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范文网 >> 2023年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的名词解释(优秀19篇)

2023年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的名词解释(优秀19篇)

小编:CZJ曹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一

(1)她究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说话很有礼貌。

(2)面对就业压力,莘莘学子不断质疑所接受的高等教育。

(3)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他自甘堕落常与流氓混在一起,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

(4)他们真是一对同病相怜的苦难街友,同样受过高等教育,却都失业饱受飢寒之苦。

(5)我们都受过高等教育,请你别再无理取闹,自取其辱了!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二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含以下内涵:1)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也称教学设计。

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5、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7、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8、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9、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也被称为“课程编制”、“课程研制”或“课程编订”。 从广义上讲,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调整这三个阶段方案的开发。等同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程序等方面的技术。

10、知识与信息:知识是信息接受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结论,是通过思维进行加工处理而获得的一种精神产品。知识是信息传递的结果,信息是知识的载体。

11、信息:信息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从本质上看信息就是对社会、自然界的事物特征、现象、本质及规律的描述,其价值体现在差异之中。

12、技术: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13、信息技术:指对信息的识别、获取、加工、利用、交流、应用和创新的手段和方法的组成,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

14、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和情意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15、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15、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16、注意:教育技术包括,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两个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18、媒体:是指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所利用的各种工具。媒体(media)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媒体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或传递信息的工具、中介。

19、系统方法: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20、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指研究性学习课程,又指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让学习者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三

1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2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卡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3健康管理:是指一个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4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进家庭单位党国公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5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6自我效能:个体对执行某种特殊行动以达到某个特殊的目的的自身能力的信念.

7网络成瘾: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行为成瘾的现象,他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产生对网络的特殊嗜好.

9身体组成:是指人体体内所含脂类,水分,蛋白质及无机盐等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的比率

10心血管适能: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血液运输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运动的能力.

11体重指数:每平方米身高的体重值反映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以及体内脂肪含量的变化. 12营养: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1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混合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营养现象.

16平衡膳食: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18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和用法用量要求的物质。

19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0合理用药: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1非处方药:是指病人不需要凭医师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买到,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行判断,借助药品说明书,自我进行治疗的药品。非处方药的称谓起源于美国,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

1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2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会和国家一起卡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3健康管理:是指一个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4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进家庭单位党国公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5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6自我效能:个体对执行某种特殊行动以达到某个特殊的目的的自身能力的信念.

7网络成瘾: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行为成瘾的现象,他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产生对网络的特殊嗜好.

9身体组成:是指人体体内所含脂类,水分,蛋白质及无机盐等主要化学组成成分的比率

10心血管适能: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血液运输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和能量物质维持机体从事运动的能力.

11体重指数:每平方米身高的体重值反映身高与体重的比例关系以及体内脂肪含量的变化. 12营养: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身体所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1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几种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食用,可以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混合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营养现象.

16平衡膳食:膳食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素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18药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和用法用量要求的物质。

19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的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0合理用药: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21非处方药:是指病人不需要凭医师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买到,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行判断,借助药品说明书,自我进行治疗的药品。非处方药的称谓起源于美国,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四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见43)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五

1.行政职能:指具有行政权的国家机关和社会公共组织在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和服务时所负有的职责与发挥的功能。

2.行政组织变革:指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文化设计、战略计划、组织政策等组织要素依靠组织自我调节的机制适应环境的过程。

3.行政领导效能:指行政领导在其领导职位上,运动各种行政领导手段,实施行政领导行为所取得的行政领导效率和效益的总称。

4.理性决策:指在作出决策之前,根据所拟定的决策目标,收集充分的信息,分析各种可能的选择,你顶多个方案,经过数量化的论证,然后予以抉择的过程。

5.公务员回避:指国家行政机关中,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朋好友徇私舞弊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等作出的事前限制性措施。

6.政府会计:也称为行政会计,是分析、记录、汇总、评估和说明行政机关的财务活动和财政状况的科学和艺术。

7.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制裁的行政行为。

8.行政监督:指行政监督主体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

9.系统工程:是一种高度综合的管理技术,它运用系统对整个行政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等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试验、实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作用,实现行政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

10.政务公开:指行政组织的一切活动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并由法律规定不得公开的以外,必须向行政对象及社会公开。

1. 行政管理:是由国家机关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的法定权利。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的`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2. 行政管理学:又称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3.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4. 行政生态平衡:主要指行政职能的确定,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方式等与行政环境的实际成果,行政环境也同时具备了行政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六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的特点 ,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满足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文化:的广义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狭义概念是指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

文化传递: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在空间的流动

文化选择指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的过程。

白板说: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征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

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

后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发现式教学法: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最近发展区: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

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发展适宜性: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综合性原则: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学科的发展。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手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七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2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3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其中,托幼机构教育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4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5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6学前教育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7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得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8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是学前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所决定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9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任务作用。

13个人精神效益:是指学前教育给幼儿的心理与行为、认知与情感等带来的难以用直接的经济收益衡量的好处。

14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没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处。

15社会经济效益;是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之后,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

16学前教育的内部效益;是指学前教育系统尽量减少浪费,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7学前教育的外部效益:是指学前教育等后续阶段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影响。

18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19家庭教育(广义):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即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所施加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 (狭义)是指在家里,由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

20托幼机构:是集体教养幼儿的社会教养机构,是在家庭教养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

21托幼机构教育:是由托幼机构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有计划实施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措施。

22社区教育:是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式。

23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24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

25社区性格:是一个国家中某一特定的社会区域内聚居着的各种群体或绝大多数人所显示出的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倾向和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26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幼儿教育工作对幼儿教师提出的专业化的要求,是幼儿教师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27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原因等等。

28幼儿教育观:是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

29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幼儿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30教育机智: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快速的作出反应,及时的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

31人性:又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32显概念: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

33隐概念: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34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

35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

36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在以幼儿为中心事物的特定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

37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

1、学前教育——是指旨在促进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p2)

2、学前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p3)

3、学前社会(公共)教育——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p4)

4、托幼机构教育——是指在托儿所、幼儿园等机构中由专职的幼教工作者按照社会的要求,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实施形式。(p4,p55,p90)

5、学前教育价值——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p14)

6、学前教育价值取向——指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p15)

7、学前教育的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它回答的是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p14)

8、学前教育的效益——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p31)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八

教育科学研究:2指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4是按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

基础研究:17指的是为了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的研究。

应用研究:18指的是为了应用基础研究成果或有关理论解决教育中实际问题的研究。 预测研究:18指是对教育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的研究。

文献:47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是传递交流知识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和形式。 总体:74即研究对象的全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取样:74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教育科学有历史研究法:83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外部评论:93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为或真实性,即“辨为”和“证真”

内部评价:93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即确定文献资料本身的意义、价值和准确可靠程度。

教育观察研究:98教育观察研究是教育研究人员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辅助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记录代码系统:118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能观察和处理的类别,将大的行为单位分为小的行为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整套符号系统。

教育调查研究:121教育调查研究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腾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问卷调查:127是研究者把研究问题设计成若干具体问题,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交给被调查者进行填写作答,然后收回整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访谈调查:135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问答的形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待业和某种态度的调查方法。

教育实验研究:162是研究者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

自变量:165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历史—逻辑方法:207-208摒弃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及偶然因素,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教育实验设计:172是指在确定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研究者对教育实验进行过程的一系列活动及其内容和方法所进行的科学的确定和描述。

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192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

教育命题:201明关教育判断的语句,是对教育活动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思想。

定性分析:214是研究者在对所搜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特性的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的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

够实现其目的的程度。

点估计:247用一个特定值作为总体的参数估计值。

区间估计:247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或一个数据空间表示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集中量数:241代表集中趋势的量数。

差异量数:241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程度的量数,它反映数据分布的离中趋势。 研究假设:249也称备择假设,也这相对的假设是虚无假设,也称零假设。

假设检验:249是研究者通过对虚无假设进行检验,通过拒绝和接受虚无假设来作出接受和拒绝研究假设的决定。

小概率事件:250在假设检验时,通过把概率小于0.05和0.01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方差分析:218协方差分析量种统计控制和方法。其功能是利用直线回归法,将足以影响实验结果却无法用实验方法加以控制的有关因素方差中剔除,再经过调整后,求出方差的无偏估计量。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九

一、经过老师的批评教育,李响不再迟到了。

二、我们在老师的关怀和教育下茁壮成长。

三、老师教育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四、对孩子的不良习惯要进行教育,不能放任不管。

五、教育局领导来我校督促检查教学改革

六、刘玉所受的教育很让父母省心。

七、老师对我的关怀、教育,令我终身难忘。

八、现在教育水平提高了,大学毕业生教小学也不算屈才。

九、老校长致力小学教育三十年,桃李满天下。

十、适龄儿童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十一、雷锋同志的崇高精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十二、培养教育少年儿童,是党和国家的百年大计,千秋大业。

十三、奶奶常教育我们要光明正大地做人。

十四、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必须报请国家教育部同意。

十五、学校正在努力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十六、领导上对李刚多次地说服教育,真是情至意尽。

十七、抗日战争中,许多被俘日军在我军感召教育下,反戈一击,成为反法西斯战士。

十八、办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要有长远的规划。

十九、社会要重视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只要工作做得细,一定能使浪子回头。

二十、那儿由于文化教育落后,全村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识一丁,家信都得请外村人帮着写。

二十一、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批评教育时,应该去泰去甚,把握一定的分寸。

二十二、在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等教育不可偏废。

二十三、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地教育儿童,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十四、张老师的一席话如时雨春风,让我深受教育。

二十五、党的教育政策有如春风化雨,深得民心。

二十六、以上说了那么多,咫角骖驹就是一句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二十七、回忆周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呕心沥血的动人情景。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二十八、她家庭环境不差,又受过良好教育,却当起舞女来,真是自甘堕落。

二十九、对孩子的教育如同布帛菽粟一样,是一天也不可废弃的。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通常是指一切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第一章,第4页)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是一门揭示高等教育活动规律的科学。(p1页)

高等教育结构 :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第二章,第24页)

层次结构: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教育水平及其受教育者的构成状态,是一种纵向结构。因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或学术层次,所以又称为水平结构。(第二章,第24页)

体制结构: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它反映了高等教育行政主体、办学主体、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第25页)

科类结构: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它主要表现为校、系、科、专业的 结合形式。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第26页)

形式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第二章,第27页)

能级结构:所谓能级,即高校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科研开发方面所具备的现实或潜在的能量级别。能级结构又称院校结构,主要指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章,第27—28页)

地方结构 :指高等学校的地区分布情况,即高等学校的数量、机构、类型、层次等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故又称为区域结构。(第二章,第28页)

高等学校微观结构:高等教育微观结构往往是对高等学校中相关要素的分析,是关系到学校层面的活动。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课程结构、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等。(第28页)

高等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高等学校内课程的组合、联结方式。课程结构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由于各国各地区培养目标不一样,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也是复杂多样的。按照专业深化的层次,大学的课程分为普通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第二章,第29页)

高等学校师资结构 :高等学校的师资结构是高等学校中教师群体的学历、年龄、职务等要素的构成状态。 高等教育功能:指高等教育系统本身相互作用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31页) 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情所制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概括。(第三章,第51页)

教育目的 :简单地说,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培养人的总目标。具体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指对教育活动作用的目的领域;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定的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的培养所确立的总要求。(第三章,第51页)

教育培养目标 :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第三章,第51页)

通识教育 :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即大学给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包括专业教育和非专业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对而言是指大学生均应该接受的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艺术等基本知识的教育。(第三章,第65页)

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高等学校专业培养规格 :高等学校的专业培养规格是指在高等教育完成以后,大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要求和能从事的工作。(第三章,第69页)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第四章,第91页)

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第四章,第95页)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指在高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它既含宏观的政府、社会与高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运行方式,也含微观里的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具体包含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内部管理体制等。(102页)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校长受国家委托,在党委领导和教职工民主参与下管理学校,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的一种学校领导制度。(第109页)

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就是指个体或组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高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第五章,第111页)

《教育学名词解释及概念》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一

一、爷爷常用今昔对比的方法教育我。

二、处分你是为了教育你,也是为了教育大家。

三、小学教育,重在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四、姐姐怀抱着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五、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六、为了加强素质教育,学校改革了考试方法。

七、我们的校长是一位作风正派的老教育家。

八、教育孩子,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

九、教育人要说服而不是压服,往往压而不服。

十、老师对我们总是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从来不简单粗暴。

十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义务教育问题。

十二、我们要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程度。

十三、爸爸在信中教育我好好学习,临了还嘱咐我注意身体健康。

十四、凡是年满七周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十五、对犯错的同学要耐心教育,简单粗暴的批评是不能奏效的。

十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高层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十七、爸爸经常教育我不要贪图小便宜。

十八、在普及教育的同时还要扫除青壮年文盲。

十九、对于那些满街飞的黄口孺子我们应给更多的教育帮助。

二十、中国已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二十一、老师用说服的方法教育学生,效果很好。

二十二、姐姐刚参加教育工作,热情很高,但是缺乏经验。

二十三、王老师正心平气和地教育李杰。

二十四、爷爷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二十五、对于犯法的人,我们既要严惩,又要教育。

二十六、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十七、教育局召开大会,奖励优秀教师。

二十八、企业家和教育家洽谈合作办学的事情。

二十九、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二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分享》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三

1.教学氛围:指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汇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3.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授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5.读书知道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6.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7.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8.讨论学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与他人相互研讨切磋琢磨相互学习一种方法。

9.调研学习法:调查研究学习法的简称,它是指导学生亲自去熟悉和了解学习对象的一种学习方法。

10.研究型学习: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1.教学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与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能力和技巧。

12.导入技能: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教学活动开始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景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13.板书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黑本以 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标传递信息的能力和技巧。

14.评价方法:收集教学的信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

15.纸笔测验:根据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组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引出学生学习表现,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测量的一种新评价方法。

16.成长记录袋:显示学生学习信息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17.合作评价:多个评价主体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关于学生的多方面信息以判断学生发展情况的评价活动方式。

18.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所使用的媒介工具。

19.网络教学: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

1、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

2、教学氛围: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课堂内外部气氛、场景等。

3、启发式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

4、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观念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5、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方法。

6、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7、讨论法:根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师生共设问题情境,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个人的新看法,进而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8、读书指导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课本或课外读物,以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方法。

9、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验、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0、参观法: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进行观察和研究,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和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11、练习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

12、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13、实习作业法: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或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以获得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教育学教学法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四

1、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2、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3、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的学习。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4、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6、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7、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获得。

8、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9、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10、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11、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

(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究就是描述性研究。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13、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官网:http:// 点击查看内蒙教师考试真题

14、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15、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16、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17、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件作用。

18、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19、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20、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21、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22、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教育心理学经典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五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了解。应用这种方法,研究者并不根据研究的目的去控制或者改变教育过程中的有关条件,因此也 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简介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

教育经验总结法:有目的的整理现存的经验总结材料,从中提炼出包含的心理学规律。 自然实验法:在学校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进行的。

临床个案法:对学与教的个案做详尽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教育:教育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境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个体社会化: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教学:企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

正式学生群体: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寝室等。

费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角色:是社会生活中所经常进行的那些典型的行为的概况。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进步。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学过程: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使学习者的行为朝着教学目标规定的方向产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教师的人性化方向:立足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需要,提倡教师应当从新一代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以一种特殊的教育者的立场,从一种特殊的对新一代人和未成年者的爱护和同情,形成一种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来说更具有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 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中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 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这是一种更高级的适应发展的不可逆的过程。

成熟:由于遗传制约的强烈的内部过程的变化而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

头——尾梯度: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步。

同化: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即把新事物嵌入旧的即原来的图示的认知过程中。

顺化:儿童改造原来某种图示,使新遇见的事物或事件得以在某种方式上适合于这个图式。或者他创造或选取某种新的图式,使新事物或事件能够嵌入其间。

学习:广义的学习包括人和动物的学习,它是动物和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如疲劳、药物反应等)来解释的。狭义的学习特指人类的学习。

强化: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代表性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主要内容是词汇

的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概念学习:既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

次级强化: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利用继起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继起强化物指一个原来中定的,可能并无强化作用的刺激通过与一个原级强化物的反复结合而变成的有价值的刺激。典型例子是语言。

心向:指积极主动的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下位学习:即类属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的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上位学习:即总括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上位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并列结合学习:当新知识相对于原有知识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也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某些观念具有一般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的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六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逻辑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从猿列入的转变是由于生产劳动,猿在劳动中逐渐形成以大脑和手为核心的主体机制。大脑可以思维,手可以操作,这就使人区别于一般动物而变成“高级动物。

汉语“教育”一词的溯源

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成为常用词,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有识之士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势力的干扰,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随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代汉语中“教育”一词的通行,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

反映了中国教育话语由“以学为本”向“以教为本”的现代性转变。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七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2、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类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其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4、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

6、试验法:是指研究者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研究目标,合理控制或创设条件,认为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7、调查法:是研究为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和原因,探讨教育规律而采取的系统研究步骤和方法。

8、文献法:是通过对过去积累的文献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的文献的方法。

9、行动研究法:是指一线的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协作研究某一问题,再把研究结果用于自身实践的方法。

10、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里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1、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有美国孟禄。它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结为人类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12、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13、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与宗教教育对立。

14、人文教育: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

教育现代化:教育活动主体将现代化的理念逐渐现实化的过程。

15、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门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6、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7、社会:以人和人群共同体为活动主体,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的各种要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18、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0、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或能力的发挥所产生的社会功效、作用。

21、教育的正功能:是教育在促进社会和人发展上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教育的负功能:是指教育与教育目标、教育主体愿望相反的效果。

22、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间在身心两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

23、发展关键期:是指人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

24、遗传:也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父母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25、遗传决定论:由英国学者高尔登创立,认为人的一切发展都是由遗传决定的,否认了环境的作用。

26、环境:泛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这是广义的环境,包括学校教育在内。

27、环境决定论:由美国行为主义学者华生提出,认为人的一切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否认了遗传素质的作用。

28、教育万能论:是由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开始后的部分学者提出的,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否认了环境和遗传素质的作用。

29、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类教育机构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的综合。

30、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31、教育体制:是指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立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32、义务教育:是通过法律对某年龄阶段的儿童实行的强制性的由国家、学校和家庭保障予以的教育。

33、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2017教育学重要名词解释小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八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中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篇十九

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4、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它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

5、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7、环境: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并能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和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8、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9、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的差异。

10、遗传: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如肤色、身高和体重等。

1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12、智育: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13、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称为培养目标。 14: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也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5: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6、教师: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17、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8、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19、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专业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20、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

21、儿童观: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

22、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

23、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25、教材: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26、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定制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

27、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28、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29、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30、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热点推荐

上一篇:最新家访教师心得体会(优秀15篇)

下一篇:最新刘秀祥事迹观后感范文3篇