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及策略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及策略

小编: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收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符合中国税收发展需要的一项政策,体现了我国政府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营改增”税收政策从2012年上海试点到现在全国推行,在这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带给中国社会、中国企业巨大的改变。由于“营改增”是一项税收机制,因此,将会给企业纳税带来直接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将重点剖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方面的具体影响,以探寻“营改增”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税负影响

一、探讨“营改增”的现实意义

(一)“营改增”更符合当前中国税收机制发展需要。在“营改增”之前,我国实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营业税纳税机制,而营业税纳税政策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重复征税,使得企业的税负压力过大。从而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也不利于刺激经济发展。为此,我国政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分析、调查最终确定以增值税纳税取代原有的营业税纳税的税收机制。而“营改增”之后,可以避免以往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可以说“营改增”是中国税收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变革,体现了中国税收精神中的创新精神、突破精神,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践行。相信随着“营改增”税收内容的不断完善,“营改增”将在中国税制改革中留下浓重的一笔。由此可见,“营改增”更符合当中中国税收发展需要,更符合企业发展意愿。(二)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政府税控能力。政府税控管理能力是确保财政收入的关键,如果政府税控能力差,则意味着会有更多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从而对税务部门发展以及财政收入带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以往在营业税纳税机制下,由于容易出现企业重复纳税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都对营业税与增值税并用纳税机制存在很大的意见,很多企业都为了交税而疲于奔命。这会导致企业经济收益上的直接损失,从而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当这种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企业由于实在是难以承受这种压力,从而铤而走险进行偷税、漏税来达到降税的目的。而实施“营改增”之后,可以避免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减轻企业税负压力,从而有利于降低一些企业主观上逃避赋税的想法。此外,“营改增”之后,企业纳税更为规范,对企业的税收稽查力度将进一步加强。从这两点来看,“营改增”之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税控力度。(三)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企业纳税虽然是其应尽的义务,但也要保证征税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如果税负压力过大不利于刺激企业的发展。但以营业税与增值税并用纳税方式对企业的税务压力确实是比较大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营业税与增值税并用纳税容易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我缴纳了我应该缴纳的赋税,但如果又让我缴纳一次,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营改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纳税方式将以实际增值额来进行纳税,这种纳税更为科学,不仅避免了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以增值额来进行纳税的方式更符合现代企业以及现代税收发展需要,是更为科学的一种纳税方式。

二、探讨“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营改增”之后,从整体来看,有利于减轻我国企业的税负压力。但如果从不同企业性质来看,不同性质的企业在“营改增”之后的税负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有的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可能没有减负反而增负了。所以,文章将从减负与增负两个角度出发来对“营改增”带给企业的税负影响进行讨论。(一)减负。先从减负这一层面来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营改增”之后大多数企业的税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受益最大的便是高新类企业,这与当前我国政府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中小企业的赋税压力也显著降低了,在“营改增”之后,中小企业只按3%的税率征税,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是非常大的,使得以往中小企业为税收疲于奔命的状况有效得到了缓解。所以“营改增”之后这些企业重复征税问题将得到落实与解决。企业税负压力降低了,意味着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营当中,从而有利于保障企业经营成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增负。以往,我国纳税方式主要以营业税与增值税并用为主,在这种纳税方式之下,企业的税收负担压力过大,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即使当前对税收机制已经进行了改革,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虽然“营改增”实现了很多企业的赋税减负作用,但仍然有一些性质的企业,在“营改增”之后却并未实现税收减负。此外,因为企业自身操作上的一些问题等,也容易造成“营改增”非但没有减轻赋税反而增加赋税的情况。所以,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之后我国企业整体的税负压力降低了,但也要区分对待,而且“营改增”仍有很大完善与进步的空间。最后:“营改增”之后必定会打乱企业的财务管理节奏,还会增加企业财务工作量,因此,“营改增”之后,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会有所上升。所以,广大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以应对“营改增”之后带给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变化。

三、“营改增”下,企业纳税策略探讨

(一)及时做好“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解读工作。“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纳税要求与纳税方式都与以往不同了,这对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因此,企业应该首先做好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解读工作,从而为企业在“营改增”税收政策下合理、合法纳税做铺垫。首先:企业要不断提高税收筹划队伍的能力水平,加强对其的培训,让企业税收筹划队伍可以及时做好对“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解读与分析,从而依照“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内容要求来进行纳税,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一定仔细研究。其次:企业要进一步提高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联系能力,建立完备的税务沟通机制,这样有利于企业及时获取到税务机关的通知。避免因信息接受延迟而造成的纳税风险。(二)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税收筹划是企业合理避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企业纳税合法性的客观需要。因此,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想要做好纳税工作就必须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首先:提高税收筹划队伍的思想认识,使其可以及时转变纳税筹划思维,建立起“营改增”税收政策下的税收筹划思维。其次: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要尽量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了更好地实现税收减负,企业要做好对合作伙伴的选择,尽量选择那些可以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合作伙伴来进行合作。此外,企业要在“营改增”税收政策要求之下合理的利用税率差异来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获取更多的抵扣,实现企业纳税减负目的。最后:进一步完善企业税收筹划风险防范机制,增加企业税收筹划的信息化水平。(三)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从“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分析中可以得知,虽然“营改增”之后企业整体税负压力降低了,但是也要区分对待,不同行业的纳税规定是不同的,而对一些企业而言,其可能税收负担还会加重。而对这些企业来说,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要加快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行,这是在“营改增”下,这些企业实现税收减负的主要方法了。如: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新设备、引进新的生产线的做法来实现增值税抵扣,这是符合“营改增”规定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其次:企业在经营模式中可采用主辅分离的方法来实现税收减负目的,这是因为服务性业务在“营改增”下可进行分离重组或外包,从而企业便享受降税效应、提高利润。(四)改变原有定价体系。“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必须要重新分析自身的定价体系,对定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行。企业可以将部分增值税税负转化到下游企业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而对下游企业而言,其也可以进行进项税的抵扣。这样有利于实现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的局面。因此,在“营改增”之后,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压力,企业完全可以在“营改增”规定范围之内,通过合理调整自身定价体系来实现税收减负的目的,此种方法值得广大企业去学习。

四、结语

“营改增”有利于实现我国企业税收减负的目的,进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但企业一定要做好对其的解读工作,从而才能够在“营改增”税收政策的要求之下来合理的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的税收减负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君梅.“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及完善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

[2]刘朝金.“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主要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

[3]王悦.关于“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税负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纳税,2018(29).

[4]曾维萍.论“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8).

[5]赵春萍.全面“营改增”对企业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5).

热点推荐

上一篇:出租车企业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