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第一回 毛贻昌称霸上屋场 石伢子走出韶山冲

第一回 毛贻昌称霸上屋场 石伢子走出韶山冲

小编:

漫天惊雷婴儿啼 毛氏门庭喜得子

毛贻昌知道妻子的产期到了,却想不到儿子已经降临,否则,他也不会为讨两块银元的账,跑到十里之外的山那边去堵老表的。突然,他停住了脚步,望着路边的滴水洞出神,口中念念有词:“列祖列宗,良弼没有辱没毛氏门庭!日子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了。”

毛贻昌说的是实情。

滴水洞是“高人”勘定的风水宝地,毛家依命立坟于

毛家始祖,既非名门,也无缘高贵血统,也没有哪个祖宗留下过像样的遗产。依家谱上溯,周武王灭纣之后,封弟弟叔郑为毛伯,子孙世袭,遂称毛氏。在那漫长的繁衍中不见显赫的记载。直到朱元璋起义,江西吉州府龙城县毛太华应征,南征北战升至百夫长,才是毛家有史可查的鼻祖。毛太华随军南征云南、平定叛乱之后,便戍边澜沧江畔,娶滇妻而落户。直到几十年后,毛太华被恩准还乡,但他只带了妻子和儿子毛清一、毛清四,留下了毛清二、毛清三继续为国戍边……谁知义军又起内战:那朱元璋、陈友谅互相厮杀,跟随朱元璋的毛太华故没能回到江西,被遣往湖南湘乡绯紫桥。征途的劳累夺去了年迈老人的健康,毛太华不久病逝。不知何故,毛清一、毛清四再迁湘潭七都七甲即韶山。从那之后,毛家世代繁衍,遂成韶山冲大户。到毛贻昌得子,已是第二十代孙了!

毛贻昌的持家本事胜过父亲毛翼臣。他勤劳节俭又有好脑壳,十七岁便持家做主,种得地肥苗壮,稻谷装满了家里的谷仓不说,农闲时还做起粮米生意。毛贻昌不但还清了父债,还水田增亩、牲口添栏、钱袋子鼓起来。然而,毛贻昌却不大开心!堂客文七妹生过两胎伢子,竟两个夭折!毛贻昌望着滴水洞向列祖列宗祈祷:祖宗们保佑七妹生下个壮实伢子啊!保佑伢子生下来平安长大

蓦地,天空似有一声响雷惊他一跳!想起即将临盆的妻子,便匆匆赶回上屋场……他踏进家门第一眼看到父亲毛翼臣在天井里那欣喜的样子,就猜着个八九分。没等自己开口问,父亲乐得合不上嘴儿:

“生了,是伢子!接生婆说又胖又壮。”

毛贻昌三步并作两步抢进屋里,望着襁褓中的儿子,两眼分明湿润了,声音颤抖地说:“我有儿子了!毛家有后了!我有指望了!”产后虚弱的妻子文七妹撑起精神,提醒他:“别忘了给伢子认干娘。”

“我怎么会忘?就听算卦先生的,拜他外婆家里的那块大青石当干娘。”毛贻昌平日里那难得一见的笑脸此时乐得开花儿似的。

石三伢子,是毛贻昌早就准备好了的乳名。此前两个孩子夭折,新生儿行三,故为三伢子。遵照算命先生的嘱咐拜大青石为干娘,故名中不可无石。

毛贻昌添丁之喜,早旋风般刮得韶山冲风吹草动,男女老少皆闻。毛家宗族被邀赴宴,那些外姓人也借机蹭顿酒喝。

南岸私塾的先生邹春培,虽然几杯黄汤下肚,仍不失文雅之风,双手相抱恭喜毛贻昌:“恭喜恭喜!良弼先生,我看贵子决非凡人之相,日后必成大器。如不嫌弃,将来把石三伢子送到南岸学堂,我管教他成才!”

“先生只要教他认得字,读得四书五经,懂得孝道,打得算盘记得账就蛮好了。”

“那还不是小菜儿一碟……有大号了吗?”

“哦!石三伢子这一辈儿排‘泽’,就叫泽东。”

“好!好响亮的名字!”邹春培听了点头赞许。

“学生从外婆家借得《康熙字典》,在家边看课本边翻字典,先生还没讲过的已先看过,所以功课都晓得。”

“原来如此!”邹春培恍然大悟。不到两年工夫,毛泽东在邹春培的南岸私塾把入门功课《百家姓》《三字经》《干家诗》读完,又读《论语》《孟子》《诗经》……之后,毛泽东征得家长同意,转学关公桥私塾、桥头湾、钟家湾再读,但那些课程他早熟读于肚。此时,对古典文学有了初步理解的毛泽东,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从学欧阳询着手,再学颜、柳,小小少年便练得一手好字。到除夕过大年,毛贻昌再也不用求春联。

1906年伊始,毛泽东又师从堂兄毛宇居,入井湾里私塾。虽然这里的《公羊春秋》《左传》之类的历史类教科书,比以前所学多了“故事性”,但总不比《三国演义》《水浒传》及《西游记》等占典文学作品吸引人。而这类“杂书”是不准在私塾看的。

一天,毛宇居发现毛泽东在课堂上看“杂书”,便手拿铜戒尺“啪”地压在毛泽东的书上,冷冷一笑:“毛润之!跟我来!”毛宇居走到院子里的水井旁,伸手指指:“以井作诗,以诗说井。如果我听着诗好,免你一罚。”

在同学们的簇拥下,毛泽东绷着脸儿围着水井转,边转边瞅,瞅井台、瞅井帮,伸脖子瞅井里……转到两圈便停住脚步,望着毛宇居。毛宇居催毛泽东:“吟,吟啊?”

毛泽东张口道来: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好!”同学们一阵喝彩!

毛宇居禁不住暗暗称奇:“奇才!贻昌叔好福气!此人日后的前程不可估量。”

自那以后,毛宇居破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论毛泽东看什么书,都不管他。而渐臻世事的毛泽东觉得,韶山冲里里外外的师塾都读遍了,也读腻了,向父母祖父提出停学务农,自学读书。 不久,毛泽东把韶山冲的藏书都借阅完了。对书的渴求,迫使他走出韶山冲寻求更多的精神食粮。后来,毛宇居还特地找到上屋场游说毛贻昌:“润之乃可塑之才,埋没乡里可惜了,当离乡远走高飞,展大鸿之翼。”毛宇居的一番话让毛贻昌警觉起来:石三伢子心思不在种田做生意上,该给石三伢子讨堂客哩!

一个月后选下吉曰,毛贻昌张罗着把罗氏娶进家门。令毛贻昌尴尬的是,小夫妻好似两个同住客栈的路人,看不出一点儿缘分在。几个月过去,文七妹没发现儿子“好上了”的蛛丝马迹。

考头名润之进一师 罢课潮恩师护爱徒

1910年秋,在毛宇居和亲友们的游说下,毛贻昌“恩准”毛泽东去有名的湘乡县东山学堂继续读书。临行前,毛泽东写了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东山学堂校长是毛宇居的故交李元甫,语文教员是谭咏春。在东山学堂,毛泽东如鱼得水,不但知识面得以扩展,思想境界也有了大的飞跃。李元甫慧眼识英雄,谭咏春惜才助少年,使得毛泽东在人生的道路上迈上新的台阶,二位师长还写信推荐他投考湘乡县驻省中学。

1911年,毛泽东考入长沙一所中学。他在全校第一批剪辫子,并和另一个同学,把10个曾“相约剪辫子”而又反悔的同学的辫子强行剪掉。那年10月,毛泽东投笔从戎,加入湖南革命军。半年后,军旅生涯结束,毛泽东陷入何去何从的困境。他开始整天黏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就“像牛闯进了菜园子”。

1913年春,毛泽东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第四师范。第二年,“四师”并入湖南第一师范。第一师范聚集了杨昌济、徐特立、徐锦熙等教育界的名流雅士。

杨昌济,这位拥有爱丁堡哲学博士学位的老师,除了给毛泽东讲授伦理学课程,还介绍他看《新青年》。杨昌济把毛泽东列为所有学生中最出色的3名学生之一,另两位是萧子升(又名萧瑜)、蔡和森。

这天,杨昌济正在李氏芋园家中翻看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觉得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可谓恰如其分。正在这时,只见爱女开慧气喘吁吁地跑进来,焦急地向他报告:

“爸!出事了!出大事了!校长张干要开除润之啦!”

杨昌济猛地回想起来:几天前,校长张干贴出一纸布告,要在校学生每人缴纳十元的“杂费”!可谁都清楚,一师开办以来对学生是免费的。毛泽东当即行文表示抗议:“一师干名学生誓求省教育当局立即撤销张干校长之职”!学生无不拍手称快!教职员工也纷纷声援。想不到张干抢先一步,向自己的爱徒下手了。杨昌济忙去敲邻居徐特立的门,二人匆匆交换意见,马上联络同住李氏芋园的王季范、黎锦熙、方维夏几位先生,再和广大师生达成共识:如果张干不撤销开除毛泽东的错误行为,全校将罢教罢课。杨昌济愤怒难耐,用粉笔在课堂的黑板上写道:

强避桃园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在师生们施加的巨大压力下,张干不得不撤销开除毛泽东的决定,但仍坚持给毛泽东记过处分。

是夜,毛泽东找到好友蔡和森,道:“张干不去,一师难宁。我们组织同学们罢课,迫使当局撤掉张干一师校长之职!”

“我同意!”蔡和森马上支持,“我们要当局必须答应我们三个条件:一、撤销收取学生杂费的决议;二、撤销对毛泽东的记过处分;三、撤销张干一师校长职务,改派进步、崇学之校长。”“好!”毛泽东点头赞成,“再加上一条:学生有结社活动自由。”

早饭之后,一呼百应的学生们像烈火熊熊燃起,以班级为单位,排成条条长龙,手举“三撤一有”的横幅大标语向省政府进发。省长张敬尧只得答应学生们的四条要求。大家拍手称快,众人欢呼请毛泽东讲话。毛泽东向同学们致意,以幽默的口吻道:

我们摸了老虎的屁股,它回头咬我们,也在情理之中。我们为什么敢摸老虎屁股?因为它屁股坐错了地方,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摸”了它一下,它非但不认错把挡路的屁股挪开,反而咬人,逼着我们赤手空拳也得打虎!没有同学们千只拳头一齐举起来,“老虎”真的吃定毛泽东哩!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千只铁拳对一只老虎,哪怕一只狮子,也不怕它!

在公众面前讲演,文人雅士们“拽文”是“游戏规则”,毛泽东的“大白话”让入耳目一新,听着爽快。博得阵阵掌声。

首赴北平追梦想 情窦初开会师妹

大学时期,毛泽东的言谈举止慢条斯理,聚会时沉默寡言。但他心中渴望朋友。一天他去报社刊登启事,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同他联系,并指明要结交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萧瑜、蔡和森于1918年组建了纯政治性的团体,“新民学会”。这是湖南第一个进步团体。

1918年6月,杨昌济被聘为北大哲学系教授,携家眷自湖南迁至北京,住进豆腐池胡同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那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法国到中国招募华工,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因此筹建了华法教育会,组织中国学生开展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杨昌济及时把这个消息传回湖南。

1918年8月19日,新民学会的十名会员和十三名非会员,在毛泽东、毛子升的带领下,来到古都北平。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经采访过毛泽东关于青年时期在北京的生活,他在《西行漫记》里记录下毛泽东的叙述:“北京对我来说开销太大。我是向朋友们借了钱来首都的,来了以后,非马上就找工作不可。我的老师杨昌济把我介绍给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李大钊给了我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工资不低,每月有八块钱。”

然而,年轻英俊的毛泽东尽管在湖南已小有名气,并且已经是新民学会的领导人之一,但初来北大这块精英聚集之地,他还只是一个来自外地的默默无闻的普通青年。

毛泽东以一种略带自嘲的语气回忆这段经历:“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人是不存在的。”

唯李大钊生性醇懿,经他指引,毛泽东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和哲学研究会,旁听了一些他感兴趣的讲座。他对当时在新闻学会讲课的著名报人邵飘萍十分敬佩,曾经多次上门求教。 可以说,在北大学习的这段时间,毛泽东得以更广泛地接触新事物、接受新思想,这对于奠定他的思想基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终,毛泽东没有随蔡和森远渡法国勤工俭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斯・特里尔认为,可能是经济原因和对杨昌济女儿杨开慧的牵挂所致。

杨开慧比毛泽东小8岁,他们初次相识时杨开慧还是个14岁的小女孩,但当毛泽东在北京再次遇到杨开慧时,她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毛泽东与杨昌济建立了极为深厚的师生情谊,课余时毛泽东经常去杨老师家里讨论问题,他总是碰到杨开慧,他们有了更多接触机会,这对青年人渐渐萌生了爱情。1919年早春二月,毛泽东拜别杨开慧,转道上海,拜见陈独秀先生,之后回湖南长沙,在小学找了个历史教员职位。

铠甲将军失在无道 布衣学子赢于有德

时值“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在长沙组建了“湖南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罢课声援北京。他创办了《湘江评论》。在创刊号上,毛泽东欢呼:“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

毛泽东在《创刊宣言》中提出:“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做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无血革命’。”创刊号当天全部销完。重印2000多份,仍不能满足群众需要,从第二期起改印5000份。

他首次公开称赞十月革命。但《湘江评论》只出到第五期,湖南督军张敬尧便派兵将其查封,湖南学生联合会也被取缔。

年底,张敬尧用刺刀和枪托驱赶焚烧日货的人群,毛泽东著文呼吁推翻张敬尧,1.3万人在这份宣言上签字,长沙学生罢课,工人罢工,驱张运动拉开序幕。

长沙学界的大游行、大示威惊得湖南反动政府如惊弓之鸟,更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特刊有文章似重磅炸弹炸得张敬尧之流魂不附体!在北平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上海的思想家陈独秀、文化巨人胡适等看过《湘江评论》的主编二十八画生――毛泽东的文章无不拍案叫好。李大钊撰文说:

润之之文章,犀利而深刻,我辈革命认识之里程碑也!

当时,张敬尧借庆50大寿大肆敛财,激起长沙各界愤懑。他授意属下强迫绅士名流们“慷慨解囊”,单那干面锦缎寿旗就足以使“长沙锦缎贵”!爱憎分明的毛泽东自然不肯漠然处之,亲写文章痛斥并发动学生和群众张贴标语抗议。张敬尧非但不予收敛,反而公然抓捕抗议学生,下令“缉拿首犯”毛泽东。

在严峻的形势下,毛泽东担任赴京百人请愿团团长,向北洋政府提出驱张要求,“三年以来,湘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今欲救湘,首在驱张!”毛泽东还在湘乡会馆举行干人反张集会,他举起标语:“张毒不除,湖南无望。”

从此,毛泽东,一个响亮的名字为长沙人口口相传。

聚上海志士赴会 移南湖中共诞生

婚后,二人在板仓小住两日,便告别母亲、哥嫂回到长沙清水塘。不久,毛泽东就投入到革命工作之中。毛泽东曾回忆,他能成为马列主义者,和两个人密不可分,一个是陈独秀,一个是李大钊。同时还读了三本书,让他铭记一生,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他说,此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毛泽东除担任记录外,只作过一次发言,介绍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情况。毛泽东给与会者留下的印象是老成持重,沉默寡言。

会议期间,因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中共一大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至闭幕。此次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会后,李达诚意留毛泽东在上海协办《共产党》月刊,毛泽东婉言谢绝了。当时,毛泽东任课长沙一师且兼任附小校长之职。

志同道合伉俪情深 小别鸳鸯各分南北

长沙清水塘,毛泽东与杨开慧度过了一段蜜月,杨开慧还把母亲接到清水塘来照顾工作和生活。清水塘畔的灯火无限温馨,凭实讲,作为师妹的杨开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师兄的妻子,

20世纪80年代初,在杨开慧离世50多年后,湖南政府修缮板仓杨家故居时,从墙缝中发现了开慧的诗文手稿,当时的初恋之情跃然纸上: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一个爱人,我是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许多事,看见了他许多文章和日记,我就爱了他,不过我没有希望过和他结婚。一直到他有许多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自从我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了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有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去杀了,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个命运! 住在清水塘的岁月,开慧一直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夏日的长沙酷热而气闷。不施粉黛的开慧素面朝天,却像一支盛开的白牡丹,朴素无华的衣装更体现素雅之美。

一次,看望开慧的毛泽东说:“霞姑,听说你曾有诗赠友?”

“是啊!”开慧点头回答,又补充道,“我女中闰友李一纯――她赠我盆菊,我回她五言诗。”

“我听听。”

开慧年轻,在北平耳濡目染,很容易把南北语言混合,读起诗来更有韵味:

尚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

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

月夜幽思永,楼台入幕遮。

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毛泽东用心听着,又抚掌而笑:“此诗甚好。似写给我的一般!你看:‘尚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润之当之何愧?‘所贻娇丽菊,今尚独开花’,分明闺中待嫁么!‘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霞姑,我心慕久矣!”

从上海回湘之后,毛泽东更忙了。大家闺秀杨开慧一步迈进主妇的坎儿,是忙上加忙:她要尽妻子、主妇的责任,丈夫的衣食住行、家里的油盐酱醋茶都要操心;接待同学朋友同志,她责无旁贷;入夜,她还要抄写毛泽东的文章,为毛泽东整理文件资料,是名副其实的没有薪水的秘书。经毛泽东同意,杨开慧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知不觉,春风又拂潇湘柳,燕儿重返小屋来。清水塘毛家居住的小院子里月季花开,绿草成茵。毛泽东从案头站起来,伸伸懒腰,打个舒展,走出书房,望着飞进来飞出去的燕子,对院子里的保姆孙嫂道:“霞姑说得对,看样子还是去年的那对儿燕子呢!鸟儿也有灵性。”正说着,开慧抱着小岸青从屋里走出来,对毛泽东说:“伢子听见你的声音啦,听你在院子里说话就小腿儿乱踹高兴啊。”

毛泽东笑笑,把小岸青接过来,乐呵呵地道:“爸爸的大嗓门儿吵醒你啦?”

保姆孙嫂道:“小孩子一百天认母,五个月认父――当然能听得出爸爸的声音么!”这时,已会满地乱跑的长子毛岸英从外边跑回家,闹着要抱小弟弟。正热闹,就见何叔衡急急忙忙进院来。毛泽东把孩子递还开慧,对何叔衡道:“你来得正好,屋里谈。”

两人关系甚密,就互不客气,进了书房带上门。何叔衡向毛泽东通报:“据上海传来的消息,孙中山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说要请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参加。”毛泽东道:“我也正是要为此找你商量。中央局要听取各省的意见,我们应召开省委扩大会议讨论一下,听取大家的意见。”何叔衡点头表示赞成,若有所思又问毛泽东:“你的意见呢?”毛泽东不假思索地回答:“参加。听说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大政策,其中就有‘联俄、联共’,并准备在国民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所以,我个人赞成应邀参加。”

“那好,”何叔衡点头道,“那就礼拜天上午到岳麓山?”

“行啊!和平常游玩一样,在书院后边的榕树下。”

礼拜天,毛泽东走后,开慧为书记整理文件时,发现毛泽东的那首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她看过多少次了,回回为毛泽东那宽广的胸怀和超俗的诗意打动,情不自禁又轻轻朗诵起来: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短短几年的夫妻生活伴随的是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从“一大”回湘建立湖南支部、成立自修大学,到随夫君调任上海中央工作……开慧伴随夫君的,不光是幸福快乐,更有奔波的艰辛、事务的繁累,惊险和危险也时时伴随!她却从未彷徨过。既然跟定毛泽东,就要和他“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开慧雷打不动的信念。

又是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岸英、岸青都睡了。毛泽东夫妇相拥床边,双双瞅着他们的两个孩子,沉浸在深情和眷恋中。但美好的婚姻也会有磕磕绊绊,正所谓“马勺总要碰锅沿”。杨开慧也委屈过,虽然她后来知道那是误会。而因工作经常离家到外地的毛泽东对自己的眷恋和歉疚,在那首《虞美人・枕上》表露无遗: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霞姑,辛苦你了!”毛泽东说,“此去又不知多少天。”

“你放心去,”开慧瞅着爱人,“我为你而生,我们为革命而生。在革命面前,一切都为它让路。”

毛泽东心中不免感到震撼!

在轰隆隆的南下列车上,毛泽东双手捧书而不读――他的思绪又回到长沙清水塘,开慧送别时的泪眼挡住他的眼帘。想到与开慧更多的是聚少离多,毛泽东再也抑制不住感情,新词一气呵成: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热点推荐

上一篇:商界“常青树”鲁冠球:开创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先河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情况报告(6篇) 中班语言教案祖国妈妈我爱你(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