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士文化”初探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士文化”初探

小编:马颖华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下册,对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学习,让我们领略到古代士人的思想。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股生生不息,传承至今的精神力量士文化。

一、士的起源

士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士作为介于贵族统治阶层和广大庶民阶层,掌握着文化资源,而且具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一个特殊阶层,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士原来也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已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因此士又成为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可以概括为文化人,后演变为中国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二、士的文化特性

1.自由的身份与独立的人格

在商周时期,士是各级贵族的通称,更多的是指宗法分封制度下的一个等级,处于宗法贵族等级序列的最末一等。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士纵然有知识和技能也无法充分施展,从这方面看,商周的士缺乏知识主体的自主性,其身份是不自由的不独立的。

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社会变革使得士逐渐摆脱了宗法等级的束缚,一批冲破宗法束缚的士群体逐渐崛起,成为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非常活跃的阶层。这时,士的身份已不再世袭,不再是贵族的一部分,那些通过刻苦读书,拥有一定才干的人也可以成为士。

2.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与抱负

士的身份虽然发生了某些变化,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及信念却始终没变过。因此,士大多有相当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或者说主人翁意识,这是造成他们有张扬的个性,以及敢于和统治者对抗的重要原因。

从黑暗中走出来的是称作士的平民知识分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就是孔子。他之所以能够以先知先觉的姿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就是因为在那个大部分都是文盲的世界里,他拥有渊博的知识而成为传统文化的拥有者,这不仅使他们能够用理性的眼光去审视眼前的乱世,更重要的是,知识也使他们学会了用理性来反观自己和社会。通过反思,他发现人性正在堕落,于是,他便产生了拨乱反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经世致用,力挽狂澜。

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之士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无数士人怀着治国安邦,造福万民的雄心壮志奔走呼号来践行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甚至不惜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及其光辉业绩将永垂青史。正是由于他们那种宁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斗争精神一直鼓舞着历代士人,成为他们立身处事的榜样和人生的远大追求。

墨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宣传他的政治主张,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相传宋昭公时,楚国进攻宋国,楚王命令鲁班为大将军,鲁班还制作了攻城的器械(如云梯)和攻城的几套方案。宋国面对强大楚国的进攻一时束手无策。此时墨子已归田在家,按理本不该插手这种肉食者谋之的国事。但当他听说此事后立马挺身而出,只身前往楚国与鲁班论战,以自己的聪明与智慧驳斥了鲁班的作战部署,凭借自己

三寸不烂之舌抵挡了楚国的百万雄狮,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公输》)。特别是曹刿战后论述作战取胜原因的子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更是成为了著名的军事论断;曹刿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同样被后人广为传诵(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曹刿论战》)。

正是这种匡扶济世,胸怀天下,救黎民于水火的高贵品格成为中国历代士人的精神支柱。因此才有了范仲淹、陆游、顾宪成、顾炎吾等真正的名士,是他们推动了中华民族滚滚前进的巨轮;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辉煌业绩,他们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脊梁。

热点推荐

上一篇:农业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2023年分户验收申请书 申请验收报告(优质6篇) 大学生实习的心得体会(热门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