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计算机专业少数民族班级的教学方法

浅析计算机专业少数民族班级的教学方法

小编:

"

论文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计算机专业 少数民族学生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西部地区高校中,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班学生学习的现状,分析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其他同类地方学校的教学起借鉴作用。

1引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计算机普及和专业教育工作。但是,长久以来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工作比较落后,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低,加上计算机专业内容均采用汉语教材授课,内容又比较抽象,都造成了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如果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中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与汉族学生同样的教学计划和方法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从长远看,将会严重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工作。

我们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帮助民族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高教学质量?究竟应该怎样为新疆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专门队伍,加快和促进了新疆信息化建设?

2针对上述问题的探讨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有抱怨情绪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听到个别教师抱怨:少数民族学生上课纪律差,知识接受慢,教学跟不上进度要求等。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这些抱怨是要不得的,这只会使教学效果更加不理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表述通俗化

根据民族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汉语水平,尽量把深奥难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例如,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理论问题形象化。用具体事例说明理论问题,使理论的表述浅显化,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然后再抽象成一般性的结论。对较复杂的理论问题,注意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防止以偏概全,不能为了通俗易懂,而用特殊代替一般,用具体代替抽象,结果导致错误的思想方法。

(2) 给学生一个活泼、可以发挥想象力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他们能听懂了,感兴趣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纪律也就自然好了,从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上面提出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教学过程不能“一刀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有时会民汉同班,民汉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民汉“一刀切”。这很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消化专业知识。因为民族班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较差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在计算机专业中,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内容抽象,二是理解和实践操作的内容很多。而这些则给民族班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带来很大困难。民族班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很难清楚明晰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也很难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老师必须费很大的劲才能搞清楚他们要问的是什么问题。这对他们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形成很大的障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尽量让民族班小班单独上课

教师一定要做好民族班课前的教学设计,精心安排两学时的教学内容,争取使整个教学过程最优化。虽然以教师讲为主,但也要避免“填鸭式”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处处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我们要制定适合少数名族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和课时安排。 "

(2) 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如在计算机上机课中,对基础较差的少数民族学生应进行启发教育,如发现其闪光处,多作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学习基础较扎实,课堂接受和理解较好的学生,须用高标准严要求,引导这类学生去自己看、自己检查、自己对照、自己编写的程序的“得”与“失”。实践证明,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教学方法能照顾个别少数民族学生乃至整个集体,可以改善教学效果。

2.3不应过奖或责备过多

学生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虽然要充分肯定,加以鼓励,但是对学生的鼓励应有分寸,适可而止,不能过奖,因为过奖不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利于学生以严要求自己,不利于学习进步。另外,少数民族学生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较差成为学习的一大障碍,因而在上课时,如果对知识的接受较慢,教师除了适当的鼓励、疏导外,还应避免过分求全责备,以免造成课堂死气沉沉,闷闷不乐,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课程望而生畏,影响教学效果。

2.4上课不能搞“一言堂”

如今绝大多数计算机课程都采用幻灯片授课,这比板书授课可以讲授更多的内容,但也常常造成了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迷迷糊糊地听。同时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往往还是云里雾里,有的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这就是教师们常抱怨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况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更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上的不良状态会直接导致上机课上对老师布置的题目无从下手,毫无思路,最后只好打游戏了。因此,老师可以针对少数民族同学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采用提问式教学,或者布置一些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小课题,让学生积极地通过查资料、互帮互学地完成。

其实,教育家叶圣陶老前辈早就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修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教给学生实际动手过程中的评改和自改的方法,这又是一关键。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切忌教师的“一言堂”。变“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让同学们自己赞赏好的,评点不足,引导同学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做上课的主人,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5上机不应该搞“包教包会”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少数民族学生上课效果不理想,上机课不会操作,有些老师不得不手把手地告诉学生每一步该怎样做。这是一种“保姆”似的“包教包会”现象,很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有位计算机教学前辈说过:“计算机教学中应提倡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老师检查出的错误应多引导学生,少去改它,改得越少越好”。对于上述主张,笔者深有体会。笔者上少数民族班级“VB程序设计”这门课时,就观察到很多同学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常常向笔者提出一些问题和自己的想法。上机过程中,笔者就有意让学生对别人已经完成的题目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老师在学生上机过程中,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在编写程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要一改到底,只需简单提示修改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上课学习的知识去思考。同时,理论课上,老师可以演示一些上机中出错的或者较好的程序,引导学生一起对程序进行评价,并且让大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方案。这样上机实践和理论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一定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结论

高校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人才,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它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项挑战性工作,要求我们全力以赴、全身心地投入,用我们的“爱心、关心、耐心、尽心”去关怀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2] 杨春鼎. 教育方法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先华. 教育思想的革命[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表彰会心得体会范文(19篇) 护士节工作方案(精选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