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扎染初级教学有效开展的思考与实践

扎染初级教学有效开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编:

[摘要]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它不仅是技法的展示和实用功能的体现,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在小学社团课中开展扎染课程教学需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校本扎染课程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分别设立入门、熟练、创作三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扎染课程;初级教学;思考;实践

一、扎染课程的启动

近年来学校设立每周一节的社团课,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中去,学校鼓励有特长的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开设富有特色的校本社团课程。在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后,笔者发现社团课可以充分利用“扎染”这一传统美术工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扎染所需要的传统纹案可以在学校附近石刻中收集,同时学生的扎染作品也可以公开展览。为此,笔者走上了校本扎染课程开发的探索之路。

二、初级教学过程中有效性的思考

(一)扎染初级教学

笔者把校本扎染课程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次开展教学活动,并设立入门、熟练、创作三个教学阶段目标。扎染的初级教学是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此阶段既要做好扎染的启蒙教育,引发学生浓厚的扎染探究兴趣,又要注重学生基础技法的教授,学生必须牢牢掌握扎染基础技法,为中级、高级教学做好铺垫。

根据初级教段目标,扎染初级教学的内容包括:欣赏并了解扎染艺术的历史性、地域性;了解扎染艺术的材料与工具;了解扎染工艺制作流程;基础扎染工艺捆扎技法(捆扎法、结扎法、夹扎法、包扎法)练习;基础染色技法练习,技法有浸染法(单色)、吊染法(多色)、注染法(点染法)。

笔者在扎实开展初级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制约课程有效教学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二)对比教学实验

笔者尝试“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环节一,5分钟,学生快速浏览PPT自学;环节二,20分钟,任意基础捆扎技法的尝试;环节三,10分钟,小组部分学生染色,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示范);环节四,10分钟,剩下学生染色;环节五,15分钟,学生作业展评(学生互评互学,教师教授),拓展提问。

优点:整节课学生兴趣浓厚,热衷于基础技法尝试探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不断的尝试,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了非常好的扎染课程体验效果。课堂氛围自由轻松,通过学生互评完成教学内容的互学,教师点评完成教授任务,教学重点达标。缺点:教学难点完成情况不理想。本节课难点在于学生能综合运用基础捆扎技法,在15幅作业中,只有1个学生混合使用了两种基础技法。细看学生作业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基础技法的掌握不牢固。

笔者使用传统教学模式:环节一,20分钟的基础技法详细讲授;环节二,5分钟的教师快速示范;环节三,10分钟,学生基础捆扎技法练习;环节四,15分钟,学生染色;环节五,10分钟,作业展评。

优点:由于教师讲授详细,学生探究前就解决了易发问题,学生有的放矢,课堂的教学重难点完成出色,学生作业效果好,基础技法掌握扎实。缺点:20分钟的讲授,学生坐不住,其制作兴趣下降,缺乏体验乐趣。学生在尝试中基本不会出现错误,但作品机械呆板。

两种教学模式分别从两个维度围绕初级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一个侧重学生兴趣培养,感受过程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侧重学生对基础捆扎技法的掌握,注重学生练习成果。注重学生体验,结果是学生兴趣高涨,但是减少了教师技法教授时间,影响学生最终的练习效果,导致学生基础技法掌握不牢,中级教学难以开展;反之,注重练习成果,结果是教师讲授详尽,学生基础技法掌握牢固,但学生体验时间较少,课堂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导致学生无创作欲望,高级教学无法开展。同样的教授内容,却有不同教学方向,在仅有的1小时的课堂时间里,要怎样取舍?

(三)思考:是重学生体验,还是重练习成果?

要保证学生作业有预期的良好效果,教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扎染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会耗费大量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般是采用提前示范的方法,将示范过程拍成照片进行展示,或者示范一个半成品,在需要示范的环节完成示范,准而精的示范使课堂变得更有成效。然而,教师的高效示范会导致学生的崇拜和一味模仿。一些美术教师认为,“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中存在比较注重模仿的问题,这种不用观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离艺术越来越远”。重教师的高效示范,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模仿,虽然学生练习作业效果不错,但学生作品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力就被扼杀了。在扎染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没有行之有效的示范就是徒劳的。虽然学生的练习生动,富有创造力,可是由于缺乏细节的技法处理示范,成果也会功亏一篑,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初级教学有效开展的实践策略

(一)分内容教学,既重学生体验又保证作业质量

例如,笔者把《扎染捆扎基础技法练习》《扎染浸染法染色练习》《扎染吊染法染色练习》三课整合成两课:《扎染捆扎基础技法练习(体验篇)》加《扎染浸染法染色练习》,《扎染捆扎基础技法练习(综合篇)》加《扎染吊染法染色练习》。

第一课时注重学生捆扎基础技法的体验,采用先学后教法,第二课时注重学生捆扎技法的综合运用,在第一课时体验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对技法细节的把控,多种基础技法综合使用,以巩固复习为主。这样既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过程,又保证了学生对基础扎染技法的掌握。

(二)新课开发,既释放个性又深度挖掘课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需要尊重个体的发展,探究个性发展背后的规律,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例如,在吊染染色练习课中,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两种以上的染色练习,不要出现夹色(由于多种颜色掺和,色彩出现偏差)问题。在展评的15份作品中,有一位学生作品的一角出现了大面积的紫色(染盆中只有红、橙、黄、绿、蓝五种色彩)。同学们发现了她的夹色问题,红色和蓝色掺和,染出紫色,但这种紫色过渡得自然、和谐、漂亮。笔者请这位学生把她染这一角的操作流程重新叙述一遍,“我先染了红色,后来发现这个颜色不是我要染的颜色,我想时间很短,这一角的染色效果不好,我就抓紧时间染我想要染的蓝色,结果就变成了紫色”。虽然本节课要求学生回避夹色问题,但这一个特殊的案例让夹色问题为学生所用,学生可以适当地利用夹色搭配出更炫彩的颜色,教师也可以单独开设一节有关夹色内容的课,让学生来探究夹色,使夹色也精彩。

校本扎染课程初级教学打开了一个系统科学的校本课程研究之门,初级、中级、高级,笔者在每一个教学阶段都有了新的思考,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地探究、思索。

参考文献: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方炜.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与思考[J].学周刊,2015(30).

[5]姜林.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4).

[6]阎秀杰.基于“现场示范”――感悟扎染艺术的教与学[J].美术学报,2014(5).

热点推荐

上一篇:浅谈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