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会计环境与特色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会计环境与特色

小编: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中国会计环境与特色

环境是指人和事物是在一定时空环境以及其周围情况和条件的总称。而特色即特征,是事物的特殊性,一般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可见,环境与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中,个性以受共性的制约。所以特色是要受到环境影响的,不同的环境就会形成不同的特色。依此推论,中国会计的特色是指在中国的会计环境下,会计所具有的不同于别国会计或国际会计上的独特的风格和体制,是会计的国家化。

一、对会计中国特色的不同认识

中国会计到底有没有特色?有哪些特色?20多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围绕这一课题,举行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发表过不少的文章,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仍有种种不同看法,有人赞成,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一)肯定会计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的中国特色性

随着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赞成有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人日渐增多,但持怀疑态度的人也还存在。他们认为:会计是一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外国并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提出有中国特色是标新立异。鉴于会计国际协调步伐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各国会计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核心会计准则的制定,要求相同的交易采用相同或类似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国家之间的会计处理差异将大为减少。所以,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会计并没有中国特色。会计中国家化的东西会被国际化的东西取代。过分强调中国特色会计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影响到会计国际化进程。甚至于还有人认为中国的会计改革只要将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会计模式或会计规范搬过来即可。大专院校用美国的会计教材,就能解决问题。

我认为:中国会计肯定是有特色的。首先,会计是一门社会科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国会计环境的重大差异,势必给不同国家的会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国的会计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国家环境和特殊背景。在国外被证明是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在与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方面发展水平相异的中国,未必能够完全照搬的。所以,会计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会计的中国特色。其次,会计的中国特色问题应该站在宏观而不是微观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应该从社会整体事项而非具体会计方法进行考察。如果只是拘泥于某个或某些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的异同来理解中国会计是否有特色,则很容易导致误解,且没有把握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方法差异以及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上的区别并不等同于会计的中国特色。会计的中国特色主要在于一国会计整体框架,会计运行机制或重大方面的差异。如果从这个高度上去理解和研究会计的中国特色才叫把握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从宏观上去探讨会计的中国特色才容易达成共识。

(二)中国特色不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

还有一些人认为不应当将中国会计落后的东西视为中国特色,过分强调中国特色可能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可以用先进或者落后来评价,但作为一个国家的会计,由于受到本国会计环境和特殊背景的影响,是不能简单的,孤立的用先进或者落后来评价的。只能判断它是否与会计环境发展相适应。如果会计的发展水平与本国存在的会计环境相适应,是适合本国国情需要的,就不能认为它是落后的,反过来,如果会计发展水平与本国会计环境不相适应,无论它的理论如何的严谨与完善,也不能认为它是先进的。因为一个国家的会计首先是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服务的。一国的会计只有与本国的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市场化程度,宏观调控方式等构成的经济环境相适应时,才能适应本国经济管理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至于会计的中国特色与会计的国际协调问题,两者之间也并不矛盾。会计国际化是指国际间会计处理的趋同化、标准化,以加强信息的可比性。这种趋同化和标准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小各国会计对相同或相似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差异,这也就是会计国际协调。但协调不等于统一,世界各国不可能采用同一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以至会计理念,不能要求达到各国会计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而是要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使之逐步地,有意识地与国际会计接轨,主动的向国际惯例靠拢,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动借鉴国际上流行的作法,取长补短,择其善者而从之,积极稳妥地进行会计国际协调,但决不能照搬照抄,而应在对比分析,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以科学化为标准,通过鉴定、协调、推广,使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矛盾统一于科学化,统一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国际会计的真正协调。可见,会计的中国特色并不会阻碍会计的国际协调,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可以并存的。如果过分强调特色或国际化,都只会走向极端,从而增加我国会计改革的成本。

二、中国会计环境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方式,也必然要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谓会计环境就是指会计所处时代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和条件总称。会计环境的差异,必然给不同国家会计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我主要会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五大因素来分叙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一)政治环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在分配制度上,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在调节方式上,采取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实现市场调节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这些特点共同决定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而政府行为在特定的国家,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在财务会计的规范方面,是起着不可避免的作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市场经济,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有政府宏观调控的部分。西方国家仅管倡导完全的市场经济,但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行为也在日益加强。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力量会比较强,这在上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会计在管理体制上的特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同时,政府的二重性也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用户。一方面,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至少从形式上具有几乎与一般投资者并无多大差异的行为特征,它要关心投资回报,关心资本保值增值,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会计能提供有关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另一方面,作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它还得行使行政权力,担负起资源配置的调控重任。政府在扮演这两种角色过程中,制定了合理的决策和有效的政策是少不了的,也就势必要求通过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来体现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利用会计信息,从中提炼出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政策的依据。所以,政府行为对会计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有些海外的学者认为,政府行为是形成会计中国特色的最主要因素。

我们知道,会计与资本市场的主体及其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在资本市场上,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改造而成,是以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或控股地位为特征的上市公司,这点与其它国家差距甚大。不但如此,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在发育、发展的阶段,规模不够大,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缺乏经验,不能进行理性的投资,市场的融资功能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源配置的引导能力。这就要求我国会计研究工作应当此为基础,而不是照搬国外在资本市场背景下所做的研究成果。我国应对资本市场的会计理论研究格局,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呈现出自己的独特性。以会计目标为例,我国将政府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公众及其他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经济环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邓小平深刻分析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使得我国的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经济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组织飞快发展,出现了数以千计的生产资料市场、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短期资金市场、证券交易机构、人才和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同时,数以万计的证券中介机构、房地产中介机构,加之数以千计的资产评估事务所以及市场调查、物价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使之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缜密的业务连接网络,使得市场力量可以协调并有效的发挥作用。市场组织的日益完善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得市场机制对增加供给、调节需求、丰富人民生活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各种经济成份在竞争中竞相发展。以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随着地位的提高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所有制主体之间的产权交易日益频繁,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由各种不同所有制共同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得到越来越大的发展。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十几十年来,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得到肯定并得以迅速发展。而且上市公司的组建和发展尤为让人瞩目。国有企业集团化经营,上市公司以产权交易为基础的资产重组。私营企业集团化已经十分普通。目前,我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不同经济成份相互融合或竞争的格局。

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做到合理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的经济制度,要求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维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些政策的改革,为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前提条件。应当承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的财政、税收、金融、外汇、计划、价格和融资体制的改革,不但充分体现了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对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3、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在1993年至于1997年这5年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GDP平均每年增长率11%。其中,1997年增长8.8% ①,1998年增长7.8% ②,在经济总是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也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十几年来,市场已经由商品相当紧俏的卖方市场转变为十分挑剔的并且持续较长时间的买方市场。

4、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已经从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转变为主要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以及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实现间接管理。我国政府经济职能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计划经济时对微观经济为中心的调控转变为以对宏观经济为中心的调控。政府经济职能的科学定位,使政府理清了与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是政府宏观调控关系的关键。但是目前而言,我国政府干涉企业的经济活动现象仍屡见不鲜,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场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表现尤其突出。因此,这就要求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改革,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不能不受所有者的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这样,才能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与政府地位平等。才能建立真正的服务和被服务的政府宏观调控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样的问题能够逐渐得以解决。

总之:会计的发展是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人们要接受市场经济机制不断发展,知识经济、网络技术发展的挑战,对作为企业管理中心地位的会计工作来说,在知识经济下,其服务对象和处理对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计对人力资源、信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处理,在会计系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经济不仅要求会计越来越多地处理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也要处理与非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以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以信息为主导的第四产业的会计问题也成为会计的新领域。从而,传统的工业经济下的会计理念与技能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的需要。因此,探索知识经济下的中国会计特色,对于满足现代企业管理战略的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法律环境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略,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若干经济领域内的相关法律,其中包括《会计法》,《经济合同法》,《证券法》,《保险法》,《公司破产法》等等。经济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提供了法律论据,也为相应的会计处理的规范法制化提供了便利。目前正在根据市场经济新的要求以加快和实施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并对行业会计制度进行完善。在这引起法律制度规范下的我国的会计核算必会形成我国自己的特色。如像我国这样在《会计法》以及其他相关法规中以不同的侧重点对财务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但是,目前在守法和执法的力度等诸多方面,我国会计业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法律知识欠缺和法制观念的淡薄以及人际关系的不恰当处理导致相当多的会计人员出现了有法不依的问题,以及法律条文可操作性差而导致有法难依的现象。在有法必依方面,我国仍需加大力度。

(四)教育环境

(五)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主体周围,被主体所创造又影响主体活动和发展的各种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构成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子环境系统,由哲学、艺术、科技、宗教、道德意志、思想观念、民族心理、风尚习俗等要素所组成。其功能在于能对人类个体起综合塑造,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作用;对人类群体起精神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整个人类社会起思想观念、规范道德、组织结构等总体上的整合、协调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导向作用。会计人当然也离不开文化环境对其的塑造和整合,只不过是会计人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有别于众人之处在于还需重点进行专业文化素质包括会计专业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两方面的塑造。另外,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因其自然地理生态条件,社会制度结构,人口总量及语言风俗等各方面的不同,被其人民一代代创造和继承积累下来的文化环境当然也就会有所不同。其中尤为以我国和美国为代表的中西文化环境的差异较具典型性。美国是一个多人种多民族的移民国,它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国家,强调的是个人价值,而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孕育了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必然会影响到会计专业人员的塑造。由于文化环境对会计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只择其认为重要的部分述说如下:

1.从世界观来看:西方文化认为,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主客二分的,它强调两者的对主与分裂,认为人与自然是抗争性的,一切知识和理论都必须接受经验实践的检验,重视物质与实践。所以西方的会计人员会较重实践而轻理论。而我国从古代起就认为两者在总体上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如:“天人合一”,“天人一也,更不分别”等。认为理论与实践在内在上是一致的,如“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强调两者不可分割,注重精神知识。所以我国的会计人员会即重理论也重实践。

2.从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看:由于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各种文化的交融使社会公众极少受到传统习俗的羁绊,但也很难形成反映民族特征,表现民族合力的群体价值观。所认,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只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这种文化观反映在会计目标上特别明显。个人价值为主导影响下的会计目标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同等重要的。而我国自古以来奉行的是社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的价值观取向,认为只有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基础上,个人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先大家后小家”等等。都是把个人价值寄托于家族,民族,国家的群体价值之中,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

3.从道德观来看:西方崇尚竞争,认为弱肉强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准则。为政以法,重法治而不重人伦情感。而我国崇尚合作,反对恃强凌弱,扶贫助弱是一种江湖美德。如,从上古时代就提出的“德为贵”,“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的思想。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又如孔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为政以德”。都是重人伦情感而超过于法治。在这种文化环境长期影响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成为一种以伦理与经济互动的职业道德文化,以“良心主导”为中国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4.从风尚习俗上来看:西方重工商,尚功利。将会计职业视为是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最重要的应用性科技职业之一。而我国历来轻工商,低功利,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会计职业只是一种依附于工商的“账房”业。因而无论在国家和民族对会计这一职业的重视度与需求度上,以及会计从业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政治,经济待遇上,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

简而言之,会计环境对会计的理论原则,研究方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具有影响乃至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会计环境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日益宽松的政治环境,改革和发展中的经济环境,逐渐完善的法律环境,持续进步的教育环境以及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共同为我国会计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也提出了种种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将全力以赴。

三、会计的中国特色

通过以上对会计环境的初步分析,可以认为会计具有中国特色。会计的中国特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有诸多方面的体现。我就其主要表现简要的归纳如下:

(一)会计管理体制的垂直性

会计的管理体制是指划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它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组织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设置等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各单位在为本单位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服务的同时也应当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服务。同时,财政部门也相应的会加强对会计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如《会计法》第七条就明确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可见,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国家财政部——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厅(局)——县财政局”的垂直会计管理体制。除政府部门外,其他任何部门和团体都无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职能。

(二)会计制度的强制性

会计制度是指政府管理部门对处理会计事务而制定的规章、准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人员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可见,会计制度作为法制化经济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这要求各公司、各企业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确认、计量和记录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不得脱离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应当承认,中国的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本国特色,这是由中国的会计环境所决定的。

(三)会计准则的层次性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解释权属于财政部门。其体系由两个层次所构成。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准则,并以行业会计制度为补充,表现为“会计法——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行业会计制度”的纵向法规体系和“基本会计法规——行业会计法规——综合会计法规——专业会计法规”的横向法规网络。

(四)会计监督体系的三位一体性

《会计法》是规范我国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不端的基本法律规范,该法第四章专章对会计监督进行了明确地法律界定,诠释和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会计监督的体系。要求建立健全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1.单位内部监督主要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公司、企业管理层的授权下,根据公司、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企业的财务活动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对授权的管理层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都督依据是单位规章制度和管理层的授权,因此,它应属于单位内部管理的范畴,而实施单位内部监督却以国家的法律形式强行规定出来,应当认为是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所决定的,从而形成了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显明特色之一。

2.国家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司法监督和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主要是司法机关通过对违法会计案件的审判来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保证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依法进行。司法监督是会计监督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也是最严格的部分,司法监督的主体是司法机关,监督的依据是《刑法》的有关规定。而行政监督主要是政府有关机构通过服务和支持等方式,约束和规范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行政监督的实体是政府机关,监督的依据是行政法规中会计活动的规定。其中政府有关机构是指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行政机关,财政部门有权对所有单位的会计工作实施会计监督,审计机关主要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国家建设项目、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会计监督,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进行会计监督、证券监督,各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必须接受人民银行和保险监管等部门的会计监督检查。这些完善的监督体系,使国有资产监督工作的方式、内容、手段等进一步符合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资产监督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制度创新。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3.社会监督主要是通过会计职业人员及其自律组织来矫正会计活动和会计行为,从而起到维护正常会计秩序的作用。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我国《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五)会计职业道德的传统性

因为中国的文化中包含浓重的“家文化”传统,受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会计工作者一直是以良心作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标准,“受人之雇,忠人之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表现。应当承认,它对于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应对“良心主导”型特征的中国传统会计职业道德给予公正的评价。但同时,这种职业道德标准,也是会计人员同某些领导和股东共同进行会计违规操作的原因。因为不少会计人员会认为,会计人作为企业的员工,受雇于企业,在观念和行动上维护本企业的物质利益,听命于企业的领导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特别是在企业利益与国这利益出现矛盾时,在法律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维护企业利益和自我利益是一种“受人之雇,忠人之事”的职业道德表现。可见,会计传统的职业道德模式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转型是有高度的不适应性,导致了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失范以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扭曲等。毫无疑问,会计职业道德对人产生的约束力和所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及会计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会计职业道德模式必然由“诉诸良心”走向“基本规范”,即制定会计职业道德准则。

四、会计中国特色的展望及预测

会计根植于特定的环境,有特定的“国籍”,因为会计不但具有技术性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性的一面。一国的会计准则首先是为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服务的,而每一个国家具有不尽相同的经济结构、经济政策、市场化程度、宏观调控方式;具有不尽相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结构;具有不尽相同的教育水平、文化传统、会计传统等。所以,会计的国家差异自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中国会计肯定是有其自己的特色的。而且各国环境不是一尘不变的,是会随着各因素的相互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就使得各国会计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与这一阶段的环境相适应的特色,特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这上阶段可称之为特色的东西在其他阶段可能就不再是特色。各国环境永远不会完全相同,所以会计特色也将永远存在,但可能在某些方面,如市场经济体制上变得越来越相似。也就是说,各国会计的特色相对越来越少,但永远不会完全消失。

当然,承认会计的中国特色,并不意味着可置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发展的大趋势于不顾,两者并不矛盾,两者是可以相互统一的。我们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会计工作提出要求,制订制度,形成本国的传统和特色,构成会计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既包括特殊性,也包括共同性,如会计目标体现社会属性,对于各国而言,提供经济信息具有共同性;如何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则具有特殊性。可见,会计的国际性与会计的国家特殊需要性是可以相互统一的。我们应在充分考虑中国会计环境特殊性的前提下,逐步的进行会计的国际协调,处理好会计中国特色和会计国际化的关系,把握一个合理的度。如果过分强调特色或国际化,都不得可能只会走向极端,是不利于我国会计发展的。所以,处理好会计的中国特色与会计的国际协调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束语

中国会计有没有特色?有哪些特色?这是中国会计学会提出要建产“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目标以来,会计学界广泛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今后开展会计工作、研究会计理论时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宏观、整体、社会的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考察和粗浅的思考。会计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殊的国情、背景和环境在会计中的体现。其中我较为注重对文化因素的讨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崇尚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对会计中国特色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建议根据中国文化环境的变迁来不断完善、发展和优化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内容及表现将会更加丰富,有待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可以说,中国会计是否具有不同于别国的独特之处,是衡量中国会计在国际会计界的地位与作用的一个重要尺度,它代表着建国以来我国会计是否具有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本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 老师在百忙之中的悉心指导,为本文的顺利完成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同时,感谢大学四年来,院系领导对我的培养,帮助和鼓励,各位教师对我的不倦教导,我的学业的完成,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所有教师的关心和教诲,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①曲晓辉主编.现代中国财务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②曲晓辉.中国特色的会计解读.[J].会计研究,2000;4:36-40。

③冯淑萍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的会计.[J]会计研究,2000;2:2-8。

④刘玉廷.关于会计中国特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0;8:16-18⑥ 陈铁峰.会计监督与监督会计.[J].会计研究,1996;6:18-20.

⑦朱立言等.哲学与当代文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6-168.⑨劳秦汉.会计环境文化与会计文化问题研究.[J]四川会计,1998;9:12-15。

⑩于增彪.略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J].会计研究.1996;10:11-12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小学生升初中自我介绍实用 高中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优秀1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