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醉酒妈咪 2015年2期

醉酒妈咪 2015年2期

小编:

梅尔・赫德酒驾被抓的经历完全可以当作“反酒驾”的广告脚本:一位身着乳白色蕾丝露背长裙和高跟鞋的漂亮女人正在参加一场婚宴,她与新娘耳语,与宾客寒暄,不时地呷一口杰克丹尼(美国著名威士忌品牌)。最爱的乐声响起,她在舞池中徜徉……时钟在晚间11点半敲响。此时,摄像机摇至另一位宾客,他注视着女子飞快地换上运动鞋,跳进汽车。接着,他拨打了999报警电话……耀眼的蓝色灯光映照在女人汽车的后视镜上――一辆警车正尾随其后。她被命令靠边停车,并接受酒精检测。吹气结果显示:女子每100毫升呼吸中的酒精含量为78毫克,已经超出酒驾标准的一倍。最后一幕是,女人披着一条薄毯在肮脏的牢房中颤抖,假睫毛半垂在眼皮上……或许作为“反酒驾”宣传广告,以上短片唯一缺少的就是“请勿酒后驾车”几个大字。

34岁的梅尔是一家运输公司的主管,上述事件一年多后,提起这段经历她依然难以启齿。“尴尬”、“丢人”、“羞辱”等词总是挂在她的嘴边。“现在我已经能够接受这个现实了,但是在亲友面前我还是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会作何反应。我曾对一个同事说起这件事,他告诉我,他的妹夫就死于一场酒驾事故。我当时的感受是,他一定会迁怒于我,接着他却说,他就是那个酒驾肇事者。当时我的心中五味杂陈。一些人对于酒驾的反应是:不稀奇,我们都干过;而另一些人的回答是:酒后驾车是罪恶的,有人会因此而丧命――其实他们说的都没错。”

一些社会学家将女性饮酒视为女性社会角色转变的结果。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经济独立,拥有稳定的职业及很高的专业素养。为了保持这种状态,职场女性们不得不时刻处于最佳的社交状态,也因此引发了女性晚婚等连锁反应,以至于“豪饮”成了她们下班后的一大生活消遣。

从文化角度上说,人们对于女性饮酒的社会容忍度也越来越高。1990年代,人们曾称呼行为、语言豪放,酒量好的女性为“野丫头”。出生于70年代,在90年代相继成年的一代女性在“野丫头”文化中摸爬滚打,葡萄酒业也开始将靶心对准女性,女性饮酒被潜移默化地“正常化”,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成了“野丫头”。她们可能独自来到当地的小酒馆,点上一品脱清啤酒,与一群年轻小伙儿一边打台球,一边开怀畅饮。而她们的母亲那一代是绝不会只身前往酒吧的,否则会被人当成酒鬼;在她们家中的冰箱里也不会看到红酒整齐地摆放在牛奶和橙汁近旁。

“野丫头”的父母一代曾经只在特殊场合才喝酒,多半只喝红酒,而现在的人们在超市里大量购买各种酒类。如果一点酒也不买,倒显得不合时宜,同牛奶和面包一样,酒成了人们购物清单上的常客,是人们对自身的贴心款待。酒精饮品无处不在,价格实惠,成了人见人爱的生活必需品。在1990年代以前,女性并不会以醉酒为荣,现如今却也见怪不怪了。 许多女性承认自己曾经酒后驾车。 上世纪60-90年代的反酒驾海报:请勿酒后驾车。

由于政府提高了酒量计量单位,所以如今英国女性的酒量已远远高于20多年前。酒价的一再下调也进一步拓宽了饮酒的人群,无需执照即可售酒,也为嗜酒者提供了便利。

爱酒也罢,但人们为何置安危于不顾,频频酒后驾车呢?“生命无价,酒后禁驾”,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而酒驾问题在40岁以上女性身上尤为突出,且她们的呼吸检测超标量更高。现年39岁的露西・罗卡与两个女儿目前生活在英格兰雪非耳,她认为,眼下的酒驾统计数据彰显了一个少人问津的社会问题――女性酗酒。20多年前,“狂野女性”们关起门来开始喝酒,多年过去,这一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这些女性并不会烂醉如泥地瘫倒在大街小巷。她们会早起上班,送孩子上学。可想而知,如果她们在哄孩子上床后端起酒杯,很难不饮酒过量。 罗卡在一所大学做管理工作,每周五,她会奖励自己几杯红酒。有时带女儿驾车外出时,她并不承认自己前夜刚刚喝了不少酒,她会“自我麻醉”自己是个好母亲,而不是负责任地责备自己前夜本不该喝酒。

雷切尔・布莱克今年42岁,她回忆称,她的孩子小的时候7点就会上床,在那之后,她就会给自己倒上一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就寝的时间一再推迟,她也变得焦虑起来,因为她得以享用美酒的时间也被一再推迟了。在她看来,她的全部生活(孩子和工作)令她焦躁不安,红酒却可以安抚她的神经,令她紧张的精神得以松弛下来。于是,她享用美酒的时间逐渐提前,没等孩子们上床,她就开始自斟自酌起来。

社会研究协会的数据显示,像布莱克一样处于管理层的职业女性比一般女性的饮酒量更高,且工作日期间就经常饮酒。布莱克深深记得一个星期五,那是一周中她压力最大的一天,她没能满足于平常的两杯酒量,带孩子驾车途中又买了一瓶酒。她称这是她再一次“越线”,“我的两个孩子当时就坐在车里,我已经喝了几杯,又忍不住想再买酒,我知道可能会出事,但我仍然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最终,当布莱尔意识到她每晚的饮酒量已经达到1瓶时,她觉得是时候悬崖勒马了。她开通了一个名为“无酒人生”的博客,并出版了一本同名书籍。在博客中,她提到,她的朋友们对于自己酒驾亦有所顾虑,但他们在社交活动结束后,仍然会自行驾车回家,不难看出,他们都存有侥幸心理,而且他们更关心的是“是否被抓到”。

社会研究协会对430名爱酒的女司机进行了调研,并对20名受到指控的酒驾女性做了访问。不少酒驾女性表示,自己迫于配偶酒后无法驾车,或是因为孩子突发状况,才会酒后驾车。还有一些女性表示,她们酒驾是因为所在地缺少公共交通,又不敢独自乘出租车或步行回家,所以才出此下策。她们总是反复强调:自己是万不得已,为了应对当时的紧迫局面,所以才“两害相权取其轻”。然而,事过多年,她们依然没有原谅自己的酒驾行为,有不少受访者表示自己从未向家人透露过有关经历。 34岁的梅尔・赫德因酒驾而受罚。

报告还指出,许多女性对于自己的安全驾驶酒量一无所知。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饮酒1品脱后开车依然合法,还有1/6的人自称她们可以喝一杯175毫升的红酒后安然驾驶。事实上,究竟喝多少酒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判断力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它取决于一个人的体重、性别(男性比女性代谢更快)、最近一顿饭的时间,压力水平以及个人的代谢速度。因而并不存在官方指导性的合法驾驶饮酒量。

在社会监督方面,英国警方已加大人力储备,不定期开展酒精检测突击行动,有关部门表示将对酒驾者的名字及身份进行公示,并在当地报纸张贴其大头照。他们认为,在圣诞节这一重大节日期间加大突击检查规模可以对酒驾者进行有效的警戒,其效果可以延伸至未来一年,而阻止人们酒驾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让酒驾者感到酒驾被抓的风险在提高。

当梅尔・赫德离开婚宴时,她并不认为自己会被抓。“我承认,那次不是我第一次酒后开车,我住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距离朋友家和酒吧都很远,乘出租车又很贵,所以我每次去酒吧喝上几杯,都是自己开车回家,我觉得我不会出事,而且在此之前,我一直很幸运。”梅尔告诉记者,那天她非常忙碌,“我当时只是小口地啜饮着,并没有坐下来大喝特喝,作为新娘的好朋友,我一直辗转于宾客之间,其实我只喝了3小杯。”梅尔坚信,是一个与她有矛盾的朋友向警察告发了她,当警察拘捕她时,警官告诉她,“有人举报你酒后驾车”,但他后来又说,梅尔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沾过酒。梅尔自己也说她没有丝毫的醉意,所以当她看到呼吸检测结果时,她也非常吃惊。

在警察局的那一晚,梅尔说她永生难忘,她从没有如此狼狈过。但她也承认,是她有错在先。最终,梅尔受到了17个月禁驾及450英镑的处罚,并被要求参加一个收费150英镑的咨询复健课程。17个月禁驾的处罚令梅尔无所适从。她与13岁的儿子住在莱斯特郊外的一个偏远村镇,一切出行――上班、购物、送儿子上学等等,都依赖于她的车。但眼下的处罚令她十分茫然。

这次经历也使她痛下决心不再酒后驾车,“我宁愿只到酒吧里坐坐,也不再沾一滴酒;即使我被警车截停,我也会坚定地对警察说:我没有喝一滴酒,因为那么做并不值得。”

热点推荐

上一篇:渐行渐远美国梦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