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论文网 >> 构建企业知识型战略联盟

构建企业知识型战略联盟

小编:

内容 摘要:本文在阐述交易费用 理论 、资源基础论等传统战略联盟解释 方法 的基础上,从知识的角度解析战略联盟的本质,并对联盟活动中知识的种类及知识联盟的构建作出 分析 ,以期为 中国 企业 战略联盟行为提供指导。

关键词 :战略联盟 知识 动因 知识联盟

从传统理论到基于知识观的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美国管 理学 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联盟是指企业间进行长期合作,它超越了正常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无需扩大企业规模而可以扩展企业市场边界。”对战略联盟出现的原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释。

交易成本的视角。新制度主义 经济 学家威廉姆森认为,把不同性质的交易与相应的规制结构(企业、关系缔约及市场)相配合能节省交易费用。他提出当交易重复发生以及对交易所作投资属专用性或混合性时,关系合约和双边治理就会流行。可见,交易成本理论认为战略联盟是交易费用最小化下对市场和科层组织的替代,决策范围由制造或购买决策扩展到制造、购买或者联盟决策。

基于资源的视角。资源基础论认为公司是一组资源的集合,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战略联盟为公司获得其它公司有价值的资源提供了合法途径。Ramanathan 和Thomas认为,为了把握住 发展 机会,当所需关键资源被不同公司拥有并且这些资源同拥有者的其它资源不可分割时,战略联盟将会出现。可见,基于资源的视角对战略联盟动机的解释是:为了获取其他公司有价值的资源。

外部环境——能力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企业和企业联盟是管理一组能力的不同形式;外部环境决定企业取得成功所须具备的能力,如果企业不具备这一能力,它将寻求联盟。外部环境由复杂性和变化速度来衡量,高复杂性要求高专业化,较快的环境变化要求较高的柔性化能力。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既能提高专业化程度,发挥核心能力,又能利用联盟带来的“缓冲”机制及时应对外界变化,以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由外及里的认识过程:组成战略联盟能节省交易费用,对方掌握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且该资源可通过联盟以较低成本获得,而更有价值的资源背后隐含的是获得和运用资源的能力,而能力是知识发挥作用的表现。战略联盟的动因可归结为:搭建 企业 向外部 学习 的平台,从中获取联盟伙伴的知识以扩大企业自身的知识范围,提高企业竞争力。当然,战略联盟的形成有的是为了赢得标准之争,但在知识 经济 时代 ,知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在通过内部知识共享形成一定的企业知识之外,通过与外部其他组织组建战略联盟获取外部知识,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战略选择。知识联盟是未来战略联盟 发展 的主流趋势。

知识联盟的构建

联盟双方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各自的知识发生简单聚合和动态碰撞,产生新知识。Andrew C. Inkpen提出联盟活动能形成以下三种类型的知识:有关联盟构建和管理的知识;联盟一方在联盟中获得的知识并不能用于自身原来的业务,而是为了在联盟运作中实现己方知识与对方知识更好的融合;联盟所带来的知识能够被参与联盟的企业用来提高自身(联盟活动之外)的运作能力。不难发现,第三种知识对企业带来的效益较前两种要更大。

选择合适的战略伙伴。考虑知识的协同作用及目标的协调性。合适的战略伙伴要具备本企业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得到但又十分有价值、能与己方知识产生协同作用的特有知识。这涉及到企业组建联盟之前对对方知识的识别及评估能力。此外须明确对方短期与长期合作目标,找到双方的契合点,这是联盟发展的共同基础和动力。

构筑信任。联盟双方是相互独立企业,但在联盟中却要共同决策,由此带来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出现信任危机。同时知识共享需要双方以开放态度进行有效沟通,信任是其中的基础。可以说信任是联盟成败的关键。结盟前双方较好的合作关系能促进结盟后双方的信任,随着联盟发展中良性互动的增多,信任也逐渐增强。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显性知识可通过 电子 网络 、工作文档等渠道实现快速流动。而联盟中大量有价值的知识是隐性的,人员互动是有效的传播途径,如母公司派考察团到合资企业参观,联盟双方均派高层到合资企业主持工作等。

动态调整。随着联盟成长及外部环境变化,联盟双方的知识不断增长,对联盟知识重要性的评估会发生变化,从而对结盟形式、合作 内容 乃至是否继续结盟做出调整。

知识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我国企业联盟动因过于肤浅。我国企业过分注重规模扩张,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多、资金周转不足、能力停滞不前。并不是任何产业的企业通过规模的简单扩展就能产生规模经济。价格联盟、销售联盟等低层次联盟较多,知识型联盟较少。

获取外部知识的意识薄弱,学习能力差。纵观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在市场、资金、技术、产品上的特有知识互补是结盟的初衷,然而很多合资企业最终被外方独资所取代。从战略联盟的知识本质不难发现,中方在联盟中缺乏获取对方技术、管理等特有知识的意识,知识积累速度过慢,而外方则通过联盟很快学到了有关我国的市场运作知识,这种获取知识能力的差异是造成联盟瓦解的根本原因。

对竞争的态度过于保守,没有形成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的思维转换。知识经济及全球化的到来已使企业竞争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企业联盟间的竞争。我国企业须采取竞争态度,跨越企业边界在更大范围内扩展自身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参考 文献 : 2.袁安照. 企业联盟—规制结构 理论 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付小平. 经济学视角下的战略联盟:一个 研究 综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热点推荐

上一篇:物流战略联盟的组建及成长动力分析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

新入职公务员心得体会总结(通用20篇) 2023年支部委员会换届报告大全(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