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校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

校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

小编: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调查,调查了960位老师,想从教师的角度看一看,我们的学校管理还存在什么问题。我的总体看法是这样,素质教育的推进应该是柔性推进,内涵发展。

学校管理现在到底有什么问题,怎么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谈一下分析框架。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管理的观念,我认为校长的管理观念要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素质教育观,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第二,管理的重心是关注教师的发展;第三,管理的内容应强调教学管理;第四,管理的原则,要强调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第五,管理校长。

首先,从管理观念、管理重心和内容上来看,校长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说到底是以人为本。遗憾的是,不少校长对学生关注不够,对课堂教学关注不够,实施教学管理的专业性不够。还有很多校长越来越像经理,越来越不像个校长。

其次,从管理内容来看,主要谈谈教师管理。在教师的考核方面,教师们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德和能的考核。这说明我们现在的师德存在严重的问题。要计学生素质全面,首先教师要素质全面、校长要素质全面。但是现在我们教师的素质不全面,我认为德是一个教师素质的灵魂。另外,在教学激励方面,现在出现一个问题,老师的职称,大家都很清楚,因为现在教师的起点越来越高,高级职称是有限的,教师对这个意见特别大。从管理原则方面看,我们强调民主科学和依法管理。民主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参与管理不够。具体地说,教师参与学校比较重要事务的机会比较少和非常少的加在一起,已经占到59.3%,校长从教师那儿获得的有效信息很少,不尊重教师的意见,导致学校管理的专业性、为教学服务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参与也不多,75.1%的教师认为家长不参与和基本不参与,由于家长不参与,学生的利益就很难表达。我们讲以人为本不是空讲,这两方面的参与非常重要。

在科学管理方面依然有很大的问题。学校管理怎么才叫科学?很简单,做最该做的事,把最该做的事做好。什么是校长最该做的事?抓学校最核心的业务即教学,而且要把它抓住。我把现在的校长分成三类:一类是社会活动型,在学校见不着他,但善于和官员、企业家打交道,能拿到很多钱,社会声望很大。他不像校长,倒像外交家,像经理。他不懂教育。第二类是埋头苦干型、劳模型,整天呆在学校,哪儿也不去,对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思考,用传统的方式来做。第三类是内涵发展型,这样的校长既懂教学又懂管理,是我们需要的校长,而且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校长。我们整天讲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而事实上,很多时候很浮躁,各种改革你方唱罢我登场,这都是浮躁的表现,缺乏一种平和、从容的心态,抓活动,上媒体,整天搞这些事,我觉得意思不是很大。

校长必须依法管理。依法管理就是制度管理、规范管理,就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我们建立制度不是控制人,不是把人管住,而是解放人,让学生和教师更加自由。就是说用这种制度树起一道墙,在墙的里面,给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自由。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自由的空间。北京市做了一个调研,证明学生的学业负担非常重,没有自己的空间,根本谈不上自主发展、自由发展。我们很多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大本,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灵魂,应该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什么标准呢?就是看每一条是不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促进,就要改革。所以应该考虑考虑制度伦理,考虑考虑制度为什么服务。制度只是一个手段,不能为订制度而订制度,很多制度制订得很完善,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觉得校长在学校这个领域、这个层次上,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人物。有不少校长,在管理方面很强,但在教育方面,对课堂教学的了解甚少。中国的校长很辛苦,因为政府的很多职责不到位,校长很累,既要抓校内的事,又要抓钱等等。我觉得一个校长可以不去拿着课本上课,有几点却必须做到,即应该常听课,会评课,应该进得了课堂,评得出名堂,这是最基本的。不然学校的核心业务你不抓,实际上等于是不务正业。

校长素质怎么提高,哪些素质需要提高?现在校长提高素质的方式非常多,但据调查,大家认为最有效的是挂职锻炼,就是实习。事实上,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实习是最重要的。教师们普遍认为,校长到国内外参观,没有什么作用,走马观花,可能花了很多钱却什么都没有学到。在校长的管理制度当中,包括资格制度、导入制度等,教师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聘任制。如果弄一个外行,再培训也不起什么作用。因此,校长必须专业化,同时,教育行政人员尤其是教育局长更要专业化。

热点推荐

上一篇:河南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