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规划的过去和未来
[摘要] 从沙俄占领时期的达里尼起,大连开始了城市建设活动,经历日本殖民时期的扩张,大连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一个初具形态的殖民城市,建国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修复了殖民主义给大连带来的重大创伤。如今,城市规划者又开始思考大连的未来,希望以历史为镜,通过新一代城市规划者的努力,开创大连城市规划的新篇章。
[关键词]殖民城市;城市分区;形式主义;城市扩张;城市概念;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大连,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其独特的地貌特征令人难以忘怀,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土地构成让她镌刻了丰富多彩的身姿。他的名字从清代首次被提及,经历了古代的沧桑,又走过近代的飘摇,饱经历史的风霜,如今的大连在无数城市画家的笔下,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一代代城市规划者用自己的智慧,不断的努力,摸索着一条通向繁华的道路,讲述了一个婉转动听的小城故事。
2.沙俄占领时期的大连规划
沙俄占领时期称大连为达里尼,将城市性质定义为港口商贸城市,这一城市性质也成为了大连今后百年的城市主题。沙俄将大连看做向世界开放的通商口岸,并未规划工业项目,可见不是要发展大连,只是供其使用。城市规划布局瞄准了当时最优的城市――巴黎。城市骨架采用当时欧洲盛行的圆形广场加放射线道路的形式主义,特征鲜明,但道路之间的夹角也为今后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城市分区主要分为三个区域:行政区、欧罗巴区和中国人区。行政区位于今胜利桥以北,选址相对独立,是全市的行政中心。欧罗巴区是城市的商业中心,今青泥洼桥一带,与行政区以桥相连,码头、火车站、俄国人区都安排在这个区域,很好的考虑了城市绿地。中国人区位于今北京街一带,城市规划上并未做过多考虑,只是用来与俄国人隔离、供大量中国人居住的区域,体现了鲜明的殖民色彩。这个时期的大连规划奠定了城市的基本形态。
3.日本占领40年
日本占领大连时期改称达里尼为大连,沿用沙俄留下的城市规划骨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符合其利益的进一步规划。
在占领初期的军政时代将市区分为军用地区、日本人居住地区和中国人地区,反映了强烈的殖民地城市特征。在民政时代,日本人口激增,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将部分军用地转变为民用地。在这个时期建设了沙河口车辆工场(今机车厂),还考虑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旧邸宅区中弯曲的道路变为直线。在高级住宅区增加道路,划分成小的街区。将大广场(今中山广场)作为景观标志,周围布置檐高、对称、向心的古典样式办公建筑,,从广场中心看周围建筑的视角为18度。东广场(今港湾桥广场)辐射出去的道路尽头对着山和海,将自然景观引入广场的手法值得赞许。承担城市公共交通的是三条有轨电车,一条为红厢无座专门运载苦力,由小岗子通向码头和火车站。两条为白厢有座乘坐日本人,东西向和南北向相交于大广场。
日本占领中期由于工贸的快速发展,大连进入了用地扩张阶段。于大连西部多次增加用地,引用功能分区规划是此阶段扩张规划的主要特征。将土地使用性质分为住宅地区、商业地区、工厂地区、混合地区。这种19世纪后期在欧美萌芽的功能分区规划应用在大连,是先于日本京都规划的,对大连的城市形态和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道路网形式的变化。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圆形广场加放射型道路的模式只是一种美观的图画,造成了许多不便,于是在西部扩张区域采用了与东部截然不同的方格网道路形式,以适应机动车的不断增长,但是广场之间的联系不像东部各广场之间那样紧密了。
日本占领后期被战事拖连已无心顾忌大连的城市规划,因此这个时期主要是对过去城市规划工作的记载和总结。
日本占领的40年是大连急速膨胀的40年,由于一块一块的增加城市用地,造成了许多问题,例如城市缺少整体概念与协调规划,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城市路网缺乏统一考虑,城市东西组团在青泥洼桥挤成蜂腰,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考虑不足,绿地甚少,没有生活岸线,对填海造地缺少论证。至此,具有鲜明殖民地特征的大连城市规划已初具雏形。
4.建国时期的58规划
经过漫长的殖民占领,建国后大连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也因此在城市建设上存在急于求成的主观情绪。大连在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上也受到大跃进“左”的政策干扰,首先在“全民大办工业”的形势下将大连的城市性质定义为工业城市,强调机械和化工的发展,而忽略了大连与港口的密切关系。其次,忽略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指导作用,脱离了客观规律,工业盲目发展占地,公共设施失调。
虽然受大跃进的影响,但是58规划对大连城市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开辟的几处工业区促进了全市的工业发展。扩建香炉礁码头以适应港口运输量的增加。在城市西北部的工业区修建道路,缓解交通堵塞。增加市政公用设施,兴建教学科研场所,在城市西南部形成文教区。58规划通过调查分析制定各项指标,并未完全照搬外国标准,这一点是值得赞许的。
5.80规划和90规划
建国以来,大连市的经济发展活跃,第一部大连城市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其日益发展的态势,因此80规划应运而生。根据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在城市结构上,形成了大窖湾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相结合的新组团。在城市用地布局上分别从工业、生活居住、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工业方面进行布局调整,完善了市中心区的十大工业区。在生活居住方面增加了住宅建筑面积。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新建、拓宽城市道路,修建桥梁与过街天桥。修建碧流河水库缓解中心区用水紧张的局面。铺筑污水截流管线,砌筑马栏河岸壁,修建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春柳河污水处理厂。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大连进入了瓶颈期,城市规划者们也渐渐意识到大连的城市发展不能局限于老城区,因此在90规划中开辟了新的功能组团,金州区、新市区(现大连开发区至金石滩)、旅顺口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形成了结构上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的四个组团。城市中心区进一步强化中心作用,形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功能。建设金州区和开发新市区成为此次规划的重点内容。金州区和新市区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担负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的作用。新市区的各项建设指标要高于城市中心区,形成城市副中心。旅顺口区是我国的海防重地,又是旅游胜地,重点控制保护海防与风景旅游胜地的城市风貌。这种组团式结构带状城市的形成标志着大连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6.大连的未来
大连未来的发展应以贯彻国家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我们应该致力于将大连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城市功能完善、产业集群高端、具有较强吸聚、辐射和服务功能的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城市性质要突出其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的重要特征。
大连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更要保持其历史脉络和文化底蕴,一座有历史的城市才更加有魅力,才能在众多城市中彰显自己的特色,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7.结语
大连的产生与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扩张。清代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将大连作为据点,列强的铁蹄打破了这个小渔村的宁静,大连便开始了她多舛的航行,在没有充分研究与论证的情况下便开始了大肆建设,殖民色彩鲜明,导致大连在日后的城市规划中留下了重大缺陷,建国后经过一代代人的辛勤努力,才逐渐治愈了殖民主义给大连造成的创伤,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研究好大连的历史才能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工作,才能更好的建设这颗东方珍珠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