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试论高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试论高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探讨

小编:

"

论文摘要:高校的效能建设能够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制度执行到位、工作效率提高、师生的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发展目标能够有效实现。文章从探索高校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意义,提出了实施效能风险监控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以及如何保障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论文关键词:高校;效能建设;风险监控

效能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之一。较高的效能能够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制度执行到位、工作效率提高、师生的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学校发展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效能建设,也开展了一些有效的活动。但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保证效能建设持久进行下去,尚缺乏有效的途径。本文试图从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入手,探索高校效能建设的途径。

一、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意义

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学校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全体教师,尤其是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保证学校各项决策得到贯彻落实。但现在高校的效能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

1.高校的效能问题

(1)服务意识弱。在不少人看来,行政部门是领导部门,系(部)是被领导单位,因此行政部门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官本位”、“官至上”的思想,将自己当成了领导,在工作中习惯于对系(部)发号施令,习惯于通过开会、发文件来布置工作,深入到系(部)调研、沟通,帮助、指导系(部)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的少,对系(部)的呼声漠然置之,甚至排斥、刁难。

(2)服务质量低。由于将自己放在领导的位置上,看重本部门所拥有的权力,行政部门唯我独尊,与兄弟部门的沟通少、配合少,锦上添花、得名得利的事情抢着做,困难的事、得罪人的事能推则推,推不掉的就敷衍了事,边缘工作无人做,造成工作推诿、扯皮,出现“中梗阻”等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

(3)服务水平差。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监督能力和认知能力”,但现在不少行政部门的负责人缺乏与其他部门、师生的有效沟通,不能积极主动地回应师生对效能问题的需求。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需要精湛的业务技能,但不少人认为行政人员是“万金油”,随便放在哪个岗位都能用,对业务缺少精益求精的态度,业务能力跟不上岗位发展的需要,服务水平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师生的需求。

2.效能问题产生的后果

(1)决策不能贯彻落实。由于行政部门的工作效能低下,信息传递慢,学校领导层不能尽快地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学校执行层也不能及时掌握领导层的决策意图。加上信息传递过程会产生失落、失真的可能性,这样就不能保证学校领导层的决策能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2)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世纪之交的明显变化是:效率优位正在被质量优位所取代。质量和顾客满意将成为发达国家21世纪管理的主题。”学校在不断发展,师生的需求和期望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行政部门的服务质量改进达不到学校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师生发展的需求,甚至没有改变,都会导致师生对服务质量的不满意,对学校的不满意。

(3)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行政部门没有将服务一线、服务师生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去,而是一味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工作浮夸,搞“数字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会使那些踏踏实实做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学校的效能不能得到提高。

3.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意义

所谓“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就是行政部门在对本部门工作(岗位)职责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风险的根源性因素、产生的后果,并提出防控的措施,学校监察部门牵头,对各部门的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进行评价,并监督检查其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从而达到“事先控制、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控制、结果控制为辅”的目的,以实现最大的效能安全保障。

(1)进行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理论探索。我国的效能监察发展历史不长,其理论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之中。高校的效能建设起步更迟,目前的研究都侧重于效能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关系,对于如何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进行效能建设,研究者关注较少。因此,进行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研究,可以充实高校效能建设的理论研究体系,是对行政效能保障体系在理论上的有益探索。

(2)实现效能建设目标。以前的效能建设,关注的是事后控制和结果控制。由于效能“是以结果有效性作为评价其效率的基础性指标,”因此,“这种事后的结果评价往往无法纠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缺陷和不当。”[4]实施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强调了事先控制和过程控制,做到关口前移,有利于实现效能建设目标。

二、效能风险监控的实施内容

在效能建设中,行政部门要将效能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效能指标,并实现这些可以取证和计量的质量、数量等的效能指标。若这些指标不能实现,那么就存在效能风险。所以在设计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框架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实施效能风险监控应关注的问题

(1)效益性。采取效能风险监控措施后,在行政部门正常运转、履行职责、完成任务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否降低行政成本。

(2)效率性。采取效能风险监控措施后,行政部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是否缩短了完成任务的时间。

(3)效果性。采取效能风险监控措施后,部门的效能指标是否实现,学校的发展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师生的满意度是否得到提高,各部门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品牌。

2.建立效能风险监控的制度体系

(1)完善规范性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的原则,规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运行机制,明确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行政依据、过程时间、质量要求等,实现从工作机制、制度和程序上限制行政部门自由裁量空间的目的。

(2)细化操作性制度。在行政部门行使项目审批、基建工程建设、采购、招生、维修、组织人事工作、资金管理和执纪等权力时,要制订详细的工作流程,做到每一个环节透明、公开,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制订问责性制度。对于行政部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变通政令,或管理不善、职责不明、延误工作,或各自为政、工作不协调、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等造成效能低下的,进行责任追究。

3.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评价体系

(1)评价效能风险点的精确性。每个部门(岗位)在行政过程中,均存在着效能风险。各个部门(岗位)在查找风险点时要详细具体,不能空话、大话、套话连篇。风险点的判断要做到全面,避免表述内容与事实不符。

(2)评价效能风险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行政部门(岗位)要对工作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制定明确的准则、程序,针对不同效能风险的表现、可能发生的原因、存在的形式设计防控措施,建章立制,保证其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简单便捷,以达到从源头上防控的目的。 "

三、效能风险监控的实施步骤

效能风险监控是由学校监察部门牵头,对行政部门制定的岗位职责、权力运行的准则、程序和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效能监察,实施效能评价。只有行政部门的效能风险及早发现,及时判断其来源、范围、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使风险消失在萌芽状态,才能真正提高效能。

1.明确各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

行政部门(岗位)的职责要细化,要将权力及其运行机制公布于众,使其由隐性变成显性,由隐蔽变成透明,让一切权力在公众的监督下运行。

2.查找效能风险点

行政部门要从具体的业务事项入手,每项工作、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查找在履行职责中可能产生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不作为、乱作为等效能风险。

3.提出效能风险防控的措施

行政部门防控措施的设计要响应各部门(岗位)存在的效能风险,做到每个风险点有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形成防控交通风险的网络。

4.组织评价

(2)评估防控措施等级。监察部门综合考虑防控措施对风险点的响应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等因素,由评估小组对其进行等级评估,确定一级、二级、三级等级。一级为措施逐一对应风险点,且措施严密有效,系数为2.1~3;二级为措施基本对应风险点,且措施需完善,系数为1.1~2;三级为措施不能对应风险点,且措施需要调整,系数为0.1~1。

(3)确定评价系数。(效能风险等级系数+效能风险防控措施系数)/2=该部门(岗位)的效能评价系数。

(4)组织效能考核。效能考核为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相结合,以填表、问卷、走访、明查暗访、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群众测评等方式进行。两种考核方式各占一定的比值。

(动态考核分数×x%+静态考核分数×x%)×效能评价系数=该部门(岗位)的效能分数。(x为部门的动态和静态考核中的打分)

四、效能风险监控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机制

效能风险监控机制要得到有效运行,必须要有舆论的支持、制度的支撑、责任的落实、结果的运用等相互关联的要素,提高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权威,为建立稳定长效的效能风险监控提供良好的软硬环境。

1.营造良好的氛围

(1)提升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层次。效能建设纳入到廉政文化建设的体系中,让师生在廉政文化的背景中评价效能建设的价值,鼓励师生参与到效能建设中去,支持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建设,以强化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效能行为。

(2)提高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做好宣传工作,使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得到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理解、支持、配合,消除他们“效能风险与我无关”的麻痹思想、“效能风险太大,工作无法做”的畏难情绪、“效能风险是吓唬人”的侥幸心理,促使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能够顺利实施,并得到保持。

(3)取得师生认可。建立效能风险监控机制要真正实现“事先控制、过程控制为主,事后控制、结果控制为辅”的目标,提高行政效率,使学校发展需求、师生期望和需求得到满足。只有给师生真正带来实惠,这项工作才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和支持,工作才会持续进行下去。

2.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组织管理机构。学校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为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监察室,由监察室具体负责效能风险监控机制的实施。

建立效能风险监控评价小组。聘请学校主要领导、系(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系(部)教代会代表为评价小组成员,负责实施各部门(岗位)效能风险及防控措施的等级评估、效能评价。

(2)制订效能风险监控的配套制度。出台《效能风险监控实施意见》,并针对部门(岗位)的实际情况,制订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相关制度,使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支撑。

(3)落实效能风险监控责任制。建立金字塔式的效能风险监控责任体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最低级别的效能风险防控由岗位工作人员对部门负责人负责,中等级别的效能风险防控由部门负责人对分管领导负责,高等级别的效能风险防控由分管领导对学校主要领导负责。

3.加强队伍建设

(1)重视思想教育。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铭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他们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敬业爱岗的精神、为民服务的思想,使效能风险防控成为自己自觉的行动。

(2)强化能力培养。重视现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的提高,通过各种途径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能力、业务培训,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提高效能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控能力。

五、结语

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是促进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其主要内容,已经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出台了许多相关制度,但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评价体系的实施是效能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的关键,也是创新所在。因此我们在探索过程中,要汲取国内外内部监控等经验,逐步完善效能风险监控机制,推进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

热点推荐

上一篇:试析培养大学生自主选择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新探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