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对新农村建设加强党建工作的思考

对新农村建设加强党建工作的思考

小编:

近年来,随着“三个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党的建设在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党员队伍和党组织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与保持党员先进性不相适应的现象。从党员个体来看,部分党员宗旨观念弱化,自我要求偏低,责任意识淡薄,有一般化的倾向;有的党员归

属感不强,自由化和游离于党外的现象比较突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强,带头致富能力不足,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队伍整体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党的肌体缺少活力;党员的政治、经济、法律、政策意识和理论水平亟待提高。

从党组织的整体来看,一是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不足,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的问题仍是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二是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不强,特别是新形势下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能力还不够;三是党组织缺少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方式,教条式的学习教育和管理较为普遍;四是党内制度建设不能与时俱进,有规不守、有纪不遵的问题未能得到较好解决,管理行为不能形成制度化;五是有相当一部分党组织在服务民众上找不到有效的结合点,党建与经济工作相脱节,往往就党建抓党建。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村专业合作化水平。

上述问题涉及到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组的具体实践活动等方方面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于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用创新的思维来谋划新形势下的农村党建工作。

(一)创新教育形势,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第一,敢于并善于打破传统僵化的教育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党内教育形式。重点是创新“一课三会”学习形式,建立党员学习日制度和党员述学、考学、评学制度,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探索积累的典型学习方法认真加以推广应用。同时,借助现代信息传递工具和现代教育传播媒体,大力推广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媒体等形式新颖、辐射面广、易于接受的教育方法,增强党员教育的感染力。同时,及时总结和发现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充分发挥以身示教的作用,让党员在活生生的典型示例中接受薰陶、得到启发、受到教育。

第二,建立党员培训基金,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党员等级培训。党员优于普通群众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够优先接受理论、政策、科技、法律等教育,具备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的基本能力。党员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就必须先于普通群众掌握更多的理论、政策、信息、技术等,而这些知识的获得除了党员自身主动捕捉和学习外,最重要的要依赖于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党组织要根据这一现实需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必要的党员培训基金,有计划地选派基层优秀党员参加境内外各类素质培训和等级培训,并采取“述学”、“讲学”的方式使所学知识得到提练、吸收和转化,实现由个别培训到普遍推广的过渡,使党员的知识结构得到质的提升。

第三,注重提高新形势下党员的“五种能力”。一要提高党员加快发展的能力。增强党员的发展意识,使其在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和引路人。二要提高党员的政策领会能力。使党员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政策的实质和取向,提高创新能力,找准落实政策和加快发展的结合点,努力增强理解政策、把握政策、宣传政策、执行政策的能力,成为贯彻执行和运用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支农、惠农政策的先行者。三要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突出做好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就业服务,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为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四要提高党员的组织引导能力。以提高新形势下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为目标,积极探索党组织与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结合形式,使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凝心聚力的有效载体。五要提高党员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党员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党组织的每一个个体都能优先发展,使党员自身发展特别是率先致富成为党员先进性的显著特征。

(二)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严肃党内纪律。按照理论学习经常化、素质提升有效化、党员管理制度化的“三化”要求,探索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制度建设上,积极推广“党员挂牌亮相”、“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制度。要建立有效的民主评议机制。坚持既创新方式方法,简便易行,又严肃认真、讲求实效的原则,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民主评议党员与党员管理相结合,体现对党员和党组织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民主评议与党员年度考核相结合,把评议的结果作为确定党员年度考核等次的重要依据;坚持民主评议与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把评议结果作为选贤任能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要严把入口,畅通出口,加大不合格党员的教育和惩治力度,建立择优汰劣机制。注重加强配套组织建设,拓宽入党积极分子来源渠道,积极实施“推优”工程和“三培养”工程。从保证质量出发,按照党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

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并实行发展对象民主推荐和评议,审批入党对象公示,发展党员失误追究等做法。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既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又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严肃进行查处:对经教育不愿意改正的,应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应予以除名;对本人要求退党的,应予以批准;对那些腐败分子,坚决予以清除,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要完善党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明确议题,规范程序,提高质量。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根据党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采取党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定

期组织对党员进行评议,促使党员发扬成绩,修正错误,提高素质。认真落实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实行党委联系支部、支委联系党员的层级联系帮教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基层党员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使每个党员经常置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健全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丰富组织生活会内容,改进组织生活会方式,促进组织生活会的落实,使组织生活会真正成为加强党员教育、统一党员思想、形成统一意志的主渠道。

四要加强党内监督,建立民意兼听机制。一方面,通过信访接待日、设立群众接待站、领导值班电话、领导信箱,以及建立必要的下访制度和督查、排查制度等方式,积极搭建民意兼听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的民意反映渠道;另一方面,积极构建民意处理系统,以信访、纪检、组织等部门为重点,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高效的分类、整理、分流和研究,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执行和监督部门,启动有关的办理程序,并及时公开办理情况,使群众能便捷地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不断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既要严肃党的纪律,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更要注重预防,通过加强教育、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之中。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办法,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尽最大可能使选举反映大多数党员和选举人的意愿。完善党内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等,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各环节的监督。探索建立激励惩处机制。坚持赏罚分明,在强调党员讲奉献的同时,改变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激发更多的人积极向上、努力工作。建立客观的政绩、能力评价体系,把是否真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评价的标准,并与平时工作评奖、干部提拔使用挂起钩来,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拔落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五要坚持动态管理,建立整改提高机制。我们党的显著特点是敢于发现并修正错误。因此,我们应当克服阶段性突击整改的思想,把整改活动寓于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三项整改机制”。一是形成互动整改机制。以提高整改工作的时效性和整改质量的满意度为评价标准,增强意见提出方和整改责任方的交流互动,通过有关渠道与党员和党组织进行相互沟通,直到整改满意为止。二是形成联动整改机制。对于面上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各负其责,不推诿,不扯皮。对于党员个性问题,其他党员应当举一反三,主动查找类似问题,避免出现同类情况。三是形成长效整改机制。探索建立动态性的长效整改提高机制,保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落实整改。

(三)创新活动形式,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主题实践活动是党组织活力的外在体现,是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的有效载体。基层党组织要经常性地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大众性的创建活动。尤其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激活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村党支部和以其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及配套组织具有无可比拟的群体优势,完全可以吸纳农村能工巧匠和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青壮年农牧民成立新农村建设互助协会,通过以工换物,工物互换的方式进行民间物资或劳动力互换,促进民间技术与资金之间的转化,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三老”人员的政治优势,通过工资报酬适度预付或建立党员创业基金等方式,刺激其建设积极性,使之率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党员率先垂范,激发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和引导农民积极投入到发展生产、改善居住和生存环境活动中来。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及其配套组织也要发挥各自优势,动员和带领一切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广泛开展部门、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形成方方面面展优势,齐心协力搞建设的整体氛围。

针对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党组织应当有效预防民众散漫化的倾向。通过组织发动,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要创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一事一议和民主公开工作,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尊重农牧民的主观意愿和首创精神,逐步引导党员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真正体现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齐心协力兴办乡村公益事业,做到民建、民管、民受益。要本着规划先行的原则,及早理顺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组织和广大民众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责任分工,把那些投入大、管长远,软环境、基础性的工程做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把投入少、涉及面广、群众力所能及的事放心、放胆地交给农牧民自己办。从而保证各方有目标、有任务、有权利、有职责,避免相互间职能交叉和推诿扯皮,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热点推荐

上一篇: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职业规划书推荐大全(19篇)

2023年最美基层民警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学术报告主持词结束语(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