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查字典论文网 >>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小编:

摘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深化从严治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决定。这次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一是树立核心,强化看齐意识;二是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三是全面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2-0009-05

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重要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深化从严治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决定。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和要求上来,对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树核心。强化看齐意识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我们党在改革与发展新阶段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核心,这是一项具有极其深远意义的重大决定。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而言,是否有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有核心,才能凝心聚力,确保政党有力量、国家保持统

一、社会安定团结。我们党在遵义会议之后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多次抓住机遇转危为安、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主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因为我们党从此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彻底摆脱外来干预和瞎指挥,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道路。邓小平也说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我们党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树立核心、拥护中央绝对权威是民主集中制的应有之义,确立核心、保持核心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个领导核心的确立、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既取决于解决历史阶段性课题的需要,也取决于领袖人物带领治理团队在解决历史阶段性课题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领导力和执行力、所开创出来的继往开来的发展新局面,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实践的呼唤、人民的呼声,是“时势造英雄”。一方面,这次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进程中的领导核心,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几年里带领大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发展,实现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的巨大成就的高度认可和衷心拥护,以及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展现出来的大国大党领导才能和领袖风范的折服和敬仰,是众望所归,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实践新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改革与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现代化建设在多年腾飞之后逐步过渡到中高速发展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初级发展阶段前半程进入后半程、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走向世界”阶段逐步进入“引领世界”新阶段。这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最后也是最关键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难度之大、责任之重,前所未有,因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h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关键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必须从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教训,坚定确立领导核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所以,这次六中全会把习近平同志确立为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对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抓住机遇进行“新长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意义极为重大而深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适时地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就是要确定“圆心”以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强化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改革与发展新国家战略落到实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改革、科学发展的行动和实践。树立核心,强化看齐意识,首先,必须向中央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向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坚定不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改革与发展新国家战略,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改革与发展政策措施。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上,绝不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绝对不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以种种借口和理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脱离大局、妨害大局、给大局添乱,确保党的战略和理念、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有效地全方位地落实执行。其次,必须向党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和根本原则看齐。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坚持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忠诚党的事业,保持战略定力,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不摇摆,绝不能不信马列信鬼神,不念苍生念权力,犯“软骨病”,做“两面人”。再次,必须向党规党纪要求看齐。在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明底线守规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坚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不触底线、不越红线,绝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凌驾于组织纪律和党规国法之上。总之,要把核心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在组织上服从核心、在行动上维护核心,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真正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要坚决杜绝。 强化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拥护和维护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不是背离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盲目“个人崇拜”。在强化制度建党、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充分尊重党员民主权利的情势下强化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恰恰是对党的立场观点、宗旨和原则的自觉坚守,是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自觉服从,是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的自觉表现,是对“个人崇拜”的否定。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所强调的核心,是就全党全国整体而言,并非意味着各地各部门乃至各单位都有所谓的“核心”,不能借强化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搞“一言堂”。因此,我们必须正确领会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摒弃各N杂念,才能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拥护领导核心,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夯实“平台”。清风正气

纵览世界政党发展史,大党老党未必是强党,强党来自于严格的组织管理和严肃的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不是西方式选举政党,只为一时的竞选执政之需,而是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党,需要经常性的党内政治生活“千锤百炼”;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需要平时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规范约束。因此,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具有和发挥领导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

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员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培养素质和能力的熔炉,是党组织管理党员、统一意志、统一步调、发挥强有力组织作用的主要平台,也是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落实、党的作用得以发挥必须借助的主要载体和组织形式。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就对党内政治生活作了严格规定,后来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可以说,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团结统

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在遵循我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笼子的重大举措制度化基础之上,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出了原则性指导和规范化基本行为要求,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三十多种不良行为和严重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治党重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从严治党最终落实到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上来的基本思路,充分展现了我们党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党内问题的强大能力,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先进性和生命力,是我们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一是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从主要依靠重典治弊转向主要依靠抓基础净化政治生态。治国安邦,历来需要出重拳、行重典治积弊,更要抓基础净化社会生态。管党治党,同样如此。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我们党自我更新和提高,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够健康发展和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是良好政治生态的生成土壤,而不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则会扭曲变形、严重污化党内政治生态。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直是党的目标、群众的期盼。十八届六中全会顺应要求,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意在清风正气、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地“拍蝇打虎”,彻底铲除腐败这个最致命的“污染源”,更需要持之有恒、经常性地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固本培元、生成“活水”、宏扬正能量,清除“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政治风气。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和颁布《准则》,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那些基础性、关键性、要害性问题,就是要有效防范和及时清除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消极因素,净化党内政治环境,为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应该说,《准则》的出台抓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点,解决了反腐建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是从严治党的巨大进步。

二是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彻底摆脱传统运动化模式,走上常态化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党的建设从“文化大革命”期间那种运动式转为经常式,从形式化转变为实在化,我们党一直在不断地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成效日见显著。但客观而言,始终没有彻底摆脱运动模式。主要原因就在于“就事论事”,比如就思想建设抓思想建设,而对党建载体的建设重视不够,找不到实在的“抓手”。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生活,是党的建设的基本载体和基础性工程。“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管党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忽视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或对党内政治生活建设重视不足,党的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没有体现在党组织和党员的日常活动和工作之中,“浮在半空中”无法“落地”“扎根”,难免“一阵风”“走过场”。十八届六中全会出台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抓住了基础性关键环节,必将推动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从以往那种“运动式”状态,转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日常化的“场域”上来,彻底走上常态化轨道。

践行好《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打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抓紧抓好关键环节。一是严字当头。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活动,必须严字当头,坚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判断形势,分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廓清思想迷雾,在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对各种错误言行敢于斗争、敢于亮剑。绝不能走过场、娱乐化、庸俗化,更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二是重在日常。党内政治生活是党内各级组织和党员按照党章及党内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的政治活动,是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自我提高的基本活动形式,涵盖党员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必须严格按照《准则》要求,经常性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管好党员和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要着力克服以业务工作取代党内政治生活的现象,着力解决流动党员和农村党员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所存在的问题。三是贵在认真。毛泽东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讲认真”是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也是《准则》始终强调的基本要求。必须以认真的态度、认真的方法去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准则》,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才能起警示作用、有效激浊扬清,净化党内政治生活,开展高质量的党内政治生活。四是要讲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要把《准则》切实落到实处,就必须在可操作性上下功夫,把《准则》原则规定和基本要求同党内其它规章制度精准对接,同工作实际有机结合,使《准则》原则规定和基本要求落地生根;要细致对照《准则》查摆问题,发现苗头及时解决;要找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切入点,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大胆探索有效实践形式,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要注重事先准备,加强事后总结完善,不断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科学化水平。 要抓紧抓好上述关键环节,“关键的少数人”率先垂范是关键。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有修养、敢担当,自觉严格执行《准则》,面对他人不良行为,敢于“亮剑”,面对自身,勇于“自我革命”。而要抓紧“关键少数人”、解决好关键环节,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根本还是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现实中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根源就在于市场交易原则严重渗透到党内政治生活中,不少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以利益关系代替了“志同道合”,“老板”代替了“同志”,“小我”取代了“大我”,甚至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组织之上搞特殊化。因此,要消除这个根源,必须在全党范围内不断强化党员意识,使全体党员正确理解市场原则与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个人利益与党组织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党员是荣誉称号,更是责任担当、牺牲自我的代名词,提升“四个意识”,自觉抵制市场化的冲击,不断克服个人自私自利杂念,才能真正心无旁骛地开展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

三、强化监督。促进自觉

全面加强党内监督,是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又一个基本精神。全会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解决党内监督“宽松软”问题和“一把手”监督难顽疾,确保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党内从中央组织到地方部门党委(党组)、纪委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等四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和整改保障,以及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关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广泛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的同时,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依法依规进行有效监督,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监督,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具体指导,是我们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又一有力举措。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是贯穿《条例》始终的根本精髓。在我们党,每一位党员,不管身居什么样的职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而共同奋斗的一员,党员之间相互信任、党员信任党组织是党员团结、党组织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但人有人性弱点,权力是把“双刃剑”,有腐蚀作用,外界有诱惑。党员必须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但党员的先进性没有“与生俱来”,更不会“一劳永逸”。党员或党组织要保持纯洁性先进性,在党内,相互信任并不意味着不要相互监督,更不能代替相互监督。在党外,群众相信我们党而让党执政、拥护党而维护党的领导,信任一名党员而对其抱有期待,并不意味着群众放弃了对我们党和每一位党员的监督,更不意味着我们党和每一位党员有不接受党外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特殊权力。因此,“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基于这个根本原则,《条例》特别强调“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全面监督无死角: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权力,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要求把信任激励同严格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使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要求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的基础上,将“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及“同级相互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以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党内监督;要求普通党员在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同时,也有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监督和批评教育以及党外群众民主监督的责任。可以说,《条例》是对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进行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安排。

《条例》的效力在于落实的力度。彻底落实《条例》,全面加强党内监督,需要按照《条例》要求健全完善党内监督体制,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内监督的有效实现形式,为党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督、为党员依法依纪行使监督权利提供更为充分的保障。从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来看,必须着力解决几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问题:一是强化领导班子集体监督正职或“一把手”的制度设计,比如实行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班子成员通报个人有关事项的制度;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制度,要求每个班子成员在集体讨论事项必须亮明态度并记录在案,对各个层次的“重大事项”进行具体明确规定,以克服“一把手”“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现象,同时解决班子成员对“一把手”不敢、不愿、不能监督的问题。二是改进巡视工作制度,实行集中巡视与专项巡视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巡视监督利剑作用。三是强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把述职考评与经常性的检查结合起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同时,强化派驻部门纪检人员的监督责任。四是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保密机制,加大信息审核人员的相互监督机制,避免举报信息流入被举报人手中。五是确实完善党员群众监督的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破除阻滞党员监督的各类障碍和“潜规则”。六是制定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第一种形态的具体规定,明确开展谈话函询强化抓早抓小工作的基本要求、实施主体、适用情形、适用程序等内容,确保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具体化、常态化、长效化。

此外,必须着力加强监督执纪的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唤醒广大党员的监督意识。必须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加强党内监督,不是侵犯h员的合法权益,而是对党员合法权利的正确维护;党内相互监督,不是相互敌视、制造矛盾,而是相互关心爱护、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相互监督是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更是党员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党员自我监督要靠他人监督来促进,自觉自律要靠它律来推动和保障。只要每位党员都有强烈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责任感,就能够确保党内监督体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党内甚至在全社会织就一张全覆盖的有效监督之“网”,就能够促进党的自我净化和自我更新能力,持续推动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热点推荐

上一篇:基于贸易畅通视角的“一带一路”切入:贸易制度连接

下一篇: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关于德育教育之类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