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谈永新小鼓的传承与创新

谈永新小鼓的传承与创新

小编:韩丽娟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曲艺,是编剧、导演和演员等艺术人员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提炼生活经验而创作的民间文艺样式,呈现着某个区域内独特的文化生态。正如冯天瑜所说:文化生态学是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天然环境及人造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永新小鼓是江西民间曲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永新县域,承载着老区人民在历史变迁中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呈现着这方区域人民的独特文化诉求,是研究老区历史发展变化的重要文化史料。

永新小鼓不仅传统节目《拜寿记》《五子行孝》《赌钱记》《懒婆娘》等深受观众喜爱,经过传承与创新的现代曲目《宝朵接婆》《宝朵招工》等更是因斩获殊荣而备受关爱,先后以新的风貌、好的题材、独特的形式、风趣诙谐的艺术风格获得全国第十四届、第十五届群星奖。一种地方曲种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大奖,这在全国曲艺界也是不多见的。本文以江西地方曲艺永新小鼓的传承与创新为切入点,探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新小鼓的传统风格、创新特色及创新效果,对其存活现状作出分析和总结,挖掘曲艺发展背后的文化现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措施,为地方曲艺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一、永新小鼓的发展源流与现状

(一)永新小鼓的发展源流

永新小鼓是革命老区永新县的一种曲艺说书形式,因基本演唱曲调主要源自当地的号子,故俗称唱号音。据清《永新县志》载:永新小鼓原名永新号音,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创始人为欧阳承相。这位曲艺先祖少时目盲,进入永新县立的慈善机构圣恩堂生活,但他不愿吃白食,也不愿一味依靠上面给的一点点糊口之食,加上曾经念过几年诗书,便想发挥自己的才华,证明自己的能力。于是,将蛇皮制作的渔鼓改用牛皮制作成一面小鼓, 用红带系在腰间, 自行敲击伴奏,化用当地的号子与山歌曲调,进行说唱表演,由于牛皮小鼓音色浑厚宏亮,又经久耐用,携带演唱十分方便,演出来的号音颇受乡里邻居好评。随后欧阳承相在自己的左手配上一根小竹棒(形似筷子),右手配上一副小竹板,又敲又打,音律也就更加协调。欧阳承相凭着超常的记忆,按照当时群众的口味爱好,有针对性地编成故事,把失明前读过的诗文、故事、戏文等改成小鼓词,这就成了当时城内别具一格的永新号音。因他寄寓的圣恩堂有技艺不外传的定规,故此技艺只在盲人中间传承,作为他们谋生的依托。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有明目艺人学习和表演,又对其进行了从表现形式到节目内容等的丰富和提升,包括在传统的坐唱表演之外,增加了站立表演并有小乐队伴奏的方式,并起用新名 永新小鼓。

永新小鼓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在清乾隆时期, 永新有28个盲人(或说12个)学唱小鼓,当时基本上是纯唱,没有道白,中间掺杂一些乡间俚语,以口语化的形式凸现搞笑元素, 娱乐为主,鞭挞丑恶,劝人为善。反映教人勤快治家的《懒婆娘》,一直深受群众喜爱。到民国时期,由于地方戏曲的发展,永新小鼓的小段子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更高需求,一些盲人创作了大量长篇连本曲目,不但有唱,中间还掺杂道白,道白时拉腔拉调,与戏曲道白融为一体,这就成了它独有的一种风味。在苏区时期,永新各地相继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当时县城的苏维埃政府组织圣恩堂的盲人集训,把永新小鼓改造过来,为革命队伍服务。县苏维埃政府派出人员专门创作节目,让盲艺人到全县各地去演唱、宣传,那时新编的小鼓节目很多,最突出的有《打土豪分田地》《欢迎白军反水》等。建国后,永新小鼓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不断繁荣。永新县文化馆于19531954年举办了两期学习班,组建了小鼓说唱队,从永新采茶剧团中委派了学员学唱永新小鼓。从此,永新小鼓打破了只有盲人演唱的传统,改为由专业演员表演。由于不是盲人演唱,永新小鼓进行了大胆改革:由原来的坐唱发展为站唱,由原来的一人表演发展到多人表演,由原来的田头地角、村巷街口表演发展到乐器伴奏,并配有灯光布景的舞台表演。永新小鼓由此登上了大雅之堂。

(二)永新小鼓的现状与不足

永新小鼓作为永新县特有的说唱曲艺品种,先后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传承民间文化,吉安市群艺馆、永新县文化馆对永新小鼓演出进行创新编创,集中力量在精品曲目的创作上下功夫,先后编导出轰动全国的《宝朵接婆》《宝朵招工》等新经典曲目。在保持和发扬永新小鼓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三农题材,提高文学品味,关注社会发展的时代浪潮,挖掘当下的核心元素;尤其注重唱腔的丰富与发展, 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对题材、音乐、表演人员与形式、服装道具等进行全面调整与创新,使之更适宜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爱好。

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自媒体和全球化推动了信息交流的频繁,市场经济繁荣催生了文化娱乐的多元化,电视、电脑等高科技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但也消磨了文化样式的独特性,使得文化样式显现出强烈的趋同性。尤其让人痛心的是,西方文化的涌入让年轻一代遗忘了传统文化,热衷于西方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这使得以曲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和戏曲原味的褪色,使得曲艺的群众基础愈显薄弱,面临着观众人数锐减的重大生存威胁。而且,曲艺节目表演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专项拨款和微薄的演出收入,难以满足永新小鼓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导致永新小鼓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传承困难。幸运的是,在曲艺家吴谷、阮晓春编剧,阮晓春、刘德生创意指导下,刘峰、贺达生、曾绵穗、尹岚、贺小琴、龙丽等艺术家的努力下,新创永新小鼓曲目《宝朵接婆》《宝朵招工》获得全国好评,推动了永新小鼓的传承与发展。

二、永新小鼓的作用和价值

(一)艺术价值

第一,永新小鼓艺术形式独特,能迅速及时地把身边的故事编成段子, 以诙谐、幽默、调侃的地方方言和风趣、夸张的表演讲述给听众。它以说唱、叙事为主,以表白、表演为辅,唱词多以七字句为主,朗朗爽口,偶尔杂有长短句,形成音律循环和押韵对仗,而且以方言押韵,两句、四句、八句一韵,或一段一韵。艺人们通过演唱,生动形象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现人物的风貌,使群众听后甚感喜爱。而且其结构是从引头开始,进而叙表、逗噱、抖包、直至结尾,沿此规律发展。具有听众接受快、反响大、互动性强的优势。由于在曲艺艺术中独树一帜,永新小鼓具有一定的艺术研究价值。

第二,语言朴实,唱词简练。既不讲究文采,也不讲究韵律,多为七言四句,每段末尾有一拖腔,而且多采用永新地方方言,语句可长可短,运用习惯语、群众通用语、述语、谚语、土音押韵,采用永新号子音、山歌调子边说边唱,富有地方特色。受永新山区地理环境和尚武的民间风气影响,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诙谐的情调、明快有力的节奏,使曲目演唱跌宕起伏,妙趣横生,深受观众喜爱。尽管经历了数百年历史,但其传统的现代性转化较为成功,那种心动与激奋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永新小鼓道具简易,使用灵活机动,一人说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左手指间夹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七寸长的小竹棒(形似竹筷),腰挂小鼓,敲击伴奏,并辅以竹板击节,采用永新方音说唱相间,以唱为主,站立演出。它的唱腔有平腔(包括小快板)、高腔两种。平腔平和深沉,善于表现诙谐、讽刺的题材,平腔后的小快板用较快速度,重复唱词,加强语气,渲染气氛。高腔热情高昂,富有力度,音域比平腔活跃起伏,跌宕多姿,既幽默诙谐,又温柔抒情,可长可短,能刚能柔。新中国成立后,也有二人或多人配合说唱,加入小乐队伴奏的高台演出情形。曲本体裁为散韵相间,唱词格式基本为七字句式;唱腔曲调为据当地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发展形成的板式腔;主要的伴奏乐器,除了传统演出方式使用的小鼓和竹板,还有二胡、琵琶、三弦等。

(二)社会价值

第一, 永新小鼓擅于传播主流价值观。农村是地方曲艺生存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方面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地方曲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长于民间,在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化民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永新小鼓就是根植于农村民众之中,具有特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想象,讲述的都是劝人为善、鞭挞腐朽,从而教育人们、劝导人们,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第二,永新小鼓善于表达人文情怀。永新小鼓虽然篇幅短小,内容简单,通俗易懂, 但却以小见大, 反映出人性的光辉。它多是以民间小故事、戏文及各地人民的生活为题材,用叙述的手法来描绘人物形象,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伦理观念及风土人情,或抒发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或歌颂男女爱情的坚贞;或讽刺和挖苦社会上的丑恶与虚伪、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三、永新小鼓《宝朵接婆》

《宝朵招工》的创新特色永新小鼓表演灵活机动,能及时准确地把党的方针政策传达给众多观众,又能劝人为善,鞭挞丑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当代,经过剧作家们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代表作《宝朵接婆》《宝朵招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配合党的政策和政治进行宣传,反映社会热点、群众焦点,成绩显著。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永新小鼓朴实无华、诙谐幽默、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主题、音乐、服装、表演形式等大胆创新,全剧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富有浓郁的戏味,又不落俗套,为永新小鼓的现代传承增添了清新的正能量。

第一,脚本创作创新。《宝朵接婆》《宝朵招工》在剧本创作上敢于创新,独出机杼地表现戏剧冲突,巧妙设置了夫妻大战这一元素, 构建矛盾实现剧情的推进。前者描写该县农村创业者成功后接妻子从城市返乡协助打理农村养殖场的创业喜悦,后者描写了返乡创业人士在家乡创业,关心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出路问题。故事利用夫妻的个性特点设置笑料和矛盾,使短小的故事一波三折又笑料百出,这不仅认可了艺术家的精湛表演,认可了作者编剧脚本创新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方式呈现出当今农民生活的文化想象,表达出农民群体的共同体诉求,那就是国家为我,我为国家。

第二, 音乐的创新。《宝朵接婆》《宝朵招工》在现场乐队的运用上敢于创新,把常规上居于幕后的乐队搬到台前,专门辟出舞台右侧作为表演空间,乐队在舞台上独立存在,成功地营造出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效果,却又不过分间离,表演与乐队互动,融为一体。两个作品以崭新的风貌,独特的形式,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一举夺得了群星大奖 ,被评委和广大观众一致公认为题材好、形式独、风格新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种曲种而登入大雅之堂。

第三,主题新颖,充满正能量。《宝朵接婆》《宝朵招工》紧跟改革开放形势,讲述农民故事,反映农村政策,呈现农民好声音, 塑造出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表达出新时代和谐社会中乐于助人的热情讴歌。《宝朵接婆》体现了三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福祉,在家务农的农民可以大开手脚进行创业,大规模承包农场,并把老婆接回家做助手;《宝朵招工》演绎了金融危机形势下,打工者下岗回乡,却无地、无工可打,宝朵就把他们招来为自家前景较好的企业服务,并送优秀的技工出去培训。两个曲艺新作,故事编织非常精致巧妙,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意义、价值理想、人生目标和精神需求,充满了浓浓的正能量,给人的心灵撞击是深沉、耐人寻味的。可以说,主题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社会生活,为时代发音,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塑造出宝朵这一个性鲜明的时代肖像。

第四,表演形式创新。《宝朵接婆》《宝朵招工》讲述的是三农故事,特别是农村现代化建设。整个故事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但独特的演出方式,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宝朵及老婆刻画得入木三分。节目剧情曲折多变,跌宕起伏, 表演幽默机智, 令人捧腹,与东北二人转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服装也由原来穿农民服饰改为穿民族舞蹈的现代服装,使得人物形象更具美感。演员也由原来1-2个人改为8-9个人,提高了舞台效果,以小品形式编群舞,让舞台更具有浓郁的喜剧色彩。

四、永新小鼓传承与创新的启示

永新小鼓《宝朵接婆》《宝朵招工》的创新, 其唱词的简练性, 唱腔的俏拔性,语言的机巧性,技巧的灵活性,表演的群舞性,都使其具备了别样的山野风采,在同类曲艺品种中个性鲜明、独树一帜, 对当下老区乃至全国的曲艺发展和非遗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集中优势,开门推进。永新小鼓目前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传承与创新只靠一个部门独立负责完成,会面临许多困难。如剧本和题材的传承与创新问题、音乐的传承与创新问题、表演形式的传承与创新问题、服装与道具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以及演出队伍问题、所需经费问题等等。如果只由一家独自承担是承担不了。吉安市群众艺术馆与吉安市曲协有组织策划和协调省里的条件,永新县文广新局有组织协调和资金的条件,永新县文化馆和剧团有传承与创作和演出队伍的条件,只有将这些部门和优势集中整合一起,充分借助各种渠道、媒体,利用录音、录像等手段,才成功打造创新了《宝朵接婆》《宝朵招工》两个剧目,使永新小鼓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新的发展形式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保护传统艺术精华与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统表演艺术类,其保护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凡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的传统表演艺术类必须保护,要保护必须要传承下去,要传承下去必须要创新。但是这个创新不是否定前面所有艺术内容及形式的重新来过,而是要保持其艺术精华与特色,合理适时的进行创新。如《宝朵接婆》《宝朵招工》在传承创新的过程中, 注重保持永新小鼓的特点: 以说唱为主, 表演为辅; 以叙事为主,表白为辅;以方言七字为主,方言押韵,夹有长短句。创作主题以生活、爱情为主;唱腔保持了唱腔中夹有道白,道白时也拉腔拉调,即有戏曲语调有神、有色,还有山歌风味;多是引头开始,进而叙表、逗噱、抖包,直至结尾。因此,永新小鼓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第三,非遗的传承、节目的编创、剧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经济、人才的扶持与协作,仅靠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 应本着 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路子,激活市场,充分借助各种媒体、舞__台、学校等传播媒介,利用录音、录像等手段,使其既做到资料的保留又做到文化共享。《宝朵接婆》《宝朵招工》这两个获奖剧本就整合优势,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群艺馆牵头,调集省、市县各种力量参与,尤其是把那些热心,有激情、懂行有事业心的专业人招揽进来,相互协作。

第四, 重视人才培养, 坚守师徒传授。永新小鼓演员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不高的现象,这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在当今观众的知识水平与审美水平都有所提高的形势下,提高永新小鼓演员文化素养,势必能更准确地理解戏曲人物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人物,并有力地推动永新小鼓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灯光、音响等多方面人才的培养,整体提高幕后人员的文化素养。可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鼓励与培养更多对永新小鼓有兴趣的青少年加入保护、传承工作中,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后继有人,并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社会上,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只要有人,永新小鼓就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授永新小鼓技艺的途径必须是通过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才能得其音乐声腔,悟其神韵精髓。

第五,植入旅游,着力宣传。作为革命老区的永新县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主阵地,也是庐陵文化的和客家文化相互依托的核心区域。独特的红色记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永新小鼓应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当地曲艺特色艺术,推出特色旅游服务,拓展宣传方式,树立服务推广意识,满足大众文化消费心理,充分利用节日活动,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平台,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文化馆应主动开展永新小鼓曲艺培训和演出活动,使革命老区文脉相传,生生不息!

第六,丰富唱腔、提高技巧。永新小鼓唱腔的创作和丰富是根本。唱腔是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手段。唱腔旋律为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服务,永新小鼓的唱腔,说唱性强,从声乐技巧角度看运用不够,许多演员都是以自身的条件为基础,而真假声的结合、轻重、缓急、刚柔、断连等技巧并没真正普及到每个演员。因此,建议永新小鼓演员接受声乐训练,以便能充分发挥声音特质。

第七,剧目创作立意新颖。永新小鼓原有的剧目难以满足广大群众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赏要求。创新剧本在内容和立意上要更加广阔、新颖,体现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人们的生活。唱词和剧目方面,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加符合现时代人们的文化和价值取向的新剧目,关注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和社会热点,用永新小鼓的形式展现在大众的面前,既表现新时代革命老区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又使人们对永新小鼓艺术加深了解。第八,演出形式力求突破,追求全方位美的创新。音乐、表演、舞台设计等都要创新。突出美:舞台美、唱腔美、唱词美、服饰美、演员美。首先,在保持其风格的条件下提高对永新小鼓的演出会场、舞台灯光及音响的要求,演出形式和舞美、服饰等可让观众在品味剧情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丰富的美感体验。其次,永新小鼓伴奏形式单一, 缺乏色彩,演出气氛难以更好地烘托。后期虽加入了其他乐器如高胡等,但乐器特色没有充分地展现。再次,永新小鼓的唱词与念白都是用方言来演唱,虽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但很多人由于听不明白便甩袖而去,其观众范围受到限制,不易于永新小鼓的弘扬和传承。若在演出现场能用普通话对故事加以说明,相信会有更多的观众去细细品位。

总之,在互联网+和文化+的今天,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面临着传承的挑战。曾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资源已渐渐被人们遗忘, 挖掘、保护、发展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保护民族文化是保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保住民族的根。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传承中创新。

热点推荐

上一篇:谈中国古典首饰艺术的审美文化意蕴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描写农村产业振兴主题宣讲简短(5篇) 描写兔的古诗名句 描写兔子的唯美古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