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最新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五篇)

最新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五篇)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篇一

一、互联网语境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质与特点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传统的教授式学习方式有一定区别,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能动作用,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概念的提出源于部分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他们认为教育并不只是为了向学生的记忆传播知识,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这些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们不仅是学生在规范学校学习的必要能力,更能够帮助学生在离开学校以后的漫长人生中不断丰富和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部相关文件也多次强调“我们要重视发展大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对技能和独立思考的研究,霍莱茨将其定义为“负责自身学习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表现在确定需求、设立目标、明确学习内容、选取合适的学习方法以及策略、合理控制进度、监督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

威廉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控制学习的能力,主要涵盖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内容三方面内容,这三个方面同时与学习行为、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环境对应,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体体现为,要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必须依赖于对认知行为过程的合理控制;对认知过程的合理控制是学习管理的结果;对认识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要求学习者明确学习内容。”庞维国是国内研究自主学习问题较具代表性的学者,他认为“自主学习表现为学习者自主驱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策略、管理学习时间以及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及社会环境这样的一种学习能力。从整个过程来看学习者能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行动做好准备,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进展以及学习方法进行监控、反馈、调节,并自我检查、总结、评价以及补救。如果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各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并实现有效自我管控,我们就认为他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

长期以来,有众多学者就自主学习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进行讨论和阐述,然而学界对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把握自主学习的核心内涵。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能动地位,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包括: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应用于该领域的认知策略,认知的知识与技能等。)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包括:设立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制定学习计划、协调认知策略、分配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展开有效监控,使整个学习过程合理高效。

(二)互联网时代自主学习的新特征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互联网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对自主学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机会,以及开放、自由、实用环境,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学生们的这种行为趋势形成了一种具有信息社会特色的现象,我们可将其称为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学习者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自主选择认知工具、设立明确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以交互的模式,自主驱动学习知识,实现有意义的知识建构。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1.互联网为自主学习带来了空前的有意义的支持作用

这种支持不仅表现在互联网中蕴藏的丰富资讯矿藏、资讯传播时效性强、极大延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表现在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学习时间、灵活选择学习空间、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自主获取学习资源等外在形式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支持表现在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完成信息资讯的获取、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

2.互联网扩大了资讯空间,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给学习

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学生在自主规划学习目标、自我组织学习内容及其结构、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估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能力培养和习惯性养成方面,网络都能提供有效支持。

3.互联网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实现了实时互动性互联网上,资讯流通自由度高互动性强,学习者对资讯的选择有很高的自主权,并赋予学生随时对论题交流、讨论的权利,提高了网络媒介对学生的吸引力;互动的方式有教与学的互动、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人机互动。在互联网外语教学环境下,实时互动及其具有的实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和效率。

(三)互联网使用行为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用独特的信息资源呈现方式,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为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更加高效、实用的环境。但是,互联网在积极影响之外,还有一些我们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

第一,大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缺少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互联网使用经验,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各种技术问题的困扰,这就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起到反作用,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学习者会感到灰心,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第二,互联网中资讯极其丰富,海量信息的鱼龙混杂和垃圾信息的轰炸,因为面临太多的选择,学习者常常感到迷惑,会觉得不知所措,容易迷失在信息海洋中。互联网的自由的信息环境,资讯传播去中心化,使得网络信息传播的失控和虚假不良信息的泛滥,容易给驾驭信息能力较弱的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互联网上充斥的各类信息内容,尤其是通俗娱乐、网络游戏等,容易吸引学生眼球、分散他们的精力,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降低,甚至毫无收获;互联网环境以数字化、虚拟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任何互联网使用者都能以匿名的方式扮演多种虚拟角色,一些人无视对信息传播和人际交互的道德责任,容易对经验浅薄的学习者造成心理信任危机和学习障碍,使自主学习活动丧失其本身的意义。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亦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所需具备的个人素养。我们认为,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对自主学习产生的影响,克服负面效应,为自主学习营造积极学习环境和健康心态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媒介素养间的关系

我们要帮助大学生克服在互联网环境对自主学习的负面影响,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需要从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入手。网络媒介素养源自媒介素养的概念,特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而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我国,网络媒介素养相关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成为学者们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何为网络媒介素养,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阐述。蒋宏大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1.网络媒介认知素养;2.网络媒介甄别素养;3.网络道德法律素养;4.网络安全素养;5.网络行为自我管理素养;6.网络发展创新素养;”李凯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含几种能力:互联网基本操作能力,对互联网资讯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批判能力、利用和创造能力。”黄峥老师认为“网络媒介素养不仅指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操作、创造能力,更是在意识层面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道德和责任意识。”通过学者们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涵几个核心内容:1.对网络媒介的基本认知;2.网络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3.媒介的使用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笔者认为,我们的工作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网络媒介基本知识教育

我们认为,这一点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包含“了解”和“使用”两个内容:了解是指对互联网基本原理、常识的了解,互联网的传播与使用与其它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对网络媒体的基本原理、运作常识不了解,就只能是互联网的被动使用者,更不可能利用好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用是指互联网操作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体使用技能,使其具有较强的驾驭互联网技术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大学生构建对媒介资讯的批判解读能力

互联网的开放、自由、交互性强、可匿名的特点,使互联网上充斥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视频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观点、立体式呈现,但无法完全客观全面地展现现实,信息制作、发布者不可避免的将自己所持立场或价值取向掺揉进传播内容;互联网中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往往缺乏条理、逻辑,难以辨识。这就要求大学生对互联网资讯不盲信、不盲从,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态度,培养自己对资讯的识辨和评价能力,使自己能够独立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评估资讯价值。学生能够利用和驾驭好互联网,也就意味着其具备了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基本能力。

(三)培育大学生对网络媒介创造性利用能力

在迈向信息社会的今天,大学生应培养自己善于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丰富阅历、开拓眼界,为自我发展服务的能力;利用互联网这一良好的资讯平台,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自由的创造内容、传播资讯、互动交流,这是互联网媒介区别于其它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特征,而这种特性亦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学生利用这些特性可以在互联网上陈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与其他学习者展开交流讨论,使得知识的学习在这一系列互动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深入、巩固、完善。

作者:叶修廷 汪国翔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篇二

20世纪的中国文学,总处在焦虑和浮躁之中。

这种焦虑和浮躁先是来自对文学的过分关注:人们赋予了文学以“启迪民智”、“救亡图存”、“移风易俗”、“解放思想”的重大社会责任;其后又来自所谓“边缘化”的痛苦。

尽管学界内对“边缘化”的表征及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但有两个基本的倾向是大家都承认的,一是读者的丧失,二是文学功能的退化。

这两个倾向,可以表述为一个传播学的术语,那就是“失语”。

因为受众的广度决定着话语权的量度,而话语权的量度又是实际功能执行权利的量度。

文学对“受众”的号召力减弱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权利被削减了,于是,它“失语”了。

视听霸权的出现,又使得文学的失语现象日益严重。

20世纪正是哈特所谓的机器媒介时代,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机器媒介,挟着大众消费文化的强大浪潮,凭借震撼性的视听感官冲击力,迅速剥夺着文学的话语权。

可以说,在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视听媒介、快餐文化、后现代解构思潮与文学的失语是同步进行的。

这种同步似乎正好印证了传播学上的媒介决定论:媒介的转换极大地改变着文学的生存范式。

在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问,如果说机器媒介真的加深了文学的焦虑和危机,那么,在世纪之交进入中国的网络媒介又会对文学产生怎样的影响?新世纪的文学焦虑会因此而愈演愈烈,还是会因此而得到纾解?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产生文学焦虑的内在根源究竟是什么,然后再分析媒介力量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对文学焦虑发生作用的。

最后,我们才能在学理上辨析网络媒介能否消解或纾缓产生文学焦虑的原因。

一、文学焦虑产生的根源是文学身份与文学角色期待的冲突

心理学认为,焦虑来源于“角色紧张”。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不能成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或者感到自己的扮演与社会对其角色的期待有较大距离时,就会导致精神的焦虑。

这提示我们引入文学身份和文学角色这两个概念,来分析文学焦虑产生的解构性因素:

1、所谓文学身份,是指文学在整个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一定的文学身份代表着它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被赋予的地位,并由此代表着它应当履行的社会文化职能。

2、所谓文学角色,是指人们对文学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应当履行的职能和行为的期待。

按照上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论假定:文学身份和其角色期待的吻合程度与其焦虑程度成反比。

事实上,文学的身份是通过其职能履行来体现的,而正如我们上面所说,职能履行的量度等同于话语权的大小,那么,上述的假定也可以表述为:文学话语权的大小和其角色期待的吻合程度与其焦虑程度成反比。

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学史的简单回顾,来验证一下这个假设。

文学话语权的大小,是通过两个维度来测量的。

第一个维度是文学话语的接受广度,也就是说,一个时期的文学拥有越多的读者和关注者,它的话语权就越大,反之亦然。

第二个维度是文学话语左右其他领域话语的强度,也就是说,一个时期文学话语对社会文化系统中其他领域的影响越大,它的话语权就越大。

反之亦然。

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个维度,来考察一下历史上文学的话语权与其角色期待之间的关系。

在口头传唱时代,文学话语的接受几乎是“全民”。

由于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便于记忆的韵文传唱来进行,这是人人都能听懂的语言,不会将某些接受群体排除在外。

同时,这个时代文学实际上不是独立的,它是所有文化产品的承载者,它的话语也就几乎等同于全部的文化话语,而实际上,当时人们也是这么看待文学的,也期望着文学能够很好地履行文化传承的功能,因为别无选择。

很显然,这个时期的文学话语权最大,人们对它的期望值也最大,这个时期的文学没有焦虑。

在书面文学出现后,文学依然拥有话语强权,它被寄予“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角色期待。

尽管在这个时代,文学已不再呈现为全民传唱的统一图式,精英文学的话语传播范围也相对缩小;但是,精英却通过自身地位垄断了主流文学(书面文学)的话语权。

文学身份与其角色期待之间仍然相对吻合,文学的焦虑和失落感并不明显。

但是,也不能说这个时代完全没有焦虑。

从两汉时期“类比俳优”的伤怀,到初唐“文章道弊五百年”的感叹,再到宋人“作文害道”的怀疑,直到清代对文学“真种子”失落的迷茫,文学焦虑的胚胎已然隐隐孕育。

是什么力量孕育了这种胚胎呢?通过与口头传唱时代对比,我们自然会发现,这个焦虑孕育的时代,正是文学传播媒介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

那么,是媒介的变革埋下了文学焦虑的隐忧吗?媒介又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对文学施加作用的?

二、文学传播媒介的变革使文学身份产生裂变

首先,再现媒介的出现,使文学话语分裂成为两套系统:一是仍然流布民间的口语系统,另一则是文化精英垄断的书面语系统。

修辞学的诞生使书面语日益精美,从而成为不识字的人群难以理解的话语系统。

在再现媒介的前期,文学是分裂的:在民间,大量的民歌、戏剧等利用示现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学样式满足着平民大众追求娱乐和私情交流的欲望;在精英社会中,文学通过再现媒介强力地介入精英的政治生活和哲学思考。

这两套话语系统各有自身对文学的期待:对民间话语系统,人们认为文学就是声色娱情的工具;而对精英话语系统,文学则是教化载道的工具。

这样,在民间文学系统中,文学话语介入其他文化领域的力量衰弱了,其话语权相对也就弱化了,但是,民间对文学的角色期待也降低了。

因此,这个时代的文学身份产生了裂变,社会文化系统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文学身份和两种文学角色的期待。

当这两套“身份-期待”系统各自为阵时,文学是安静的;但当这两套系统发生碰撞和冲突时,文学就开始了迷惑和浮躁。

在再现媒介时代的后期,尤其是纸媒的推广和印刷术的进步,使文学的焦虑开始凸现。

在这个时代,文学的两套话语系统开始出现和融合的态势:一方面,文化普及成本的降低使更多的人可以掌握书面语,打破了精英对书面语的垄断;另一方面,商业化的力量是书面语逐渐迎合民间口语,形成了书面文学语言的俗化现象。

两套话语系统的融合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对文学角色期待的冲突:一方面,精英们希望文学继续承担济世安民的角色来维持其对文学话语的垄断权;另一方面,民间大众通过商业的力量极力把文学塑造成一个娱情荡志的角色。

宋代以来尤其是明清之后关于文学功能的大争论,就反映了这种冲突。

但是,这个冲突在20世纪前并没有导致文学的严重焦虑。

角色的紧张是在20世纪真正开始的。

当文学被赋予“唤起民众”、“启迪民智”的重大责任时,实际上也超出了被“唤起”的民众对文学传统的角色期待。

为了不断调适自己以适应新的角色期待,文学就对自己开始了革命:先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语言系统,然后是改变自己的叙事风格,最后又开始改造自己的文化范式。

当把自己改得面目全非之后,又突然发现,被“唤起”的民众并没有承认文学努力扮演的新角色,所有伟大的政治责任和哲学使命无非是精英们的虚拟,而民众期待着文学的娱情荡志!于是,文学的精神崩溃了,它又企图以解构的方式来安慰自己,一切的崇高、一切的责任、一切的严肃,都统统卸下,不承认自己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具有强大的话语。

文学解构了自己的身份,它的力量、功能,顿时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也正在这个时候,机器媒介开始出现了。

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篇三

20世纪基本上是印刷文明的世纪,城市文学的生产、传播以及接受离不开纸质传媒。20世纪的城市文学从作品的生产到印刷以及发表,均要经过层层把关,这也决定了城市文学的精神向度和价值立场必定是精英的。但这种状况到1990年代中后期遇到了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的挑战。网络的出现与崛起宣告了印刷文化统治时代的结束。网络作为“超级媒体”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系统、权力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城市物理空间正在被虚拟空间所重叠、压缩甚至部分取代。这就使得城市文学不仅面临着承载工具由纸质向网络的变迁,而且要面临着迥异于前网络时代的后新文化语境:一方面网络交往的即时性所导致的时空的压缩,地球村和资本全球化的来临,文化的多元竞放成为可能,价值选择更加开放而多元:另一方面,网络革命带来的后新文化语境已经不再以一种“革命”或。运动”的面目出现,而是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现代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这种因网络革命带来的价值立场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得城市文学呈现出新的特征。

第一,80后网络写手成为城市文学的创作主力军。较之老一代作家,80后网络写手的成长受媒介影响较大,他们是伴随着电视、互联网、手机、动漫、音乐等新媒体成长的一代。媒体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经验领域,构成他们想象的重要资源,也对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城市的世俗生活和时尚文化成为他们书写的重要内容,大众化、娱乐化、媚俗化是他们书写城市的普遍特点。网络写手一方面具有自由挥洒创作的自由,但同时又要受到商业因素的制约。商业而非政治成为他们创作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网络作品的点击率直接决定他们的稿酬、(教学论文)签约和他们作品的销量。

第二,网话文的尝试,带来了城市文学书写语言的新变。网话文自由、随意,充满创新和颠覆精神,是对现存汉字秩序的颠覆。网话文不仅解构了话语威权,而且拓展了城市文学书写的空间。

第三,城市文学的题材和叙事类型更加丰富。城市文学叙事超越了传统的文体概念,转向超文本创作,网络书写特有的超级链接、互动式写作等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文学书写,呈现出新的叙事特征和审美方式:叙事风格上也由宏大叙事转向个人叙事和文本试验。戏仿、恶搞、反讽、拼贴等成为城市文学叙事的新手法。

第四,审美价值上,文学话语权由于从精英转移到大众和精英共享,大众的城市书写渐渐消解了文学精英的启蒙立场,消泯了传统乡村对城市的批判,转向对城市世俗和时尚文化生活的热情拥抱。城市文学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主流文学的“亚文学”风格,他们的城市书写和老一代作家具有人民性的城市书写,共同构成了新世纪的城市文学地图。

网络文本逻辑与想象城市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指出,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有赖于“想象的共同体”的催生。今天,网络正在取代或弱化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介的作用,而且网络对“把关”的弱化以及对海量信息的容纳,为文学创作者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平台,崇高与反崇高、中心与去中心常在网络书写中联袂演出,这使得网络文本逻辑在充满自由精神的同时又具有驳杂意味。在网络文本逻辑的作用下,文学如何进行城市想象?创作主体的城市文学经验有何变化?笔者以为虚拟与流行、碎裂与漂泊、世俗狂欢与小资返魅构成了新世纪城市文学经验表达的重要维度。

第一,网络文本的虚拟性与在线性使得虚拟意象和流行元素成为城市想象的方法之一。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网络所产生的网恋、游戏、黑客等虚拟意象渐入城市文学的视野。网恋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对象构成了一些城市文学作品的叙事框架,也成为作家想象城市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网络还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现实世界中被压抑的人性在这里演绎,并构成对现实世界的审视。虚拟与现实的缠绕、并置成为一种城市想象的方式。如果说虚拟是在和现实相对的空间上构成网络文本逻辑对城市的一种想象,那么流行则是网络即时性、在线性的一种时间显现。从城市文学的语言,到文本的框架、意象的选择、题材的选择,流行元素都参与其中。山寨、雷、囵、打酱油、等网络流行用语在城市书写中被大量使用,并具有通俗简洁,不讲究文法的特点。有的作品直接把聊天对话插入文本,构成文本叙事的动力。流行参与和重构了城市文学的叙事法则,其鲜活的流行元素注入城市文学文本,使城市书写更富有在线性和活力,但也易流入市井的媚俗享受,演变为一种肤浅的戏谑和虚无的能指,陷入“机械复制”所带来的平面化、复制化。

第二.网络文本的脱域机制、时空延伸和信息的“内爆”暗合了“城中人”漂泊和无力的生存状态。网络的脱域机制和时空的伸延打破了“在场”的原有逻辑,消解了前现代空间所给予人的归属感和依赖感。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杂交式的“内爆”演绎着世界的碎裂与城中人内心的漂泊。这是一种意义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一种由于经验的混杂和身份的游移而造成的家园的消失和认同的危机。城市的沦陷、爱情与婚姻的虚无、人物内心的飘零和孤独等城市特有的人的精神状态,经由碎片化的网络书写,构成了城市文学书写的独特风景。

第三,网络的大众性、小资性、匿名性为城市书写中的世俗狂欢和小资返魅提供了舞台。世俗狂欢构成城市想象的又一方式。在选材上,城市文学常常结合时下的话题,例如总裁和女职员、合租情缘、豪门世家、白领生活、婚外恋等流行元素,充分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具有媚俗大众的特点,尽情演绎着世俗狂欢的盛宴。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另有一种小资情调悄然浮出。他们“在享受这些‘物质’时又要求讲究‘情调’,要有不同于‘小市民’的‘雅致…。“注重都市,注重感官,注重情感,小喜悦,小悲情,小幽默。”j2j城市文学徘徊于精英与世俗大众之间,挑战传统的情爱伦理,表现出强烈的物欲和爱欲的追求。世俗狂欢和小资返魅与网络文本逻辑紧密地纠合在一起,网络面向的大众性、小资性,网络的匿名性、对作品把关的弱化为世俗狂欢和小资返魅的登场提供了舞台,它不断地发酵和制作着大众与小资的样本和想象,使得城市文学远离了意识形态,消解了崇高,走向世俗大众,(教学论文)走向返魅的小资。

均质化与主体性的遗失

网络打破了地理限制,拓展了城市文学的表现空间,使得城市文学的书写具有全球视野,但也构成了对城市文化独一性与“中国元素”的挑战。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作家们对摩天大厦、霓虹彩灯等城市符号谙熟于心,却很难借此传达出类似老舍笔下的北京、陆文夫笔下的苏州那样的情致韵味……”抹去特殊的地标,我们很难分清诸多城市究竟有哪些差别。以信息网络为特征的城市化正在制造一个均质化的城市文化空间和想象空间。我们看到城市文学主题的单一,情节的淡化或雷同,创作类型的单一,风格倾向上的大众化或通俗化。这种状况以网络文学中的城市书写较为明显。一个普遍的毛病是艺术原创性的丧失,缺乏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那么,造成当代作家对城市书写均质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城市化的加速带来的物理空间的均质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城市文化失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二是文化空间的均质化。网络为作家提供了一个新的经验领域:异地的风物瞬时在眼前成为现实,各种视频、图片等的展示使创作者身临其境,这种空间并置的“虚拟现实”足以构成作家创作体验的一部分;同时网络提供的既多元而又单一的信息无疑构成了创作者想象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娱乐、新闻、社区等网络信息成为创作者得以展开城市想象的温床。但是这些都是创作者的间接经验,无法构成他们的活生生、鲜活的生活现实体验,无法化为笔下的切肤之痛,很容易使得作品流于肤浅,流于符号。

此外,作为一切媒介之媒介的网络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主导性,更易使人成为媒介的传声筒,这也即人的媒介化问题。人成为操控的对象,技术在网络中成为创作主体的主导,这势必造成人的主体性的遗失,造成城市文化独一性的消失。可以想象:“在人的本质中威胁着人的,是这种意见:技术的制造使世界井然有序。其实恰恰是这种井然有序把任何秩序都拉平为制造的千篇 一律。”“拉平”是使世界齐一化、均质化,它是以取消人的独立性为先导的。面对作家、作品频繁的时空转换,我们无法再按传统的标准对城市文学进行分类。慕容雪村、安妮宝贝及一些网络作家,他们属于哪个城市?他们笔下的城市又有哪些区别?当我们对当下的文学进行类处理时便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在一个网络化、全球化的时代,时空的并置、人物的快速转换成为日常生活景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人、人与人的交织与融合渐渐汇成一股均质化的潮流。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20世纪是一个世界性的“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并以此来维持内部的秩序,并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在21世纪,“战国群雄”的面貌已经受到新的世界格局的冲击。笔者以为随着媒介融合的加快,网络将会更深入地影响城市生活,也必将对城市文学生态产生重要影响。“在网络空间中,某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建造一种与网络空间诞生时完全相反的构架。”“我们有各种理由相信,单凭网络空间本身自由的承诺将无法兑现。单靠它自己,网络空间会变成一个理想的控制工具。”网络本身隐含着一种权力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词语城市和现实城市之间的巨大缝隙,而这些缝隙背后的逻辑所生发的对于城市文学的影响又不能不为城市文学研究者所关注与思考。

总之,网络对于当下的城市文学经验范式的转型与词语城市的塑形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网络土著”式的作家即将产生,建构新的关于城市的美学想象和具有中国本土性的城市书写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李今,新感觉派和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

[2]何平等.当下文学中的“小资情调”和“中产阶级趣味”,文艺评论,(6).

[3]傅小平.作家,如何与城市相遇,文学报..7.23.

[4]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00.

[5]劳伦斯·莱斯格,李旭等译.代码,北京:中信出版社,:64、6.

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篇四

与焦虑和谐相处

似乎焦虑是每个人的通病,生活上的压力,工作上的压力都会使我们各种焦虑。焦虑让我们感到烦恼。那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快来看看吧。

除了死去的人和那些世外高人,我还没发现谁敢声称自己可以免受焦虑的侵扰。作为心理工作者也一样,焦虑曾经是我最大的敌人。

我的工作内容之一是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多的时候听众可能有近千人,少的时候通常也有上百人。当众讲话本身已经是一件让人焦虑的事情,而且心理学的讲座还要达到一定的现场效果并非仅仅传达知识。换句话说,我不仅要讲还要讲得生动,让听众轻松愉快、不走神、能入戏还最好有所感悟……每当我站在讲台上,就能够深深地理解那些脱口秀主持人的不容易,不管好赖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得到听众表情、眼神甚至窃窃私语给你的即时反馈。

起初,焦虑经常让我汗湿几层衣服,甚至想到要放弃这样的工作。所以当我有机会见到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主讲人泰勒?本沙哈尔先生时,我禁不住“焦虑”地向他讨教“不焦虑”的秘诀,毕竟在哈佛每次面对上千人讲课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而他总显得从容不迫。

泰勒先生说,“给那么多人讲课我也会很焦虑啊。所以一开始我很开心只有几个人来上我的课,只是后来我接受焦虑就是这工作的一部分。”这个答案虽然让我有点儿失望,但是颇具疗愈性——当你发现原来焦虑的不只你一个,你就会更容易接受它。而恰恰是与焦虑对抗会让我们更焦虑。在史蒂夫·c·海耶斯、斯宾塞?史密斯著的《学会接受你自己》一书中,有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假设你正坐在一个满是鲨鱼的池子边上,身上绑着全世界最先进的传感器,这时给你一个任务——控制自己不要焦虑。如果你焦虑的话,座位会感觉到并且立刻翻转使你掉入水池。能做到吗?实际上,努力让自己不焦虑会让我们更焦虑。所以现在每次讲座开始前我都会跟自己说:“别怕,好好焦虑一下吧,想怎么焦虑就怎么焦虑,最好多出点儿汗,争取得个焦虑冠军奖!”

知道泰勒也会焦虑固然让我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汗流浃背,但是我还是想知道他与焦虑相处有何秘诀。泰勒先生接下来的一席话对我影响深远,他说:“你紧张是因为希望证明自己是最好的`,希望得到最热烈的反馈。但是我们永远无法控制别人的反应,你能做的是让自己进入最好的状态。所以当你站在讲台上,你的目标不应该是‘赢得’听众,而是全情投入地和你的听众‘分享’那些有价值的信息。”

的确,一件事情之所以让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往往过于想要去控制,却发现自己根本无力。正如泰勒先生所说,生活的真相是无论何时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与焦虑相处的最好办法就是把焦点从外在转移到内在,从失控的部分转移到可控的部分。

网络文学的市场与媒介特征篇五

考试焦虑与父母有关

我有严重的考试焦虑,该如何克服呢?

每次遇到考试我都会紧张半天,特别是比较大的考试,以至于各种各样的症状都来了,比如心慌、控制不住脾气、拉肚子。

这些还是小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我一接触书就开始听外界的声音,只要有一点吵(其实在别人看来很小)我就接受不了。虽然还可以学得下去,但是心里想的都已经是那个噪音了。

到了考试时,会害怕自己集中不了精神,以至于真的就胡思乱想了。我特别郁闷,现在都吃不进东西了!也不想睡觉。

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我,我要不要看专门的心理医生啊?

dd一名焦虑的中学生

高考和中考都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焦虑势必将会像往年一样,成为无数学生和家长们共同苦恼的问题。

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或即将到来的考试,引发了当事人极其强烈的焦虑情绪。

那么,当事人仅仅是因为考试而焦虑吗?

不!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宁布说:“考试焦虑的背后,是学生对不能获得爱与认可的忧虑。”

广州中山三院心理科的副教授王玲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她说,她处理过多起关于考试焦虑的案例,最后多数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答案:他们之所以出现过分强烈的考试焦虑,都是因为,他们很难获得父母的认可。

额外的焦虑多来自父母

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会被我们内化到人格中,构成“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这样一个内在的关系模式,这是解答我们许许多多行为的一把钥匙。

许多父母常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如果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就不懂得认真学习。于是,他们习惯给孩子施加巨大的压力,以迫使孩子更认真地学习。这种做法看上去颇有道理,但其实有很多恶果,最直接的恶果是,孩子除了承受学习和升学的天然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父母的巨大压力。于是,他们面临考试时过分焦虑,就不难理解了。

更要命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系模式,最终会被植入孩子的内心中,以“内在的父母”的方式,继续给“内在的小孩”施加巨大的压力。也就是说,有严重的考试焦虑的孩子,他们那些额外的焦虑,多数都来自现实的父母,或“内在的父母”。

儿子,你不需要是最棒的

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小雷的案例,典型地说明了,考试焦虑是怎么形成的。那天,他来向我咨询说,他儿子才上小学一年级,是班长,前不久第一次参加小学考试,语文考了95分,数学考了99分,总成绩在班里排第10名左右。

我这位朋友对儿子这个成绩挺满意,但小雷自己非常难过。他对爸爸说:“我是班长啊,我应该考第一,才对得起这个位置。”为了抚平儿子的焦虑感,他给儿子做了许多思想工作,但儿子仍然处于强烈不满的状态,甚至觉都睡不好。

“你对儿子要求高吗?”我问他。

“不高,”他回答说,“我觉得儿子这个成绩挺好的,毕竟他只是因为马虎丢的分,这不算什么,小孩子马虎一点很正常。”

我让他描述一下,他常常对儿子说哪些具体的话。

“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鼓励,我常对儿子说,你是最棒的。”他说,“每次儿子听到我这么说,他都是很开心,但这次考试后,这句话不顶用了。”

“自然不顶用了,因为你儿子已经发现,他不是最棒的了。”我对他说,他这样的话,就是问题所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与认可,不是简单的夸奖或鼓励,而是无条件的接受,即父母对孩子表示,不管你优秀不优秀,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爱你。得到这样的接受后,一个孩子就会非常有安全感,同时也会特别自爱、自信。

我对他解释了这一点,并建议他回去对儿子说,不管你学习好还是不好,老爸和老妈都会一如既往地喜欢你接受你。他答应试一试。

结果,第二天,他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问题的确出在这里,小雷听了他那番话后,立即松了一大口气,不再对自己的成绩耿耿于怀了。

可怕的“天花板效应”

几年前,宁布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以女儿为荣,因为女儿不仅乖巧懂事,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女儿不在时,她会对别人拼命夸女儿,但女儿一出现,她就会百般挑剔。她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女儿骄傲自满。

现在,宁布又见到了这个朋友,一说起女儿来,她就只有愤怒和无奈了,原来女儿已成了一个小太妹,不仅学习毁了,而且还常和一些“坏男孩”交往。

这个结果不难预料,因为她女儿看自己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的期望,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天花板效应。意思是,如果我们把门槛设到天花板那么高,让别人怎么都爬不上来,那么他们最后就不会再努力了。

所以,父母要多夸奖孩子。但我前面提到,即便夸奖都未必是好事,因为最好的动力不是来自现实父母或“内在的父母”的鞭策,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小孩”。

无条件的接纳才是答案

“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模式,主要在童年形成。在一个孩子的人格中,到底是“内在的父母”占主要力量,还是“内在的小孩”占决定力量,主要取决于孩子童年时父母对待他的方式。

宁布说,孩子小时候很容易顺从父母的愿望。因为他们认为,只有顺从了父母的愿望,他们才能获得父母的爱。从这个角度而言,父母很容易控制孩子,从而将他们所渴望的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

如果父母不担心孩子成为一个仅仅知道学习压力,而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惧怕孩子以后患上考试焦虑症,甚至患上的强迫症,那么他们最好在孩子的3~6岁期间就实施这种压力。

可以说,任何塑造孩子的巧妙方法都不如无条件的爱。真正伟大的父母,会对孩子表示,无论你优秀不优秀,无论你成功不成功,做父母的都会一如既往地接纳你爱你。

有了这种爱的保证,一个孩子就会获得自由,会充分地享受学习。学习会带给他充分的乐趣,遇到重大的考试,他也会有焦虑,但那是正常的焦虑,而所谓的病态的考试焦虑,就极少会出现在他身上。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四年级乡村生活作文350字 四年级乡村生活作文500字(7篇)

下一篇:2024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书法比赛活动方案8篇

2023年党员学习笔记摘抄 党员学习笔记手册(优质8篇) 2023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情况总结材料(精)(四篇) 社区未成年人活动方案(热门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