。从意大利开始,到16世纪一直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其影响力在艺术,建筑,哲学,文学,音乐,科学技术,政治,宗教以及智力探究的其他方面都得到了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在研究中采用了人本主义的方法,并在艺术中寻找现实主义和人类情感。“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三.核心

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本质

新兴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四.历史背景

意大利的社会与政治结构

历史学与政治哲学家昆廷·斯金纳指出,弗赖辛主教奥托(1114年-1158年)在12世纪来到意大利时,曾注意到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形态,并观察到意大利似乎已开始脱离封建制度,将商人和商业作为其社会基础。与此相关的,是壁画《好政府与坏政府的讽喻》(allegoryofgoodandbadgovernment)所表达出的反君主制思想;这幅著名的早期文艺复兴壁画位于锡耶纳,由安布罗焦·洛伦采蒂绘于1338年至1340年;他通过这幅画传达出了对公平、公正、共和与善治的强烈渴盼。尽管受到教廷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牵制,但这些城市共和国依旧不懈地追求着自由的理念。斯金纳指出,当地有很多人在极力维护自由,例如马泰奥·帕尔米耶里(1406年-1475年)不仅歌颂了佛罗伦萨艺术、雕塑及建筑方面的天才艺术家,还对“同时在佛罗伦萨出现的道德、社会及政治哲学的繁荣”发出了赞美之辞。

欧洲国家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文学、艺术、哲学一切都得遵照-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从此罪就降临到了世界。”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生产力的发展等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以及人才。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不断入侵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东罗马人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绩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其优越性与黑暗的比较,使得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其实今天的西方世界,其人文精神与国家制度,无非就是古代希腊与罗马时代的复制而已,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代,除了增加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和古希腊城邦时代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如果希腊或罗马的时代多延续一些时间,人类会更加进步。这在东西方都是一样的,除非科学技术压倒性的优势,否则高等文明往往会被低等的征服,等到这些低等文明再发展起来,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日耳曼蛮族进入罗马只会去掠夺财富,就像十字军进入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一样。所谓资产阶级,就是生意人而已,做生意,交换物品,从人类的食物吃不完就已经出现了。这些生意人走遍当时的已知世界,开拓了视野,了解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明白了世界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人文主义复兴已经不可避免。

五.产生原因

一、物质基础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二、文化基础

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三、阶级基础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四、人才优势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五、地理位置

意大利相对邻近东方,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六、导火索

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七、深层原因

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六.作品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彼特拉克《歌集》、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将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义者开始用研究古典文学的方法研究圣经,将圣经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标榜理性以取代神启,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倡个性自由,因此在历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进步作用。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二

p2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

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

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

(一 )河姆渡遗址:

p9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臸石器,还用动物骨骼臸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

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普遍使用磨臸石器。

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p14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北:p15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三

又称为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有人称为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国名由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来成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繁荣

灭亡原因:6世纪,拜占庭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罗马帝国,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外患不断
时间:15世纪中期
标志: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大军攻陷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和启示:

1、灭亡原因:

(1)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国家无力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来统治广袤的地区,国土不断被外族蚕食鲸吞。

(2)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日益衰落。

(3)13世纪上半期,西方军队东征,征服并统治拜占庭长达半个多世纪。帝国领土大大缩小,而且四分五裂,国力衰微,政权岌岌可危。

(4)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渗入巴尔干半岛。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的军队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终于灭亡。

2、启示:

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文明不分国界,只有落后和先进之分。保持虚心的态度,积极向先进的文明学习,才能屹立于民族之林。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四

1.一世纪前后,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化改新的内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 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大化改新的作用: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622年是伊斯兰教历元年。

5.伊斯兰教建立的作用:尊重一神“真主”安拉,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

中古欧洲社会

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

3.改革后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4.公元1世纪,耶稣创立了。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主要事件:751年宫相“丕平献土”,使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13世纪,教会建起“宗教裁判所”。

5.10世纪,欧洲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如:威尼斯、牛津、曼彻斯特。

6.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7.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8.15世纪中期,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著名建筑有圣索非亚大教堂。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五

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

(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六

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才能知晓。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先读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分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从中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获取有效信息。

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

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要把握好材料间的联系

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些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但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又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七

1.、“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阿拉伯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荡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

(4)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八

1、朗读记忆法(口腔肌肉法):

利用晚读时间,反复朗读,强化记忆,争取做到让历史知识脱口而出。

2、感官协同记忆法:

记忆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共同参与记忆过程,高度重视眼看、耳听、口念、手写、脑思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

3、设身处地法(联想法):

想象历史场景,与历史人物对话,让自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从而易于记忆。

如复习到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可以想象自己是维新派中的一员,正与顽固派展开关于要不要变法的激烈论战,最后你取得了胜利!

再如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和《警世钟》,可一边记为“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了警世钟”,一边想象一个人转头并做撞钟的动作。

4、反复记忆法(循环记忆法):

学历史不必花太多、太长时间,只需要反复利用较少时间,如每天就花几个十分钟来看课本,这样对于熟悉课本有很大用处。总的来说,记不记得住关键是看重复的够不够。所以记忆历史要有恒心和耐心。

5、睡前记忆法:

每天利用睡前十分钟看(或回忆)一遍需要记忆的知识,这样你的历史会很棒的。

注:对于像考试、比赛等情况的短时记忆,你可以利用此法达到最理想效果。当人从睡梦中醒来时,大脑记忆状态所受的干扰最少,你所能回忆的事比你平时清醒状态下多的多。遗忘在睡眠时速度最慢、白天活动时速度最快。

6、顺藤摸瓜法:

以时间为线索(藤),回顾历史事件(瓜)。回忆时,按时间顺序,回想历史事件及与该事件相关的发生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

7、观察法:

从表面上看某些历史事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平时善于观察、探究,找出其中的奥妙,就可以为记忆服务。

如:东西南北翼五个王中,名字笔画最少的王是冯云山(12画),名字笔画最多的王是萧朝贵(32画)。

8、交叉记忆法:

先按老师上课的思路进行记忆,将每一课的.思路整理清楚,再沿着思路看课文,看到同种性质或类别的历史事件时,联想到另一历史事件,进行交叉记忆。

9、问答式记忆法:

经常与同学相互提问,找到自己听课看书的不足,及时回头“补救”。(不要以为是在浪费时间,提问的过程也是复习的过程,不仅被提问的同学,提问的同学,也能通过提问,了解自己复习的不足。)

10、浓缩记忆法:

将每篇长长的课文浓缩、简化,形成知识链条,着重记忆重点知识。(可增加大脑对知识信息的容量,减轻记忆负担,但要注意浓缩的部分应该是最精华的部分。)

11、归纳、拓展法:

先把繁杂的历史知识归纳为几个字,并写到稿纸上,然后看着归纳的知识点进行拓展,联想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12、各个击破法:

坚持每天复习一个要点,日积月累来积累历史知识。

13、谐音记忆法:

(1)1785年,日本人所绘的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该时间可谐音为“一起跳八舞”)

(2)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该时间可谐音为“医师救儿”)

(3)15麦哲伦开始著名的环球航行;同年著名绘画大师达芬奇病逝(该时间可谐音为“医无医救”)

14、口诀、顺口溜记忆法:

如果把某些历史知识编成口诀或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就会在短时间内记住它并保持长久不忘。

(1)清朝的皇帝:(奴尔哈赤、皇太极)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2)《南京条约》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厦、福、宁、上。

(3)《天津条约》中的通商口岸可记为:汉口、九江,南加镇;沿海营,烟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4)中国各朝代的顺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5、课堂记忆法:

利用上课短暂的40分钟,尽量把老师所讲的知识当场记下来,不应让40分钟白白流逝,以减轻课后复习的负担。而课后复习重点看那些没记下的就可以了。

16、笔记记忆法:

记笔记很重要,把每一次的笔记总结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学习就容易多了。

17、错题本记忆法:

准备一个错题本,将考试、练习中做错的或不清楚的题抄下来,每周将答案盖住重做一遍,避免以后再错。(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不熟悉课本,或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造成的,通过错题可以了解自己复习的不足。)

18、纸片记忆法:

将历史课本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到小纸片上,随身携带,一有空旧拿出来扫描一下,加深记忆。

19、“蔑视”记忆法:

对于一些很重要的知识,如果产生一种“一定要背下来”的想法,将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读来读去都记不住。我们应看轻它,并联系实际,认真读,这样便可以很快记下来了。(这才是最佳的心理战术!)

20、临时抱佛脚法:

临到考试猛看几天。(对于平时不注意复习的同学,这一方法也许比较适用,起码说明你还是比较看重你的历史成绩的,但学习哥要提醒这部分同学,注意上课做好笔记,否则临到考试你连佛脚都没的抱!)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九

1、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时间:1947年,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3、领导人:尼赫鲁

4、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1、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收回苏伊士运河(1956年)。

2、非洲独立年(1960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十

一、填空题: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年约为170万年,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据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米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

4、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后来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又称殷商。

5、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今天的汉字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司母戊大方鼎是当时最大的青铜器。

6、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我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孙子兵法》。

7、战国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儒—孟子、法—韩非子的思想)

9、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10、屈原的《离骚》是一篇抒情长诗,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叫“楚辞”。

11、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秦长城东起临洮,西到辽东,用来抵御匈奴。还开凿了灵渠

12、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接着,开始了刘邦、项羽长达四年的楚汉。

13、公元前2,刘邦,推翻秦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西汉炼铁开始使用的新燃料煤。

14、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15、汉朝和西域沟通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西汉派张骞、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

16、司马迁的《记史》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名言。

17、举世闻明的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8、2,曹操击败袁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2,孙权、刘备联合火攻曹军,大获全胜,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

19、三国鼎立:魏国-曹操;2,刘备建立蜀;222年孙权建立吴。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20、南北朝所凿的敦煌、云冈和龙门石窟是我国的雕刻艺术的宝库,为世界所瞩目。

21、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22、两汉时期的生产工具——犁、耧车、水排。

23、北魏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24、在西汉早期人们已经使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5、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

2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由于文字写在甲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27、春秋战国的名医扁鹊创建“四诊断法”是中医至今沿用的方法。东汉后期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被尊为“医圣”,医学著作是《伤寒杂病论》。华佗创制的麻药“麻沸散”。

28、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洛阳建造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二、问答题:

1、秦国的商鞅变法:

答:内容:鼓励农民开垦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耕战;建立郡县制。

意义: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2、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1)、政治上,加强中央专制集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4)、军事上,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

答:好处:统一文字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了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统一货币,将战国后期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流通的货币,解决了携带、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统一度量衡,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解决了交通的不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和地区间的联系。

进步:(1)、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3)、有利于加强军事的力量。(4)、有利于巩固民族的团结。

4、汉武帝的巩固统一措施(对汉武帝的评价):

答:(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治理黄河。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兴办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最主要的原因:

答:(1)、南方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2)、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一方面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经过统治者和老百姓的长期开发。

6、从六朝经济开发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交流

对经济发展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答: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改革开放,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的畅通;促进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再举例)

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不能变的,这就是这句话的含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举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文天祥正气歌,岳飞抗金。

当今社会,仍有很多意志薄弱的人,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利诱,成为腐朽分子。社会大力宣传这方面的素材,鞭挞不良风气,形成一股正气,使浩然之气发扬光大;个人应加强做人准则、品行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之气蔚然成风。

8、百家争鸣:

思想家

代表

代表作

主张

儒家

孔子

《诗》、《书》、《春秋》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他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对“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孟子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重视人的作用。提倡做人要有骨气。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主张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

9、司马迁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对照他和屈原的经历和成就,你如何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答:司马迁忍辱负重,为了成就《史记》;屈原愤而投江,为了表达对楚国的忠贞。一生一死,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他们都是为了理想和抱负,体现了两位伟人的崇高人格。因此,他们都受到人民的尊敬、热爱和推崇。

学好历史的方法

兴趣

历史这种东西就像听故事一样,就像爸爸妈妈给我们将以前他们小时候的事,晓得时候相信大家都是想听的,如果是以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来讲,同学们历史应该都会很好,平常的那些历史教学方法太枯燥了,这是我认为的。

重点

然后考试的时候往往最需要记住的是,这个事件的地点时间主人公,所以也是要抓住重点的。

多看

除此之外呢,还要多看其他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事件介绍。如果你想学好中国古代史,必需学好古文,牢记实词、虚词的用法,这对于以后想学中国古代史的你相当有用!平时多看历史有关的书,最好是贯穿时段较长、涉及面较广的通史,有利于建立知识网络和兴趣。

多做

做练习很重要,买套卷子,专门做选择题,一道题隔开时间重复做它几遍;简答题,论述题一般需要背点东西,可以根据关键词来记。先把要记的一段文字分开类型,例如记“什么原因”之类,先分开每一段是“政治原因,经济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原因”等等。再列出关键词,如“半封建半殖民”“民族融合”等,就算不能逐字完全背出,考试也能根据关键词“吹”出来。

历史复习注意事项

一是认真读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对照每一个知识点,过一到两遍“电影”,不清楚的,再读教材和相关学习材料。确保每一个知识点过关。

二是认真反复看,老师帮助大家归纳的重点大题目及答案、解题思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记全。

三是回头看前面做过的主要试卷(期中、期末考试卷、模拟卷和教师指定的等),特别是对自己的错误之处,注意辨别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四是回头看教材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再细读两遍左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十一

1、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马关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威海卫战役。

5、《辛丑条约》标志着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

7、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8、揭开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9、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1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1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3、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的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事件是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6、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7、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18、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2、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南京解放

23、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4、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或者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或者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

25、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28、“文化革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30、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32、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33、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3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开会。

3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1688年宫廷政变或称为(光荣革命)

36、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3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

38、美国诞生的标志是(美国的国庆日)——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39、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国庆日)

40、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派掌握政权。

41、法国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1794年热月政变

4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43、工业革命主要的标志是——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

4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4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4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8、标志着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

50、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5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5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闪击波兰

53、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

54、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世界规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6、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57、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58、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59、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60、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6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2、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63、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65、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66、农奴制改革——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67、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

68、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69、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70、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1、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7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73、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74、兴中会的性质——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75、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77、文化革命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7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

7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80、英国宪章运动的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81、巴黎公社的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82、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3、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4、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8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86、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

87、斯大林模式的实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88、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8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90、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

9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92、欧盟的性质——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93、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9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95、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军事政治同盟组织

......

......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让我们......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十二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阶段和影响。

1.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2.阶段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

(3)20世纪80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为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2)消极影响: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交流;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作出的主权让步也相对增多。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

(2)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

(3)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十三

1.四字构想:即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2.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3.“三不”政策的调整:

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两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5.“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6.汪辜会谈:

1993年,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协议,并就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7.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8.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与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十四

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北:p13—1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一)遣唐使

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三)玄奘西行

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篇十五

(1)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正确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记住。

(10) 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热点推荐

上一篇:小学生感动事迹(优秀10篇)

下一篇:信息时代人们需要练字辩论稿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