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十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一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1、利用“预习提示”设计导读题,引导学生圈点勾划,提要勾玄,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运用“相关联系,想似比较”的方法,分析本文记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四教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利用“预习提示”习问练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
③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给课文分段,编写各段提纲。
按:①③两题以后结合研读课文讨论。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1、甚任之
2、怒而疏
3、作《离骚》:
5、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1、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④复释张仪
⑤诸侯击楚
⑥赴秦身死
2、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1、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4、“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归纳课文,理解写作特点。
屈原蒙谗见疏,楚国祸患相属。怀王身死,顷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怒而“迁”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屈原愤而自沉汨罗,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1、指名串讲课文。
2、讨论: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3、词语提示点拔: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形容消瘦。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物之汶汶:即汶汶之物。都是定语后置。
屈原既死,赋存国亡。“屈原辞赋悬日月”,他创造的楚辞诗体后继有人,但“终莫敢直谏”。楚国日以削,为秦所灭。这一段将楚辞的后来者与屈原相对照,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二
1、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3、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传”“评”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总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3段):写屈原有见“任”到见“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第4-9段):写屈原被罢免官职后,怀王三次被骗。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
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三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志、属、夺、致、从容等;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不同于一般史传文的写法,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了解屈原的政治遭遇,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茫茫人世间,生命是一件大自然最伟大的艺术品,纵观历史长河,行吟汨罗江畔的诗人那忧思怀国之情,世界音乐史上贝多芬的伟功伟绩,爱国史册上文天祥的刚烈、坚贞……无不为我们奏响着一曲曲永恒的赞歌,于是我们慨叹,世间短暂的是生命,永恒的也是生命。那么正值青春妙龄的你们会怎样谱写自己的生命赞歌呢?相信你定会从吟唱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代“爱国诗人”——屈原身上,收获很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屈原列传》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并编写内容提要。
① 请你用自己的话向大家讲述屈原的主要事迹。
② 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词。
③请你勾画圈点出文章中的抒情议论的语段,给课文分段,编写结构提纲。
④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提示:除3、8、9、11四个小节外,其他均为记叙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际可用“任、疏、黜、迁、死”5个字来概括。(板书)
(1)由“任”而“疏”(1—2自然段)
(2)见“黜”见“迁”(3—10自然段)
(3)吟答渔父,自沉汨罗(11自然段)
(4)屈原既死,赋存国亡(12自然段)
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学过的《廉蔺列传》、《管仲列传》、《鸿门宴》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拔、提示。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谥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芈(mǐ),屈原先祖瑕,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疏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让学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币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币”,是指丰厚的礼物,“币”,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贽”,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史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恕“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泪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拔: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请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所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这一段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
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
(1)简介《离骚》内容;
(2)疏通文意和难句;
(3)思路分析;
(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关于简介《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 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媭,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合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小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诤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小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通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贴。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 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上“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蕙茝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谄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秦不很协调。所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 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关于这段的行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外”。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关于两段和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人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板书: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1)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2)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拔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采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①人穷则反本 (“反”通“返”)
②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见”通“现”)
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上、下、中”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时间。)
②其后楚日以削 (“日”是名词作状语,表时间: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出别人的错误,诋毁)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名词意动,“以……为祖先”即“效法”。)
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泥”名词作动词,“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广崇 (“明”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⑧正道直行 (“正”“直”,形容词使动,“使……正”、“使……直”)
【属】
①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
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一个接一个)
【伐】
①平伐其功 (夸耀)
②大兴师伐秦 (讨伐、攻打)
【微】
①其文约,其辞微 (含蓄)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1)被动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③屈平既绌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2)判断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①人穷则反本 (“穷”:古义,处境困难;今义,贫穷)
②大兴师伐秦 (“师”: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③颜色憔悴 (“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四
能联系已学知识,自主整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发现问题
能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能结合屈原的生平与遭遇读懂文意,并且能与准确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与内心情感中寄托的复杂感情
能辩证地评价屈原忠贞报国的志向与坚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联系当今社会与个人实际,体会坚持理想追求与现实的差距。
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联系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及珍爱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诵读、启发、品析、评论 、多媒体辅助
屈原传是人物评传,司马迁写屈原是抒愤:—个忠心耿耿的大贤,被谗而终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诗人的悲剧。是一个民族的悲剧…联齐抗秦的主张,变法自强的主张,力保楚国无虞,进而可以统一天下,但这个主张损害了楚国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这样的悲剧。
司马迁作此传,意在表明,小人谗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穷困,国家丧亡;提出尊贤重道,明察贤佞是国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的操守、价值观。
屈原以他的价值观,超越了世俗功利价值尺度,获得了永恒的意义。故曰:“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义也是自己的人生意义,是在与世俗的、强权的、谗佞的对抗中呈现的。
屈原的自一杀是以生命的结束来拒绝非楚国文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使楚国臣君处在了非常尴尬的境地。这是一种悲剧精神。
离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见通现显现;
指通旨主旨;
濯通浊浊水;
绌通黜罢黜;
质通贽见面礼;
内通纳接纳;
被同披披散;
明于信而见疑其文约,其辞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齐与楚从
楚诚能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兴师伐秦而齐竟怒不救楚
与王图议国事王甚任之屈平属草稿未定争一宠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以一仪而当汉中地秦伏兵断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治乱悉发国中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因厚币用事者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学生朗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1、巩固梳理字词知识
2、诵读全文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五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 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 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 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两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课,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明确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
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全文以屈原
活动的时间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15、屈原列传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课文,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八、布置作业: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
1、学生以“司马迁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2、以“我读司马迁的《史记》”为题写一篇感想。3、在班上召开一次研究性学习报告会:走近司马迁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六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借助屈原的形象所弘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2、掌握传记文学的一般写法,并学习本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学会屈原和司马迁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
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利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我在日本的求学遭遇,以及思想的转变,从而写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不求上进,指出日本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相比较,突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心中只有药学的伟大人格。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主要利用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鸿门宴前,是战与和的矛盾,写了项羽求战的雷厉风行,止战的坚决果断。鸿门宴中,是杀与保的矛盾,写出了项羽的一诺千金、大仁大义。鸿门宴后,是责与容的矛盾,项羽对刘邦的擅自离席不加追究,任其回到军营,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从容自信。
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描写十分突出。张胜贪生怕死,毫无骨气,反面衬托出了苏武的临危不惧、矢志爱国的情怀。卫律见利忘义,卖国求荣,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李陵善于伪装,忍气吞声,抱怨指责,突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藤野先生面对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全身心投入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之中,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学术拯救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丝民族偏见和歧视,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人物。
项羽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用坦诚、守信和包容彰显了一个真正大英雄的气概,顶天立地,让人扼腕赞叹。
苏武在死亡面前毫无惧色,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爱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都感动不已。在长达十九年的寒冷、贫穷、饥饿面前,毫不动摇,绝不降低自己的志气,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主要通过直接写屈原的四件事来表达他的痴心爱国的精神品质,第一件事是修宪因妒被疏,写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华,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第二件事是著《离骚》以明志,写屈原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表明自己的爱国情怀,写出了一篇彪炳千古的文章《离骚》。第三件事是流放不改爱国,楚国被秦国的张仪欺骗,楚国却无人能辨识诡计,屈原多次进言,但不被重视,致使楚国国力削弱。第四件事是汨罗一身殉国,写了屈原不愿与朝中权贵同流合污,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另外还从侧面写了两件事来突出屈原在楚国的重要性,第一件事是张仪欺骗并削弱了楚国,而楚国竟然无人识破并反击。第二件事是屈原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第一点,本文以记叙为主,融入了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文章的感情非常强烈,观点非常突出,这和常见的很多史官写史手法不太一样,也和自己写其它人物传记的手法不太一样。尤其是节选部分的和渔父的对话,更是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很有创意的议论文形式和记叙文形式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手法更能突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恶势力低头,保持自己高洁品行,虽死而不悔的伟大人格。
第二点,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示屈原对于楚国的重要性。一个是写张仪的欺诈在楚国没有人能够识破,屈原识破了却不被重视,以至于楚国丢失了大量国土,楚怀王也被囚禁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另外一个是屈原死后的影响,很多人模仿屈原的文风,出现了很多文学家,写出了屈原的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再一个影响就是屈原死后,楚国难以抵挡秦国的进攻,最终被秦国消灭。
方正之不容也:方正,遵守规则,正直。
竭忠尽智:竭忠,竭尽忠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皭然,清白、纯净的样子。
眷顾楚国:眷顾,眷恋怀念。
何故怀瑾握瑜:怀瑾握瑜,原意指带着美玉,这里比喻指具有美好的品德。
而蒙世之温蠖乎:温蠖,惛愦和污浊的意思。
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②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③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翻译:
①上官大夫看到屈原起草的法令就想修改而邀功,屈原不赞成他的做法。
②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理国家动荡不安的办法和道理,没有不完全透彻明白的。
③整个世界都污浊不堪,而我独自清白;众人都在沉迷中失去自己,而我独自清醒。
请写出“家国情怀”的高频词,不少于五个,并写成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高频词可以让文章中心明确、突出,结构严谨,富有文采。高频词、高频句运用得好,可以让文章不跑题,有创意。
“家国情怀”的高频词有:天下为公、匹夫有责、大爱无疆、责任道义、为生民立命、不负人民、无私奉献等等,如果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等不同字数的高频词会让文章增色亮点。
具体分析汨罗河畔屈原与渔父对话的部分,说说这部分的独特魅力。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对话是常见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加剧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思想等重要作用,屈原和渔父的这段对话,不但具有以上四个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展示社会背景、覆盖全文主要内容、揭示屈原悲剧的根源、蕴含人生哲理和治世之道等作用。
屈原投水而死,不只是屈原个性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悲剧。渔父能够认识屈原,并了解时事,讲出了一段“圣人”的道理,可见是一位并不一般的打鱼人,而是一位隐居世外高才。这两个人的对话,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认识如此一致,就是屈原所说的“举世混浊”,“众人皆醉”,只是两个人采取的人生态度不一样,一个是“与世推移”,一个是“九死而不悔”。
在治世之道上,两个人也是不一致的,屈原是深思高举,绝不妥协,而渔父则是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里的“水清”和“水浊”形成对比,结合屈原说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中的“浊”、“清”可以看出,这里的“水清”是比喻治世。“缨”是古代帽子上彩色的装饰品,是有地位男子佩戴的帽子,他让屈原“濯我缨”,就是暗示屈原积极入世做官,即使是“水浊”,也可以用来洗脚,是告诉屈原不要放弃自己的志向,让屈原因势利导,积极参与楚国政事。也许有人会说,一开始的对话,渔父就要屈原“随其流而扬其波”,或者“哺其糠而啜其醨”,但是我们要看清渔父用的是反问句,这他是在试探屈原,当他看清屈原的志向之后,就建议他振作起来,激浊扬清,再次有所作为。
司马迁在《史记》中呕心沥血刻画的人物有三个:屈原、项羽、陈涉,他最欣赏的就是屈原,最佩服的是项羽,最赞赏的是陈涉,请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分三个小组研究探讨司马迁为什么对他们三个如此赞赏,又是在行文中怎样表达的。
探究提示:司马迁自比屈原,因为他和屈原有着同样有才华不被重用的遭遇,一个被处于宫刑,一个因流放而死。所以司马迁在行文中忍不住义愤填膺,替屈原呐喊、鸣不平,也是在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公。
项羽是被汉朝的创始人刘邦打败的英雄,而司马迁在对刘氏王朝的怨恨通过项羽表达出来也是合情合理的。项羽本身就是西楚霸王,也应该载入“世家”,司马迁本来是要把项羽写入世家,作为震古烁今的帝王记载的,但是遭到了刘氏王朝的反对,只能作罢,所以他在行文中比较全面地对比项羽和刘邦,写了刘邦的阴险奸诈,写了项羽的率真挚诚。司马迁恨不能自己成为项羽,让历史重演,去打败刘邦,所以司马迁精雕细刻项羽,写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为他的失败感到无比的遗憾。
司马迁很欣赏陈涉的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强权的勇气,把他列入世家,和那些历史上的明君贤臣相提并论,写出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英雄是如何从下层人崛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又如何被人利用,最终被暗害牺牲,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以把陈涉和项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他们之间成功和失败的根源。
司马迁融己于史直抒胸臆,融今于史秉笔直书,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他质朴真诚、真情写作的独特魅力。他的这些方面和屈原、项羽、陈涉相比,真的是气概相似、气魄相通、气脉相承。
假如你回到了战国后期,遇见了屈原,请选择一个场景,加以描述,并体现你对屈原的感情。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场景要选择本文中的几个地点,楚国都城郢、汨罗河畔、楚王宫内等。
描述时要有时间、环境的背景,要有场景细节的刻画,更要有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对屈原的感情。
对屈原的感情可赞扬,可批评,可警告,可劝导8943;8943;还要注意场景的描写要和对屈原的感情具有一致性。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七
姓名:屈平家庭背景:楚之同姓也最初任职:左徒
才识:博闻强识,明于之乱,娴于辞令。
事件内容:(1)“王怒而疏屈平”的经过
(2)揭示楚国黑暗现实:上有昏君,下有佞臣
事件①
事件内容:(1)写作缘由、内容介绍及对其评价
(2)赞美屈原的品德修养
事件②
事件内容:楚第一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③
事件内容:楚第二次被秦国欺骗
事件④
事件内容:楚大败,大将被杀
事件⑤
事件内容:楚第三次被秦国欺骗,怀王身死于秦
事件③——⑤可归纳为:
(1)楚国三次被骗,一步步走向衰落
(2)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国家息息相关
事件⑥
9、地点:江滨新人名:渔父
事件内容:沉江经过
事件⑦
10、时间:屈原既死之后新人名: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事件内容:死后影响(1)楚辞后继有人(2)无人敢于直谏
事件⑧
1、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
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
屈原对怀王听闻失灵而不能分辨是非,视线被谗佞谄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伪,致使邪恶伤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万分痛心,所以才忧愁苦闷,沉郁深
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思而写成《离骚》。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患之意。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
屈原坚持公证,行为耿直,对君王他一片忠心,竭尽才智,但是却受到小人的挑拨离间,其处境可以说是极端困窘了。因诚心为国而被君王怀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诽谤,怎
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能没有悲愤之情呢?屈原写作《离骚》,正是为了抒发这种悲愤之情。
4、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虽然身遭放逐,却依然眷恋楚国,怀念怀王,时刻惦记着能重返朝廷,总是希望国王能突然觉悟,不良习俗也为之改变。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结果使军队惨败,国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盘,自己还流落他乡,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灾祸。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我听说过,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身躯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尘土抖干净,人们又有谁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我宁愿跳入江水长流之内,葬身鱼腹之中,也不让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景象)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冀君实或见恕也(“我”)
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出现)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项伯即入见沛公(会见,拜见)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动词前,有称代作用,相当于“我”)
使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命令)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叫)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官职)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让,致使)
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若属皆且为所虏(一类人)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
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刚刚,适才)
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为之奈何?(对)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语气词)
请以赵之十五城为赵王寿(给,替)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
慎勿为妇死,贵贱轻和薄!(为,为了)非为织作迟(是)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认为)斩木为兵,接竿为旗(作为,当作)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当做)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有)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担任)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向)
治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
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语气词,呢,吗)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测语气词,吧)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感叹词,啊,呀)
吾尝疑乎是(对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于)于是乎书(句中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的样子)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在)
而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转折,却)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并列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递进)吾恂恂而起(修饰)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承接)死而有之,其几何离?(假设)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因果)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目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你的)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复音虚词,句末语气词,罢了)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八
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做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能耐高尚的人格。
联系作者司马迁,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详写)。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一层(4-7):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
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
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
司马迁用1段66个字写屈原的任(人生得志),却用大量的笔墨10段详写屈原的人生失意(疏—绌—迁—沉),旨在告诉我们,屈原的“存君兴国”的爱国主义,不仅在楚国强大时爱国,个人施展理想时爱国;更在自己遭受屈辱时候热爱楚国,在国君危难时热爱楚国。
1、解读其志
太史公评价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请结合文章第3段来分析。
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思考: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结论: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理解其志
(1)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2)集体朗读课文第10段,找出关键语句。
第10段的关键句有:
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任务三:围绕遭遇,评议其人
1、引入评议
太史公评价里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2、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沉(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遂自沉)
3、人物评价
(1)“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屈原是一个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的杰出人物。
一是才能出众。
二是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三是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
四是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
五是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
结论: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
不用——不识——不解——不听
(2)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
一是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二是通过他的“忠君爱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升沉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是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眷顾楚国”同“心系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九
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该篇传记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其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①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②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③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明确: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明确:“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惨怛(dá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b、惨怛(dà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c、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zhuō)憔悴(cuì)
d、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及反思 屈原列传备课设计篇十
鲁迅曾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价值,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史学价值则有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宝、刘知几、黄震、胡适等大家,而刘知几在《史通》中的评价较具代表性,姑录于下:“至于屈原《离骚》辞,称遇渔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赋》云梦神女于阳台。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而司马迁、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这是对《史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历史文献中第一个详细叙述屈原生平事迹的,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鲜见对屈原事迹的记载。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司马迁写作《屈原列传》的依据是什么?其真实性到底如何?本节课的目的是以《屈原列传》为例,分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方法、探究其写作《屈原列传》的真实性,以及为屈原作传的原因。
1、研读文本,理解司马迁写作人物传记的方法。
2、研读、体悟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1、重点预习课文《屈原列传》第三小节、屈原与渔父对话部分和最后一节。大致了解并概括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
2、回顾《〈离骚〉节选》,写下你的“屈原印象”。
1922年,胡适发表《读楚辞》一文,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并指出集中于屈原身上的相关事迹很有可能只是后世的一种想象与附会。因为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较少,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次对屈原生平做详细记载,而司马迁的时代与屈原的时代有一段距离,因而怀疑其真实性也是有一定理由的。今天我们以《屈原列传》为例,来探一探其真实性到底如何。
1、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包括司马迁的寻访与阅读等。
ppt: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见贾生吊之”。
明确:司马迁书写《屈原列传》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直接资料,即阅读屈原所写相关文章并实地踏访屈原沉江之地;二为间接资料,即贾谊所写相关文章。从写作人物传记角度来说,直接资料的权威性要高于间接资料。
2、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非常有限,他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的呢?
提示:找出文中与这些直接资料有关内容。如司马迁对于《离骚》的评点,对于《渔父》的引用。
明确:司马迁读屈原作品之后“悲其志”;“观屈原所自沉渊”后,“垂涕”,“想见其为人”;见“贾生吊之”后,“怪”屈原,“爽然自失”。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有限,因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大量的议论。
3、孔子的“述而不作”曾被奉为写作历史著作的圭臬。作为一位史学家,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加入大量议论?
提示:从司马迁作传的依据和屈原的身份两个方面去思考分析。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所能见到的关于屈原生平的资料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马迁写作所依据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有其“隐晦性”,要揭开这层面纱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议论,这样隐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显现。所以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采用的是“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即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
在屈原的一系列作品中,司马迁重点介绍评价了《离骚》,认为《离骚》是最能“代表”屈原的。下面我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介绍、分析《离骚》的。
明确:分三层。写作缘由、内容特色、伟大人格。
(学生找出文中有关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ppt: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明确: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随文巩固重点词义:“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1、屈原周围的“王”“谗谄”“邪曲”分别指谁?“不聪”“蔽明”“害公”“不容”又分别指哪些具体事件?
提示:结合文中其他段落的内容、找出原文语句,梳理出相关的人物与事件。
明确:“王”指楚怀王、顷襄王;“谗谄者”指上官大夫、子兰;“邪曲者”指靳尚、郑袖;“不聪”指“王怒而疏屈平”;“蔽明”指“谗之”;“害公”指“复释去张仪,竟死于秦”;“不容”指“争宠而心害其能”“怒而疏屈平”“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2、司马迁用一个“穷”字来概括屈原的处境,这里的“穷”做何解释?
ppt展示“穷”的解释及例句。
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引申为"走投无路”。
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
⑤穷究,追究到底。
例句:日暮途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则独善其身不忍穷竟其事……
明确:从文中屈原的“疾”与“怨”中可以想见他处境困厄。
3、同学们已学习过《离骚》,你同意司马迁的分析吗?在《离骚》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屈原?
(此为开放型问题,学生可各言尔志。)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司马迁对《离骚》的分析是合理的,可以成为支持《屈原列传》真实性的一个依据。
1、这段对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对《屈原列传》的真实性存疑。
2、为什么司马迁明知会有人对真实性存疑却依旧采用了这则材料?
明确:《渔父》中“举世”“众人”与“我”之间,这种“多”与“少”的对比,表现了屈原的“穷”之境况,而这与《离骚》所表现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小结:真实是有不同维度的,基本层面是“事实的真实”,即确实发生,有明确依据;更高层面则为“想象的真实”,也许没有明确的依据,但通过历史学家的严密推导,是能够成立的。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不仅要做一位记录者,更要做一名开拓者;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既定事实,更希望历史研究者引领我们能够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才是历史学的奥秘,也是历史学家的魅力所在。
《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是在每篇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代表司马迁对传主的态度,请同学们齐读《屈原列传》最后一小节,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的回答:同情、惋惜、肯定、惺惺相惜……
明确: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写作《屈原贾生列传》时,其内心可谓百感交集,似乎不是一位客观叙述者应持有的态度,他把屈原贾生两人合在一起写,是基于两人才情与命运的相似。其中,也不乏他对这一类人的同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有惺惺相惜之感,故而倾注了个人的丰富情感。
课堂总结:胡适说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甚确,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映射出心中所想;但由此否定屈原在历史上的真实性未必恰当,“箭垛”一词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也增添了一份接近真实的可能性。“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课后阅读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一文,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