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汇总8篇)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汇总8篇)

小编:翰墨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xx年的主要工作

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会的监督和最高法院的指导下,全市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年受理案件420430件,同比上升1.7%,审结404022件,同比下降1.4%,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7.5%,二审后服判息诉率达97.6%,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9.4%。

一、认真履行审判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全市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各类案件,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建设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依法审理刑事案件,推进平安北京建设。全年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1474件,判处罪犯23117人。过去的一年,一批大案要案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解疑释惑,宣扬了法治,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理解和信任。一是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审结韩磊摔童、首都机场爆炸、梁桂山驾车冲撞24人危害公共安全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案件4529件,对1683名被告人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有力维护了首都安全稳定。二是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审结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及涉铁路部门系列案、吉林省原副省长田学仁受贿案等职务犯罪案件290件,对364人判处刑罚,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发挥了惩戒效果,促进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三是依法严惩危害民生的犯罪。审结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498件,对536人判处刑罚,并就审判中发现的食品药品监管漏洞提出司法建议,促进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完善。四是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轻微刑事犯罪以及具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的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理,发挥刑罚的教育感化功能。市高级法院在全国高级法院中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心理评估、轻罪犯罪记录封存等工作机制,强化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依法审理民商事案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年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259823件。一是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重点,依法审理民事案件。依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社会保险缴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执法标准,对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等案件快立、快审、快执,全年审结劳动争议案件26248件,维护了正常的用工秩序,保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就旅游消费中零团费、强迫购物等问题发布审理指南,全年审结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12758件。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权益,与市妇联签署《关于在全市法院建立妇女维权工作机制的意见》,推动设立妇女维权合议庭。依法审理涉军案件,保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二是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依法审理商事案件。随着民间借贷规模的扩大,民间借贷纠纷大量增加,20xx年审结此类案件10472件,同比上升14.9%,注重保护合法的民间借贷和企业融资行为,推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依法制裁高利贷等不法行为,并以新闻通报会等方式,向社会集中发布典型案例和裁判标准,维护了金融市场秩序。市高级法院制定《关于妥善审理涉及“新国五条”房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保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全年审结房地产案件22548件,努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修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操作规程》,依法妥善审结企业破产案件121件,推动不符合首都产业政策的企业有序退出,促进了首都产业结构调整。依法审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优化了首都投资环境。三是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依法开展调解工作。民商事一审案件调解撤诉率达60.2%。在全国首例空难赔偿案中,法院经过100余次谈话、开庭和调解,促成33名遇难者的107名家属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后被告给付了全部赔偿款,同时促成未提起诉讼的其他22名遇难者的家属达成和解,彻底化解了纠纷。加强诉讼与非诉调解机制的衔接,开展人民调解进法院等工作,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486件,促进了社会矛盾化解。

(三)依法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促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随着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性不断增强。20xx年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5628件,同比上升9.1%。一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市高级法院制定《服务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文化艺术等6大行业提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对策措施。姜颖法官知识产权服务团队以网络公开课等方式,结合案件审理,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宣传,得到社会好评。二是提高审判专业化水平。加强对新类型知识产权案件的研究,就网络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专利侵权判定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执法标准。审结国际四大唱片公司与搜狐、搜狗音乐作品著作权系列案,百度诉奇虎不正当竞争案,全国首例行业协会横向垄断案等重大、新类型案件。在最高法院公布的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10大创新性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中,北京法院有16篇案例入选,数量居全国首位。三是完善知识产权审判组织。建立首家知识产权专业人民法庭——中关村法庭,试行知识产权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审合一”的审判机制。

(四)依法审理行政案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行政相对人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需求不断增长,20xx年全市法院审结行政案件10264件,同比上升9.3%。一是坚持合法性审查。依法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案件占12.1%。同时,结合行政机关败诉案例,分析依法行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建立行政审判“白皮书”制度,推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加大行政纠纷化解力度。在案件审理中,促进行政机关完善行政行为,引导行政相对人正确认识权利义务,推动行政纠纷实质性化解,行政案件撤诉率达36.2%。三是发挥行政审判的服务保障作用。市高级法院制定《关于为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时化解房屋征收、违章建筑拆除中的矛盾纠纷,既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又保障我市重点工作开展。

二、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公正司法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最大期待。全市法院着力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努力以当事人能够感受到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

(一)深化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认真贯彻最高法院部署,开展裁判文书公开、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提出司法公开走在全国法院前列的工作目标。一是建设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平台。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外,今年1月1日起,全市法院所有生效裁判文书全部上传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和中国裁判文书网,将案件事实认定、裁判说理、法律适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二是建设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为实现审判、执行全程公开,梳理出18类60项上网公开内容。目前,审判流程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一期已投入运行,公众可查询诉讼指南等静态信息,二期正在试运行,今年6月底前将提供案件办理实时进展查询服务。三是继续深化庭审公开。在保障公民旁听庭审的基础上,加大庭审直播力度,市高级法院建立的全国首个庭审直播网每日进行庭审直播,已累计直播7527期。开通北京法院官方微博“京法网事”,实时播报大要案审理情况,20xx年6月上线以来发布信息1335条,关注网民达到96万。四是进一步落实人民陪审员制度。市高级法院制定《关于健全人民陪审员参审监督工作机制的意见》,扩大陪审员选任范围,拓展参审监督形式。全市法院一审案件陪审率达91.5%,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9.3个百分点。

(二)以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新民事诉讼法为重点,确保法律得到正确实施。20xx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全市法院以两部新法的贯彻实施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调研解决法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确保正确适用法律,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权威。一是转变司法理念。牢固树立人权保障理念,坚持疑罪从无,坚持证据裁判,强化司法机关之间的监督制约,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全年对18件刑事案件的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对7名公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报最高法院复核的死刑案件没有出现因事实证据问题不予核准的情况。牢固树立程序公正、庭审中心理念,切实做到证据在法庭审理中展示、事实在法庭审理中认定、是非在法庭审理中辨明,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人次增加了41.7%,二审开庭率提高了8.6个百分点,庭审质量进一步提高。二是统一司法尺度。在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中,市高级法院调研解决了42个法律适用疑难问题,制定了《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的指导意见》、《适用简易程序的工作意见》等配套文件12件。在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中,针对小额诉讼程序、第三人撤销之诉等新制度,在三级法院联动调研、积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法律适用的指导意见。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市高级法院对历年制定的801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经审判委员会研究,确定有效文件239件,部分有效26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和明晰了审判工作标准。同时,建立了公报制度,市高级法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统一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报》定期向社会发布,实现了制度规范的公开。四是加强和规范审级监督。市高级法院和各中级法院通过二审、再审程序,依法监督纠错,保障执法统一,全年审结二审案件36853件,改判1399件,发回重审995件,审结再审案件622件,改判99件,发回重审198件。

(三)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围绕“立案难”、“执行难”,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诉讼当事人的意见建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着力化解“立案难”问题。制定《关于落实司法为民规范立案工作的若干意见》,统一立案审查尺度,修订完善立案指引,明确了起诉材料提交标准,明确了9类常见案件需提交的证据材料,要求做到不因追求结案率年底限制立案,同时探索开展网上预约立案、网上送达,减少了当事人往返法院的次数,加强了对当事人诉权的保障。二是着力化解“执行难”问题。在建立执行信息查询中心的基础上,与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建“查、冻一体化办公系统”,实现账户查询、冻结一次完成,有效防范资产转移,提高了执行效率。成立执行指挥中心,整合全市法院执行力量,建立执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控制被执行人及其财产。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上传“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供社会公众查询,全年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205条。全市法院全年执结案件95076件,执结标的额240.2亿元,执行标的到位率86.9%,同比提高了7.9个百分点。

(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诉讼服务。着力建设“四统一”的诉讼服务平台。一是实现诉讼服务机构统一。全市法院都建立专门的诉讼服务机构作为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使当事人在诉讼全程中提出的各种需求都能在诉讼服务平台得到接待处理。二是实现诉讼服务内容统一。明确诉讼服务部门承担诉讼引导、案件查询、诉讼材料收转等十项基本职能,使当事人在各法院都能获得大体一致的诉讼服务。三是实现诉讼服务标准统一。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诉讼服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诉讼服务工作规范。举办司法礼仪系列讲座,促进窗口工作人员从着装、举止、语言、态度等方面展示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四是推动诉讼服务标识统一。设置全市法院统一的诉讼服务标识,使当事人易认好找,促进诉讼服务规范化。全市法院诉讼服务机构全年开展诉讼引导58万人次、案件查询16万件次。

(五)自觉接受监督,完善接受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会有关决议,根据市人大会对市高级法院贯彻实施刑事诉讼法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就保障辩护权利、非法证据排除、证人出庭作证等问题制定了改进措施。加大代表建议办理力度,院长办公会逐一研究,28件建议全部办结,代表均表示满意或同意。积极配合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主动邀请代表参加重要会议,及时向代表通报法院工作情况,全年组织调研视察活动43次,发送《北京法院法情专报》手机短信40期。二是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结政协委员提案9件,主动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三是依法接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全年审结检察机关抗诉案件151件,依法改判、发回重审49件。市高级法院制定检察建议办理规则,完善办理机制和规范,进一步落实了市人大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四是高度重视律师的作用,接受律师监督,维护律师执业权利。建立与市律师协会的定期沟通机制,更加注重听取律师的意见,推动解决律师反映的司法公开、诉讼便民、律师权益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三、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实现司法公正,关键在队伍,重点在基层。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中央、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党的精神和关于法治建设一系列论述精神,增强了公正司法的责任感使命感。市高级法院每名院领导都到基层法院窗口单位,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通过向当事人发放满意度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深入坦诚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进了班子的团结,提高了班子的战斗力。制定5个方面23条整改措施。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党组议事决策程序,对全市基层法院领导班子履职情况开展司法巡查,建立了整治“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培养高素质审判队伍。制定《首都法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完善优秀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对审判专业人才、管理人才、司法辅助人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实训化培养机制,选任优秀资深法官组成“法官教学师资库”,对预备法官、初任法官开展“一对一”职业训练,通过观摩庭审、现场演练、讲评研讨等方式,提升审判技能。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举办“第二届司法业务技能比赛”,对法官、书记员、司法警察三类人员,分别设定比赛项目,以比促学、以赛促训,提高了审判业务水平。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开展了学习宣传宋鱼水、姜颖、赵海、刘黎等先进典型的活动。20xx年全市法院3人被评为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人被评为首都十大青年法学家,57人被高校聘为兼职教授,涌现了一批专家型领军式人才。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健全考评机制,按照审判工作规律,修订了审判质量评估体系,着重分析解决考评中发现的审判质量问题,注重避免因追求指标数据发生强制调解、突击结案等影响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了考评机制的激励引导作用。在市委领导下,成立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优化了首都审判工作格局。指定北京铁路两级法院管辖部分民商事案件,平衡了审判任务压力。对市高级法院内设机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提高了审判指导和审判管理能力。

(四)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在全市法院集中开展遵纪守法专项教育,将近年来违法违纪案例编写成警示教育手册,编导了纪实警示教育片《折戟沉沙》,各法院院长亲自讲廉政党课,用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全体干警真正受到触动。加大审判质量评查力度,全年评查案件67716件。对窗口部门工作作风开展审务督察,将不规范行为拍摄制作成视频短片,在全市法院通报。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构建三级法院统一的投诉举报平台,在廉政风险较高的司法评估拍卖领域试行网络竞价拍卖。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全年查处法院干警违纪违法4件5人。

各位代表,一年来,全市法院能够完成繁重的审判任务,离不开各级党委的领导,人大的监督,政府、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许多诚恳的意见建议,有力推动了首都法院工作的发展。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各位代表、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发展进步的同时,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审判质量效率还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有的审判人员公平正义的理念不牢固,责任心不强,对待当事人态度生硬,有的案件久拖不决,有的案件执法不统一,有的裁判说理性不强,甚至出现了个别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损害了司法公信力。二是审判权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在法院内部,审判权、行政权、监督权界限不够明晰,权责不够统一,院庭长的指导管理方式、上级法院的指导监督机制需要改进和规范。三是基层基础相对薄弱。一批年轻法官逐步成长起来,但素质能力和审判经验还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审判工作。由于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保障不完善,出现了人才流失问题。

20xx年的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xx年全市法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落实司法改革、推进司法公开为重点,依法履行审判职责,强化审判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

(一)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首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承担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责任,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司法审判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交易秩序的作用,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促进市场法治建设,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文化建设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围绕保障民生,依法惩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妥善审理劳动争议、房屋买卖、损害赔偿、征收补偿等案件。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纠纷实质性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二)推进司法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按照中央、市委和最高法院的部署,深入调研,认真落实改革任务,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落实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健全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明晰审判权和管理权的界限,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推动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建立健全防止冤假错案的工作机制,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完善律师执业保障机制。研究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可行性,就知识产权法院的管辖范围、机构设置等问题提出调研建议。探索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选任招录、法官任免惩戒和职业保障制度。做好涉诉信访改革相关工作,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

(三)不断深化司法公开,更加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继续开展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确保完成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二期工程,将所有案件立案、审理、延长审限、宣判、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上传至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12368语音电话、app移动平台,实现让当事人随时查询案件动态情况,切实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监督权。推进数字法庭建设,将庭审光盘刻录系统升级为高清数字法庭,并实行数字存储,方便公众依法查阅复制。建设北京法院审判信息资源库,强化对案件信息及时性、准确性的检查,为全面落实司法公开提供信息化保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机关、人民陪审员、特邀监督员的监督,加强法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建设,让人民群众更便捷、更直接地监督司法工作。

(四)强化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量效率。规范各个环节的司法行为,确保全面公开后审判工作经得起人民群众的评判检验。进一步解决“立案难”问题,继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在裁判文书中准确反映当事人和律师的诉辩意见,加强裁判说理,做到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理由依据都充分公开。加强对审判实务疑难问题的调查研究,及时统一司法尺度。加大审判质量检查力度,继续完善审判质效考评体系,监督和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

(五)提高队伍素质,确保队伍廉洁。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整改措施,做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督促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司法能力,改进司法作风,增强队伍凝聚力。细化加强基层法院建设的工作措施,做到审判力量向基层下沉、保障机制向基层下倾、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旗帜鲜明地坚持从严治院方针,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对法院队伍中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将在市委的领导、市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下,牢固树立首都意识、责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二

2021年6月29日,我省法院召开工作报告会议,对2020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同时展望2021年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参加此次会议,让我深刻认识到省法院在司法体制改革、职能转变和业务创新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让我受益匪浅。

第二段:总结过去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中,省法院在司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疫情影响下,省法院迅速响应,通过建立和完善了物理或数字平台,实行线上诉讼和线下服务,保证了律师和当事人的利益,促进了司法的正常运转。同时,省法院在法学、行政管理和执行难的领域推行了多项业务创新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司法公正。这些过去的成绩证明了省法院的实力和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司法服务的态度。

第三段:深刻认识问题和挑战

过去的成绩虽然让人欣喜,但同时也让人看到了传统司法体制面对的一些挑战。比如说,在人性和群众观念方面,省法院需要更加关注和理解每个人的个性和观点,以便更好的满足民众的需求。在技术和积累方面,省法院需要加强信息化、数据分析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更加透明和高效地执行司法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省法院需要深刻认识并提高自身的人性和技术实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第四段:展望未来工作目标

考虑到未来司法的变革趋势,省法院提出了以下六大工作目标:促进司法的高效和透明;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注重司法理念和实务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线上和线下实现便民服务;强化法官队伍和审判能力,增强政治和法律意识;加强司法领导力,提高领导层次和效能;注重司法改革和实践创新,优化法治环境和法律制度。这些工作目标是未来省法院的工作方向,也是建设良好司法制度的重要步骤。

第五段:总结及个人体会

听完省法院的工作报告,我深感司法领域的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关注司法领域的状况,了解最新的科技和观念,提高个人的审判能力和技术素养,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司法领域的进步。同时,我也希望省法院能够继续创新和完善,让司法制度更加公正、透明、高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黄山区人民法院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区人民法院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关心、帮助下,在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努力实践“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均取得了新进展。五年来,共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6375件,结案6240件,结案率97.6%,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依法惩罚各类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效裁判的此类罪犯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71人,重刑面占10.7%,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促进了平安黄山区建设。

推行规范量刑,注重依法保障人权。积极开展量刑规范化改革试点工作,对73件刑事案件实行规范化量刑,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被市中级法院评为全市法院“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罪行较轻、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依法判处缓刑80人;为经济确有困难的17名被告人依法指定辩护人;严格审限管理,杜绝超期羁押问题,充分彰显司法文明。

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在庭审中专门设置帮教程序,寓教于审,判处未成年罪犯165人,其中依法判处缓刑81人,尽力挽救失足者。20xx年我院刑事审判庭被命名为“黄山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同时,采取以案说法、举办讲座、上街进行法律咨询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减少和预防犯罪。

(二)充分发挥调节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调判结合,注重矛盾化解,优化和谐发展环境。在民商事审判中,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坚持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坚持化解社会矛盾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民商事审判原则,把调解工作贯穿于审判工作全过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五年来,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4236件,审结4125件,结案率为97%,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2516件,调撤率为61%。区法院黄山风景区法庭2009年被评为“全省法院系统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议案件41件,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和谐。

依法开展行政审判,支持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妥善处理行政争议,促进“官民”关系和谐及行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25件,审结行政非诉执行案件33件,有效推进了依法治区的进程。

依法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实现生效裁判确认的权益。坚持依法执行和文明执行并重,分散执行和集中执行相结合,说服教育和强制措施相结合,积极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和“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执结了一批疑难案件,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了较好实现。五年来,共受理执行案件1669件,执结1651件,执结率98%,执结标的达8900余万元。20xx年区法院执行庭被省委政法委、省高级法院评为“全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先进集体”。同年区法院被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评为“全市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先进集体”。20xx年区法院被省高级法院命名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

(三)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努力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加强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完善立案、信访工作场所便民服务设施,简化立案程序,实行“一站式”柜台服务,努力做到受理及时、移送审理快捷;推行办案法官及信访工作人员联合接访制度,慎重做好涉诉信访维稳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为方便人民群众诉讼,树立人民法院形象,我院规范了信访接待场所,诉讼服务设备齐全,还配备了安检门禁等设施。在立案上,对于起诉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

注重简易程序和调解方式结案,尽力减轻当事人诉累。倡导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特别对事关民生的案件开通便民“绿色通道”,努力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减轻了当事人负担。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因案制宜、有的放矢。采取主动引导、效率优先两项策略。把握庭审前、庭审中、庭审后三个时机。做到关心、用心、耐心、细心四心并用。尽力以调解方式结案,实现了化解矛盾、平息纠纷、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的目的。

完善审判监督管理,促进办案质效不断提高。完善落实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和质量评查监督制度,突出立案庭和审判监督庭对案件审理全过程的节点管理、审限监控和程序监督,严把案件证据关、事实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随案发放案件跟踪监督卡,对审判形势和案件评查情况进行定期分析通报,增强了法官办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促进了司法公正。五年来,共评查各类案件6000余件,案件总体优良率97%,审、执案件合格率100%。

(四)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治素质。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人民法官为人民”、“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两个过硬”等学习教育活动,以宋鱼水等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干警对照先进找差距,着力解决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队伍的政治素质,涌现出一大批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五年来,全院有22个集体、32名个人获得省、市、区各级表彰、奖励和命名。

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司法水平。五年来,有270人(次)分别参加了市委、区委、本院和上级法院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通过连年开展庭审观摩评议、书记员业务竞赛、优秀法律文书评选、法警技能训练等岗位练兵活动,促使干警钻业务、练技能,先后有20余篇法律文书和论文获奖,法警大队在20xx年全市法院第一届司法警察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多个奖项,为公正高效司法奠定了坚实的素质基础。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管理。坚持“制度治院”、“从严治院”,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40余项,编制了《黄山区人民法院制度汇编》,使队伍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面推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审判绩效考评办法,认真贯彻执行“五个严禁”规定和“四个一律”要求,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推行廉政承诺制度,配备廉政监察员,强化内外监督,促进了工作有效开展和队伍廉政建设。

(五)积极推进基础建设,努力改善执法条件

五年来,我院把加强“两庭”建设和物质装备建设作为增强法院服务保障能力的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有力地改善了法院执法条件。经过积极努力,我院先后对上争取资金及物资装备共计810余万元,争取到2个“两庭”建设国债项目,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两个基层法庭均已建成使用。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总投资1680万元的区法院审判大楼也已正式投入使用。更新补配办案警车18辆、办公电脑160台,建成政法专网,实现了法院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功能,提高了信息化工作水平和办公办案质效。

五年来,我院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少数案件办案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执行难”、“涉诉信访化解难”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的法官定纷止争、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还须进一步加强;办案力量不足、法官断层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院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机构,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司法的重要职责。作为司法系统中的一员,三亚法院始终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司法服务。最近,三亚法院发布了一份关于其工作的报告。通过阅读报告,我深感受益匪浅,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报告体现了三亚法院的工作成果和亮点。报告中详细地列出了三亚法院在各个司法领域取得的成绩。例如,在破产审判工作中,三亚法院坚持依法审理,积极推进破产清算和重整工作,有效解决了大量企业破产问题。在执行工作中,三亚法院注重执行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执行率,并且大力推进了网络执行工作,提高了执行效率。此外,三亚法院还加强了宪法和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法治素养。这些成果和亮点显示出三亚法院在司法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对于促进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报告中强调了三亚法院的改革和创新精神。众所周知,司法改革是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在报告中,三亚法院提到了多项改革措施和创新成果,例如提倡智慧法院建设,推行电子诉讼,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积极推进执行案件多元化解决机制,如信用修复、电子竞拍等;加大对外审判公开力度,提高司法透明度等。这些改革举措体现了法院积极拥抱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推进司法现代化的决心和勇气。

再次,报告中强调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满意度。报告指出,三亚法院积极探索人民群众诉求需求的变化,加强司法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满意度。报告中列举了许多案例和数据,说明了法院通过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人民是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法院应当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尽最大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最后,报告中还提到了三亚法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报告中明确了法院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包括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力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等。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如提高庭审效率,完善执行体系,加强司法公信力等。通过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三亚法院为今后的工作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南和路线图。

总之,通过阅读三亚法院工作报告,我深深感受到了法院工作之不易以及其对社会稳定和公正司法所做出的贡献。三亚法院在司法工作中的成绩令人钦佩,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令人鼓舞,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的满意度令人欣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给人以希望和期待。我坚信,在三亚法院的不断努力下,司法事业将会不断进步,为社会提供更加稳定、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五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某中级法院的工作报告会,通过聆听报告内容、与与会者的互动交流,对中级法院的工作及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此次报告会的主题、内容和感受进行了总结和体会,以期更好地理解并支持中级法院的工作。

首先,此次报告的主题是“中级法院工作报告”。通过报告,我了解到中级法院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繁重的诉讼审判工作,发挥着法官的责、权、勤等多重角色。中级法院在国家司法制度中处于中间地位,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每一次中级法院的工作报告都是对社会的交代,也是对司法公正和透明的宣示。

其次,此次报告会的内容涵盖了中级法院的工作情况、成绩和问题。通过报告,我们了解到中级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依法审判为核心,注重改革创新和队伍建设,加强与下级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协作,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稳定和进步。特别是中级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办理疫情期间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依法惩治犯罪分子,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中级法院也清醒地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工作压力大、公信力亟待提高等。通过报告,我们认识到了中级法院的工作压力、责任和使命。

再次,此次报告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中级法院工作的重要性。中级法院不仅具有独立审判第二审案件的责任,也是各类法律矛盾纠纷的解决者和社会和谐维护者。它在司法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法治水平和司法公正。中级法院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合法权益、社会的公平公正、法治的威信和国家的稳定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予中级法院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精神。

最后,此次报告会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感悟。首先,我们应该培养正确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法律尊严和公共秩序。其次,要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公正,为社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维护司法公正的工作中,对于违法事件的发现、报告和证据提供要有勇气和能力。只有每个人都发挥作用,才能让中级法院的工作更加准确、高效和公正。

通过此次中级法院工作报告,我对中级法院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中级法院在繁重的审判工作中,用扎实的工作情况和真实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他们的工作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对法律的更多思考和感悟。我相信,在党中央和国家支持下,中级法院必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六

临夏法院工作报告从客观现状出发,深入剖析工作中的问题,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通过阅读报告,我深感临夏法院始终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司法质量,进一步稳定社会秩序,为正义发声。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希望临夏法院能够进一步加强改进,为法律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首先,通过临夏法院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临夏法院在办案质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报告中提到,临夏法院坚持以法律为准绳,审理案件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对每个案件都进行了精细研究和审慎调查。通过这种方式,临夏法院提高了裁判质量,维护了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此举表明临夏法院在司法公正和权威上更加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同时也为临夏法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临夏法院工作报告对司法改革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报告提到,临夏法院要始终坚持依法办案,推进司法改革,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执行力。临夏法院还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对执法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法官的素质和能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是临夏法院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也是提供更好司法服务的根本保证。

再次,临夏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问题,这是临夏法院需要关注的一点。报告指出,临夏法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法律服务。同时,临夏法院还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的理解和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临夏法院工作的最终目标和出发点,也是法律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最后,临夏法院工作报告还提到了发展的目标和对策,为临夏法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官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重要任务。这些目标和策略的提出,对于临夏法院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进取,才能不断提高司法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务。

综上所述,临夏法院工作报告深入分析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成就,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我相信,在临夏法院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临夏法院一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为法律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七

近日,本中级法院领导层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发布了该法院的工作报告。作为该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这次会议,并对工作报告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以下是我对这次工作报告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这份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中级法院在过去一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案件审理和解决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法院的办案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不仅仅是案件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更加公正地对待每一起案件,并尽快做出审理决定。这不仅提高了受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树立了法院的威信。这一点,让我深感为自己能在这样一个高效、公正的法院工作而自豪。

其次,在工作报告中,中级法院提到了加强司法人员队伍建设的任务和目标。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我对这一点尤为关注。过去一年,我见证了中级法院对各级法官进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的增加。这不仅让我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也对我们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领导层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法官的责任和使命。

再次,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该法院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这一点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司法机关,我们不仅仅要独立公正地履行审判职责,更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在工作之余,我积极参加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的会议和研讨,与他们共同研究解决涉及社会矛盾和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这种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在审理案件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更好地维护司法公正和公正。

最后,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一个重点是法院的创新和改革。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法院不仅要与时俱进,也要勇于创新和改革。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推行电子立案系统、审判管理系统的进展情况,以及建设智慧法院的计划。这些创新举措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作为一名法官,我深感有责任跟进这些改革,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适应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综上所述,中级法院的工作报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全体会议,我们不仅仅看到了成绩和进步,更看到了建设性的改进和创新的方向。作为一名法官,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好每一起案件,为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法院的改革和创新探索,为法院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红古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篇八

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品,因为在判决的过程中“大调解”的格局起着非常重要的特殊作用。本文将法院民事审判作为研究点,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针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旨在推动司法改革的进程,加快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脚步。

关键词 基层法院 民事调解工作 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包崇鸽,平阳县人民法院,科员,书记员。

在西方世界,诉讼调解被誉为“东方经验”,在我国也称之为法院调解。诉讼调解其性质是一种法定的争议纠纷解决的方式,其在推动我国法治社会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出了较为独特的作用,而且现阶段普遍被各级法院所采用。在民事诉讼法中,对法院调解的地位进行确认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现阶段,我国处在一个社会矛盾较为突出与“诉讼爆炸”的时期里,为了缓和矛盾,在符合当事人利益与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前提条件下,运用民事调解,可以有效地降低上诉率、发挥改判率、再审率以及涉诉上访率,使得法律文书的终局性以及既判力得以增强。然而,当前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其加以完善。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针对问题探寻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对我国基层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进行完善,具有非常重大的司法意义。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诉讼调解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对矛盾做出及时的调整与化解,就必须将民事诉讼调解工作做好。简单来说,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就是当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时候,以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为基础,并按照合法、自愿的基本原则,对当事人双方达成的协议协商进行主持与解决的一种制度。诉讼调解和诉讼外调解是民事诉讼制度的两大分支,且二者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其产生出来的法律后果也是不同的。就发生时间而言,诉讼调解是发生在诉讼的过程中,是一种诉讼行为,而诉讼外调解则是发生在诉讼范围之外的,不具备诉讼意义,所以其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可以反悔的。

热点推荐

上一篇: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实用12篇)

下一篇:端午节趣味小游戏策划方案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