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板块的问题诊断及教学建议

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板块的问题诊断及教学建议

小编:

【摘要】story time板块是每个单元的核心板块。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story time板块的问题设计、知识教学、框架设置上出现各种问题,从而阻碍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炼核心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卷入”,变框架为支架以及丰富阅读教学模式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story time板块;问题;建议

【作者信息】薛红,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常州,213000),小学英语教研员,高级教师,常州市小学英语特级教师后备人才。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是每个单元的核心板块,它借助活泼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故事,以对话或短文的形式呈现词汇、句型、日常用语和语言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英语听、说、读、写技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在日常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Story time的教学把握不准,出现了方法单一、缺少“故事味”等问题。

一、过碎的问题设置削弱了故事教学的整体性

【案例一】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在导入新课时,PPT上呈现Story time的主情境图,教师进行了以下提问,并与某位学生展开了交流:What can you see?Where are they?What does Liu Tao have?What does he want to do?Can Wang Bing play football with him?What is he doing?

貌似是环环相扣的追问,实际上是教师步步为营,使学生的回答逼近教师预设的答案,简短的故事背景介绍被解构成了很多展示性的问题,文本被嚼得支离破碎。

【教学策略】

1.提炼核心问题,整体构建文本脉络。

以“案例一”为例,立足文本结构,设计故事核心问题。在引入My e-friend Peter后,教师提问: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Peter?You can ask questions.由学生猜测问题,并从故事中寻找答案,进行对话。第二个核心问题:Why do Liu Tao and Wang Bing talk about Peter?也就是讨论他们之间有关谈论Peter的这一段对话是如何产生的?案例一中的一连串小问题就可以演变成这样一个问题:Look at the picture.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icture?问题设计由“点状”转向“块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预测文本内容,并验证自己的预测。两两讨论,并鼓励学生用2句或3句乃至更多进行表达。

2.小组合作,让学习变得“可见”。

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让学得与习得并举,不妨让学习变得“可见”,让教师看得见学生的学,这样教师就知道了自己的作用;让学生看得见教师的教,学生就会逐渐成为自己的老师。以“案例二”为例,当学生已经知道双方父母的职业之后,教师提问:What does a writer ususally do?What does a factory worker usually do?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ir jobs?Let’s work in groups.教师指着黑板上尚未完成的思维导图,邀请四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来帮助教师完成,其他学生则4人一组在座位上完成。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在帮助、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关注到了大部分小组的学习状况;而学生在自主讨论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分工合作,智慧共享;板演的四位学生则大获成就感。对于这个故事的细节理解则从传统的“问题回答式”变成了“用语言完成任务式”,从“师生个别交流式”变成了“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式”,从“连续性的故事文本阅读式”变成了“非连续性的思维导图式”阅读过程,有效实现了从“教会”到“学会”的转变。

二、过重的知识教学冲淡了故事教学的味道

在解读Story time板块时,教师常常只关注到其中的词汇句型,为句型花费大量时间,这样既破坏了故事教学的整体性,更冲淡了故事教学的味道。

【案例三】四上Unit 6 At the snack bar。通过Watch and match,学生获知Mike、Helen、Mr.Green想要点的食物,教师要求学生用以下句型进行两两操练:A:What would you like?B:I’d like ...同样在五上的What do they do?教学中What does ...do?He’s/She’s a ...的句型操练,在六上Holiday fun故事教学中的What did you do?的过去式操练,其共同特征是脱离故事情境,意图通过操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

【教学策略】

1.整体观照,以“角色卷入”的方式理解故事。 以案例三为例,可以让学生运用该句型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的人物来谈论彼此父母的职业,这样学生就不是作为局外人站在故事之外来理解故事了。

S1:Mike,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S2:He’s a teacher.

S1: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2:She’s a writer.

在该对话中,以情境为载体,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同样达到了句型操练的目的,且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也更具有“对话感”。正如张连仲教授所说:“尽量减少机械操练的形式,通过真实情境中的语言交际让学生能够在语境下做出自然回应。”这种自然回应的能力也是小学生的基本英语素养之一。

2.关注表达,从知识层次的“理解”走向领会层次的“理解”。

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领会。领会层次的“理解”与知识层次的“理解”并不相同。知识层次的“理解”可以是鹦鹉学舌式的再认和转述,“领会”要求读者能够对阅读信息进行转化和揭示,能够根据文本信息作出“推理判断”。

以案例三为例,Anything else?是父亲同时要点a hamburger、noodles、a glass of milk、a sandwich、a cup of coffee五种食物时,营业员使用的。我们不妨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如果你是Mike或你是Helen,也可以这样点。

Student 1:I’d like a hamburger,noodles,a glass of milk and a sandwich.

Waiter:Anything else?

Student 1:A cup of coffee.

Student 2:I’d like a hamburger,noodles,a glass of milk,a sandwich and a cup of coffee.

Waiter:Anything else?

Student 2:No,thanks.

在这样的真实情境中学生既加深了对Anything else?的理解,又熟练运用了点餐交际用语,同时在语调的使用技巧上也有所得。

三、过细的框架剥夺了学生思维表达的空间

在Story time板块教学中,教师常常担心学生想不到,如教师想了解学生是如何度过周末的,PPT上总是直接展现出大量的图片,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只是完成了从图片信息到英语表达的转化,而失去了大脑展开真正思维的机会。在“语言输出”环节中也总是提供了非常细致而严密的框架。

【案例四】五上Unit 6 My e-friend。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大部分教师会习惯性地在PPT上打出如下框架:Peter is ... He lives...He can ... He has ... He doesn’t study ... He studies ... He likes ...然后学生根据框架进行“缺词填空”,学生呈现出的表达可以想象:结构相同,句式相同,答案相同,长短相同。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总是由教师搭建框架,学生不就成了填塞水泥砖块的“小工”,怎么能成为设计师呢?

【教学策略】

1.给足空间,变框架为支架。

教学中,教师搭建脚手架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不是禁锢学生的思维。很多教师认为,支架等于框架,其实不然。以案例四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开放式的语义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自由表达。学生可以根据能力的高低进行自由的表达,在尊重任务信息的前提下,句式不限,长短不限。这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表达会呈现出多样、灵动的状态。同样在阐述Peter的爱好时,有学生会说: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and swimming.有学生会说: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He likes swimming,too.更有的学生会说:His hobbies are playing football and swimming.

2.尊重差异,变单一为多元。

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以五上What do they do?一课为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如语段表达的方式:Mike’s father is a teacher. He teaches English. He has a lot of students. Mike’s mother ... 问答的方式:What does Mike’s father do?He’s a ... What does Mike’s mother do?He’s a ... 对话的方式:Mike,what does your father do?My father is an English teacher.He has many students.

四、过度关注故事理解忽视了文本结构

文本的结构和逻辑属于文本的形式图式,是学生图式建构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会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故事的解读、信息的提取上,而文本结构却很少关注。

【教学策略】

1.关注结构和逻辑,让表达走向真实自然。

以案例五为例,在理解文本时,学生逐步构建了他们自己的文本。

Su Hai:What does your father do,Mike?

Mike:My father is a teacher.He teaches English.He has a lot of students.

Su Hai: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Mike:She’s a writer.She writes stories.She works at home.What does you father do?

Su Hai:My father is a doctor.He helps sick people.

Mike:What does your mother do?

Su Hai:My mother is a factory worker.She makes sweets.

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文本,当找寻、对比学生自主建构的文本与教材提供的文本之间的差异时,不难发现That’s nice!That’s great!Oh,really?What about your mother?Is she an English teacher?等句子更贴近生活,这时学生会意识到可以变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可以对他人的表达进行评价与反馈,这样对话会更丰富、灵动。

2.丰富阅读教学模式,提升综合语用能力。

教学Story time 板块时,只有鼓励思维、关注结构,才能在理解与表达,情趣与理趣、文本与生活之间寻求平衡,这也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理想追求。

热点推荐

上一篇:把丰富学生的数学生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