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雇员忠诚险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雇员忠诚险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编: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雇员忠诚险这一欧美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人事风险避险工具,在我国却饱受冷遇。本文从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加大宣传,提高企业防范诚信风险的意识;针对不同需求,精心设计雇员忠诚险;正确使用,构建诚信风险防范体系等推广雇员忠诚险使用的对策。

关键词:雇员忠诚险 推广 问题 对策

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04年4月在签约入股兴业银行的最后时刻要求兴业银行“全面投保”,并将兑现与否视作其资金到位的前提条件。所谓“全面投保”,包括对员工投“雇员忠诚险”,对高层管理人员、董事和监事等投责任险等。为何是否投保“雇员忠诚险”这一在我国并不出名的小险种,竟成了国际金融公司判断投资风险的重要指标?在我国,雇员忠诚险于1988年推出后,长期以来,除了少数外资企业投保之外,乏人问津。据业内人士介绍,该险种的保险收入占所有保单收入的比例不到1%,外资企业占投保顾客的90%。雇员忠诚险这一国外被广泛使用的转移诚信风险的措施为何在我国饱受冷遇呢?本文从用人企业、保险公司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所谓雇员忠诚险,是以被保险人(一般指企业)的雇员在受雇期间,因欺诈或不忠诚行为(如跳槽、贪污、挪用款项、伪造账目、偷窃钱财等)而导致被保险人直接经济损失为保障内容的一种保险。通过雇员忠诚险,企业可将其雇员在被雇佣期间可能发生不忠诚行为的潜在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如公司出纳卷款潜逃;会计做假账套取公司巨额资金逃跑;一些技术人员,将核心技术泄露给企业的竞争对手等,这些不忠诚行为,势必给雇主带来损失,如果企业投保了雇员忠诚险就可以申请理赔,获得赔偿。在欧美,几乎每家公司都为自己关键职位的员工投保,把雇员忠诚险作为防范诚信风险的重要措施。

雇员忠诚险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的偏差

我国一些企业防范员工诚信风险的意识差,没有充分认识到员工不忠诚行为的危害性。还有一些企业认为只要管理得当、加强控制,员工的不忠诚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也不会太多,不值得花一笔保险费,却不知一个在关键岗位上的不忠诚员工会使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如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的银行系统,中国农行衡水支行行长赵金荣、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擅自给境外人员开出了总金额为100亿美元的200份一年期不可撤销可转让备用信用证,这些信用证寄到国外以后被直接变卖。总行为追索这些信用证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不再为员工提供终生雇佣的保障,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受到很大挑战,员工的忠诚更大意义上由对企业的忠诚,转向了对职业的忠诚。20世纪90年代人才的流动率仅为5%,而在今天,像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人才流动率高达20%。随着企业竞争和人才竞争的加剧,美国高达25-30%的人才流动率将会是中国人才流动的发展趋势。目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已经被认为是机会成本太高的奢侈品。一些企业家和学者认为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所谓“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措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认为企业买雇员忠诚险,是一种消极的做法,成本太高;认为“忠诚险” 不能买来忠诚,不能仅用一份保险来拴住员工等等。其实这些观点是对雇员忠诚险作用的误解,如同意外伤害保险并不能象安全帽一样提高员工工作时的安全系数,雇员忠诚险也并不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只是能让企业在员工的不忠诚行造成损失后,获得一种补偿,减少风险的冲击,避免被一次严重的事件搞垮,是一种避险工具,与管理上的事前预防措施并不矛盾。十几年前员工发生了意外伤害的工伤事故,给员工的医疗费和补偿金都由企业来支付,有的企业会因一场事故陷入经营困境,但在技术水平提高和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工伤事故率已大为下降的今天,为危险岗位的员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已成了企业的普遍行为。

(二)设计不合理

在目前国内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个人因信用缺失而付出的代价极小的情况下,为“忠诚”保险的确是个难题。对保险公司来说,忠诚险无疑是一种高风险的产品,这就使保险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设计了一些苛刻的条款,来降低赔付的可能性。如离职六个月后的泄密行为,一般不在赔付之列;雇员进行与其职务无关的行为导致企业的损失,保险公司则不负赔偿责任;未经保险公司的认可,减少雇员的报酬导致员工因报复而发生的“不忠”行为,保险公司不赔等。此外,理赔取证也很麻烦。如员工跳槽后,往往会与新的工作单位私下“串通”,客观上造成取证困难。理赔时需要司法部门立案,操作太复杂。这些条款固然降低了保险公司承保雇员忠诚险的赔付可能性,但也使这一险种失去了吸引力。

目前对企业而言,“不忠诚”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员工离职后的泄密,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反映出来的,对此不予以赔付,使得购买雇员忠诚险失去了转移风险的意义。保险公司在对顾客的选择上,更愿意选择外资和国有企业,因为外资和国有企业的管理上相对较为规范,保险公司的风险也就相应较小。于是一个充满悖论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对雇员忠诚险的需求极大,但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规范,风险也更大。因此保险公司对民营企业充满戒备。于是,忠诚险的推广就此陷入了一个怪圈。

(三)企业使用不当

一些企业在投保雇员忠诚险后,放松了在招聘录用、日常工作考核和权利的约束等方面防范诚信风险的工作,以为员工不忠诚的风险都随着购买保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等到事后员工的不忠诚行为造成了损失,向保险公司索赔却遭到了拒绝。如某电脑公司向保险公司以不指名的方式投保雇员忠诚险,在保险期限内,该电脑公司在一大型百货商场举办笔记本电脑展销活动,通过某人才市场雇佣了10名推销员。在活动进行期间,推销员用出租车运送一批价值十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到举办销售活动的商场,同时联系商场销售柜台的负责人到门口接货。但是,几个小时过后,人与货均不见踪影。经理与该推销员联系但已无法找到甲某下落。该电脑公司在确信该批笔记本电脑被骗走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根据该电脑公司提供的情况和资料,通过向寻呼台查询,发现预留的呼机号码与实际机主身份不符,同时,该推销员在人才市场留下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姓名、地址也有不少疑点。公安部门对所有线索作了进一步调查,但最终没有明确结果。该电脑公司公司根据投保的雇员忠诚险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保险公司接到索赔申请后,立即向该电脑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取证,并根据保险单所列明的条款,要求该电脑公司提供该推销员受雇前情况的调查资料。但该电脑公司在雇佣时,未对其受雇前的情况做必要的查询。因此,保险公司依据保险条款的约定,对此案做出了拒赔的决定。

雇员忠诚险是以雇员的忠诚信用作为保险标的,企业转嫁给保险公司的是其雇员在被雇佣期间可能发生不忠诚行为的潜在风险。承保的是雇员的人品,所以,企业在投保时有义务了解雇员过去的工作经历,有无不诚实的记录,每次转换工作的原因和家庭、工作状况等相关内容。保险公司如果了解到企业的雇员品格有问题,通常将不予承保;企业如果没有尽到了解和查询其雇员在被雇佣以前的品格状况的义务时,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偿。一些不当使用雇员忠诚险未获赔偿的案例传开后,加深了企业对这一险种的疑虑。这些都影响了雇员忠诚险在企业中的认可程度。

加大推广雇员忠诚险的对策

(一) 加大宣传,提高企业防范诚信风险的意识

雇员忠诚险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还属于新鲜事物,不甚了解,心存疑虑。保险公司应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总结一些企业利用雇员忠诚险转移诚信风险的经验,树立一些样板用户,促使企业转变观念,提高防范诚信风险的意识。如2002年,广东顺德某五金厂的一位仓库保管员盗卖了厂里的铜材,赃物共价值人民币161389元。事发后,保管员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但盗卖铜材的钱却被花得精光,根本无力补偿公司损失,由于事先购买了雇员忠诚险,该厂从保险公司获得了赔偿,其后,该厂给珠海分厂的部分岗位员工也购买了雇员忠诚险。保险公司利用这一事例广为宣传,在顺德地区五金行业发展了20余家企业投保。

(二)针对不同需求,精心设计雇员忠诚险

不同类型企业员工的诚信风险程度不同,同类企业不同岗位员工的诚信风险的大小也不同。保险公司应该根据企业的类型、行业和职务的特征来划分保险金额和保费。采用浮动费率,对资信良好、管理规范的企业确定较低的费率,反之则确定较高的费率。但企业需对要投保的职位进行详细地说明,如职位的职责及特点,以及如果发生不忠诚行为会造成的后果。然后保险公司根据这份说明,依据公司的规模、所处的行业计算出一定的费率。这样个性化的设计产品虽然麻烦,但针对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岗位的特点,设计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保险产品,既可以开拓市场,也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三)正确使用,构建诚信风险防范体系

雇员忠诚险并不能确保员工忠诚于企业,它也不能事前防止员工不忠诚行为的发生,只能在事后转移员工不忠诚行为所造成的部分损失。因此,企业要正确使用雇员忠诚险,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有效的绩效和薪酬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建立和完善各项福利保障制度免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与意见,贯彻以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等各项措施提高员工满意度,以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心。在内部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上,加强对诚信风险的防范。通过加强招聘录用前的背景调查,使用素质测评技术严把入口;与关键岗位上的员工签定严格商业机密保护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通过薪酬和福利安排,提高员工离职成本;配备在关键岗位的后备力量等措施防范诚信风险。为关键岗位员工购买雇员忠诚险,为发生的不忠诚行为设好止损点。

参考文献:

1.曹志强.人力资源管理中诚信体系的建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7)

2.“忠诚险”推出10多年乏人问津 “忠诚险”难买员工忠诚[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3-09/08/content_1068137.htm

3.仓库被“内鬼”偷保险公司赔[EB/OL].大洋网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3-06/23/content_1117863.htm

 

热点推荐

上一篇: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